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牛郎織女(二)》教學設計與反思

《牛郎織女(二)》教學設計與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4W 次

  《牛郎織女(二)》教學設計

《牛郎織女(二)》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學目的:

1.獨立閱讀課文,能講這個故事。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整個故事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領悟文章的語言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1.讀了上節課的內容,你一定急於知道牛郎和織女走到一起之後發生了什麼事情,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本文。

2.學文之前,你想知道什麼呢?

學生質疑:牛郎和織女結婚後的生活怎麼樣?王母娘娘酒醒後會怎麼樣?民間爲什麼會流傳這個故事?它寄託着人們的什麼思想?

 二、自學課文,體會感情。

1、牛郎和織女結婚後的生活怎麼樣?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2)學生彙報:兩人婚後男耕女織,你勤我儉。日子過得很美滿。

"美滿"是圓滿美好的合意。說明靠他們勤勞的雙手,日子不僅過得富足了,而且一家人團團圓圓。

(3)學生彙報:織女很喜歡這樣的生活。她給孩子們講述故事時,作者採用了排比句的修辭方法,襯托出織女熱愛人間生活的情感。

2、王母娘娘酒醒後會怎樣?

(1)讀課文第二段至倒數第二自然段。

(2)學生彙報:王母娘娘醒後先懲罰了其她的仙女們,然後又派天兵天將查找織女的下落,準備給她厲害的懲罰。說明了王母娘娘已下狠心,預示着織女回來後的悲慘命運。

(3)學生彙報:"她尤其恨織女,竟敢留在人間不回來,簡直是有意破壞她的門風,損害她的尊嚴。"由此可以體會到王母娘娘是一個死愛面子而又自私的人,爲了挽回自己的面子,不惜破壞自己親人一生的幸福,爲了顯示自己的尊嚴,狠心地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和他們的孩子隔開,這是多麼可惡而又自私的人呀!

(4)"織女受到了嚴厲的懲罰,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過日子,共同生活"這句話說明了織女是個敢於追求幸福生活的人,是個勇敢堅強的人。

3、教師引導:你們喜歡這則故事嗎?爲什麼?

(因爲牛郎織女都是那種靠勤勞節儉來創造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正是因爲如此,民間纔會有這樣一個悠久的傳說。)

4、請你讀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說說爲什麼人們會有這樣的想法?

(因爲人們都希望牛郎和織女這兩位善良、勇敢、勤勞的人過上好日子,寄託着人民羣衆也能過上美滿生活的美好願望。)

  三、召開故事會

1.組內成員間講講這個故事,可以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把自己積累的民間故事在"故事會"上作彙報。

  《牛郎織女(二)》課後反思

上星期五,我們班學習了《牛郎織女》一文,這是一個民間故事。它有一個特點,透過平淡的語言,反映了人物豐富的精神內涵。從古至今,它已經流傳了一千八百多年,滋潤了一代又一代善良人們的心靈。

學生們對這個故事可以說是耳熟能詳。怎樣讓一個“老的掉牙的故事,上出新意,使學生不僅愛學,而且更能學好呢?

一、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小學語文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培養學生“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的能力。在教學《牛郎織女》這一課時,我問“學生你喜歡哪個人物?爲什麼?“你覺得牛郎是個什麼樣的人?“織女是個什麼樣的人?學生自然而然就參與了課文的研讀,談出自己對課文的理解。有的孩子讀的特別細緻,甚至從“你們的“們這個字中讀出織女和牛郎一樣善良。有的孩子從牛郎不計較哥嫂對他的態度,讀出了他的胸懷大度……

對於王母娘娘,在他們眼裏是心狠手辣的、是冷酷無情的、是不懂親情的、是死要面子的……在交流中,學生對這一人物進行了批判,同時在心中確立了王母娘娘應有的形象——慈愛的、有人情味的、講親情的。這就是美與醜的辨析。有了對與錯、美與醜的認識,學生也就能感悟故事的寓意。教學中不必義憤填膺地激起學生對王母娘娘這一人物的痛恨與咒罵,應該心平氣和地聆聽學生對王母娘娘這一人物的自主評價,或頌揚或斥責。要知道多一雙眼睛,就多一個角度,多一個角度,就多一些客觀。

二、着力突破課文重點和難點。

1、你是下凡的織女,請問你爲什麼決心嫁給牛郎?

2、和你一起下凡的姐妹們會說些什麼話?

3、你是怎麼反駁她們的?當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會時,他們會說些什麼?

通過幾個問題的設計,課文的重點就突破了。

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從對課文的閱讀理解,拓展到《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和古詩《乞巧》,通過師生平等的對話,學生基本明白了課文實際上寄託了勞動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願望,對我國傳統道德文化進行了一個折射。讓學生讀民間故事的目的是透過故事情節,引發對價值觀的正確判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做人要勤勞善良,要勇敢、執着地追求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