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山西面食歷史:李淵品嚐莜麪窩窩 石勒推廣蕎麪碗飥

山西面食歷史:李淵品嚐莜麪窩窩 石勒推廣蕎麪碗飥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2W 次

莜麪窩窩

山西面食歷史:李淵品嚐莜麪窩窩 石勒推廣蕎麪碗飥

山西的地形多樣,起伏懸殊,最適合小麥和高粱、玉米、豆類、蕎麥、莜麥等雜糧生長。五穀收穫後,幾乎都是要粉碎碾磨成粉才能食用的,在一萬多年前山西下川文化出土的石磨盤證明,山西用麪粉加工食物的歷史已有萬年。

  唐代已有黃米麪油糕

39歲的侯麗萍準備過年的各種吃食時,一定要按照以往的規矩,炸兩盆黍米麪的油糕,或是菜餡,或是棗泥餡、紅豆餡。這些油糕用來招待春節裏來訪的親戚們,是年年春節飯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寓意着“年年高”。至於侯家是從何時開始過年要炸油糕,已經無從考證。侯女士說,小時候奶奶在臘月廿九蒸完饅頭,就會開始炸油糕,這是汾陽人的老規矩。她就這麼遵循着祖輩們的習俗,在自己成家之後,也會在年節之前準備幾斤黃米麪,炸幾斤油糕備着。

吃油糕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在山西做油糕,特指是用蒸熟的黃米麪,包了餡料之後炸出來的。這種黃米麪是用黍磨出的麪粉,山西很多地方稱黍爲大黃米或者軟米。黍,乃是五穀之首,在山西的種植歷史可追溯到上古時期,相傳是炎帝在長治羊頭山鞭百草時所得。

遠古時,燔黍捭豚(指上古烹飪用具出現前對食物的簡單加工情況);商周時有“角黍”糉;秦漢時,便有了黍糕;到了唐代,就有了油炸糕。如果讓時間倒退到唐朝,你會發現,那時的北中國的人們吃的主食很少有白麪,基本是黃米麪(黍子)、小米(粟,通稱穀子)、蕎麥、莜麥。尤其是黃米麪(黍子),簡直是唐朝(含)之前的北中國人最常吃的主食。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其流行程度不比現在的蘭州拉麪和沙縣小吃差。

直到今天在我省大同、忻州、呂梁一帶,黍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種糧食,可以在五月初五端午節時包糉子,可以做黃米蒸糕,還可以磨成黃米麪,做油炸糕。大同人招待貴客時,喜歡做雞肉蘸糕,這糕就是用黍米麪製成。把黍子去皮,磨成麪粉,用水拌成粉團狀,然後在鍋裏蒸制,再用手揉成塊兒狀,最後可在糕塊兒上面塗點食用油,黃糕就做好了。客來的時候,把黃糕蘸上肉湯配上肉吃,尤其是用雞肉蘸黃糕,是最講究的吃法。有人認爲這就是孟浩然詩中說的:“故人具雞黍”中的雞黍——雞肉蘸黃糕。

到了清代時,油糕因其有“壽意”入滿漢全席。我省侯馬地區有一道油炸糕叫太后泡泡糕,深得慈禧歡心。用人蔘、黨蔘、黃芪等泡水和麪,用玫瑰、青梅、櫻桃、核桃仁、白糖等調餡,當包好的油糕入鍋之後,便會膨脹開花,故而被稱爲“泡泡糕”。當年慈禧西逃時,隨駕備膳的御廚許德盛半路生病,無法與大隊人馬繼續西行,便留在了山西侯馬地區,病好了之後就做起了飲食買賣,後年老體衰時,便在當地找了一忠厚老實之人,將這門手藝傳了出去,如今成了侯馬地方名吃。

在山西人心中,面有着豐富的含義。漫長的黃米麪大行其道的時代後,隨着現代農業的發展,小麥成了人們餐桌上的`主要食物。而對於山西人,麪粉的意義是異常豐富的,黃米麪、小麥面、莜麪、蕎麪、豆麪、玉米麪、高粱面……

山西人在食用五穀雜糧方面經驗豐富。傳統養生學說,五穀能養五臟之真氣;現代養生學說,微量元素、優質蛋白來自於糧食。科學證明,一週吃三次米、麥之外的雜糧,有益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