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初二語文教案桃花源記

初二語文教案桃花源記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二語文教案桃花源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二語文教案桃花源記

初二語文教案桃花源記1

教學目標:

1、學會用積累的學習古文的方法全面掌握相關的文言知識。

2、瞭解陶淵明,並體會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感情。

3、把握文章的敘事線索,主要內容,深度情感等寫作特色,並能學以致用。

教材分析:

這篇傳誦千古的文章,勾起了無數人的嚮往和追求,我們不僅要能夠在這個虛幻的桃花源裏欣賞風景,更要在此提升學生的心靈境界。由於初三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文言功底,具有初步發現問題,探討問題的能力。只要課上老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引做好領路人,讓學生如臨其境,就能和那些桃花源人一起感受幸福人生,也能走進陶淵明的內心世界,理解他的社會理想。故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是:

1、利用學文言文的方法積累常用文言知識。

2、使學生理解本文寫作的順序、詳略,體會優美、精煉的語言。

3、體會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想:

新課標裏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我認爲教師應教給學生學法,遵循“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探究爲主線”的教學思路,採用了誦讀法、想像法、小組討論法等,使學生從學會到會學,這樣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我準備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營造美的意境讓學生彷彿置身於桃花源,深入到文本的最深處,走進陶淵明的內心去理解他寫作的意圖,並在此基礎上加以拓展延伸,讓學生也來創作,得到能力的提升。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流程:

一課

一、情境導入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茂盛的桃林中,走來一位詩人,滿懷愁緒、憤慨與無奈,曾經滿懷豪情,胸懷天下,不料社會動亂,一片污濁。於是他獨善其身,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好不逍遙自在;於是他歸隱田園,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好不悠閒愜意;於是他寄情山水,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用曠達的胸襟去包容命運的不信與悲哀。

今天,讓我們尋着這位詩人的足跡,走進桃花源,去聆聽詩人對理想的訴說,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二、作者及背景簡介(生說,師補充)

三、出示學習目標(2課時的總目標)

1、準確、流利地朗讀、背誦、翻譯課文

2、瞭解有關陶淵明的文學常識,並認識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關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及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等現象。

4、理清文章的敘事線索,學習文章曲折迴環,思念迭起,引人入勝的寫法。

四、稍作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1、誦讀課文。

(1)自讀。要求:句讀分明,節奏合理,語速適中,語句流利,音韻鏗鏘,停頓分明,不讀破句子等。

(2)指名讀,點評。

2、瞭解文意。

藉助工具書、結合文下注釋以及小組討論疏通文意,注意落實關鍵字詞的意思,將不懂的做上記號,自學結束後提出來全班討論。

質疑求助——歸納整理

如:

(1)書中註釋及補充的重點字詞;

(2)古今異義字詞;

(3)通假字;

(4)一詞多義;

(5)同義詞;

(6)成語

(7)句子翻譯;

(8)故事內容等。

五、課堂提高,優化練習

請在“桃源漫步”“桃源上學”“桃源放牛”“桃源作客”“桃源遊戲”等角度,自選一個展開想像的翅膀進行描繪,不少於200字。

六、總結得失,練習背誦

初二語文教案桃花源記2

教學目的

1.朗讀、背誦文育課文。

2.理解積累一些文言實詞。

3.認識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重點:

(1)朗讀、背誦文言文。

(2)理解積累一些文言實詞。

(3)理解文章的敘事線索。

難點: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迴環,懸念迭起,引人入勝的寫法。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讀準下列加點字的音。

豁然(huo)嚴然(yau)阡陌(qianmo)詣(yi)

2.熟讀課文,,參考課文註釋,試翻譯課文。

二、導入

1.作者簡介:

