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六國論》第二、三課時教案大綱

《六國論》第二、三課時教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3W 次

  《六國論》第二課時教案

  教學過程

《六國論》第二、三課時教案

 一、檢查作業。背誦第1、2段。

  二、誦讀第3段。

1.誦讀的準備。(1)補充註釋

①遷滅——古代滅掉一個國家,要遷走該國的傳國重器,如武王克商,遷九鼎於洛邑。遷滅即滅亡。下文“革滅”,革是除舊,也是滅亡的意思。

②義不賂秦——守義而不賂秦,即堅持不賂秦的正確原則。

③斯用兵之效也——這(是)用兵的功效。斯,代詞,這。

④“後秦擊趙者再……惜其用武而不終也”——《史記•趙世家》:“(幽繆王遷)三年(前233年),秦攻赤麗、宜安,李牧率師與戰肥下,卻之。封牧爲武安君。四年,秦攻番吾,李牧與之戰,卻之。……七年,秦人攻趙、趙大將李牧、將軍司馬尚將,擊之。李牧誅,司馬尚免,趙忽及齊將顏聚代之。趙忽軍破,顏聚亡去。以王遷降。八年(前228年)十月,邯鄲爲秦(郡)。”文中的話即是這段史實的概括。再,兩次。爲郡,指邯鄲成爲秦的一個郡。(按:“秦實行郡縣制。)

⑤向使——對過去的事作假定時用。

⑥“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理”與“數”爲互文,也是天數、命運的意思。(下一課《伶官傳序》首句“盛衰之理”的“理”,義同此。)

(2)層次分析

教師提示:上段分析韓、魏、楚三國是合着說的,它們滅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這段分析齊、趙、燕三國是分開說的,它們的滅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問:齊國滅亡的原因是什麼?(“與嬴而不助五國”“五國既喪,齊亦不免”)?哪一句是照應開頭“蓋失強援,不能獨完”這句話的?(“五國既喪”。)作者對秦持怎樣的態度?(從“與嬴”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評態度。)

問:作者對燕、趙持怎樣的態度呢?(有讚揚,有批評。)讚揚什麼?(以武力對抗的政策。)批判什麼?(批評燕用刺客計,批評趙錯殺良將。)這二者是這二國滅亡的原因,但從根本上說,是怎樣的原因?(“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這兩句話是照應上文哪一句的?(“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小結:可見,作者這樣來論述齊、燕、趙三國的滅亡,是爲了證明本文的第二個分論點:“不賂者以賂者喪”。

問:作者這樣論述了韓、魏、楚、齊、燕、趙六國滅亡的原因之後,就自然想到了他們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樣爲他們謀劃的?(“三國各愛其他……良將猶在”。)爲什麼在此前要加“向使”二字?(因爲事實已經成爲過去,是不可能辦到的。)注意“或未易量”一語,它說明什麼?(不能輕易地斷定誰勝誰負。)這告訴我們下判斷切忌武斷,要注意分寸。

2.誦讀練習並檢查。

誦讀要求讀出語氣,如:

“齊人未嘗賂秦……何哉”中,不能用“也”替換“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中,“也”不能刪。

“齊亦不免矣”中,“矣”有諷刺意。

“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中,“也”有感嘆意。

“且燕趙處秦”中,“且”表推進一層之意。

“向使……,則……”,要讀得語意連貫。

3.歸納本段大意:指出齊、燕、趙三國滅亡原因是“蓋失強援,不能獨完”,論證了第二個分論點“不賂者以賂者喪”。

 三、誦讀第4段。

1.誦讀的準備。

(1)句意辨析

①“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

a秦人慾吞滅六國而不能

b秦人惶恐之極,寢食不安

(a 以“之”爲代詞,代六國,用比喻寫法;b 以“之”爲結構助詞,無義,全句寫實。)

小結:b正確,解句要注意上下文,上句說“井力西向”,對秦造成極大威脅。

②“爲秦人積威之所劫”

從《過秦論》中找一段話來解釋。(“於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弱國入朝。)

(2)層次分析

問:“嗚呼”和“悲夫”二語在這段話中有怎樣的作用?(各領出一層意思。)它們各表達了怎樣的感情?(“嗚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結果之慘。)

問:前一層跟上段末句是怎樣的關係?(上段句末從消極方面說,不該用什麼策略;這一層從積極方面說該用什麼策略。)後一層有什麼作用?(以六國滅亡作結,自然引出一般性結論——歷史教訓。)

問:《“有如此之勢”這句話在結構上有什麼作用?(承上啓下。)

2.誦讀練習並檢查

誦讀指導:注意讀出文勢,抑揚分明(教師可以作示範誦讀)。

四、留作業。

1.流暢地背誦前四段,準備誦讀第5段。

2.試拿蘇轍的同題文章與本文做比較,說說蘇氏父子在六國問題上的見解有什麼異同。

附:蘇轍《六國論》(全文印發,但只要求讀懂劃線部分)

嘗讀《六國世家》(指《史記》),竊怪天下之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衆,發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於滅亡。常爲之深思遠慮,以爲必有可以自安之計。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

