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長春版八年級上冊《論語九則》 教學設計

長春版八年級上冊《論語九則》 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2W 次

 教學目標

長春版八年級上冊《論語九則》 教學設計

1.引導學生進一步品讀《論語》,積累其中的經典語句,激發學生對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

2.在教師的指導下,採取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方式,注重學生的個人感悟,力求達到對所選內容的個性化解讀,達到用經典文化有效指導思想、生活的目的。

3.汲取精華思想,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每一則選言的含義。

 教學難點

能深入理解每一則選言所傳達的思想。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

一、導入新課。

最近,你隨意地走入哪一家書店都會看到這樣的書籍:《于丹〈論語〉心得》《人味孔子》《孔子傳》《論語新解》《學而時習之》《喪家狗——我讀〈論語〉》等等,顯而易見,在我們的生活中已掀起了一股學習《論語》,走近孔子的熱潮,面對這股熱潮,你有哪些思考呢?(學生可以各抒己見,如:時代呼喚着君子;經典文化必須傳承;學習《論語》,增長智慧等。)孔子是中國五千年曆史文化中承前啓後的第一人,也是對中國歷史文化及民族精神的形成影響最大的文化巨人,他不僅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條大河,同時也是中華民族文化江河的源頭之一。而《論語》裏邊更多的內容已經成爲我們判斷是非的標準,或者早已化作千年不易的做人與行動的準則,或者已經成爲學習、處世與生活的智慧。其實孔子離我們很近,《論語》和我們息息相關。今天,我們就再來品讀《論語》選言。

 二、充分誦讀。

1.教師範讀。(教師的朗讀要起到示範的作用,感情充沛,讓學生領悟文言篇章的誦讀技巧。)

2.學生自由朗讀。(學生的自由朗讀,除讀準字音外,也要把握好語速、節奏。)

3.以小組爲單位比賽誦讀。

4.學生個人朗讀。

5.男女生分別讀其中的幾則,如第一、三、五、七、九由男生來讀,其餘由女生來讀。

6.全體齊讀。

 三、結合書下注釋以及工具書着重理解前四則的內容。

1.要求學生在理解前四則內容時及時記下自己的感悟。

2.要求學生及時標註在閱讀過程中的困惑之處,提醒自己在交流時重點記憶。

四、精講前四則的內容。

1.在閱讀前四則之後,你是否發現了這四則的共同之處?

這四則所談論的都是孝道

2.在這四則中,你對哪一則的感觸最深?談談你的理解。

第一則:子女的成長無時無刻不牽動着父母的心,心情高興與否,吃飽穿暖與否,事業通達與否,與人交往順利與否等等。面對父母的擔憂,爲人子女,能做到的就是減少父母的憂慮,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因爲很多事情憑藉個人的努力,是可以讓父母少擔憂,少操心的,也許只有身體的疾病,是個人的力量所改變不了的,所以這一則實際上是在提醒我們爲人子女要想行孝就要謹慎持身,這樣就可以讓父母放心、安心,少掛心。

第二則:世人對盡孝的理解是膚淺的,認爲只要是養父母終天年就是孝道,牲畜也有人養,怎麼能依據是否有所養就是孝道呢?“不敬”,即不發自內心地孝敬父母,就不是真正的孝道。在我們今天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人人都爲了更好地生存而疲於奔命,物質生活是很富有,孝敬父母的方式也越來越傾向於公式化,給老人足夠的零花錢,給老人舒適的住房,給老人電腦、電視、電話、音響來排遣寂寞,根本不知道老人內心真正的需要,這怎麼能算做是孝敬呢?不能想老人之所想,急老人之所急,不能發自內心地對老人懷有敬重、敬畏之心,這又怎麼是孝呢?

(1)那麼在我們今天生活的這個時代,應該如何去做纔是真正的行孝呢?

