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七年級下17《安塞腰鼓》導學案

七年級下17《安塞腰鼓》導學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1W 次

  教學目標:

七年級下17《安塞腰鼓》導學案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基調,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氣勢。

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運用,體會文章的節奏美、詩意美。

3、理解文中句子的深刻含義,深入體會作者所歌頌的生命力量。

  重點、難點:

1、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運用,體會文章的節奏美、詩意美。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引導學生深入體會作者所歌頌的生命力量。

  教學方法:

1、誦讀 2、想象 3、研討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A.看黃土高原,聽《黃土高坡》,談:看到這片黃土,你能聯繫到什麼?(信天游、窯洞、白羊肚手巾……)

B.導入新課

除了上述同學們說過的我們熟悉的這些事物,我們今天還要接觸到另一個獨具民俗特色的民間文化藝術——安塞腰鼓

C.讓學生觀看圖片,教師介紹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誕生於黃土高原,是一種獨特而優秀的民間大型舞蹈藝術形式,具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在古代它既是激勵邊關將士衝鋒陷陣、浴血奮戰的號角,也是將士凱旋的歡迎曲,如今它是陝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現象,它是陝北人精神風貌的象徵。

二、美讀課文,學習新課

三、檢查預習,鞏固字詞的讀音及含義

(1)注音:

晦暗 羈絆 驀然 冗雜 亢奮

戛然而止 恬靜 瞳仁 磅礴

(2)解釋詞語含義:

晦暗: 羈絆:

驀然: 冗雜:

亢奮: 戛然而止:

歎爲觀止:

四、通讀課文,學生討論

(1)理清文章結構。

(2)體會文章主題。

五、細讀課文,探究問題

(1)文章怎樣寫表演前的情況,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引導學生分別從背景、人物、性格、神情、腰鼓等方面討論,引出這樣描寫的目的)

(2)第二部分爲文章的主體部分,從四個角度來展示安塞腰鼓的藝術魅力。而且這四個角度的分水嶺都是一句話,這是哪一句話?

(3)第二部分第一層中,作者寫安塞腰鼓的舞姿有什麼特點?作者是怎樣寫的?

(4)如果說前面寫安塞腰鼓的舞姿是實寫,那麼後面“使人想起……”這三段是什麼寫法?作者又聯想到什麼?

(5)第二部分第二層中,是怎樣寫安塞腰鼓的響聲的?

(6)感受品味這層中的優美的語句:

它使你驚異於那農民衣着包裹的軀體,那消化着紅豆角角老黃瓜的軀體,居然可以釋放出那麼奇偉磅礴的能量!(過着貧困生活的農民,哪裏來的那麼大的力量?)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兒,打不得這樣的腰鼓。(爲什麼“多水的江南”打不得這樣的腰鼓?)

(7)品味文章的結尾,說說這樣的結尾有什麼樣的好處?

六、仿寫句子

用“ 美,你看(聽)”的句式敘述出來。

例: 蓄而待發的後生美,你看,他們的身後是一片高粱地。他們樸實得就像那片高粱。噝溜溜的南風吹動了高粱葉子,也吹動了他們的衣衫。他們的神情沉穩而安靜。

  課堂小結:

《安塞腰鼓》既是高原生命的熱烈頌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詩性禮讚。它以詩一般凝練而又富有動感的語言,譜寫了一曲慷慨昂奮、氣壯山河的時代之歌。

  拓展訓練:

一、基礎知識訓練

(1)好一個安塞腰鼓! (2)後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着,疾速地搏擊着,大起大落地搏擊着。它 , , 。它使你從來沒有如此鮮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躍和強盛。它使你驚異於那農民衣着包裹着的軀體,那消化着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居然可以釋放出那麼奇偉磅礴的能量! (3)黃土高原啊,你生養了這些元氣淋漓的後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驚心動魄的搏擊! (4)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兒,打不得這樣的腰鼓。 (5)除了黃土高原,哪裏再有這麼厚這麼厚的土層啊!(6)好一個黃土高原!好一個安塞腰鼓! (7)每一令舞姿都充滿了力量。每一個舞姿都呼呼作響。每一個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變幻。每一個舞姿都使人顫慄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中,使人嘆爲現止。(8)好一個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的安塞腰鼓! (9)愈捶愈烈!形體成了沉重而又紛飛的思緒! (10) 愈捶愈烈!思緒中不存任何隱祕! (11)愈捶愈烈!痛苦和歡樂,生活和夢幻,擺脫和追求,都在這舞姿和鼓點中,交織!旋轉!凝聚!奔突!輻射!翻飛!昇華!人,成了茫茫一片;聲,成了茫茫一片…… (12)當它戛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以致使人感到對她十分陌生了。(13)簡直像來到另一個星球 (14)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

13.第1—6自然段主要寫什麼?

14.第二段中空缺處應填的短語是

15.第二段中加點的詞語,分別強調的意思是什麼?

16.第二段中畫線的短語能否去掉,爲什麼?

17.第7—12段主要寫 。

18.第7段中“歎爲觀止”原意是 ,這裏指

19.第10段“思緒中不存任何隱祕”中的“不存任何隱祕”怎樣理解?

20.讀第12-14段,哪些語句寫出了“靜寂”的程度?

21.“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是寫靜嗎?爲什麼?