陶淵明生於東晉末朝,出身於沒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時頗有壯志,博學能文,任性不羈。當時社會動亂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過小官,由於不滿官場的醜惡,棄官回鄉,這時他四十一歲,從此過着“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憂憤、飢寒、勞累、贏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歲去世。後稱靖節先生。他所作的詩文,內容多描寫農村生活,表現了優美的自然風光,抒發他熱愛田園生活、樂於和農民來往和不願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樂天知命、消極適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當時華而不實的文風,明朗清新,質樸自然,善於抓住客觀事物最突出的特徵,淡淡幾筆傳神的表現它的形象,簡潔含蓄而富有韻味,對後代作家有較大的影響。本文寫作年代大約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時陶淵明已經五十七歲了。他拒絕同劉格的來政權合作,不滿黑暗的政治現實,同時由於他和農民接近,理解他們追求理想社會的願望,所以寫了這篇記和詩。

2、導語:

同學們學過“世外桃源”這個成語嗎?它是晉朝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所描述的一個與世隔絕的,不遭戰禍的`安樂而美好的地方。現在我們一起跟着漁人到這個世外桃源去看看。

三、課文分析

1.朗讀課文。(或聽老師範讀,聽課文錄音後齊讀課文)

2.請同學們試翻譯課文。(每生翻譯一句)

3.掌握課文註釋的詞語。(補充註釋如下)

爲業:靠……謀生。緣:沿。夾岸:夾着溪流兩岸。雜:別的。鮮美:鮮豔美麗。異:詫異。窮:窮盡。舍:捨棄,放棄。豁然:開通、敞亮的樣子。開朗:開闊明亮。平曠:平坦開闊。屬:類。悉:全。信然自樂:喜悅,心滿意足。所從來:從哪兒來。鹹:都。問訊:打聽消息。先世:祖先。妻子:妻子兒女。邑人:同鄉人。不復出焉:不再從這裏出去。焉:於之,從這裏。間隔:斷絕了往來。皆:都。嘆惋:感嘆,惋惜。延:請。語告:告訴(他)說。不足:不值得。既:已經。志:做記號。詣:拜見,臥…#8226;怯。如

此:像這樣。遣:派。欣然:高興地。

四、小結

1.古今詞義。

鮮美

古義:鮮豔美麗芳草鮮美

今義:(味道)新鮮

交通

古義:交錯相通阡陌交通

今義:交通運輸

妻子

古義:妻子兒女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今義: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絕境

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來此絕境

今義:沒有出路的地方

無論

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無論魏晉

今義;不管(連詞)

如此

古義:像這樣說如此

今義:這樣

古義:沿緣溪行

今義:緣故,緣分

古義: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

今義:延長.延伸

古義:渡口這裏問津指探訪。後遂無問津者

今義:口液

2、一詞多義

^舍:捨棄便舍船尋:尋找尋向所志

房子屋舍儼然不久尋病終

志:做標記處處志之向:以前尋向所志

標記尋向所志’對着眈眈相向

判斷句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

南陽的劉子驥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五、作業

l#8226;課後練習。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第一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下列加點詞解釋不全對的一項是()

A便得一山(得到)既出,得其船(找到)

B.便舍船(捨棄、放棄)屋舍嚴然(房屋)

C.緣溪行(行船)復行數十步(步行)

D.武陵人捕魚爲業(作爲)不足爲外人道也(對、向)

(二)選出下列“之”字用法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漁人甚異之B.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屬

C.具答之D.聞之,欣然規往

(三)下列各旬的加點字,不能用“都”解釋的是()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B.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

C.問所從來,具答之

D.此人—一爲具言所聞,首嘆惋

(四)翻譯下面文言句子。

1.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2.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3.此人—一爲具言所聞。

4不足爲外人道也。

第二課時

一、導人

上節課我們已疏通了文章意思,這節課我們一起分析文章的內容。

二、課文分析

1.朗讀課文,試背誦課文。

2.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

按漁人行蹤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節)寫漁人捕魚時偶然發現桃花林的經過。

第二部分(第2~3節)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裏做客及辭

去的經過。

第三部分(從第4節到完)寫漁人離開桃源後,太守派人先後探訪

桃源未果的情形。

3提問:漁人怎麼發現桃花源的?

