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高中語文《道士塔》優秀教案

高中語文《道士塔》優秀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2W 次

  高中語文《道士塔》優秀教案一

  【教學目標】

高中語文《道士塔》優秀教案

知識目標

1、瞭解作者餘秋雨。

2、瞭解有關敦煌文化的一些常識。

能力目標

準確篩選信息,提高閱讀學者散文的能力。

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愛護中國文化遺產的意識和保護文化遺產的高度責任感。

 【教學重點】

1、領會文章豐富深邃的思想內容和作者語言運用所反映出的激情。

2、學習敘事評議有機結合的寫作特點。

  【教學難點】

1、從課文中找到依據,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調。

2、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分析作者的觀點和感情。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敦煌是一個神祕的地方,是一個富有的地方,那裏有中國寶貴的文化遺產。然而由於歷史上一時的“疏忽”,便鑄成了中國歷史的一大遺憾。祖國的燦爛的文化遺產,被一車車,一隊隊載入了“異國他鄉”。哪一個有良心的中國人不爲之怨憤,爲之心在流血?今天,我們學習學者餘秋雨的《道士塔》,隨同作者一起去重溫那段傷心的歲月吧!

 二、介紹作者餘秋雨和背景知識:

出示投影:

1、餘秋雨簡介

餘秋雨,1946年生,浙江餘姚人,當代藝術理論家、文化史學者、散文家。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教授,上海寫作學會會長。辭職後繼續從事教學和寫作。主要著作有《戲劇理論史稿》《藝術創造工程》《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山居筆記》。1997年被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稱號,入載多部世界名人錄;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獲上海市出版一等獎,上海市文學藝術優秀獎,臺灣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金石堂最具影響力的書獎。《山居筆記》獲海外華文文學最高獎——臺灣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第一名。餘秋雨的藝術理論著作,也備受學術界重視和尊崇。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的《戲劇理論史稿》,此書是中國大陸首部完整闡釋世界各國自遠古到現代的文化發展和戲劇思想的史論著作,在出版後次年,即獲北京全國首屆戲劇理論著作獎,十年後獲北京文化部全國優秀教材一等獎;而另一本於1985年發表的中國大陸首都戲劇美學著作——《戲劇審美心理學》,次年亦榮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著作獎。

2、背景知識介紹

莫高窟是我國最著名的佛教石窟。在甘肅省敦煌縣境內東南25公里處,開鑿在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歷經一千多年的歷史,是我國文化藝術的一大寶庫。

光緒二十六年(1900)道士王圓籙發現藏經洞,內藏寫經、文書等文物4萬多件。1907年英國的斯坦因掠走寫本、文書24箱,繪、繡佛畫5箱。1914年斯坦因再次從敦煌掠走5箱寫本,兩次共掠走遺書、寫本1萬餘件。1908年,法國人伯希和從藏經洞中揀選精品,掠走5000件。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朗從王道士處弄走約600件經卷。1914年俄國人奧爾登堡又從敦煌拿走一批經卷寫本,並進行洞窟測繪,還盜走了第263窟的壁畫。1924年,美國人華爾納又用特製的化學膠液,粘揭盜走莫高窟壁畫26塊。這些盜竊和破壞,使敦煌文物受到極大的損失。

而所有這些損失,大部分都與當時莫高窟的主持王道士有關。王道士,即王圓籙,原湖北麻城的農民,逃荒到甘肅,做了道士。幾經轉折,當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他從外國冒險家手裏接過極少的錢財,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

當時的情形是,王道士對於敦煌的一切毫不珍惜。庚子年(1900)農曆五月二十六日清晨,他發現了藏經洞!但他對於藏經洞中寶物的價值一無所知。隨意揀來送人。後來,外國人知道了,用了很少的錢就從王道士手中盜買走了其中的大量寶物。

作者對於這些寶物的損失深感痛心!從中深省釀成那場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劇的社會根源。作者即是根據這一思路行文的。

  三、把握思路:

1、從寫作的角度入手:假如是你寫,當如何寫?

