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高中選修語文《命若琴絃》優秀教案

高中選修語文《命若琴絃》優秀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3W 次

  設計理念:

高中選修語文《命若琴絃》優秀教案

1 、注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性地位。重視學生在閱讀中的探究和拓展,讓學生深入閱讀、自主閱讀、學會閱讀。同時要讓學生有閱讀、有合作、有探討。

2、挖掘學生的潛能,老師要以情感爲動力。以點撥爲支點,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教師要海納百川,提供給學生足夠的知識,教學中要有隨機應變、滿腹經綸的激情,從而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設計思路:

1、課前先要讓學生整理思路,培養學生探究文本信息的能力,同時,教師要把握全新的教學設計理念。

2、培養學生個性化的閱讀,在朗讀與感悟中潛移默化地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讓、學生與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合作探究、彼此探討,揣摩課文的內容與本文所包含的哲理。

3、老師甘當“琴師”,要善於撥動“琴絃”,拓展學生的閱讀體驗,引導學生入境體驗,讓學生在文本中讀出情,品出味。

4、感悟與實踐相結合,設計一個“生活的精彩在於過程的詮釋”話題作文導寫訓練,讓學生進行多元交流,感悟生命歷程。

  三維目標:

1、知識目標:領悟本文所傳達出的人生哲理,要讓學生自主地走進文本語言的深處,努力使全體學生達到共鳴。

2、技能目標:學會分析小說的環境特點,讓學生掌握對話閱讀、自主朗讀、共鳴朗讀等閱讀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聯繫各自的生活閱歷和生命歷程,理解本文的內涵,從而讓學生珍惜擁有,追求過程的完滿。

教學重點:

深入理解本文富含哲理性的議論語句,感知文章深刻內容.

 教學難點:

理解體驗“生命的精髓在於過程”。

教學方法:

朗讀法:自主朗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悟課文的深層內涵。

對話法:讓學生在對話中得到情感的流露,教師要適宜點撥。

開拓法:引導學生的思維由課內導向課外,讓學生開拓視野,增長知識。

 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新課:

瞎子是看不見東西的,沒有光明,沒有希望,他看不見自己最親密的朋友,看不見世間的一切,甚至連他自己長成什麼樣子,他也無從知曉,同學們,請你們全體閉上眼睛,當五分鐘的瞎子,思考問題:我是瞎子,我該如何去描繪我未來的前途,我還有追求嗎?我還會努力去執着生命的精髓嗎?

組織準備:

以同桌兩個人爲單位,互相進行述說。隨後,再請二至三個同學談體會。

設計意圖:讓學生以“瞎子”的身份去思索人生,爲體驗文本奠定感情基礎,從而能夠引起課堂的共鳴。

課件展示------介紹史鐵生及其經歷。

(明確:史鐵生,1951年出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附中,1969年去延安插隊落戶。後因爲雙腿癱瘓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廠工作。於1979年發表第一篇小說《法學教授及其夫人》以後陸續發表《午餐半小時》《我們的角落》《在一個冬天的晚上》等多篇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奶奶的星星》分別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與生命聚焦在了一起,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睿智的哲理。他深刻體會到了生命的苦難,但是他表達的卻是開懷和明朗。他豐滿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昏暗的內心。史鐵生一直追求着人爲之人的價值和意義,用人類關懷的博大精神,闡釋生命最真的本質。)

 文本閱讀設計:

點擊內容:

學生自主朗讀第一段至第二十二段。老師點撥:

1、 兩位瞎子的生活條件——艱苦、寒酸、荒蕪。

2、 老瞎子的精神執着與小瞎子的天真。

思考:是什麼力量支撐這兩位瞎子如此從容、沉穩地生存於社會的最底層?

點撥基點:瞎子之間的對話。

文本呈現:學生對話

巧設疑問

①文章開篇展示給讀者的是一幅怎樣的畫面?渲染出怎樣的氣氛?

(明確:老少兩個瞎子,以說書爲生,蹣跚在重巒迭嶂、溝壑縱橫、人煙稀少、時不時有野獸出沒的羣山中。渲染出原始、蒼涼的氣氛。)

②請同學們用文章中一句話來概括老瞎子擁有此生活心態的根本原因。

(明確:“咱們的命就係在這幾根弦上,……”)

思維共鳴:朗讀課文第二十二段,要讀出50年的希冀和憧憬,重點段落反覆吟娥,用朗讀的方式激發學生的爭鳴,迸發學生思維的火花,達到情感的昇華。

思維共鳴:女生朗讀23——27段落,要讀出“一切都是值得的”嚮往和老瞎子的激動與心靈的漣漪。

理解探究:作者在《命若琴絃》中插寫山村女孩蘭秀兒這個人物有什麼用意?在本部分中師徒對話兩次出現“咱們的命在這幾根琴絃上”,請同學們簡要分析其含義。

(設計意圖:能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瞭解自然環境的烘托,進一步把握人物的內心世界。)

直擊要害:

