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傅雷家書兩則》教學反思

《傅雷家書兩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7W 次

《傅雷家書兩則》有感情的流露和哲理的闡明。小編整理了《傅雷家書兩則》教學反思,歡迎欣賞與借鑑。

《傅雷家書兩則》教學反思

  《傅雷家書兩則》教學反思一:

上課,讓學生說說傅雷當時處於一種怎樣的情形?接着讓學生思考傅聰又是怎樣勸告孩子的?一要堅強。 (聯繫第一封信,說明在傅雷眼裏堅強就是勝不驕敗不餒)二永保赤子之心,三是做新中國的鐘聲、四是 藝術無止境,永遠追求藝術的完美。本課在上時圍繞“你二十年的折磨沒有白受”加入拓展閱讀“樓適夷 先生對傅聰小時候的回憶”和傅聰自己的少年回憶。圍繞“做新中國的鐘聲說明傅雷夫婦的含冤而死及傅 聰對祖國的態度,他們的愛國之心使人感動。圍繞“赤子之心談人心靈的純潔,以及人的素質。運用貝多 芬故事以及兩兄弟買東西“一個砍價一個說人家攢錢不容易給人家多些”的書呆子氣的理解。圍繞“藝術 沒有止境談藝術的無國界”談雨果的國際主義人道主義精神。

本課最大的特點是關於書本的問題的解決完全是由學生解決的,而老師的深入拓展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父 子間的愛及文章所表現的其他人物具有的品質,老師的拓展表現出視野的廣博,有學者氣度。課到最後, 讓學生和自己都進入了感動之中,這是最開心的。

  《傅雷家書兩則》教學反思二:

在第九週週五上午第五節課,我第一次站在講臺上正式上了一節語文課——《傅雷家書兩則》。前八週一直處於聽課階段,沒有實踐的機會。而大學的課堂上雖然給我們提供了設計教案、模擬課堂等鍛鍊,但歸根到底,這些都只是理論學習階段,等正式站在講臺上,面對一羣仰頭望着你的初三學子,一切都與預想情況不一樣了。聽課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反應是悶、無趣,爲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回想一下整節課堂,出現的問題主要有:

一、教師過於緊張。還沒上課前,我就意識到可能會出現這一問題,但是課前一直注意鍛鍊自己,早在正式上課的前一週,我就開始備課,短短的兩則傅雷家書被我翻來覆去地分析,早已爛熟於心。但是一站上講臺,緊張感不由自主地涌上心頭,我半側着身子,目光只在班級右側的同學身上,整節課只有一次目光掃過左側同學。我心裏清清楚楚地知道一節課程的標準,比如目光掃視全班、不時走到同學身邊、聲音洪亮並有明顯的起伏等,這些我明明都知道,可是卻做不好,無法壓抑內心的緊張感。

二、教學內容過多。本來《傅雷家書兩則》的內容需要兩個課時,但是學校只給了一個課時。備課時,面對內容的取捨,我猶豫不決,似乎每一個知識點都可能是考點,生怕漏講的知識點正好是同學們不明白的。在這樣的憂慮下,雖然我儘量刪減教學內容,但仍然保留了大部分。

三、對學生期待過高。設計問題時,一直假想學生可以流利地回答,因爲在我看來,那些問題毫無難度。但實際情況與預想大相徑庭,再加上教學內容過多的問題,兩大問題相加,造成課堂毫無生氣,我就像在說單口相聲一下,擺出問題,提問“有沒有同學能回答”,在一片靜默下,自己再給出答案。

除了這三點大問題,整堂課的小問題也不少,比如過於依賴PPT,本來按照我的設想,PPT展示問題和答案更直觀,但實際上也造成PPT內容過多,讓學生感到疲勞。問題過多,沒有細緻地帶領學生分析等等。上完一節課,我有一種無力感,明明知道該怎麼做,卻無法做好。所以真正在中學上完一節課,我對教學又有了新的感悟,對所學知識才有了初步的消化吸收。要消除緊張感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爲了達到更高的層次,我還要在支教的路上及時找出不足,並積極改善。