較可能的思路:

道士塔→王圓籙其人→他是敦煌文物受到極大損失的罪人→啓示(加強保護文物意識等)

2、從閱讀的角度入手:餘秋雨是怎麼寫的?(學生概括)

學生自擬各節小標題

第一節 敦煌罪人,民族悲劇

第二節 愚昧無知,毀壞文物

第三節 貪圖私利,出賣文物

第四節 牢記恥辱,加緊鑽研

道士塔

道士

啓示

不妨我們還可作更具體分析:

第二節,王道士“愚昧無知,毀壞文物”的舉動有——塗壁畫(9)、毀雕塑(10)、塑天師(10);第三節除寫了道士“貪圖私利,出賣文物”外,還寫了中國官員“放任不管,私佔文物”以及外國冒險家“欺騙掠奪,搶佔遺產”的事實,以及自己“痛苦的呼喊”(11)、沉痛的“嘆息”(26)與深深的“恨”意(28)。

注:括號內序號爲自然段序號。

思路與我們大致相同。只是揭示悲劇的原因更全面,“王道士只是這出悲劇中錯步上前的小丑”,悲劇的原因還有當時文官的昏庸、人們的愚昧與國家落後以及外國冒險家的欺騙掠奪;啓示自然也更豐富、更深刻,最後一段發人深思,催人奮進。

  四、賞析語言技巧,感受悲涼情感。

這篇文化散文不但有深邃的反省,而且有濃郁的詩情,字裏行間,活躍着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可從以下三方面賞析詩化的語言,感受作家的詩心。

1、刻畫生動形象,復活歷史場景。

作者用詩意的筆觸刻畫歷史人物,描述歷史事件,再現了鮮活的形象和生動的場景,使之成爲情感的載體和抒情的媒介。

例1: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歡到洞窟裏轉轉,就像一個老農,看看他的宅院。他對洞窟裏的壁畫有點不滿,暗乎乎的,看看有點眼花。亮堂一點多好呢,他找了兩個幫手,拎來一桶石灰……什麼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淨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順便打聽了一下石灰的市價。

例2:當幾面洞壁全部刷白,中座的塑雕就顯得過分惹眼。在一個乾乾淨淨的農舍裏,她們婀娜的體態過於招搖,她們柔美的淺笑有點尷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個道士,何不在這裏搞上幾個天師、靈官菩薩?

賞析的過程中,注意如下幾點:

作者依據史實,發揮了豐富的想象,運用“示現”的手法,描繪了鮮活的人物形象,生動地再現了當時的場景,復活了史料。

作者居高臨下,以歷史的眼光審視王道士的性格、心理、行爲、動作,在王道士身上寄寓了對歷史悲劇的反省和批判。

王道士懷着老農民的心理,把洞窟看成他私人的“宅院”、“農舍”;以道士的眼光看中座的塑雕,嫌棄它們的“過分惹眼”、“過於招搖”、“有點尷尬”。從作者平靜的敘述中,我們能感到憤怒、痛心和無奈,能看到王道士背後作者冷峻的表情和嚴厲的目光。作者沒有純客觀地敘述史實,而是投入了濃厚的情感、深邃的思考和豐富的想象,把枯燥的史料變爲生動的情事,把愚昧、狹隘的王道士變爲歷史小丑的典型形象。這種寄寓了情思的意象化的描述方法是詩的筆法。杜甫《石壕吏》中的“有吏夜捉人”、“吏呼一何怒”,白居易《賣炭翁》中的“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都運用了這種不露聲色的描述方法。

2、塗抹感情色彩,注入濃郁詩情。

作者以情感爲他所描寫的人物事件“着色”,把“景語”變成了“情語”。

例1:今天我走進這幾個洞窟,對着慘白的牆壁、慘白的怪像,腦中也只是一片慘白。

例2:那天傍晚,當冒險家斯坦因裝滿箱子的一隊牛車正要啓程,他回頭看了一眼悽豔的晚霞。那裏,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

賞析過程中,注意這兩個例子和前面兩個例子的區別。前兩例融情入敘,作者的感情並不直接外露,像詩歌中的“無我之境”。這兩個例子較爲直接外露地表現了作者鮮明強烈的自我感情,應屬“有我之境”。

“慘白”既寫洞壁和泥塑被石灰粉刷後的顏色,也寫作者悲慘的感受,是景語也是情語。“腦中也是一片慘白”直接表達鮮明強烈的自我感情。

“悽豔的晚霞”象徵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滴出的鮮血。“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以議論的方式直接表達作者對國家流失的沉痛,對外國文化強盜搶掠行爲的憤慨。

白居易《舟中讀元九詩》:“眼痛滅燈猶暗坐,逆風吹浪打船聲。”元鎮《聞樂天授江州司馬》:“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這兩首詩都寫出了“有我之境”。“逆風吹浪打船聲”,“暗風吹雨入寒窗”,兩句景物描寫都以詩人的情感着色,成爲“情景語”。

