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庾信人物介紹

庾信人物介紹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9W 次

導語:庾信是南朝時期著名的文學創作大家,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庾信的人物介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庾信人物介紹

庾(yǔ)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蘭成。南陽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時期文學家、詩人。其家“七世舉秀才”、“五代有文集” ,他的父親庾肩吾爲南樑中書令,亦是著名文學家。

庾信“幼而俊邁,聰敏絕倫”,自幼隨父出入於蕭綱的宮廷,後來又與徐陵一起任蕭綱的東宮學士,成爲宮體文學的代表作家,其文學風格被稱爲“徐庾體”。累官右衛將軍,封武康縣侯。侯景之亂時,庾信逃往江陵。後奉命出使西魏,因樑爲西魏所滅,遂留居北方,官至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北周代魏後,更遷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臨清縣子,世稱其爲“庾開府”。時陳朝與北周通好,流寓人士,並許歸還故國,唯有庾信與王褒不得回南方。庾信在北方,一方面身居顯貴,被尊爲文壇宗師,受皇帝禮遇,與諸王結布衣之交,一方面又深切思念故國鄉土,爲自己身仕敵國而羞愧,因不得自由而怨憤。最終在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老死北方,年六十九 ,追贈原職,並加荊、淮二州刺史。有《庾子山集》傳世, 明人張溥輯有《庾開府集》。

庾信是由南入北的最著名的詩人,他飽嘗分裂時代特有的人生辛酸,卻結出“窮南北之勝” 的文學碩果。他的'文學成就,昭示着南北文風融合的前景。

早而聰敏

庾信出身於一個“七世舉秀才”、“五代有文集”的家庭 ,爲東晉時期文學家庾闡的後人。 他的祖父庾易,在南齊時不應朝廷徵聘; 父親庾肩吾,曾任南樑散騎常侍、中書令,爲當時著名文學家 。

庾信自幼聰敏,博覽羣書,特別通曉《春秋左氏傳》。他身高八尺,腰長達十圍,形貌舉動疏慢而不拘禮法,有不同常人之處。

恩禮隆盛

大通元年(527年),十五歲的庾信入宮爲太子蕭統的東宮講讀,直至中大通三年(531年)蕭統去世。此時晉安王蕭綱(梁簡文帝)被立爲太子,而庾信之父庾肩吾任太子中庶子,主管文書,十九歲的庾信也擔任東宮抄撰博士。父子均在東宮,出入宮禁之中,恩寵禮遇無人可比。他和徐陵才華橫溢,文風綺靡浮豔,被世人稱爲“徐庾體”。當時的後學之士,爭相模仿他們的文章。他們每寫成一篇文章,都受到京師的傳誦。其後,庾信出任湘東王蕭繹的常侍,轉任安南府參軍。之後經多次升遷,庾信擔任尚書度支郎中、通直正員郎。

大同八年(542年),庾信出任郢州別駕。

大同十一年(545年),庾信兼任通直散騎常侍,出使東魏。他的文章和言談,被鄴下高度讚美。回朝後,庾信任東宮學士,兼任建康令。

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之亂”爆發,東魏降將侯景率軍反叛。蕭綱命庾信率領宮中文武官員千餘人,在朱雀航北紮營。侯景趕到時,庾信匆忙率軍撤走。

臺城失陷後,庾信逃往江陵,被湘東王蕭繹(梁元帝)承製任命爲御史中丞。

屈節敵國

承聖元年(552年)十一月,蕭繹即位後,庾信轉任右衛將軍,封武康縣侯,並加散騎常侍銜。

承聖三年(554年)四月,庾信奉命出使西魏,抵達長安後不久,西魏攻克江陵,殺蕭繹,庾信因而被留在長安,被西魏任命爲使持節、撫軍將軍、右金紫光祿大夫、大都督,隨即升任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

北周孝閔帝宇文覺登基後,封庾信爲臨清縣子,食邑五百戶,任司水下大夫。又出任弘農郡守,升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司憲中大夫,晉爵義城縣侯。不久後又被任命爲洛州刺史。庾信通曉舊時的不少典章制度,爲政簡要清靜,使官民皆獲安寧, 字文逌稱讚道:“德藏褰帷,才膺刺舉,吏不敢賄,人不忍欺。上洛童兒,如迎郭伋;商山故老,似值劉弘。”

當時陳朝與北周互通友好,寄居他鄉的南北人士,都允許迴歸故里。陳朝就請求放還王褒、庾信等十餘人,周武帝宇文邕只放還王克、殷不害等人,留住庾信、王褒不放。不久後,庾信被徵調爲司宗中大夫。

周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都很喜好文學,庾信因而受到特殊的恩寵禮遇。至於趙王宇文招、滕王字文逌等,更是與庾信誠摯交往,如同布衣之交。北周公卿的墓碑墓誌,大多拜託庾信撰寫。當時只有王褒與庾信文才相當,其餘的文人,沒有能比擬的。

鄉關之思

庾信雖然身居顯貴,但常有思鄉之情,便作《哀江南賦》以抒發自己的心意。

周靜帝大象(579年—580年)初年,庾信因病離職。

開皇元年(581年),庾信去世,享年六十九歲 。隋文帝深爲哀悼,追贈庾信原職,並加贈荊、淮(《北史》作雍)二州刺史,由其子庾立世襲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