討論並歸納: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人。初極狹,

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4.提問: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討論並歸納: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5.提問: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源的生活環境的?

討論並歸納:土地平曠,屋舍產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呼陌交

通,雞犬相聞。

6.提問: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的?

討論並歸納: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提問:桃源人見漁人爲什麼“乃大驚”?

討論並歸納:寫出桃源人對陌生人的驚異,顯示桃源與世隔絕的久遠。

8.提問:漁人—一爲具言所聞,桃源人爲什麼“皆嘆惋”?

討論並歸納:爲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動亂,黑暗而嘆惋,爲桃源外的人沒有過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嘆惋。

9.提問: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麼?

討論並歸納:不希望外人來打擾這裏的生活。也爲下文再尋桃源不得埋下伏筆。

10提問:漁人出桃源時,“處處志之”,爲什麼再往時,“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討論並歸納: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使人覺得桃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虛構的。

11.提問:爲什麼說桃花源是當時的理想社會?我們今天應當怎麼評價?

討論並歸納:作者虛構的世外桃源,是與作者所處的現實社會相對照的。這裏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這裏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平等,和平安寧,確實是當時乃至整個封建社會人民理想的世界。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願望,但在當時的條件下是不可能實現的,因而它只是一種空想。

三、小結

全文以武陵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爲線索,把發現桃源的經過,在桃源的所見所聞所歷,離開桃源後再尋桃源的情形,都貫串起來了。故事曲折迴環。它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託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願。(中心思想)

四、板書設計

發現桃花源: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景色優美)

進入桃花源

所見:土地平曠、屋舍嚴然、良田美地、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環境良好)

怡然自樂(生活安定)

所聞:避秦時亂,來此絕境(與世隔絕之久)

所歷: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民風淳樸)

離開桃花源

導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無

問津者

似有而無的

理想社會

五、作業

1.課後練習。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第二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閱讀下面文字,回答文後的問題。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縣各之。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成來問訊,自雲先世進秦時亂,申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邊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

1.文中加括號的地方都省略了主語,請補出。

2.文中加點的“要”讀作____,加點的“間”讀作___。

3.文中加點的“要”的意思是____,在這段文字中還有個表達這意思的詞,它是___。

4.“妻子”在現代漢語中指的是男子的配偶,它的詞性是___,而在文中,它指的是____,是個___短語。

5翻譯句子。

不足爲外人道也:_____。

6.桃源中人“皆嘆惋”的原因是:______。

7.在文中用波浪線畫出表現桃花源中人熱情好客的淳樸風尚的語句。

初二語文教案桃花源記3

一、複習舊知

1、回憶上節課所學內容,如作者、字詞句的意思和用法、線索、順序、故事內容等方面。

2、展示背誦成果,此時的你,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二、品讀課文

第一段:故事開端,寫漁人捕魚時偶然發現桃花林的經過。

1、漁人怎樣發現桃花源的?爲什麼會“甚異之”?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豁然開朗。漁人是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現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廣之美,是他以前未曾所見,因此“漁人甚異之”。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點,開篇就渲染出一種神祕色彩,扣人心絃,爲下文寫漁人進訪桃花源作了鋪墊。)

2、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寫有何作用?

(夾岸數百步……落英繽紛。爲寫漁人進入桃花源渲染神祕氣氛,也爲寫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鋪墊。)

3、如此奇異幽雅的環境,假如你來到這裏,你會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斷呢?

(學生大膽想像,盡情訴說。)

第二、三段:故事的發展,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裏做客及辭去的經過。

1、漁人入山後,看到了怎樣的圖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雞犬相聞。

生活情景:其中往來種作,……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2、作者的這些描寫敘述,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社會?作者寫這個理想的社會有什麼用意?