3、闖入規定情境,突出自我形象。

作者打破時空限制,直接闖入規定情境,和古人對話,當面表達強烈的憤慨。

例1:“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來,滿眼困惑不解。是呀,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閒人何必喧譁?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

例2:被我攔住的車隊,究竟應該駛向哪裏?這裏也難,那裏也難,我只能讓它停駐在沙漠裏,然後大哭一場。

這是一種似乎寫夢境幻覺的詩歌筆法。作者恨不得直接干預歷史小丑和文化強盜的犯罪行爲,所以闖到規定情境裏來了。也只有這種寫法,才能表達作者極度的痛苦、惋惜、憤懣和無奈。抒情主人公的呼喊和哭訴,給人強烈的感染和震撼。

  五、難句理解:

1、“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

——莫高窟藝術和文物代表“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是東方藝術的瑰寶。研究敦煌藝術和文獻在國際範圍內已成爲一項專門的學術研究——敦煌學。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被外國冒險家掠走,燦爛的文化蒙滿塵垢,珍貴的文物橫遭劫難,國家的主權喪失,民族蒙受恥辱,直到今日,“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只得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型膠捲”。這確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

2、王道士“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王道士只是這出悲劇中錯步上前的小丑。”

——王道士破壞了莫高窟的壁畫和塑雕,罪不可赦,特別是爲了極少的錢財盜賣敦煌文物,使大批民族文化瑰寶被外國冒險家騙走、掠取,釀成巨大的民族悲劇,更是罪不容誅。王道士確實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但儘管是王道士的愚昧成全了外國文化強盜的欺騙和擄掠,也不能由他承擔破壞莫高窟文物的全部罪責。因爲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肩不起這筆文化重漬。王道士是那個時代統治階級造就的怪胎,是那個時代提供了一個機會,讓這個既不懂得文物的價值,又不懂得愛國家愛民族的愚不可及的王道士當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腐敗無能的統治階級是製造民族悲劇的罪魁禍首,王道士只是這出悲劇中錯上小前的小丑。

3、他們的論述中遺忘了一些極基本的前提。

——“極基本的前提”指的是莫高窟的珍貴文獻和無價寶物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的國寶,應當永遠屬於中國人民,任何外國人無權佔有。騙取、掠奪、佔有中國的國寶,是侵犯中國主權的強盜行徑,是對中國人民的犯罪。斯坦因之流在他們的學術報告和探險報告中故意“遺忘”這些極基本的前提,實際是有意掩蓋他們狡猾、無恥的強盜行徑。帝國主義強權是莫高窟悲劇的外部原因,帝國主義冒險家是敦煌文化的罪人。

4、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此之於被官員大量糟踐的情景,我有時甚至想狠心說一句:寧肯放在倫敦博物館裏!

——統治階級腐敗無能,喪權辱國,糟蹋文化遺產,爲列強擄掠我國國寶大開方便之門,是釀成民族悲劇的根本原因。昏庸腐朽的滿清政府,不採取任何保護文物的措施,竟讓根本不懂得莫高窟價值的王道士把持莫高窟;封建官僚不但不保護文化遺產,反倒竊取、糟蹋敦煌文物。封建統治階級是莫高窟文化劫難的千古罪人。

5、“我想糾正一個過去的說法。這幾年的成果已經表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

——作者借用“一位日本學者”的話表明中華民族的屈辱已成爲過去的歷史,中華文華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今天的中國非王道士時代所能比擬。話語中表明瞭作者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結束語:是啊,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也許有輝煌的歷史,也許有屈辱的過去,但不管是輝煌還是屈辱,都需要有幾種精神,那就是愛國主義精神以及保護祖家遺產的意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幹出成績,才能在強手如林的世界和平崛起。

  高中語文《道士塔》優秀教案二

  【教學目標】

1.全面把握課文內容及其內在聯繫。

2.體會作者貫穿全文的悲愴蒼涼的情感。

3.培養學生對文物保護重要性的認識。

 【教學重點】

全面把握課文的內容及其內在聯繫。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處於矛盾心理下悲愴蒼涼的情感。

