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張衡傳》課文全文

《張衡傳》課文全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3W 次

  張衡傳

《張衡傳》課文全文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衡少善屬文,遊於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雖才高於世,而無驕尚之情。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闢公府不就。時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因以諷諫。精思傅會,十年乃成。大將軍鄧騭奇其才,累召不應。

衡善機巧,尤致思於天文、陰陽、歷算。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徵拜郎中,再遷爲太史令。遂乃研核陰陽,妙盡璇機之正,作渾天儀,著《靈憲》、《算罔論》,言甚詳明。

順帝初,再轉,復爲太史令。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自去史職,五載復還。

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雖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驗之以事,合契若神。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嘗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鹹怪其無徵。後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於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後,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

時政事漸損,權移於下,衡因上疏陳事。…… 後遷侍中,帝引在帷幄,諷議左右。嘗問天下所疾惡者。宦官懼其己,皆共目之,衡乃詭對而出。閹豎恐終爲其患,遂共讒之。衡常思圖身之事,以爲吉凶倚仗,幽微難明。乃作《思玄賦》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爲河間相。時國王驕奢,不遵典憲;又多豪右,共爲不軌。衡下車,治威嚴,整法度,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上下肅然,稱爲政理。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徵拜尚書。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張衡傳》文言知識點

  一、注音

西鄂(è) 屬(zhǔ)文 闢(bì)公府 逾侈(chǐ)

鄧騭(zhì) 累(lěi)召不應 璇(xuán)機  渾(hún)天儀

算罔(wǎng)論  篆(zhuàn)文   都(dū)柱 伺(sì)者

合契(qì) 隴(lǒng)西 帷幄(wéi)(wò) 閹(yān)豎

倚(yǐ)伏 骸(hái)骨

  二、通假字

1、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通“樽” 2、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通“擒”

3、員徑八尺:通“圓”

  三、古今異義詞

1、舉孝廉不行:古:不去(應薦 );今:不可以。

2、覆蓋周密無際:古:四周嚴密;今:周到細緻。

3、尋其方面:古 :方向;今: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4、衡 下車,治威嚴:古:官吏初到任;今:從車上下來。

  四、重點詞語

1、衡少善屬文:連綴,寫 2、連闢公府不就:(被)徵召

3、安帝雅聞衡善術學:素常 4、累召不應:多次

5、京師學者鹹怪其無徵:都 6、 舉孝廉不行:(被)推舉

  五、一詞多義

1、因:因入京師:因而

因以諷諫:就

因其勢而利導之:乘、順着

因賓 客至藺相 如門前謝罪:通過、經由

2、觀:觀太學:觀摩學習

大王見臣列觀:殿堂

岳陽樓之大觀也:景像

啓窗而觀:看

3、卒: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終於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