二、知識窗:“腰鼓”是陝北各地廣泛流傳的一種民間鼓舞形式,尤其是延安地區的安塞縣、榆林地區的橫山、米脂等地最爲盛行,是陝西民間舞蹈中具有較大影響的舞種之一。安塞腰鼓是一種非常獨特的民間大型舞蹈藝術形式,具有2000多年的歷史。獨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黃土地上的狂飈,展示出西北黃土高原農民樸素而豪放的性格,張揚出獨特的`藝術個性。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進行,磅礴的氣勢,精湛的表現力令人陶醉,被稱爲“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爲“中國腰鼓之鄉”。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10月1日那天安塞腰鼓參加了國慶六十週年天安門廣場的羣衆遊行演出。安塞腰鼓是安塞三絕之一。

  教學反思:

《安塞腰鼓》答案: 第一部分(1–4):鼓響前;文章怎樣寫表演前的情況,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引導學生分別從背景、人物、性格、神情、腰鼓等方面討論,引出這樣描寫的目的)從背景寫:是一片高粱地、噝溜溜的南風;從人物寫:是茂騰騰的後生。從性格寫:是樸實的;從神情寫:是沉穩而安靜的。從腰鼓寫:是呆呆地、不曾響過。目的:主要是爲下午寫腰鼓表演蓄勢。第二部分(5–27):腰鼓表演。第二部分爲文章的主體部分,從四個角度來展示安塞腰鼓的藝術魅力。而且這四個角度的分水嶺都是一句話,這是哪一句話?(好一個安塞腰鼓!)請你根據這句話,把第二部分分爲四層。第一層(5-12):主要描寫安塞腰鼓的 舞姿 以及給人的 聯想 。根據問題,討論:作者寫安塞腰鼓的舞姿有什麼特點?作者是怎樣寫的?壯闊、豪放、火烈。先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寫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再用比喻從舞蹈的後生的舞姿寫,如被強震起的石頭的狂舞。再用排比、連續比喻的修辭手法寫急促的鼓點像驟雨,飛揚的流蘇像旋風,蹦跳的腳步像亂蛙,閃射的瞳仁像火花,強健的風姿像鬥虎。如果說前面寫安塞腰鼓的舞姿是實寫,那麼後面“使人想起……”這三段是什麼寫法?作者又聯想到什麼?虛寫。用虛寫使人產生聯想想象,增加文章的內涵。

作者聯想到落日古戰場,電閃雷鳴和人的大徹大悟。第二層( 13–16 ):主要寫安塞腰鼓的響聲以及給人的 感受。根據問題,討論:這層是怎樣寫安塞腰鼓的響聲的?用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安塞腰鼓聲音的迴響。第一句寫聲音撞擊在山崖上,山崖發出迴響;第二句寫聲音撞擊在觀衆的心裏,觀衆的心裏發出共鳴。第三句寫聲音引起的豪壯的抒情、嚴峻的思考、犁尖翻起的土浪、陣痛的發生和排解。第三層( 17–21 ):寫安塞腰鼓給人 心靈的搏擊 。感受品味這層中的優美的語句:它使你驚異於那農民衣着包裹的軀體,那消化着紅豆角角老黃瓜的軀體,居然可以釋放出那麼奇偉磅礴的能量!(過着貧困生活的農民,哪裏來的那麼大的力量?)他們有着自然、健康的生命,是原始的、未經人工雕飾的、沒有半點污染的、不摻雜任何雜質的完完全全的生命。這是他們力量的源泉。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兒,打不得這樣的腰鼓。(爲什麼“多水的江南”打不得這樣的腰鼓?)

江南流水更多地表現柔媚的風格,二安塞腰鼓需要承載這樣原始、粗獷的生命力量的“厚土”。

第四層(22–27):從(力量、聲響、光影的變幻、藝術的享受)寫到安塞腰鼓帶給人的蓬勃的想象力。品味這層中的優美的語句。第二部分(28–30 ):鼓聲止。品味文章的結尾。

以靜來反襯安塞腰鼓的鬧,效果明顯。末尾的一聲雞啼,不僅是天亮的標誌,是新一天的開始,也是希望的象徵。有這種安塞腰鼓所迸發出來的力量,一定會帶動生命的奔騰昇華,一定會創造除一個嶄新的世界。13.第1——6自然段主要寫什麼? 安塞腰鼓給人心靈的搏擊

14.第二段中空缺處應填的短語是 震撼着你、燒灼着你、威逼着你 。15.第二段中加點的詞語,分別強調的意思是什麼? 分別強調的是安塞腰鼓的力度、速度、幅度之大。16.第二段中劃線的短語能否去掉,爲什麼? 強調了西北漢子並沒有因生活的貧困和封閉而喪失希望,健康的、自然的、原始的生命是他們力量的源泉。17.第7——12段主要寫 安塞腰鼓的舞姿帶給人的蓬勃的想象力 。18.第7段中“歎爲觀止”原意是感嘆說是可以停止觀看了。這裏指讚美看到的事物好看到了極點。19.第10段中“思緒中不存在任何隱祕”中的“不存在任何隱祕”怎樣理解? 強調安塞腰鼓的表演讓西北漢子掙脫了精神上受到的壓抑和羈絆。

20.讀第12——14段,哪些語句寫出了“靜寂”的程度?

簡直像來到另一個星球。

21.“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是寫靜嗎?爲什麼?

不僅僅是寫靜,更重要的是天亮的標誌,是新一天的開始,也是希望的象徵。

22.下列句子不是排比的一項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