 【教學方法】

講讀法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

  【課文導入】

同學們,在今天上課之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些關於宗教方面的小知識。在我國,道教和佛教是並行的兩大宗教。他們之間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的不同特色。比如在喪葬禮儀上,道士的逝世稱爲“羽化”,在他們羽化後,一般有兩種葬法,一個是坐缸,就是將遺體封缸後入葬;另一種是棺葬,用棺材盛殮遺體。而佛教徒呢,他們的逝世叫做圓寂,其遺體是要經過火化的,其中有道高僧所遺存的骨殖被稱爲“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來封存的。

但是在七十餘年前,在祖國大西北的佛教勝地——甘肅敦煌,卻有一個道士在死後被葬在佛徒使用的塔中。這到底是因爲什麼呢?他的背後究竟有着怎樣的故事呢?今天就讓我們帶着這樣的疑問來學習這篇《道士塔》。

請同學們把書翻到53頁。作者餘秋雨,江蘇餘姚人。是我國當代的文藝理論家,散文家。作品有文藝理論專著《戲劇理論史稿》,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課文,就選自於《文化苦旅》的第一篇。

 【教學進程】

請同學們齊聲朗讀課文第一部分的一至三自然段。

作者在一開篇,就向我們交代了他所要描寫的對象是莫高窟門外河對岸的塔羣,作者是怎樣描述這些塔的呢?(塔呈圓形,狀近葫蘆,外敷白色。從幾座坍馳來看,塔心豎一木樁,四周以黃泥塑成,基座壘以青磚。)請同學們看這幅圖(教師依據王道士塔圖手繪覆鉢式塔簡圖)。塔這個詞來源於印度。傳說當年有弟子問及釋迦牟尼身後之事,佛祖將袈裟疊成四方,鋪在下面,又將鉢盂倒着扣在袈裟上,又把禪杖立於鉢盂之上。後來的佛徒弟子就依照這種形狀建塔來保存佛祖的真身舍利。這種塔呢,就被稱爲“覆鉢式塔”。後來這種塔隨着佛教的傳入也傳入了中國,但是由於時間的流逝和我們中華文化巨大的包容性,覆鉢式的塔已經被我們改造成亭臺式或樓閣式等具有中國特色的形狀的塔了。原有的覆鉢式的塔到今天只存在於藏傳佛教建築中。作者在莫高窟看到的幾座僧人圓寂塔,就是這個樣式。今天北京北海的白塔,其型也屬於這種覆鉢式的塔。

大多數的塔都已經十分破敗了,只有一座塔保存的比較完好,自然引起了作者的興趣。作者移步向前,發現塔上還有碑文。這不讀還罷,一讀之下,作者竟然是猛然一驚!作者爲什麼吃了一驚呢?且看下文。啊!原來“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個王圓籙!”這個王圓籙究竟有何能耐?能讓我們著名的文藝理論家散文家餘秋雨倒吸一口涼氣,吃了一驚呢?是他長的青面獠牙的,而且把照片貼在墳墓上,把湊上前去細看的作者嚇着了嗎?不是,因爲“歷史已有記載,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罪人竟葬於此塔之內,難怪作者要吃了一驚呢!

“我看過他的照片”,原來作者以前是預覽過王圓籙的尊容的,下面就請一位同學爲我們大家描述一下作者是怎麼描寫王道士的。(我見過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是那個時代到處可以遇見的一箇中國平民。)老師這裏有幾張王道士的照片請同學們看一下(教師出示圖片)。從照片上看,王道士非常瘦小,長的並不嚇人。

王圓籙是湖北麻城人,他小的時候,因爲家鄉鬧災荒,不得不隨家人遠走他鄉。曾西行流落於陝西、甘肅等地。後來他入了伍,在肅州(今酒泉)巡防營當了一名兵勇。退伍之後,他又重新回到那種居無定所的生活狀態中了。當時的他是很想有一個正式的社會身份來維持自己的生存的,拋開當時民生凋敝的大環境不談,僅就他個人條件來說,流離失所窮困潦倒又大字不識身無長物的他也實在是難以找到較好的安身立命的法子。於是他選擇了出家當道士。當地一名叫盛道的道長收他做了弟子,給他取了法名:法真。