(一個和平安寧、豐衣足食、人人勞動、安居樂業的社會。這個理想的社會與黑暗的現實社會形

成了鮮明對比。現實社會生活中,戰亂頻繁,生靈塗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卻是一派優美、安寧的景象。

作者明寫桃花源,暗裏卻在譏諷現實,反映了作者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3、你能用一句詩句來概括漁人進入桃花源過程的感受嗎?(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桃花源的人見到漁人有何反應?說明什麼?

(“大驚”寫出對陌生人到來的驚異。顯示出桃花源與外界隔絕久遠。這與下文“自雲……無論魏晉”相呼應。“設酒殺雞作食”“鹹來問訊”表現了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民風純樸。)

5、桃花源人爲什麼來到這個地方?爲何“不復出”?

(桃花源人的祖先爲了躲避秦時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及鄉鄰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

“不復出”說明桃花源人安居樂業,也反映了他們飽受戰亂之苦,對外界的戰亂抱“厭而遠之”的態度。)

6、村人“皆嘆惋”,是爲什麼?當漁人要離開時,桃源人爲何囑咐“不足爲外人道也”?這一句在情節發展上起什麼作用?

(因桃源不易被外人發現,加之桃源人“不復出”“與外人間隔”,故爲世上的動亂黑暗、秦朝以後的朝代變化而嘆惋,也爲世上老百姓過着的痛苦生活而嘆惋。他們不願外面的人來干擾他們寧靜、和平、幸福的生活。這一句爲下文無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了伏筆。)

第四、五段:故事的結局和尾聲,寫漁人離開桃源後,太守等人先後探訪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1、漁人既然“處處志之”,但“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是否矛盾?作者這樣寫用意何在?

(不矛盾,這樣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聖地,可遇而不可求。這不僅增強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讀者的惋惜之情,從而更加嚮往這美麗的世外桃源。)

2、 本文以漁人行蹤爲線索,最後一節寫劉子驥是否多餘?

(像劉子驥那樣品德高尚的人聽到後,也高興得想去探訪,可見真實極了!這一節對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尋覓作了渲染,使人產生確有其事的真實感,增強了表達效果。)

3、最後兩段與前又哪句話相呼應?(“不足爲外人道也”)

三、鑑賞寫作特色、體悟主旨

1、文章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爲序,線索清楚,重點明確,詳略分明。本文重點是作者借“桃花源”以表達社會感想,所以中間部分對桃花源的生活環境和社會風尚詳細描寫,而對“忽逢桃花林”和歸來得尋“遂迷”“未果”的傳奇性開頭、結尾,則寫得清晰簡略。

2、課文在情節的安排處理上有什麼特點?請具體談談。

(情節的曲折、跌宕。表現在:①漁人迷路了,會怎樣?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個神奇之地。③漁人“欲窮其林”,再往下走是什麼地方?④漁人進入桃花源的道路撲逆迷離,引人好奇:裏邊到底有什麼?⑤桃花源的景緻爲何如此幽美,人們的生活爲何這般自由幸福?⑥漁人辭去時,桃源人囑咐他“不足爲外人道”有什麼用意?⑦爲什麼人們再尋桃花源卻屢屢無功而返?這些一連串的問題環環相扣,使課文情節充滿曲折離奇之感,讀者也隨之興趣愈濃。)

3、你是怎樣評價作者描寫的“世外桃源”這一理想社會的?

(言之有理即可,如這一理想社會表現了作者對沒有剝削、沒有戰爭,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生活的嚮往和憧憬,對美好未來的追求,是一種美好願望的寄託。)

四、拓展延伸,佈置作業

1、有人說陶淵明定作《桃花源記》是積極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說他是消極逃避現實,你怎樣評價?

