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奇妙的科隆》導學案及同步練習(有答案)

《奇妙的科隆》導學案及同步練習(有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9W 次

  奇妙的克隆

《奇妙的科隆》導學案及同步練習(有答案)

  【重點難點講解】

課文從細菌的裂變這一特性說起,說明了克隆的本質就是無性繁殖。接下來課文進一步對克隆的詳細內容作了科學的解釋,把高深的科技說得生動形象。接着文章對克隆實驗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和說明:以中外科學實驗爲線索,突出了中國科學家在克隆實驗方面研究的成果和貢獻;以實驗對象即由魚類、兩棲類到哺乳類爲線索來安排材料,使讀者便於認清克隆技術發展的脈絡。最後又從克隆羊“多利”的出生預示了克隆技術的發展對人類的造福及對克隆的理性思考。行文脈絡清晰,說明事理步步推進。

作者爲了說明什麼是“克隆”,精心組織材料,分四個小標題向我們介紹“克隆”,但作者不是僅限於一般性的知識介紹,而是融入自己的讚賞之情和嚴肅思考。具體地說,本文既向我們介紹了克隆科學的知識,又展現了包括我國科學家在內的“科學精神”,同時又引領讀者全面地看待科學技術的發展,對科學這把“雙刃劍”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背景知識介紹】

說明方法的多樣性

說明方法的多樣性,是說明文展示效果的重要條件,通常使用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打比方、作詮釋、作比較、列數字、列表格、引用等。因爲要說明的事物和達到的效果的特殊性,對說明方法的選擇就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否則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功效。

在《奇妙的克隆》一文中,主要運用了三種說明方法:舉例子、作詮釋和引用。如舉例子:列舉了植物、動物界當中人們比較熟悉的例子來說明,把艱深的科學知識說得簡明易懂;詮釋:對克隆一詞進行溯源並作出解釋;引用:引入《西遊記》中孫悟空拔出一把猴毛變出一大羣猴子的故事,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克隆”是怎麼一回事。

可見,說明方法的靈活性和準確性是好的表達效果的重要條件。

  【課文結構分析】

(1)層次結構

第一部分:對克隆一詞溯源並進行解釋。

第二部分:克隆鯽魚出世前後,對克隆實驗的簡要說明。

第三部分:詳細描述了克隆羊“多利”出世的經過,揭示了克隆羊成功的重大意義和巨大的反響。

第四部分:克隆對人類的造福及對克隆的思考。

(2)中心思想

文章用生動的語言,由淺入深地講解了克隆技術的本質及克隆技術的發展和將帶來的影響等幾個問題。

(3)寫作特點

①運用多種說明方法進行說明,生動有趣,簡單明瞭。②運用兩條線索來組織材料。

  【課文寫作特色】

1.運用小標題,合理安排文章結構。

2.運用多種說明方法,說明深入淺出。

3.科學的說明中,融進作者思考。

  【課本習題提示】

一、1.作者爲了說明“克隆”,運用了三種說明方法:舉例子、釋義和引用。舉例子:列舉植物、動物界當中的人們比較熟悉的例子來說明,把艱深的科學知識說得簡明易懂;釋義:對克隆一詞進行溯源並作出解釋;引用:引入《西遊記》中孫悟空拔一把猴毛變出一大羣猴子的故事,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克隆”是怎麼一回事。

2.“克隆鯽魚出世前後”一節說明順序的安排體現了作者的寫作技巧。這一節有兩條線索:一是從中國的“克隆試驗”寫到外國的“克隆試驗”,這樣安排突出反映了我國科學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貢獻;二是寫“克隆試驗”從魚類、兩棲類再到哺乳類,體現了科學家們“對科學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是一個不斷求索探究的過程,同時也爲下文寫“克隆綿羊‘多利’”的誕生提供了科學基礎,做好行文的鋪墊。

3.克隆羊的誕生在世界引起轟動,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它標誌克隆研究取得新的進展和重大突破,而且,“這個結果證明:動物體中執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態的所謂高度分化的細胞與受精卵一樣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在能力。也就是說,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一樣,也具有全能性”。二是它既可能是人類的福音,也可能成爲人類的凶兆,也就是說。它既可以爲人類造福,也可能給人類造成危害。

4.課文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寫克隆技術造福人類。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來挽救珍稀動物;第三,克隆對於人類疾病的防治、壽命的延長具有重要意義。

二、這道題主要是讓學生在推敲語言文字的過程中,體會、學習科學家們嚴謹、求實、鍥而不捨的態度和精神。例如:

(1)“用鯽魚囊胚期的細胞進行人工培養,經過385天59代連續傳代培養後,用直徑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顯微鏡下從培養細胞中吸出細胞核。”

(2)“在189個這種換核卵細胞中,只有兩個卵化出了魚苗,而最終只有一條幼魚渡過難關,經過80多天培養後長成8釐米長的鯽魚。”

(3)“……依靠高超的外科手術從爪蟾蝌蚪的腸上皮細胞、肝細胞、腎細胞中取出核,並把這些細胞的核精確地放進已被紫外線破壞了細胞核的卵細胞內。”

(4)“經幾百次灰、黑、白這樣的操作以後,白色小鼠終於生下了三隻小灰鼠。”

(5)“經過247次失敗之後,他們在1996年7月得到了一隻名爲‘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綿羊。”

(6)“……用極細的吸管從卵細胞中取出核。……立即送人取走核的‘蘇格蘭黑麪羊’的卵細胞中。……然後,將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隻母羊的子宮裏。”