故事的發展:老瞎子彈斷一千根琴後,迫不及待地從琴槽中取出藥方,不顧身邊的所發生的一切,興奮地拿着紙條到山外抓藥。

探究點:一是時間上的反差——“用不了十天就回來”和“回來時已是冬天”。

二是內心的轉變——從“充滿希冀”變成了“絕望”。

故事的高潮:老瞎子發現那張保存了五十年的藥方是一張無字的白紙,以及老瞎子在絕望中對人生命運的感悟。

靈魂感悟:“心絃也要兩個點——頭是追求,一頭是目的——你才能在中間這蹦緊的過程上彈響心曲。”“記住,人的命就像這琴絃,拉緊了才能彈好,彈好了就夠了。”

重點解析:老瞎子一路走,便懷念起過去的日子,才知道以往那些奔奔忙忙興致勃勃的翻山、趕路、彈琴,乃至心焦、憂慮都是多麼歡樂!那時有個東西把心絃扯緊,雖然那東西原是虛設。

概括形式:學生討論,教師點撥。

線索點撥:課文中彈斷琴絃根數的變化:八百——一千——一千二

巧設疑問:

①老瞎子從山外尋藥回來時,有哪些巨大的變化?

(明確:“琴柄上已經沒有了琴絃,”“老瞎子面容也憔悴,呼吸也孱弱,嗓子也沙啞了,完全像變了個人。”

②文章用了什麼手法?主要寫了哪些情節?

(明確:用倒敘的手法,寫了老瞎子抓藥去了很久,冬天纔回到野羊拗,向鄉親們詢問徒弟的情況。老瞎子去藥鋪抓藥,發現那張他保存了五十年的藥方,原來只是一張無字的白紙時的絕望,以及他對人生意義的感悟和對生命精髓的頓悟。

概括形式:師生齊朗讀,共同完成課文的關鍵點。

(設計意圖:讓學生領會到作者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和領悟,從而體會人物感情,進而把握人物形象,感悟“要爲生存找一個乃至一萬個精神上的理由,以便生活不只是一個生物過程,更是一個充實、旺盛、快樂和鎮靜的精神過程。”的這一內涵。

重點解讀:

故事的結局:主要寫老瞎子對小瞎子的告誡,讓小瞎子永遠扯緊歡跳的琴絃,不必去看那張無字的白紙。

概括形式:師生共同探討。

巧設疑點

①老瞎子找到了小瞎子,小瞎子極其痛苦,但是他是心存希冀的,他的希望是什麼呢?

(明確:希望能睜開眼睛看看世界)

②老瞎子有沒有將真相告訴小瞎子?

(明確:沒有告知真相,而是告訴他,必須彈斷一千二根琴絃,纔可以看到藥方。)

③最後老瞎子如何激發小瞎子的生命之魂、生活的真諦?

(明確:真正彈斷一千二百根琴絃。)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揣摩作品中人物的思想和感情,進一步體會作者的“事實上你唯一擁有的就是過程”這一哲理。

(課堂感言:感動來自於老瞎子的師傅和老瞎子沒能到達成功的彼岸,沒能看到多彩的世界,但是他把目標、希冀傳遞給另一個處境相同的人。不容質疑,他們是痛苦的,是悲哀的,更是悲慘的。但是他們已經成就人生的執着!鑄造生命的輝煌!演繹生活的全部內涵!他們又是成功的!

知識拓展:追求過程,成就人生

課件展示材料:

航海遠行過嗎?

當船緩緩離港時,我們喜悅,興奮,憧憬;

當船終於抵達目的地時,我們莫名地失落。

是否我們真的在乎的不是結果,而是那個充滿幻想與美景的過程?儘管過程中充滿荊棘、危險與恐懼。

或許,這就是生活。

合作交流:請學生根據以上材料,選擇一個詞牌填寫一首詞。

課堂結語:《命若琴絃》給我們演繹了一個全新的生活版本,就引用史鐵生本人的話:“頓悟於極限”的內涵——過程!對,生命的意義就在於你能創造這過程的美好與精彩,生命的價值就在於你能夠鎮靜而又激動地欣賞這過程的美麗與悲壯。但是,除非你看到目的的虛無你才能進入這審美的境地,除非你看到目的的絕望你才能找到這審美的救助。希望同學們領會到其中的真諦,在生活中做一位“老瞎子”,更要做一位“小瞎子”,因爲後者更幸福!

 作業設計:

①舉辦“追求過程,成就人生”學習交流會。

②寫一篇“生活的精彩在於過程的詮釋”的話題作文訓練。

③摘抄課文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

板書設計:

命 若 琴 弦

——史鐵生

畫面: 兩個瞎子 說書爲生 溝壑縱橫 人煙稀少

氣氛: 原始、蒼涼

結果: 是一張白紙

生活的真諦:虛設的目標,讓人們孜孜不倦地追求

幸福: 頓悟於極限的人是幸福的

總之,《命若琴絃》的設計是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力求體現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力求實現職高語文的擡頭教學,同時,根據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重視學生的感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課堂氣氛,化抽象爲形象,注重學生的主體需要,發揮教師在課堂中的導向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從而讓學生的個性思維得以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