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小巷深處》導學案(初一上冊)

《小巷深處》導學案(初一上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5W 次

  【《小巷深處》導學案(初一上冊)】

《小巷深處》導學案(初一上冊)

  一、教學目標:

(一)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 瞭解寫人記敘文的基本要求,懂得把人放到事件中寫,通過寫事來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

(2)學習文章通過人物的外貌、神態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1)在反覆誦讀中領略體會到文章強烈的感情色彩。

(2)通過質疑、合作、探究,儘量讓學生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加深對文章中心的理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懂得父母對子女的愛體現在日常生活瑣事上,認識愛的偉大與無私,培養學生孝順父母的情感。

設計意圖:

新課標中提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以利於積累、體驗、培養語感”,使學生“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啓示”,據此我結合本單元教學目的和記敘文教學要求,確立了以上目標。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從課文中讀懂母愛,體會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情感,增強對親情的理解。

2、難點:學習本文通過外貌、神態描寫及生活中瑣事的敘述來刻畫人物、突出中心的特點,並指導學生寫作。

設計意圖:

新課標中提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應該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因此我把“情”字作爲教學重點,在感知文本的基礎上,讓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加深體驗,陶冶自己的情操,培養感受、體驗愛心的能力。而且七年級學生還不能在習作中熟練運用多種描寫方法及形式來刻畫人物、突出中心,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針對本文的寫作特點進行討論時,應注重引導學生在閱讀文本、感知語言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延伸、遷移借鑑,以提高學生寫作記敘文的水平。

  二、教材分析:

《小巷深處》是七年級上冊(語文版)第二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是一篇文質兼美、感人至深的文章,課文着重對養母無私的母愛、養女的情感變化過程進行敘述,成功地刻畫出了養母的感人形象,從而加深學生對母愛的認識和對親情的感悟。

  三、學情分析:

每個孩子都依賴自己的母親,尤其是七年級的學生,剛剛離開母親的懷抱,開始在初中學會獨立,對於母愛的溫暖更有切身的體會,對於以“母愛”、“親情”爲主題的文章,應該很有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爲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點,並把它引導到閱讀課文上來,從而理解文章是怎樣表現母愛和親情的。

 四、教學設想:

在創設情境的基礎上,提出重點問題;在學生合作研討後,進行交流展示;在分析總結後,進行延伸探索;在領悟體驗後,感受愛的偉大。自始至終,堅持以學生爲主體,教師只是組織學生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與心靈對話的引導者。我想只要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營造一種洋溢着濃濃親情的課堂氛圍,教學效果應該是良好的。

 五、教學方法:

1、教法:

創設特定情境,通過欣賞歌曲《母親》將學生一下子引入到溫馨的母愛的氛圍中,在此基礎上立足文本,合作學習;重點內容,討論總結;母愛親情,領悟體驗並現場感受。

設計意圖:本文文質兼美,文中的濃濃親情感人肺腑。創設情境,讓學生進入文本,與文本對話,激起學生的共鳴,把情感活動與認知活動結合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比較適合本文的課堂教學。

2、學法:

(1)課前預習,初步感知課文,掌握生字詞。

(2)精讀課文,討論交流,掌握重點。

(3)互助學習,合作探究,突破難點。

設計意圖: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方式,讓學生自己進入文本、感知課文,並獲得獨特的感受、體驗與啓迪。

六、教學流程

 第一課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母親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色,是她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一個幸福的家。今天老師要爲大家講述一個不是親生勝似親生的故事:1972年湖北嘉魚已到了秋風肆虐,落葉飛舞的深秋,有一個小女孩,剛剛來到世間,就被狠心的拋棄,是一個盲女收養了她,並用自己的全部積蓄在小巷深處爲女孩購置了一個不大卻溫暖的家,爲了孩子能吃飽穿暖,盲母一年四季奔波忙碌,儘管她們的生活十分窘迫,但小女孩卻得以順利地長大。後來她考上了縣中,不久後開始了文學創作,其實這個後來成爲作家的女孩就是本文的作者林莉,《小巷深處》也是她的代表作。這節課讓我們走進“小巷深處”,走進一對平凡卻又特殊的母女的生活,去體驗她們的情感世界,感悟親情的真諦。

(用音樂播放器播放歌曲《母親》。)

板書課題、作者。

設計意圖:由此導入新課,創設溫馨感人的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建立起學生學習課文的情感基礎。

(二)檢查預習,明確目標

1、檢查預習

用幻燈片展示字詞,要求學生正確注音並理解大意。

打旋xuán 瘦癟biě 炫耀xuàn 反駁bó 黝黑yǒu

葷菜hūn 難堪kān 揶揄yéyú 倚靠yǐ 卑微bēi

造孽niè 哽咽gěngyè 蹣跚pánshān 粗糙cūcāo 憧憬cōngjǐng

2、學習任務(課件展示)

(1)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2)討論交流:瞭解“養母”爲“我”所做的一切及“我”對“養母”感情變化的過程;

(3)誦讀品味:反覆朗讀文末三段文字,體會字裏行間蘊含的深情;

設計意圖:1、檢查字詞的目的在於督促學生認真預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2、展示學習任務,讓學生學習有目標意識,便於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三)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1、計時閱讀,感知文本,回答問題。

