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小學六年級《女媧造人》教學反思?3篇

小學六年級《女媧造人》教學反思?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W 次

  篇一:小學六年級《女媧造人》教學反思

《女媧造人》是一篇神話故事,文字通俗易懂,但是,文字的表達效果卻又是形象生動的,在教學設計的時候,我就準備在語言表達上做文章,通過對比,積累語言表達的感性的方法,再通過對比,把這種方法內化爲學生對語言積累與運用的能力。

小學六年級《女媧造人》教學反思?3篇

教學環節是這樣安排的:

1、 學生閱讀活動,得出結論:課文豐富了女媧爲什麼造人、怎樣造人、造人以後的喜悅、造人的辛勞、怎樣造更多的人、怎樣讓人類自己繁衍生息……的內容。

師生研討:析讀相關語段,看看課文是怎樣來豐富這些內容的?

得出結論:藉助想象來豐富情節,藉助描寫來豐富細節。回讀課文豐富情節與豐富細節的語句,說說,通過這些豐富了的內容,我們可以感知到女媧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學生閱讀活動,得出結論:女媧是一個神,她無所不能;女媧是一個人,有人的七情六慾;女媧還是一個母親,有母愛情懷,有勤勞品格。

教師板塊小結:神話,是遠古人民表現對自然及文化現象的理解與想象的故事,通過神奇的幻想,把遠古人民的認識和世間萬物的生長變化都蒙上了一層奇異的色彩。想象,是神話的生命,描寫,是生動的前提。

2、學生閱讀,思考,一致認爲,《女媧造人》一文中,所豐富的'情節與所豐富的細節,都可以移植到“上帝造人”的故事裏來。我追問:女媧造人與上帝造人,在豐富情節與豐富細節的過程中,有沒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學生的思維是發散性的:女媧造第一個“人”以後,是繼續不辭勞苦地造第二個、第三個……而上帝,造出“亞當”以後,把伊甸園交給他管理,自己就休息去了;女媧利用神力把人直接分爲男女,而上帝,卻是很細心地爲亞當造了“夏娃”;女媧安排了人類的繁衍,而亞當和夏娃是因爲偷吃了禁果受到上帝的嚴厲懲罰,被逐出了伊甸園,他們相親相愛,繁衍了後代;女媧身上是母性,而上帝,身上應該帶着父性纔對……

接着,我就讓學生動筆,來改寫上帝造人的神化故事,要求採取豐富情節與豐富細節的方法,既寫出與女媧造人的“同”,也要寫出與女媧造人的“異”。

這個“寫”的環節,因爲時間的原因,我把它當作了課外作業。從學生的改寫作業來看,語言表達訓練的效果是很顯著的。通過比較,學生髮現了改寫活動中可以遷移的語言運用“普遍性”方法,通過比較,學生還關注到改寫活動中要關注的語言運用“特殊性”要求。

  篇二:小學六年級《女媧造人》教學反思

通過比較閱讀(課文內容和課後一則寫《女媧造人》的簡短文章《風俗通》)讓學生理解想象的用法和寫法,整堂課的環節較爲流暢,學生也易把握。讓學生把自己瞭解的有關造人的故事表述出來。這樣做,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鍛鍊了他們的膽量。

但語文教學始終是一門缺陷的藝術,只能做到更好,不能做到最好,我認爲以下地方值得自己思考:

1、教學中很大一部分時間讓學生比較閱讀,說出課文好在什麼地方。很多學生一想到比較閱讀,並要說出異同,就變得很嚴肅,開始上課對課文產生的喜愛之情一下子就被拋開了,好像是又去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這也是課堂顯得沉悶的原因。

2、課堂評價不到位。如有學生提出“女媧到哪去了?”這個問題時,學生的回答豐富多彩,對以神話形式解答的學生,我沒能給予肯定,只對一位回答“女媧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的學生極其讚賞。這個評價說明我本身的教育機智不夠,對問題的認識較窄。

3、教學環節之間過渡處理不太好 ,在學生質疑這個環節,學生問題較多,當超過我規定的時間時,我爲了能儘快地過渡到下一個環節,採用了較生硬的方式,直接過渡,給學生心理上造成缺憾。

  篇三:小學六年級《女媧造人》教學反思

一、成功之處:

有教育機智。當天,全年級學生都歡歡喜喜去財大看話劇,僅留下上課的這個班不能去,學生們老大不高興,又加上突然下雨,天氣很冷,學生冒雨跑到階梯教室。我一下想到學生昨天剛興高采烈地學習吟唱詩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當即讓語文科代表黃伊伊領唱。氣氛一下活躍起來。

1、點擊了學生的興奮點。

首先,選的文章是神話傳說,是六年級學生最爲感興趣的。

其次,課前唱歌讓學生情緒由陰轉晴,進而讓學生講自己看過或聽過的神話故事,課堂上晴朗起來,再由師以“人,是從哪裏來的?對這個有趣的話題我的祖先是怎樣理解和想象的?”幾個問題將學生閱讀慾望撩撥到極致。

2、將競爭機制引入課堂。以講故事,創編神話故事等比賽形式刺激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主動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點帶面,全體參與,讓學生在競爭中各有所得。

3、聯想、想象能力的遷移。最後環節讓學生創編神話故事《嫦娥奔月》,學生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每個小組都熱火朝天,七嘴八舌,更有幾個小組提出創編課本劇,並當堂表演,將整個課堂氣氛拉向**,學生潛能得到極大挖掘。

二、不足之處:

1、沒有真正貫徹以人爲本、以學生爲主體的課改理念。幾個教學環節皆在老師主觀引導下進行。尤其當下課鈴響起,而學生課本劇的表演正濃,學生們和聽課老師們也正聽得如癡如醉時,我卻因爲是公開課而打斷學生的表演。後來雖然又讓學生繼續表演,但已影響了學生的情緒。沒有很好貫徹“以學論教,教是爲了促進學”的課改觀念。

2、課堂評價不到位。如有學生提出“女媧到哪去了?”這個問題時,學生的回答豐富多彩,對以神話形式解答的學生,我沒能給予肯定,只對一位回答“女媧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的學生極其讚賞。這個評價說明我本身的教育機智不夠,對問題的認識較窄。學生劉莫的點評非常不錯,可我沒能充分讚賞。

3、教學環節之間過渡處理不太好

在學生質疑這個環節,學生問題較多,當超過我規定的時間時,我爲了能儘快地過渡到下一個環節,採用了較生硬的方式,直接過渡,給學生心理上造成缺憾。沒有做到“教學生之所需要”的課改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