(以上第一段,“不知天下之勢”爲一篇綱領。)夫秦之所與諸侯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郊;諸侯之所與秦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野。秦之有韓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韓魏塞秦之衝(出入要道),而蔽(護)山東之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以上第二段,論述韓魏在戰略上的重要地位。)昔者范雎用於秦而收(使歸附)韓,商鞅用於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韓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齊之剛、壽,而範睢以爲憂,然則秦之所忌者可知矣。秦之用兵於燕趙,秦之危事也。越韓過魏而攻人之國都,燕趙拒之於前,而韓魏乘之於後,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趙,未嘗有韓魏之憂,則韓魏之附秦故也。夫韓魏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於其間,此豈知天下之勢耶?委區區之韓魏,以當強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於秦哉?韓魏折而入於秦,然後秦人得通其兵於東諸侯,而使天下徧受其禍。(以上第三段,指出因韓魏附秦而使天下遍受其禍。)夫韓魏不能獨當秦,而天下之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排斥)秦。秦人不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而齊楚燕趙之國因得自完於其間矣。以四無事之國佐(助)當寇之韓魏,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爲天下出身以當秦兵。以二國委(引申爲抵抗、對付)秦,而四國休息於內,以陰助其急,若此可以應夫無窮,彼秦者將何爲哉!不知出此,而乃貪疆場尺寸之利,背盟敗約,自相屠滅。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至於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以上最後一段,提出“厚韓親魏”的策略,歸納六國滅亡的原因。)

  《六國論》第三課時教案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背誦前四段,要求讀出語氣。這次檢查帶有鞏固記憶的性質,時間可以稍長,可以讓全班同學齊背,也可以指名個別學生背誦,最好教師也給學生作示範背誦。

  二、誦讀第5段。

1.導入本段,略講時代背景。

問: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是指什麼說的?它跟上句“夫秦與六國皆諸侯”一句有什麼聯繫?(“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國政權,指北宋朝廷;“諸侯”指地方政權。)“六國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麼說的?(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終不免於滅亡。)

問:這樣來比較有什麼意圖?(全國政權的力量自然大於地方政權,更不應當對敵採取妥協的政策。)

問:爲什麼不這樣寫,“苟以我大宋之大……”?(古人有爲尊者諱的習慣。修辭中亦有“避諱”一格。)

以下介紹時代背景:

蘇洵(1009——1066)經歷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當時遼崛起於北,西夏崛起於西北,時時進行侵略,給北宋朝廷造成極大的威脅。北宋朝廷爲求苟安,對他們實行妥協退讓,每年都要向他們交納幾十萬銀兩和大量的絹。例如: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淵之盟”議定。每年給遼“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宋仁宗慶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與遼訂盟,每年加“歲幣”銀十萬兩、絹十萬匹。同年,宋與西夏達成協議,西夏對宋稱臣,宋每年送給西夏銀七萬兩、絹十五萬匹、茶三萬斤。儘管如此,遼和西夏的侵略活動仍未停止。蘇洵此文就是針對這種情況寫的。

2.誦讀練習。(快速練習)

  三、作者意圖和寫作方法分析。

1.討論:如果將第4段末句改爲“爲國者無使爲積威之所劫,可有慎哉”,並刪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這樣做好不好?

提示:可以從作者意圖、文章佈局和理路、重要的論斷等方面進行考慮。

方式:四人一小組。討論後推代表發言。

小結:六國滅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賂秦者不過三國,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賂者以賂者喪”這一論斷,這樣就把滅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賂秦”這一中心論點上來了。至於爲什麼要“賂秦”,作者則直到最後才說出了最要緊的一句:“爲秦人積威之所劫”。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蘇轍同題文章中最緊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勢”。)作者這樣來論述問題是有極強的針對性,因爲北宋正是爲遼、西夏“積威之所劫”而年年納幣。如果刪去“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之故事”,就看不出這一點了,這是違背作者的意圖的。

其次,從佈局上看,本文是從論史逐步轉向論策的。因此從第3段開始,先肯定燕、趙的“遠略”,接着又批評了他們的錯策。循此繼進,作者又爲六國設想出總體的戰略:第一步,不賂秦,不附於秦,不派刺客,不殺良將;第二步,“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併力西向”。這樣的設想是爲下文“不賂而勝之”一語作鋪墊的。這個總體的戰略設想也是針對北宋朝廷說的。如果刪去第5段話,上面這些話就變成無的放矢了。

這種寫法就叫做“借古諷今”。

2.運用比較法進一步領會作者意圖。先討論共同點(或相似點)。方式同前。

小結:都很重視韓魏兩國在七國紛爭中的地位。蘇轍明確地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因此,六國的正確策略應當是“厚韓親魏以擯秦”。蘇洵說的“弊在賂秦”也主要是指韓魏說的(這二國以地事秦最爲突出),韓魏之所以“賂秦”,是因爲與秦接壤,“爲積威之所劫”。如果照蘇轍說的“厚韓親魏”的辦法去做,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可見父子二人的基本立場是接近的。

再討論不同點。

小結:蘇洵認爲六國破滅的根本原因在於以地賂秦;蘇轍則認爲根本原因在於六國沒有遠略,背盟敗約,自相殘殺——這是內容的不同。蘇洵是借古諷今,不是單純論史,所以結尾談到現實問題;蘇轍是就史論史,結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這是基本構思的不同。蘇洵以“爲秦人積威之所劫”爲議論的出發點(置於最後),蘇轍以“不知天下之勢”爲議論的出發點(置於最前)——這是佈局上的不同。

討論後,從頭至尾讀課文一遍。

 四、做課文後的練習第四、五題。

附:第四題參考答案如下:(對教參答案有補充)

1.a d都作介詞用,相當於“由於”。

2.a d都作動詞用,相當於“成爲”。

3.a c d都作代詞用

第五題答案如下:

1.c d

2.a c

3.b d

4.b(幫助)(注:a、c、d均是“給予”之意)

5.b(破裂)c(凋殘)(注:本題中只有a、d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