?糾正學生坐姿,打開閱讀計時器,開始閱讀,並提醒學生記下自己的閱讀速讀。

?回答問題:文章題目: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 出處:____________

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___ 文章線索: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括文章主要內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師公佈答案,學生自己判分,並彙報成績。

設計意圖:用高速閱讀法,提高學生的閱讀速讀,設置相關問題,強化學生對文章重要信息的記憶,提高閱讀的效率。

(四)討論交流,加深理解。

(1)課文中哪些具體事例表現了養母對養女的愛?是按什麼順序來描述的?哪件事最令你感動?簡單說明原因。

明確: ①爲了“我”,她拿出所有的積蓄換住處。

②在“我”被撿回後,她抱着“我”處處炫耀:“我丫頭多可愛呀,多漂亮,肉 滾滾的,嫩生生的。”

③因別人說“我”不漂亮,母親待在那人家,足足罵了半天。

④母親爲了“我”,改變了以往潑辣的性格。

⑤爲了維持貧困的家,母親在陽光最毒的地方賣冰棒,到了冬天縫棉被租棉被。

⑥把“我”調教得像個千金小姐――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只知道讀一些母親不懂的書。

⑦母親爲“我”讀書取得的每一點成績而驕傲,小學二年級那會兒,“我”的一篇作文得到了老師的表揚,母親竟高興地落了淚,並珍藏着,逢人便拿出來看。

⑧“我”在即將上縣城一中時,母親走向廚房,爲“我”做好吃的,說食堂少油。

⑨她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每月進城給“我”送生活費和營養品,爲了照顧“我”的“面子”,每次都默默地讓別人進學校,自己孤零零地回家。

時間順序

學生針對第三問自由發言發表見解。

(2)那麼“我”對於養母這樣偉大無私的愛又是怎樣回報的'呢?

學生討論回答。

(3)養女是怎樣對待自己養母的?她對養母的感情有過什麼樣的變化?

明確:“我”對母親的感情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

“我”對母親的感情變化過程:

開始時,“我”很滿足於自己那由骯髒的板壁、燻黑的炭爐、簡單的飯菜構成的生活,“我”總是自豪地倚在極爲疼愛“我”的母親身邊,總是極自由地吃那令小朋友眼饞的永遠吃不完的冰棒;

接着,“我開始沉默,開始迴避所有的同學,甚至開始厭惡我的家,我不再與母親相伴而走,也不再從母親賣冰棍的那條路經過”。

接下來,“我”的感情變化是:“我”淡忘了家,淡忘了母親殷殷的招呼聲,與家完全隔絕了。

到最後,老婆婆的一番話深深地教育了“我”,打動了“我”,“我”被母愛震撼了,“我”悔悟,爲自己的虛榮,爲自己的無知流着淚。

師:從剛纔同學們的回答當中,誰能用課文中的詞語簡潔的概括一下我的這一變化?

提示:幼年純真的“我”對生活滿足,爲母親而驕傲。長大以後因爲虛榮心作崇和無知的緣故,開始厭惡自己貧困的家,淡忘了母親,乃至與家完全隔絕。老婆婆的一番話深深教育了“我”,打卻了“我”,最後,我悔悟了,重新回到了母親的身邊。

設計意圖:小組討論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始終保持自主、合作、積極、主動的活動狀態,提高了教學效率。強調歸納總結的方法,以突出學習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誦讀品味,感悟親情。

反覆朗讀文末三段文字,體會字裏行間蘊含的深情。

1、教師朗讀第25、26自然段;

2、學生飽含深情地朗讀27、28、29自然段,並探究:文中小巷和竹棒的描寫,起到什麼作用?該怎樣理解“我回來了,我已經回來了。”這句話?

設計意圖:教師朗讀主要對學生朗讀起示範作用,學生通過朗讀品味、體會字裏行間的深厚感情,獲得啓迪。通過思考探究,“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

(六)課堂小結:

多麼偉大的母親,多麼感人的一幕。同學們,天下的母親都是一樣的,天下的母愛都是崇高的,在生活當中,是否也有讓你忽略了的母愛呢?此時此刻,你想對自己那同樣崇高的母親說點什麼呢?請你用一句祝福的話表達你對母親的感情。

學生:用一句話表達對母親的情感。

教師:讓我們全體起立,向母愛致敬,一起大聲地說:“媽媽,我愛您”。

(播放《懂你》MTV,在歌聲中再一次感受母愛。 )

(七)作業:

請你爲你的父母做一件具體的事,來感謝他們對你這麼多年來無微不至的愛。然後把這件事的全過程,包括父母的反應、體會記在週記上。

設計意圖:學以致用,學習通過記事來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的寫作方法,逐步提高學生寫作文章的水平。

(八)板書設計:

6 小巷深處

林莉

“我”

: 對生活滿足 → 對家厭 →對母悔悟 (感情線索)

母親

(幼小時) (少年時) (青年時) (時間順序)

↑     ↑      ↑

: 終日勞作 →以“我”爲榮 →偷送錢物

設計意圖:這一板書揭示出本文敘事的順序和感情線索,能夠體現上課流程,並着重揭示了本文的重點與難點。

 第二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