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文天祥名詩《過零丁洋》教學反思

文天祥名詩《過零丁洋》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9W 次

  《過零丁洋》教學反思一

文天祥名詩《過零丁洋》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而科學、有效的教學反思可以減少遺憾。

下面我就針對《過零丁洋》這堂課的教學做以下反思:

導入環節引用名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且直奔詩文內容和教學目標,這個環節還是比較巧妙有效的。詩人生平及詩歌背景資料的補充,有助於學生理解詩歌內容,初讀部分的第三個環節,詩歌感情基調的把握,還是比較適時的。讓學生在初步把握詩歌感情基調,融入對詩人思想情感理解的基礎上再讀詩歌,這樣安排能使學生循序漸進地走入詩人的內心世界,爲深刻而真切地體會詩人情感奠定了基礎。在理解詩歌環節,請同學們四人一小組合作,幫我把“|我的故事”補充完整,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品味語言環節教師應舉例示範,教給學生一個賞析語言妙處的法,使學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不至於無所適從或者盲目分析。

詩歌教學應以誦讀爲主,整個課堂書聲朗朗,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這點做得很好,而在學生朗誦的環節,應該指名學生配樂朗誦或者配樂齊誦,這樣既可以檢查學生對詩歌情感的理解和把握,又可以讓學生在音樂的感染下鞏固誦讀,效果應該更好。

總之,教學一篇文章,關鍵是根據課程標準定準教學目標,找準重難點,這是上好一堂課的思想和靈魂。教學環節的設計應循序漸進,層次深入,要有梯度,使學生在知識的積累、方法的學習及能力的提高上逐漸攀升,這樣才能使他們整節課都保持飽滿的學習熱情。環節太少沒有層次感,課堂活動單調,學生容易倦怠,失去學習的興趣,環節太花哨又浮光掠影、蜻蜓點水,沒有紮實的收穫。

  《過零丁洋》教學反思二

《過零丁洋》概述了自己的身世命運,表現了慷慨激昂的愛國熱情和視死如歸的高風亮節,以及捨生取義的人生觀,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最高表現。爲方便教師更好的教學,今天,語文網小編給大家推薦關於過零丁洋教學反思。通過教學反思,教師可以儘早發現一些教學不足,比如說教學設計上出現哪些問題、課堂交流和啓迪是否得當、課後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從而爲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累計經驗。過零丁洋教學反思,一起來看下吧!

過零丁洋教學反思由查字典語文網小編整理,僅供參考:

課堂教學設計新穎,層次清晰,通過反覆朗讀成誦,體現詩歌的朗讀教學。課堂上師生互動效果較好,真正體現以學生的主題意識,並實施在具體的行動中。教師不僅幫學生理解詩詞的內容,更教會學生學會思維的發散,從某一點生髮出去,向其他知識點擴張開去,做到知識的前後勾連。爲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是內涵,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適當補充歷史史實,充分顯示教師對文本理解和對學生的學情的瞭解。

教師注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學會傾聽,在詩意翻譯的環節,教師讓學生分組去活動,讓學生去討論問題,並在討論環節中鍛鍊學生傾聽問題的能力,同時體現合作探究,可謂一舉多得。

教師注重學生的整體的參與度,注重學生全程參與,從課堂學生活動情況看,學生基本上都有發言的機會。值得一說的是老師注意在學生回答問題後,適當的給與表揚與讚賞,當然學生回答不足的時候,教師還是能針對性的指出不足。

教材僅僅是個例子,教師要能走進教材也要能領着孩子走出教材。在知識拓展延伸這個策略上,老師能從課堂的教學之初貫穿到教學的始終,這一點是可喜可賀的,更難能可貴的是在教學的環節中,還設計了拓展延伸,厚實底蘊,融說寫於一爐。

當然有成功之處就有不足之處,首現是教師對文本的解讀還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具體表現在,對文天祥的那種視死如歸的精神的實質還沒有領悟到位,其實作者在文章的首聯就說了他自己不會投降的根本原因,那就是從小飽讀儒家經典,自幼就經過經典薰陶,潛移默化中受到儒家思想的根本“殺生成仁,捨生取義”的影響;雖然我在課堂補充了十三“經”,但沒有能夠更深層次的挖掘儒家的思想,給學生真正意義上理解,也給學生對文天祥的認識帶來一個淺淺的缺陷。

其次,在詩歌的教學上,我有了一個意外的設想,是不是針對不同年級,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讓詩歌教學體現一個整體的序列。

再次,詩歌教學要入準重點,當從文本出發,教給學生方法,當然這節課,我已經交給學生賞析的方法,但還是感覺力度不夠,當重點的就要重重的講,更要在以後的教學中避輕就重,狠抓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