王圓籙選擇出家這條路不是沒有原因的。首先,王圓籙在出家前就有一定的宗教信仰。其次,雖說當時的社會狀況已經糟透了,社會底層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但是,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他們生活的越痛苦,他們的精神就越需要有一個慰藉來保證他們不至於崩潰。而宗教呢,無疑是他們能找到的最爲廉價的麻醉自己的精神鴉片。由於信徒衆多,所以相對來說,僧侶道士等宗教人士的日子還是好過些的。這樣看來,王圓籙選擇了這條路還是比較明智的。但是也許是他過慣了那種漂泊江湖自由自在的日子,當了道士的他並沒有安下心來做一個唸經佈道的道士,而是繼續西行。有一天,他來到了敦煌的三危山下,不禁感嘆:“西方極樂世界,其在斯乎!”。於是他便留在了這裏,那一年他已經四十七歲了,已近半百的他便再未雲遊過。

王道士把持了莫高窟以後,將絕大部分敦煌文物盜賣給外國人。現在全世界共有敦煌文物五萬餘件,其中大約四萬餘件在國外。在我國的考古學界裏流傳着這麼一句令人傷心的話:“敦煌在中國,但是敦煌學卻在國外。”由於研究材料極其有限,我們的專家想要研究我們的祖宗遺留給我們的遺產,“只得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嘆息一聲,走到放大機前。”

毫無疑問,王道士這種卑劣的漢奸行徑是令每一箇中華兒女都感到憤恨的!但是,我們能把這種責任完全讓他一個人來承擔嗎?(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

從1840年鴉片戰爭拉開中國文物流失的序幕開始,咱們國家的文物就經受了帝國主義強盜一次更甚一次的劫掠。

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對園內四五十處殿堂文物進行了空前洗劫,自康熙以來歷代帝王所藏的純金、鍍銀、玉雕、銅鑄佛像達10萬尊以上,自此悉失,圓明園文源閣所藏《四庫全書》包括《永樂大典》,被掠到海外。

接着是1900年八國聯軍在北京縱兵三日,紫禁城、中海、南海、北海、頤和園全部被劫。自這次浩劫,北京“自元明以來之積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珠寶奇珍,掃地遂盡”,所失“已數十萬不止”。

後來便是1905年10月,俄國人勃奧魯切夫僅以6包劣質石蠟爲代價,就從王道士手中換得敦煌藏經洞珍貴寫本5大包。1907年3月,斯坦因以約200兩銀子盜走精美的佛經和絹畫上千件,共29箱。此後,斯坦因又第二次來到敦煌,以500兩銀子換取了570多個名貴手卷。後來的法國人伯希和以500兩銀子的代價,將藏經洞中的精華悉數盜走,計約6000餘卷,10大木箱。1923年秋,美國人華爾納還將莫高窟12幅精美壁畫剝去,同時搶走一尊最爲優美的唐代彩塑。

從這一系列事件來看,我們能夠把敦煌文物流失的罪錯全加在王道士身上嗎?(不能,“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王道士只是這出悲劇中錯步上前的小丑”。)

多年閉關鎖國盲目自大導致封建沒落的清王朝在洋槍洋炮面前只能被動挨打,只能坐視列強搶走祖宗留給我們的遺產!只能看着自己的傷口流血,卻無計可施!

我們再來看課文的第二部分。請一位同學爲我們大家朗讀一下這一部分的前兩自然段。文章的開頭說:“真不知道一個堂堂佛教聖地,怎麼會讓一個道士來看管。”王道士能夠住持莫高窟千佛洞原因是這樣的。首先,王道士是千佛洞自西夏年間封洞以來唯一一個認認真真清掃石窟內積沙的人。光是16號洞窟他就掏了近兩年的沙子。而且,自打他入住石窟之後,他一直是四處奔波,到處化緣,積攢錢財來清理積沙和修築他自己的道觀。沒人管的地方,誰負責就是誰的。第二,當時的敦煌寺院只有兩座且都是藏傳佛教所屬的喇嘛廟。喇嘛們對千佛洞裏的所留存的顯宗佛教典籍等根本就沒太大興趣。第三,在咱們國家,佛教、道教、儒教三家難分彼此的情況十分多見。就拿咱們學校邊上的大佛寺來說,它裏面供奉的護法伽藍神,不是別人,正是被儒家奉爲武聖人的關羽關雲長。再看大佛寺正堂廊檐上的彩繪,有八件法器,正是道教八仙所使用的。而且,當時的老百姓也基本都是佛道通信,即使是到了今天,我們漢人也經常是拜完了老天爺再求觀音菩薩保佑。所以說王道士能夠堂而皇之的以道士的身份來管理佛教聖地,在某些方面來看,還是順理成章的。

