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史部 > 史記 > 《徐霞客遊記》遊天台山日記(後)

《徐霞客遊記》遊天台山日記(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2W 次

此篇日記爲徐霞客第二次遊天台山時所記,該記對天台山水系分析得很細緻精確。

《徐霞客遊記》遊天台山日記(後)

此篇遊記重點記錄了作者探石筍奇觀、覽螺螄潭大水、登桐柏山、閱百丈龍潭等所見,其後急變遊蹤,忽趨桃源澗,最後對天台山水系作了較爲完整的分析與介紹。

該記語言十分優美,對山峯、山洞、溪流、林木、宮闕等景觀所顯示的.不同特點皆點化成趣,而對水態溪流的分析介紹皆準確實在,可見其考察的細緻與追求科學的精神,比起第一篇《遊天台山日記》來,更見功夫。)

壬申(1632年)三月十四日 自寧海發騎(騎馬出發),四十五里,宿岔路口。其東南十五里爲桑洲驛,乃臺郡道也;西南十里鬆門嶺,爲入天台道。

十五日 渡水母溪,登鬆門嶺,過玉愛山,共三十里,飯於筋竹嶺庵,其地爲寧海、天台界。陟山岡三十餘里,寂無人煙,昔彌陀庵亦廢。下一嶺,叢山杳冥中,得村家,瀹茗(yuè煮)飲石上。又十餘里,逾嶺而入天封寺。寺在華頂峯下,爲天台幽絕處。卻騎(下馬),同僧無餘上華頂寺,宿淨因房,月色明瑩。其地去頂尚三裏,餘乘月獨上,誤登東峯之望海尖,西轉,始得路至華頂。歸寺已更餘矣。

十六日 五鼓,乘月上華頂,觀日出。衣履盡溼,還炙衣寺中。從寺右逾一嶺,南下十里,至分水嶺。嶺西之水出石樑,嶺東之水出天封。循溪北轉,水石漸幽。又十里,過上方廣寺,抵曇花亭,觀石樑奇麗,若初識者。

十七日 仍出分水嶺,南十里,登察嶺。嶺甚高,與華頂分南北界。西下至龍王堂,其地爲諸道交會處。南十里,至寒風闕。又南下十里,至銀地嶺,有智者塔已廢。左轉得大悲寺,寺旁有石,爲智者拜經臺。寺僧恆如爲炊飯,乃分行囊從國清下至縣,餘與仲昭兄以輕裝東下高明寺。寺爲無量講師復建,右有幽溪。溪側諸勝曰圓通洞、松風閣、靈響巖。

十八日 仲昭坐圓通洞,寺僧導餘探石筍之奇。循溪東下,抵螺溪。溯溪北上,兩崖峭石夾立,樹巔飛瀑紛紛。踐石躡流,七裏,山回溪墜,已到石筍峯底,仰面峯莫辨,以右崖掩之也。從崖側逾隙而下,反出石筍之上,始見一石矗立澗中,澗水下搗其根,懸而爲瀑,亦水石奇勝處也。循溪北轉,兩崖愈峭,下匯爲潭,是爲螺螄潭、上壁立而下淵深。攀崖側懸藤,踞石遙睇其內。潭上石壁,中劈爲四岐,若交衢然。潭水下薄,不能窺其涯涘(sì水邊)。最內兩崖之上,一石橫嵌,儼若飛樑。樑內飛瀑自上墜潭中,高與石樑等。四旁重崖回映,可望而不可即,非石樑所能齊也。其上有"仙人鞋",在寒風闕之左,可逾嶺而至。雨驟,不成行,還憩松風閣。

二十日 抵天台縣。

至四月十六日自雁宕返,乃盡天台以西之勝。北七裏,至赤城麓,仰視丹霞層亙,浮屠佛塔標其巔,兀立於重嵐攢翠間。上一里,至中巖,巖中佛廬新整,不復似昔時凋敝。時急於瓊臺、雙闕,不暇再躡上巖,遂西越一嶺,由小路七裏,出落馬橋。又十五里,西北至瀑布山左登嶺。五里,上桐柏山。越嶺而北,得平疇一圍,羣峯環繞,若另闢一天。桐柏宮正當其中,惟中殿僅存,夷、齊(即伯夷、叔齊)二石像尚在右室,雕琢甚古,唐以前物也。黃冠久無住此者,羣農見遊客至,俱停耕來訊,遂挾一人爲導。西三裏,越二小嶺,下層崖中,登瓊臺焉。一峯突瞰重坑,三而俱危崖迴繞。崖右之溪,從西北萬山中直搗峯下,是爲百丈崖。崖根澗水至瓊臺腳下,一泓深碧如黛,是名百丈龍潭。峯前復起一峯,卓立如柱,高與四圍之崖等,即瓊臺也。臺後倚百丈崖,前即雙闕對峙,層崖外繞,旁絕附麗。登臺者從北峯懸墜而下,度坳脊處咫尺,復攀枝仰陟而上,俱在削石流沙間。趾無所着也。從臺端再攀歷南下,有石突起,窟其中爲龕,如琢削而就者,曰仙人坐。瓊臺之奇,在中懸絕壑,積翠四繞。雙闕亦其外繞中對峙之崖,非由澗底再上,不能登也。憶餘二十年前,同雲峯自桃源來,溯其外澗入,未深窮其窟奧。今始俯瞰於崖端,高深俱無遺勝矣。飯桐柏宮,仍下山麓,南從小徑渡溪,十里,出天台、關嶺之官道。復南入小徑,隙行十里,路左一峯兀立若天柱,問知爲青山茁。又溯南來之溪十里,宿於坪頭潭之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