能給予老人心靈上的安慰,使老人在精神上不寂寞,不孤獨。能從尊重的角度出發去對待老人。

第三則:父母在,爲人子女儘量不遠行,一方面,子女的遠行會讓父母牽腸掛肚,寢食難安,另一方面,父母年事已高,當有些事始料未及時,讓子女空留遺憾。如果必須遠行,那麼一定要告之父母你的行蹤,及時讓父母知道你的情況,以免父母擔憂。

(2)在我們今天所生活的這個時代,遠離父母,生活在異地他鄉的情況比比皆是,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做纔是行孝呢?

及時給父母打電話向父母報平安,常回家看看,及時知曉父母的近況。

第四則: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曉,知道父母的年齡常懷着這樣的心情,喜悅和恐懼。喜悅則是因爲父母還很健康,很長壽,恐懼的是父母已經高齡,生命已經衰竭,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所以內心非常恐懼。

(3)知曉父母年齡的意義是什麼?

知道父母的年齡意義在於提醒自己應該及時行孝,盡心行孝。

3.《論語》第一章即談到:“孝弟也者,其爲人之本與!”請談談你對“本”的理解。

行孝是爲人的根本,孝心即仁心,一個人如果以私心去對待父母對待家庭,怎麼可能期待他以愛心、忠誠和責任感去對待他人和國家呢?所以孝是根本,只有“務本”,纔可以生道。

 五、背誦。

  六、課後作業。

積累《論語》中其他與行孝有關的內容。

板書設計:

唯疾之憂

敬而養之

孝 爲人之本

遊必有方

知年喜懼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由學生背誦前四則導入。

 二、完成後五則內容的學習。

1.朗讀後五則

(1)教師範讀。(力求以虔敬之情感染學生)

(2)學生互相讀。

(3)讀一則背誦一則。

2.將學生分成小組,選擇其中的一則進行探討。各小組指派一名同學做代表,將小組成員的研究成果公佈給其他同學。

3.教師根據學生的研究結果給予評價並引導學生做更進一步的思考。

(1)“巧言令色”的人是怎樣的一種人?這種人對他人、對社會有什麼危害?

“巧言令色”的人是僞善之人,爲了達到個人目的不惜去逢迎、獻媚、討好,是小人,這類人的存在會讓他周圍的人看不清自己,破壞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尤其是那些爲政者,聽信了花言巧語,就會腐化墮落,危害國家、百姓。

(2)“德不孤”應該如何理解?一“必”字寫出了孔子怎樣的信念?

“德不孤”是指有德之人,絕對不會被孤立。孔子堅信一個道德高尚,人格偉大的人,他儘管會遭遇到不理解,但只要有恆心、有意志的話,就一定會有志同道合之人陪伴。

(3) “義”與“利”的不同之處是什麼?

義,是道義真理之所在。義者,宜也。凡事先問是與不是,對與不對,當與不當,遵循事理,明辨是非,然後再決定做與不做。君子以義爲道德自律,不義之物不取,不義之財不獲,不義之名不居。義,是天理之所宜;利,是人情之所欲。君子通曉大義,小人只懂得私利。義和禮不同,禮是外部規定,義是內心約束。君子始終把義放在首位來做選擇,是出於內心的需求而不是外在的約束,這是很高的道德境界。

(4)君子爲什麼會“坦蕩蕩”?小人爲什麼會“長慼慼”呢?

君子以“義”行天下,樂天知命,俯仰無愧於天地,所以其心坦然。而小人追名逐利,私慾滿腹,因此常會處心積慮,又常會患得患失,所以其心憂戚。

(5)應該如何理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推己及人,仁愛待人。這句話強調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學會站在他人的立場上想問題,多一些理解、包容,少一分苛責,這樣很多的問題便會迎刃而解。

 三、後五則着重體現的內容是立德,這部分內容與行孝有何關係?

行孝是立德的一部分,也是立德的基礎,如果沒有根本上的孝道就無法談及其他。

 四、課後作業。

1.積累《論語》中有關君子的內容。

2.閱讀李零的《喪家狗——我讀〈論語〉》。

 板書設計:

通曉大義

君子坦蕩蕩

仁愛待人

巧言令色

小人長慼慼

利慾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