2、親歷桃源:假如你親身到了桃花源,請展開想像,描述一個特定情境,展現桃源之美。

初二語文教案桃花源記4

一、內容回顧

1、同學互相就上節課所學來提問。

2、按照“捕魚忘路——發現桃源——小住桃源——離開桃源——再尋桃源”的漁人行蹤線索,講述桃源故事。

過渡:你覺得文中的桃花源是個什麼樣的地方?(美、樂、奇)

二、想像桃源之“美”

1、朗讀描寫桃花源外部環境美和內部環境美的句子,開展朗讀比賽。

2、桃花源風景真是美不勝收,你頭腦中浮現了怎樣的畫面?請選一個景點,用“這裏的美,你看”的句式給大家描繪一番。

如:這裏的桃林美,你看,長達二三裏,中間沒有一棵別的樹,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紅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鮮豔美麗,在陽光下閃爍搖曳,像眼睛,像星星。樹上花瓣紛紛落下,像是一隻只飛舞的粉蝶……

這裏的田池美,你看,田地肥沃,莊稼茁壯生長;池水清澈,魚兒悠然自樂……

這裏的桑竹美,你看,青翠茂盛,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教師小結:聽着大家的描繪,我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桃源是美麗的,它美在環境幽雅,美在風景秀麗,美在資源豐富,美在靜謐祥和……

三、感受桃源之“樂”

1、桃花源是美麗的,也是充滿歡樂的,文中哪些人能感受到桃花源的“樂”?(男女、老幼、漁人)

2、他們分別爲什麼而樂?請你以其中一類人的身份和口吻說說。

教師以記者採訪的形式跟學生交流,學生以文中人物的身份設身處地地感受桃源生活之樂。

如(1)男人雖種植勞累,但他們樂,樂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戰亂之苦,能安居樂業。

(2)女人雖採桑養蠶,織布縫衣,忙得不亦樂乎,但她們樂,樂在沒有壓迫,沒有剝削,過着和平安定的生活。

(3)老人(黃髮)“怡然自樂”,樂在老有所養,豐衣足食。

(4)小孩(垂髫)“怡然自樂”,樂在和平安樂,無憂無慮。

(5)漁人樂,樂在受人熱情相邀,盛情款待。

小結:桃花源樂在民主平等,樂在和平安定,樂在豐衣足食,樂在民風淳樸,樂在……

四、評說桃源之“奇”

桃花源的美麗快樂令人神往,桃花源的離奇神祕更是引人入勝。那麼,桃源“奇”在何處呢?請你以“奇,那是因爲”的句式闡述一下自己的認識,要儘量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討論,交流。(明確:景奇、人奇、蹤奇。)

(1)景奇。如桃林奇,那是因爲“夾岸數百步……落英繽紛”。山洞奇,那是因爲“彷彿若有光……豁然開朗”。

(2)人奇。如人奇,那是因爲“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見漁人,乃大驚”“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3)蹤奇。如蹤奇,那是因爲漁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後“尋向所志,不復得路”,名人探訪,竟然“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五、賞讀課文

在投入的賞讀中,神遊這個美麗歡樂而又撲朔迷離的桃源勝境。

六、研課文,悟主旨

這樣的理想社會在當時存在嗎?作者爲什麼要寫呢?我們又該如何評價桃花源這樣的理想社會呢?

(學生深入文本,領悟文中主旨,各抒己見。)

七、總結全文

桃花源不是陶淵明消極的逃避,而恰恰是他閃光理想的依託。毛澤東《登廬山》中的一句詩:“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裏可耕田。”充分肯定了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追求,面對着中華大地的千年變遷,中國人民真正站了起來。如今祖國各地不是桃源,勝似桃源,倘若陶淵明地下有知,一定會感到無比欣慰的。

八、佈置作業

1、課後選讀以下詩作:《桃花源詩》(陶淵明)《桃源行》(王維)《桃源圖》(韓愈)《桃花溪》(張旭),

可以摘抄文中優美詩句,也可以寫心得體會

2、千百年來,“桃花源”已成爲人們在失意時精神的避難所,衍化成爲一種“桃源情結”。請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說說“桃花源”魅力長存的原因。

3、請以“我心目中的桃花源”寫一篇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