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布衣總統孫中山》高一語文教案

《布衣總統孫中山》高一語文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8W 次

【教學目的】

《布衣總統孫中山》高一語文教案

1.深入理解課文,瞭解孫中山,瞭解“布衣”與總統的關係,瞭解布衣總統的來歷及其布衣特色的體現,體會甘於淡泊精神對當代青年的教育意義。

2.學習“以小見大”的傳記寫法。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布衣與總統的關係,布衣總統的來歷及其布衣特色的體現

2.難點:對“布衣”、“剪辮”、“睡獅”的理解。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對於孫中山總統大家應該非常熟悉,但對孫中山總統又被稱爲“布衣總統”,同學們是否也有所理解呢?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新課就是——《“布衣總統”孫中山》。讓我們跟隨着作者陳廷一一起解讀“布衣總統”孫中山,瞭解其來歷,瞭解其布衣特色。(板書:標題和作者,同時讓同學們閱讀全文)

(二)分析和討論——理解層

1.整體分析:從標題出發,結合全文,主要通過三個問題來理解文章內容

板書:

“布衣總統”孫中山

————————————

同位結構

——————

偏正結構

由標題結構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作者要給我們介紹的傳主是孫中山,而孫中山的地位是總統,而且被稱爲布衣總統,是具有布衣特色的總統,來自於布衣,又具有布衣品德的總統。因而,我們主要通過三個大問題理解全文:1.對於孫中山你瞭解多少(目的爲補充瞭解下傳主的基本生平);2.爲何被稱爲“布衣總統”;3.從何體現“布衣特色”。而後大問題可以分成幾個小問題作爲切入點。

Ⅰ對孫中山你瞭解多少?(通過提問同學解決)

出生地:廣東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

名字“中山”的來歷:在日本從事革命活動時曾化名“中山樵”,因此得名。

基本政治主張: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

領導過的重大革命: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時孫中山其實不在國內,但是其之前的思想主張、方針政策爲革命的爆發奠定了基礎。

Ⅱ爲何被稱爲“布衣總統”?

何謂“布衣”?

我國是文明古國,是世界上最早生產紡織品的國家之一。用麻織出來的是“布”,而相對用絲織出的是“帛”。布與帛相比,前者質粗而價低,後者質精而價高。由於古代貴族穿帛衣服居多,庶人穿不起帛而孩子能穿布,所以布衣成了平民百姓的代稱。後來也多以稱沒有做官的讀書人。除外,還有一種“短褐”是用粗毛或粗麻織成的,爲窮人所穿。

“布衣”與總統的辨證關係?

對“布衣總統”的理解有二:其一,指總統出身於布衣,源於“布衣”;其二,指具有總統的身份同時具備“布衣”的品德。

稱呼的由來?(主要理解課文1—4段)

文中青年孫中山的有趣故事——與兩廣總督張之洞的交往故事:平凡爲一介布衣卻懷有“傲王侯”的大志——“行千里路,讀萬卷書,布衣亦可傲王侯”。

Ⅲ從何體現“布衣”特色?(因同學已預習過,所以先提問)

主要由“衣食住行”四方面體現:

房間:不大

住擺設:數目少,簡單簡樸

識淺薄,狂妄自大。

血氣方剛:形容年輕人精力正旺。

水泄(xiè)不通:形容十分擁擠,或包圍得非常嚴密,好象連水都流不出去。

甘於淡泊:心甘情願地不追求名利。

Ⅲ句或段:(通過幻燈片或課件展示問題,在同學回答後再揭示答案,答案允許多元,只做參考)

①讀3、4段,理解:

●拜見兩廣總督,名片上只印有姓名、籍貫,說明孫中山早年就具有怎樣的思想?(說明孫中山早年便有一種強烈的民主意識,不講究身份,做事低調。)

●從孫中山和張之洞的交往中,你認爲孫中山具有怎樣的品性。而張之洞的態度轉變又說明了什麼?(孫:早懷大志——傲王侯;不卑不亢。張:雖擺高官架子,但也善識人才。)

②“總統不是皇帝,而是公僕”體現了怎樣的思想?(“民主、平等、博愛”的思想)

③“爲避免驚擾羣衆,他總是悄悄出巡,不聲不響”這句中,“總是”能否去掉?爲什

麼?(不能。“總是”是頻率副詞,強調不是一次兩次,而是已形成一定的習慣,突出不事張揚,行事低調的優秀品質。)

④“許多商品換上了‘共和’、‘慶勝’、‘北伐’等新商標。在一家麪攤前,人們踊躍爭

先剪辮子。”這些現象說明了什麼?“剪辮”在當時象徵着什麼?(說明了孫中山先生領導的民主平等觀念已深入人心,人們爭着走出專制統治的束縛。《孝經》上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至也。”明代以前,漢族人都留滿發,不剪也不剃。1644年滿清王朝取代了明朝,要求漢人一律剃髮留辮。辮子是清王朝專制統治的標誌。因而辛亥革命的一個重要行爲標誌是剪辮子。剪辮子在這時期成了反對滿清、推翻帝國、追求共和、倡導民主的一種行爲象徵。)

⑤“警鐘一鳴森森森,睡獅齊猛醒”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同學們有聽說過“睡獅”

的來歷嗎?(比擬<擬聲>和比喻。睡獅的來歷:拿破崙說“獅子睡着了。蒼蠅都敢落到它的臉上叫幾聲;中國一旦被驚醒,世界會爲之震驚。”

用睡獅來比喻中國有兩層含義:其一,中國本質是一隻獅子,是強大的,無論任何時候

都具有爆發的潛力;其二,中國在沉睡中還未覺醒,因而要暫時承受着被欺凌。

(三)學習以小見大的傳記寫法——運用層

孫中山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的一生南征北戰,所經歷的重大事件很多,影響深

遠的也不少,但作者——著名的傳記文學家卻沒有從中做文章,通過其大輝煌大事件來介紹孫中山,來突出其偉大和不朽,恰恰相反,作者着眼於日常生活細節(衣食住行),通過這些使得傳主的個性更加豐滿而鮮活,同時,這些日常生活所顯示的孫中山的個性又與他的政治理念(平等民主博愛)和人生理想方向相一致,從而有力地凸現了傳主的基本思想特徵,體現了“布衣總統”不同於一般總統的獨特性。

從中,我們可以目睹“以小見大”寫法的魅力,因而我們也要學以致用,在寫人記事的

文章中,要善於運用“以小見大”寫法。但是要注意的是:“小”要小得精,小而集中有力

體現主題,不能小而雜亂;大要大得具體豐滿獨特。

“以小見大”的寫法還要同學們多多學習體會,在單元結束前的表達交流活動中我們就

有機會一睹同學們的風采了,看同學們是否紮紮實實地掌握了這種方法,並能運用自如。

(四)總結

同學們學習了《“布衣總統”孫中山》又什麼感想呢,對孫中山身爲一介總統卻懷有布

衣的品格是否大爲驚訝?而對其身爲布衣卻不卑不亢早有“傲王侯”的大志深感佩服?這告

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呢?在如今競爭激烈的社會裏,我們需要一種怎樣的心態去迎接挑戰?而當有了一定的成功後,我們又還需要一種怎樣的精神去接受它並不爲之所迷惑?同學們,我們敬愛的孫中山總統就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啊!

(五)作業

1.認真完成課後練習

2.上網蒐集一位名人的逸事,說說這體現了什麼品質,以及對現實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