當時的西方的藝術家們正在開創藝術新的時代。而在中國,我們的王道士此時此刻正在對連外國藝術家都歆羨的藝術品做什麼呢?(我們的王道士此時此刻卻在賣力的摧毀以往的輝煌,並且自得的讓自己的塗鴉作品取而代之。)下面請同學們齊讀一下三四兩個自然段。大家注意在讀的過程中體會作者在臆想王道士毀壞石窟壁畫和塑像情景時所使用的語氣。時什麼語氣?大家讀出來了嗎?(用褒義的詞來形容愚蠢錯誤的行爲是什麼手法?嘲諷。對王道士無知的所作所爲既感到憤怒卻又無法發泄。作者在這裏用了幾個詞“認真”“憨厚”“達觀”。再看第四段,“像頑童堆造雪人,這裏是鼻子,這裏是手腳,總算也能穩穩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它們刷白。畫一雙眼,還有鬍子,像模像樣。”更是對王道士所作所爲的絕妙諷刺。)

我們再來看這一部分的第五自然段,作者面對着王道士所遺存的怪模怪樣的幾座天師靈官,心中充滿了巨大的苦痛。但是,作爲後人的他,卻又無計可施。那種想爲卻又無可作爲的心理在他內心中不斷的衝突升級,作者正是在這種矛盾的心理下才寫出這篇文章的。希望同學們能夠在課後自己閱讀中細心體會。

 第二課時

  【課文導入】

上節課我們說到“憨厚”“達觀”的王道士僅是小部分地破壞了敦煌石窟,來做他的新道觀的奠基之處。這節課,我們來看一看王道士是怎樣一步步走上出賣國寶這條路的。

  【教學進程】

我們先來看文章的第三部分。大家注意,這裏1900年5月26日指的是農曆的五月二十六日,也即清光緒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換算成陽曆,則是1900年6月22日。

而且藏經洞的發現經過也不是像作者所描述的那樣。王道士當初有了一定的資產以後,就尋覓了一個叫楊果的貧困文士來負責廟裏的文案事物。楊果在今天16號洞窟的甬道里設案,平時抄抄經文、登記入帳什麼的。農曆的五月二十六日凌晨,楊某在16號洞窟甬道內的北牆上磕菸袋鍋的時候,發現身後的牆壁所發出的聲響似乎表明裏面是空的。於是他馬上告訴了王道士。王道士起身鑿開牆壁,果然在裏面發現密室,裏面堆滿了經卷、寫本、畫幡、等寶物。

王道士發現了密室藏寶之後,懷着一種邀功請賞和希望能引起官員重視的心態,徒步行走五十里,來到了敦煌縣衙,只可惜當時的這位縣太爺不學無術,在他眼裏,王道士拿來的根本不是什麼寶貝,只是一些發黃的紙片子而已。興沖沖而來王道士碰了一鼻子灰,只好無功而返。又過了兩年多,1902年,敦煌來了一個新的縣太爺——汪宗翰。這位知縣老爺是進士出身,對金石學也有研究。而且又是湖北人。王道士於是又再次來到縣衙述說此事,請知縣拿主意。汪知縣當時立刻帶人親自去莫高窟查看,並帶走了幾卷經卷。可惜這位汪知縣只是空留了兩句話:一.藏經洞的東西不要讓外人拿走。二.再送些好的到衙門來。滿懷希望的王道士再次失望了。可他沒有就此甘心,不久之後,他又從藏經洞裏挑了兩箱經卷,趕着毛驢,單槍匹馬,風餐露宿,冒着狼吃土匪搶的危險,行程八百多裏,來到了酒泉,這時的王道士已經五十二歲了。在酒泉,他找到了道臺廷棟。廷棟是個有學問的人,他仔細的查看了那兩箱經卷。但是他既沒有從文物的角度來鑑定這些無價之寶,又沒有提出什麼保護措施。而是從書法的角度入手,他看完那些經卷以後,認爲經卷上的字不如他的字好看,大罵一通,就此了事。也就是這個廷棟,他第一個把王道士帶來的經卷送給了一個比利時稅務官,後來這個比利時人去新疆時又把經卷回送給了新疆的中國官員。幾年後,在新疆探險的斯坦因在這個中國官員家裏看到了這些經卷,識貨的冒險家很快趕到了敦煌,從此正式揭開了藏經洞國寶大流失的序幕。

其實,從1900年藏經洞被發現到1907年斯坦因來到敦煌的整整七年間,也不是沒有官員重視這件事。比如課文裏提到的蘭州學臺葉昌熾知道此事後不僅建議藩臺仔細保管,還立即面見當時的陝甘總督請他出資將國寶運到省城。可是這位總督當時正因爲蘭州修關帝廟錢花多了發愁呢!於是就以缺少運費爲由將此事擱置下來,只是下令關閉藏經洞。可是這些事情王道士又怎麼能知道呢?