三、關於這一問題可以展開討論,不求有統一的答案;還可以結合本單元的“綜合性學習”——“關於克隆的爭議”的內容來開展語文活動。教師應引導學生查閱有關克隆方面的文章資料,也可以推薦這方面的文章供同學們研討。對於這一問題的討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1.科學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造福人類,也可殃及人類,而且兩者在同步增長;

2.科學的發展越來越從自然界逼近了人類本身,越來越深刻地觸及人類的倫理、道德和法律以及人類心靈,如克隆人問題;

3.科學發展也會引發人類道德倫理觀的變革和更新。如何確立並完善現代社會倫理道德價值觀,使之既能導正科學技術的發展,又能適應科學技術的進步,理性與德性兼而並重地運用科學之劍,使之爲人類造福,同時又讓人類真正享受並體會到科學帶來的幸福,這將是現代社會必須探討和麪對的問題。

  【同步達綱練習】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

A.分泌(mì) 滲透(sèn) 胚胎(pēi)

B.兩棲(xī) 乳腺(xiàn) 哺乳(bǔ)

C.脊椎(jǐ) 爪蟾(chán) 瀕臨(bīn)

D.草莓(méi) 繁衍(yǎn) 匍匐莖(jìng)

(2)下列句子中畫線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

A.可以這樣說,關於克隆的設想,我國明代的大作家吳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這裏指想象,假想)

B.鯉魚細胞核和鯽魚卵細胞質居然能相安無事。 (相處沒有衝突,沒有問題)

C.魚類、兩棲類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學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類。(不經外力作用而如此)

D.我國的大熊貓是國寶,但自然交配成功率低,因此已瀕臨絕種。(面臨,面對)

(3)下列句子中不含反義詞的一項是 ( )

A.凡此種種,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爲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擴大來繁衍後代,這就是無性繁殖。

B.這種鯽魚並沒有經過雌、雄細胞的結合,僅僅是給卵細胞換了個囊胚細胞的核,實際上是由換核卵產生的,因此也是克隆魚。  C.經幾百次灰、黑、白這樣的操作以後,白色小鼠終於生下了三隻小灰鼠。

D.有關“克隆人”的討論提醒人們,科技進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進行曲。

(4)下列句子中引號的用法不同於其他幾個的一項是 ( )

A.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莖,一年內就能長出數百株草莓苗……

B.實際上,英文的“Clone”起源於希臘文“Klone”,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條”繁殖。

C.這種魚有“鬍鬚”,生長快,完全像鯉魚,但它的側線鱗片數和脊椎骨的數目與鯽魚相同。

D.這也就是用克隆法爲人類自身提供“配件”。

(5)試指出下列句子的說明方法。

①時至今日,“克隆”的含義已不僅僅是“無性繁殖”,凡來自一個祖先,無性繁殖出的一羣個體,也叫“克隆”。 ( )

②在189個這種換核卵細胞中,只有兩個孵化出了魚苗,而最終只有一條幼魚渡過難關,經過80多天培養後長成8釐米長的鯽魚。 ( )

③我國著名學者童第周在1978年成功地進行了黑斑蛙的克隆試驗。 ( )

④這種魚有“鬍鬚”,生長快,完全像鯉魚,但它的側線鱗片數和脊椎骨的數目與鯽魚相同,而且魚味鮮美不亞於鯽魚。 ( )

(6)比較下面兩個句子,指出它們的不同點。

①魚類、兩棲類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學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類。

②科學家在魚類、兩棲類克隆成功以後自然而然地把目光投向了哺乳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簡答下列問題

①“對科學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這句話在文中起什麼作用?下文是如何解說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克隆綿羊‘多利’”和其他克隆動物相比,有什麼特點?它爲什麼更引起世界的轟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簡要說說克隆動物的歷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面語段中的句子都符合簡明、連貫、得體的原則嗎?如有不符合的請找出,並改正。

①對科學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②魚類、兩棲類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學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類。③美國和瑞士的科學家率先從灰色小鼠的胚胎細胞中取出細胞核,用這個核取代黑色小鼠受精卵細胞核。④實際上,這個黑色小鼠的受精卵在精細胞核剛進入卵細胞後,就把精細胞核連同卵細胞的核一起除去。⑤灰鼠胚胎細胞的核移入黑色小鼠的去核受精卵後,在試管里人工培養了四天,然後再把它植入白色小鼠的子宮內。⑥經幾百次灰、黑、白這樣的操作以後,白色小鼠終於生下了三隻小灰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多利”於2003年初不幸夭折,它說明什麼?它還告訴我們什麼?(用課文原話回答第二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同步達綱練習】

  (1)C (2)D (3)A (4)B

  (5)①作詮釋 ②列數字 ③舉例子 ④作比較

  (6)句子強調的重點不一樣。第①句強調了魚類、兩棲類克隆成功的結果;第②句強調了科學家的追求。

  (7)①總領下文。下文用舉例子的方法,以灰色小鼠的胚胎細胞核取代黑色小鼠受精卵細胞核並植入白色小鼠的子宮內,最終得到三隻小灰鼠的例子說明對科學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

  ②它的難能可貴之處在於換進去的是體細胞的核,而不是胚胎細胞核。因爲“動物體中執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態的所謂高度分化的細胞與受精卵一樣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在能力”。

  ③略

  (8)④⑤兩句不符合簡明、連貫、得體的原則。 改正方法(略)

  (9)對哺乳動物的克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它告訴我們“對科學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