  《傅雷家書兩則》教學反思三:

新的語文課堂不僅要給學生以知識,還要給學生以精神。這節課,我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之中,注重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力圖打開學生精神空間。開課前,讓學生傾聽李春波的《一封家書》,創設情境。開課後,讓學生談感受,把學生帶入親情的氛圍。由兒子給父母的信自然引出父母給兒子的信,水到渠成。在拓展延伸環節,先讓學生傾聽龔玥《父親》,藉助音樂、歌詞、背景圖片,調動學生情感體驗,引起共鳴。我發現,學生顯然已融入其中,深受感動。有了情感基礎,接着,讓學生寫出父親對自己的愛,感悟親情。在這個教學環節結束後,再讓學生用龔玥《父親》中的“願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表達對普天下父母的美好祝福,並與自己的父母做一次朋友式的通信交流,自然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本節課結束時,用“勝不驕,敗不餒”作結語,既評價了各小組表現情況,鼓勵了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又落實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同時,在教學中,我注重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將兩則家書聯繫起來進行閱讀教學,因爲兩則家書雖寫作時期不同,內容不同,但貫穿的主旋律――教育兒子做一個堅強的人,則是一致的,且從兩個方面來闡述了“堅強”的含義,即消沉失意時要堅強,成功得意時更要堅強,這樣對學生來說,所獲得的啓示更全面。

尤其讓我感觸較多的是,當我放下身子與學生共同成爲學習的夥伴時,我感到自己真正走進了學生的心靈。在教學中,我嘗試與學生同讀、同議、同評,爲學生的學習創設情境,引導他們去放飛心靈,去感受父母對自己真誠的愛。當學生頭腦中出現了那麼多感人的畫面時,我真正體會到了理解的重要性。願天下所有的父母也從《傅雷家書》中獲得啓示,利用多種方式與你的孩子交流,給他們以幫助和鼓勵,成爲他們的朋友。

不足的地方:

1、教學建議中指出:對“孤獨”“赤子之心”等幾處飽含哲理的`議論,既不應隨意放過,也不必強求闡發的深度。雖然在課前我已做了大量的準備,也設計了教學思路,但是學生的參與率與我的課前預設還是有一定的距離,可能是我的點撥還沒有切合學生的實際。

2、由於時間關係,在比較兩封家書的異同時不是很細緻。

3、由於學校的特殊情況,從教十餘年來,我的課堂一直是比較嚴肅的。習慣比較難改變,這節課我也覺得可能有點嚴肅了,和學生的親和力不夠好,有待於以後改進。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一定會不斷積累經驗,揚長避短,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

  《傅雷家書兩則》教學反思四:

上完九年級語文課本中的《傅雷家書兩則》這一課,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可以談談:

1、上這課時注意培養了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 導向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之中,嘗試做到“潤物細無聲”,避免空洞的說教,在品味語言,體會感情的過 程中自然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2、新的語文課堂不僅要給學生以知識,還要給學生以精神。通過本文的學習,力圖打開學生的一片 精神空間。九年級學生雖然只有14、15歲,對生活的理解有限,社會經驗尚少,但經過引導,是能體 會出文章所包含的深刻意義的。我在教學時,即注意拓展學生的精神視野,又儘量的和學生自身的生活體 驗相結合,減少學生對久遠時代的隔膜。而對於“堅強”、“孤獨”、“赤子之心”等幾處飽含哲理、耐 人尋味的議論,也不亦隨便帶過,而是把握好闡發的深度和分寸,以減少學生對此抽象思想的膚淺理解。

3、語文的學習離不開豐富的積累,在此課的學習中,我也深切感受到積累的重要。課堂學習的過程 ,不僅是知識學習的過程,更是方法和能力培養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內引外聯,激活思維,正是每個 語文教師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