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六年級下冊語文《我的第一個筆記本》教案大綱

六年級下冊語文《我的第一個筆記本》教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8W 次

  教學目標:

六年級下冊語文《我的第一個筆記本》教案

(一)知識與能力

1.正確認讀本課的生字,能聯繫上下文理解“奢侈品、孤芳自賞、蠢蠢欲動、物我兩忘、拘謹、不苟言笑、歪打正着、敝帚自珍”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課文圍繞“我的第一個筆記本”寫了哪幾件事。

4.繼續學習抓住重點詞句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文中比喻句運用的好處。

(二)過程與方法

蒐集有關作者的資料;熟讀課文,藉助工具書理解字詞;以閱讀爲主,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進行感悟和朗讀,從而達到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情感的目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昇華感悟。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理解和朗讀,體會作者對文學創作的熱愛以及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教學重點:

結合具體的語言文字在讀中瞭解並感悟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對文學創作的熱愛以及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教學難點:

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進行感悟和朗讀,從而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

課前播放歌頌老師的歌曲:《老師我總是想起你》。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誰能談談你們最喜歡的一件東西或自己最喜歡做什麼?

2.看來,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東西和事兒,有一位作家,他小時候也喜歡一樣東西──硬皮筆記本。而且,他的筆記本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讀讀吧!

設計意圖:這一課的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生活比較貼近,極易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聯繫學生的生活引入課文,能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也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二、初讀感知,理清脈絡。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小組內閱讀課文,交流生字的字音和詞語的理解。

3.班內交流字音和詞語的理解。

4.各小組委派一名組員開火車讀課文,教師糾正字音。

5.感知提問:這篇課文圍繞着“我的第一個筆記本”

重點寫了哪幾件事?

(四件事:一是“我”得到筆記本後勤奮寫作;二是“我”在英文課上寫作,筆記本被沒收;三是班主任不但沒有批評“我”,還把我的筆記本送去展覽;四是“我”的筆記本被偷後,老師激勵我不要灰心,要堅持寫作。)

設計意圖:這一步旨在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主動學習精神,調動學生多種感官,激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合作學習能力。提出的感知問題,目的是讓學生從整體出發,把握作者的敘述思路,建立起學生對課文的初步印象,爲後面中心問題的理解提供了明確的目標。

  第二課時

  三、品讀感悟,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2.老師提出中心問題:這篇課文的哪些地方最能打動你?在文中勾畫出來,並談談自己的理解。

學生自學後,在小組內合作學習,最後在全班交流。

在這個環節要鼓勵學生多讀書,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時要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和心理活動來體會人物的情感,從而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文學創作的熱愛和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重點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閱讀感悟:

(1)“我想,如果我能將這個筆記本寫滿的話,這就是我自己的一本書了!我爲這個願望而隱隱激動,自然寫得就越發勤奮。”

“筆記本已經將我的心弄得像一隻破殼的小鳥一樣蠢蠢欲動撲棱棱要飛了。”

這兩句話表現了“我“強烈的寫作慾望,急於想完成自己“創舉”的迫切心情。這個地方要讓學生明白作者爲什麼激動,他在激動什麼,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

(2)英文老師對待筆記本的態度:“拿走我的`筆記本迅速地翻了翻”、“高聲地質問”、“把筆記本‘啪’的一聲扔在講臺桌上”、“頭也不回地離開”,與班主任老師對待筆記本的態度:“批評了我一句便讓我坐下”、“鼓勵了我一番,說我寫得不錯”、“我想把它送到校史展覽室展覽一下”,讓學生細讀並體會兩位老師的言行,結合自身體驗,評價兩位老師的做法,及對學生的教育作用,讓學生認識到老師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對學生產生的積極影響。

(3)“看有老師和同學翻看它,心裏漾出一種異樣的感覺,是以後我的第一本書出版時都無法相比的感覺:一種小小成功的感覺,一種自信心像船帆被風鼓滿,輕輕地盪漾在水中向前漂流的感覺。”

這是作者筆記本展出後的一段心理描寫,要讓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作者這時的成就感:“你有過這種感覺嗎?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4)“我至今清晰地記得那天老師告訴我筆記本被偷走的消息之後安慰我的話。……”

“至今清晰地記得”說明這件事對作者一生的影響,老師正確的引導讓學生一生都獲益匪淺,終生難忘。老師的這段話一方面肯定了學生的能力“說明你寫得不錯,還有些價值,要不他幹嘛偷走”,一方面激勵了學生“李時珍寫《本草綱目》時,寫了一大半手稿都丟了,可後來仍堅持寫完了,所以你不要灰心”,正是這樣的鼓勵,引導作者走向成功的彼岸。

(5)“好的老師是好的舵手,總能把你人生的小船恰到好處地引向寬闊的水域,‘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結尾一段點明瞭主旨,耐人尋味,意蘊悠長,情感上得到昇華。“好的老師是好的舵手,總能把你人生的小船恰到好處地引向寬闊的水域”,告訴人們,好老師給予學生的正確的引導和鼓勵,可以幫助學生駛過生活的煩惱和障礙,讓學生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更好地去實現自己的人身價值。而“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一詩句的引用,既表現了老師的正確引導對學生產生的積極任用,又表達了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讚美之情。正是由於老師的鼓勵,作者才成爲了一位有名的大作家。

(6)作者肖復興文筆清雅,語言質樸,文中有幾個比喻句可謂神來之筆,在理解課文遇到時讓學生體會體會。

“筆記本已經將我的心弄得像一隻破殼的小鳥一樣蠢蠢欲動撲棱棱要飛了”,生動了寫出了作者急於完成自己的“作品”的迫切心情。

“筆記本的紙面不住地翻動着,像受驚的小鳥抖動着羽毛”、“我像是一條犯了錯的小狗耷拉着尾巴”,形象寫出了作者犯錯後的惶恐和懊悔。

設計意圖:引領學生整合地析讀文本,讓學生用自己的心借文本去揣度作者的心,既交給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權,又讓學生學會真正地用心去體會一篇文章,這不但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個性化行爲,還能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而讓學生聯繫有關語句理解,是在教給學生理解文章的方法。

  四、情感昇華,感情朗讀。

1.文章都是有感而發,你們覺得作者的這篇文章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表達了作者對文學創作的熱愛以及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2.那麼,你們就帶着作者的這種情感,把這篇課文再讀讀吧!

學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正確的朗讀是深入理解文章的基礎,有感情的朗讀是和作者產生共鳴的前提。這一環節正是爲了讓學生把自己體會到的情感通過讀表達出來,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訓練學生的朗讀和表達能力。

  五、課外拓展,豐富積累。

1.交流課前蒐集的作者資料。

2.正是由於老師的鼓勵和幫助,作家肖復興纔有了今天的成就。因此,他用樸實無華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他小時候這個看上去頗爲平常的故事,寫出了他對生活的獨到的觀感,寫出對老師的感激之情。課前,同學們也談了自己喜愛的東西和事情,我們也學着作者把它寫下來,好嗎?

3.課下自主賞析。

推薦作者的其他作品:《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荔枝》等,讓學生進一步感受作者的語言特色。

設計意圖:向作者學習,進行仿寫練習,既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又訓練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