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人教版《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說》課後題及答案

人教版《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說》課後題及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8W 次

一、感情充沛地朗讀課文,體會雨果充滿激情、富於浪漫主義色彩的演講語言,並選擇幾個最能代表這種語言風格的段落,把它們背誦下來。

人教版《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說》課後題及答案

此題意在引導學生體會語言風格、激發感情共鳴;背誦精彩段落,增加語言積累和語感培養。教師可以先對“浪漫主義”做些解釋。

 二、從雨果的演講中,可以瞭解到伏爾泰爲人類文明做出了怎樣的貢獻?雨果爲什麼把伏爾泰生活的時代看做是“一個新的紀元”的開始?

此題意在讓學生把握全文大意,進行內容概括。

伏爾泰對人類的貢獻可以歸納爲兩大部分。一是通過著書立說和文學創作,做出思想上的貢獻:“培育良知,教化人類”,“教導人們走向自由”;二是以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和責任,爲他那個時代的弱勢人羣爭取人權,勇敢鬥爭。

伏爾泰生活的時代是“一個新的紀元”的開始,因爲從那時起,“人類最高的統治權力將是思想”。思想取代武力,一切都要放到“理性”法官面前受審,人們再也不會盲目地臣服於權威與專制,人間的最高律令將是基於正義和平等的法律,以及真理和良心。總之,“新紀元”的說法是對啓蒙運動意義的高度評價。

 三、品味下面的句子,體會雨果飽含激情、詩化的語言中蘊蓄的深刻含義。

1、他受到詛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過去的詛咒,受到未來的祝福。先生們,這是榮譽的兩種美好的形式

2、我們應爲這微笑感動。這微笑裏含有黎明的曙光。

3、我們感到,從今以後人類最高的統治權力將是思想。

4、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讓光明從墳墓裏出來!

此題意在品味詩化語句中的哲理和激情。

1、“過去”象徵着黑暗與邪惡,“未來”意味着正義與光明。伏爾泰受到“過去”的詛咒與“未來”的祝福,正反襯出他與黑暗的勢不兩立,他對世人的啓蒙碩勳。所以說“是榮譽的兩種美好的形式”。

2、伏爾泰的微笑,是對憤怒情緒的超越,是看透一切塵囂之後的寬恕與安詳;對權貴與壓迫者的嘲笑、譏諷,是比對手站得更高的俯視、輕蔑;對弱者與被壓迫者的微笑、安撫,是最爲真摯的仁慈與博愛。他用智慧的微笑,“照亮真理,正義,仁慈和誠實”,把迷信和醜惡照得透亮,催生出平等、博愛、理智、和平等“黎明的曙光”。

3、思想取代武力成爲“人類最高的統治權力”,意味着人民普遍地覺醒,再也不會盲目地臣服於權威與專制,人間的最高律令將是基於正義和平等的法律,以及真理和良心。這句話揭示了啓蒙思想家的畢生追求與巨大貢獻。

4、這句富有激情的生動呼告,表現出雨果與黑暗專制勢不兩立、鬥爭到底的決心和信念;同時也暗示着:長眠於墳墓中的伏爾泰,他曾經催生出的“黎明的曙光”,無論曾經怎樣被黑暗湮沒,最終都將在人類歷史上大放光彩。這句話,極其巧妙地呼應着演講開頭的“他的搖籃映照着王朝盛世的餘暉,他的靈柩投射着大深淵最初的微光”;而且把18世紀與19世紀,把整個人類解放的光輝歷程,都融合在一起。

 四、課文中,雨果盛讚了伏爾泰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起到的巨大作用。你一定想進一步瞭解這個被雨果如此推崇的偉人吧?在課外查找有關伏爾泰生平、創作、思想的資料,與同學交流。

此題意在鍛鍊學生的資料檢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