到了1907年五月,苦苦等了七年消息的王道士等來的卻是風塵僕僕趕來斯坦因,斯坦因三次拜訪王道士而不得見,第一次是因爲有廟會,斯坦因覺得不方便;第二次正趕上王道士出門化緣,於是斯坦因就把帳篷紮在那裏了;直到五月底第三次來時方纔見到。自己送去卻得不到重視,而別人眼巴巴趕來用錢來買的巨大反差,不知帶給盼了清政府七年消息的王道士的是什麼樣的感覺。

但是王道士當時並不敢明目張膽的把文物賣給斯坦因。這也是斯坦因幾次求見王道士而不得見的原因之一。王道士不敢賣,既有官府已經有過封閉藏經洞的原因,又有害怕報應的想法。這時,正因爲自己不通漢語而且長的又和當地人不一樣而發愁的斯坦因的師爺——蔣孝琬出面了。

蔣孝琬是湖南人,可以算得上王道士的半個老鄉。久經官場事故的他,一下就看出了王道士的疑慮和難處。他知道王道士擔心什麼,也知道王道士大字不識一個,更別說分得清道教和佛教的區別了,更知道王道士正極缺錢用來建造他的道觀,。所以他給斯坦因出了一個主意:說自己崇拜唐僧。這一招果然很靈,王道士無知地覺得斯坦因西行冒險和唐僧西天取經的確有相似之處。加上斯坦因金錢的作用,蔣師爺的那招更是靈上加靈。只不過當時的王道士還是有點害怕的,因爲他當時盜賣給斯坦因的文物都是他自己進洞取出來的,而斯坦因只能在洞外守侯。這一次斯坦因共掠走24箱寫本和4箱包紮好的絲綢畫卷,而代價只不過是75個銀圓。

人一旦走上下坡路,就會越滑越快。等到一年後法國人伯希和來的時候,王道士不僅僅積極配合,而且還讓伯希和自己進洞慢慢挑選。精通漢學的伯希和一次就用五百兩白銀的價錢挑走了藏經洞最爲精華的經卷寫本十大車,記六千餘卷。

1909年.伯希和再次來到中國。這一次他爲了能更好更多地得到敦煌經卷,特意從他掠走的經卷裏挑出一些到北京出示給北京的學者們看,以買好他們。直到此時,北京的學者和大員們才知道敦煌出了無價之寶。當我們的學者們知道敦煌還有部分遺存經卷時,他們力勸朝廷下令命令陝甘總督立刻封存藏經洞,並嚴禁外國人購買。同時,學部又撥銀3000兩命令新疆巡撫派人將經卷全部運到京城。然而當時負責押運的官員很不負責,不僅沒有裝完,而且連個箱子也沒準備,而是用草蓆裹了裹便上路了。而且,已經嚐到過甜頭的王道士也是早有準備。他在官府來人之前就把比較珍貴的經卷畫本給藏了起來。

按理說,事情至此,也該算有了個結局。然而事實卻是敦煌的經卷又開始了一輪新的磨難。當北京電令陝甘總督密封藏經洞又撥款運經的時候,敦煌出了無價之寶已經是人人盡知。從敦煌到京城行程八九千里,沿途所過州縣官府如同層層關卡,多如牛毛的大小官員個個雁過拔毛。文物這種東西,在真正的文化人心裏是無價之寶,然而在無知貪婪的人眼裏,只不過是還沒兌換的黃金。一路之上所丟失的經卷至今還是個謎。不過最厲害的還要數負責押運的新疆巡撫何某,他等經卷押送至京城之後,並沒有移交學部,而是先拉到自己家,夥同其岳父李某先將裏面值錢的經卷挑出來據爲己有。而後又怕查出數目不夠來不好交代,又把經卷一份撕做兩份,兩份撕做四份來充數。最後勉強湊了八千多件交了上去。

到了1914年,斯坦因再次來華的時候,王道士說過這麼一段話:他很後悔當初沒有接受斯坦因給他的那一大筆錢把經卷全賣了。以至於經卷後來經歷這麼大磨難。

其間在1910年1911年,王道士又先後將敦煌經卷出售給二次來華的斯坦因和俄國人鄂登堡等人。等到經卷出售完畢以後,王道士又縱容美國的華爾納用化學膠布粘走壁畫26幅,劫走塑像數尊。

至此,王道士盜賣國寶的罪行纔算停止。

聽完了整個國寶流失的經過,我們還會覺得王道士是整個事件的唯一責任人嗎?請同學們思考一下,王道士在整個事件裏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王道士只不過是整個事件的直接經手人,國寶是他盜賣出國門的,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從他等待官府整整七年卻無人問津的情況來看,他並不是真正的元兇巨惡。在那個中華民族飽受蹂躪的年代裏,不要說把國寶盜賣給外國強盜,就是連國土和國寶一起送人又有什麼稀奇?)

同學們,如果說王道士是因爲無知和愚昧才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的話。那麼我們再看一下我們通過科舉上臺有經邦濟世之才的官員們在整個事件中都起了什麼作用。請同學們朗讀一下第三部分的三、四、五自然段並結合老師前面講的,思考一下。(從王道士第一次面見的縣令到後來押送國寶回京的巡撫何某,他們對國寶的漠視程度令人吃驚,無論是嗤之以鼻的廷棟,還是後來負責押送的巡撫,他們要麼不把祖宗留給我們的遺產當回事,要麼就從中趁機大撈特撈。失職、瀆職司空見慣。他們的不作爲時縱容國寶流失,一旦插上一手就大肆的糟蹋起來。在對祖宗遺留物的態度上他們連外國強盜都不如!如果說王道士時那個時代的白癡兒的話,那麼這些官員們就是祖先的不肖子孫!)

在來看那些劫掠我們祖先寶物的強盜,同學們看這一部分的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作者在這裏把他們稱爲學者。請同學們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你覺得他們是學者嗎?(是。畢竟他們保存了大量的敦煌寶物,如果不是他們,那些經卷早已被毀了。而且他們是抱着研究的目的來的;不是。無論他們是什麼身份,但強盜的行徑就是強盜,無論他們帶來了什麼後果,抱着什麼樣的目的。)

我們再來體驗一下作者的心境。在第一部分裏,作者的心在隨着祖國的傷口流血;第二部分,作者面對愚昧無知的王道士發出了乞求般的吶喊:“請等一等,等一等!”。但是作者又不知道究竟自己能讓王道士等什麼;在這一部分裏,作者阻攔強盜們的運輸隊伍,但是卻不敢想象把寶物留在國內的結果會是什麼,於是作者只能怒吼:“我好恨!”從這三部分裏我們可以看出來,作者貫穿全文的是一種極其矛盾的心理,他的心境是極其蒼涼悲愴的。他想要保護國寶,想要喚醒王道士的無知,想要攔下強盜們的馱隊,卻最終無能爲力,因爲那時的中國是不允許他那麼做的。但是作爲一個愛國的知識分子的良知又無法使他的內心平靜下來。理解了作者的這種心境,我們理解起這篇課文來就會容易的多。

在高考的語文卷子裏,常有這樣的社科文出現,如果能夠比較準確的抓住作者的思想脈絡,那麼答起題來就不容易失分了。而要做到這點,只有你去用心去讀去理解,當你的心和作者有一種共鳴感的時候,你再依着這種感覺答題就可以了。

現在我們來看課文的最後一部分,第四節。敦煌的學者們忍辱負重幾十年,終於使我們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較大的進展,改寫了那句令人傷心的話:“敦煌在中國,但敦煌學卻在國外。”可我們的學者們卻沒有爲此而感到輕鬆。爲什麼呢?(因爲敦煌在中國,只是敦煌這個地方在中國,敦煌所出土的大量國寶還流失海外。雖然它使我們祖先留給我們全世界人的財富,但是它首先我們中華文化的一部分,一個民族的文化只有在屬於自己的土壤中才能真正的煥發出它的光彩!)

我們的同學都是學藝術的,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都能夠成爲出色的藝術家。而藝術又是一個民族文化中最爲精華的部分,希望同學們能用自己的雙手爲我們的民族文化增添更多更美的奇葩,也希望同學們能夠在以後的人生中始終能夠堅定不移的用藝術家所應具備的良知來指導自己的行爲。

【板書設計 】

道士塔

餘秋雨

道士

強盜

官員

(手繪王道士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