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五年級作文 > 有關五年級寓言故事作文集錦五篇

有關五年級寓言故事作文集錦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1W 次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五年級寓言故事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五年級寓言故事作文集錦五篇

五年級寓言故事作文 篇1

螞蟻組字

楚霸王項羽力大無窮,打起仗來非常勇敢,敵人見了他都怕。可他沒有計謀,中了埋伏被殺得一敗塗地。

項羽好容易衝了出來,跑呀跑呀,迷了路。迎面走來位漁夫,把項羽帶到了烏江邊。

真累呀!項羽趕緊下馬休息。遠處一塊石碑,寫着“霸王烏江自刎“。項羽氣沖沖走過去看。

哎呀!這六個字是由無數螞蟻組成的,項羽可嚇壞了。項羽想:螞蟻組字,這一定是老天爺要我死啦!就拔劍自殺了。

哲學家、螞蟻與天神

一位哲學家在海邊目睹一條船遇難。船上的水手和乘客全部溺斃了。他痛罵上蒼不講理——只因爲一位罪犯正好乘坐這條船,竟然讓衆多的無辜者受害。

當他正沉迷於這種思想的時候,他發覺自己給一大羣螞蟻圍住,原來他站的位置距離螞蟻窩不遠。那時,有一隻螞蟻爬到他身上並叮他一口,他立刻用腳踩死所有的螞蟻。

天神在這個時候現身,並用祂的柺杖敲着哲學家說:「你既然都以類似上蒼的方式去對待那些可憐的螞蟻,難道你還夠資格去批判上蒼的作爲嗎?

五年級寓言故事作文 篇2

這看似和平安閒的時候,狼會突然向鹿羣發動襲擊。馴鹿驚愕而迅速地逃竄,同時又聚成一羣以確保安全。

狼羣早已盯準了目標,在這追和逃的遊戲裏,會有一隻狼冷不防地從斜刺裏竄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抓破一隻馴鹿的腿。

遊戲結束了,沒有一隻馴鹿犧牲,狼也沒有得到一點食物。

第二天,同樣的一幕再次上演,依然從斜刺裏衝出一隻狼,依然抓傷那隻已經受傷的馴鹿。

每次都是不同的狼從不同的地方竄出來做獵手,攻擊的卻只是那一隻鹿。可憐的馴鹿舊傷未愈又添新傷,逐漸喪失大量的血和力氣,更爲嚴重的是它逐漸喪失了反抗的意志。當它越來越虛弱,已不會對狼構成威脅時,狼便羣起而攻之,美美地飽餐一頓。

其實,狼是無法對馴鹿構成威脅的,因爲身材高大的馴鹿可以一蹄把身材矮小的狼踢死或踢傷,可爲什麼到最後馴鹿卻成了狼的腹中之食呢?

狼是絕頂聰明的,它一次次抓傷同一只馴鹿,讓那隻馴鹿一次次被失敗擊得信心全無,到最後它完全崩潰了,已忘了自己其實是個強者,忘了自己還有反抗的能力。當狼羣攻擊它時,它已沒有勇氣奮力一搏了。

真正打敗馴鹿的是它自己,它的敵人不是兇殘的狼,而是自己脆弱的心靈。

五年級寓言故事作文 篇3

兔子三瓣長大了,離家之前,兔媽媽反覆叮囑:“無論如何,都不要吃窩邊的草。”三瓣在山坡上建造了自己的家。爲安全起見,它的家有3個洞口。三瓣牢記母親的叮嚀,總是到離洞口很遠的地方去吃草。秋天過去了,一切安然無恙。

這一天颳着很冷的西北風,三瓣走出洞口時不禁打了個冷顫,它實在不想頂着大風到很遠的地方覓食。“我只吃一點,明天天氣好了,我就出去覓食。”三瓣安慰着自己,把肚子吃得滾圓。

過了幾天,下起了大雪,三瓣又在家門口填飽了肚子,不過這一回,它換了一個洞口。“我有3個洞口,每個洞口都有很多草。我不過是在天氣不好的時候,在每個洞口吃一點點草而已。”於是,在每一個惡劣的天氣,三瓣都找到了一個解決吃飯問題的捷徑。

一天,睡夢中的三瓣突然覺得異樣。它睜開眼睛,發現一隻狼堵在它的家門口,正試圖把洞口挖開。三瓣連忙跑向別的洞口,卻驚訝地發現,另兩個洞口已經被岩石牢牢堵住了!“從你第一次吃窩邊草,我就知道這裏有只兔子,可我知道狡兔三窟,摸不清另兩個洞口的位置,不好下手。”看着到口的美食,狼得意地說。直到這時候,三瓣才領悟到母親的教誨是多麼正確!

五年級寓言故事作文 篇4

螞蟻先生的網戀

螞蟻先生喜歡上網,其實他上網也沒做其他的,只是在QQ裏聊天,當然,聊天的.對象大都是異性。只是到後來,螞蟻先生碰到了某小姐姐,便不再與其他的MM們聊了。

螞蟻先生與這位某小姐一“見”如故,在網上,真是“話逢知己千句少,只恨手少打字慢”。

找到感覺的螞蟻先生知道自己喜歡上,不,應該說是愛上了那位某小姐。只是他還不知道對方是何身份。

螞蟻問對方,可對方反問,你希望我是什麼身份?

現在的動物王國裏,跨“類”婚姻多得是。所以螞蟻先生答道:什麼都行,愛情能超脫一切界限。但他又迅速補充了一句:可絕對不能是人。

爲什麼?

人是什麼東西啊?你不想想,要是我的朋友們知道我和一個人談了戀愛,豈不笑死我?

---當有人自以爲人時,殊不知,投在他背後的目光常常是瞧不起,甚至不屑一顧的。

五年級寓言故事作文 篇5

關於寓言的寓言

有一個寓言也許你早已聽過,但是,我們所有的“寓言智慧遊戲”卻都要從這個“關於寓言的寓言”裏開始,所以,請你耐心地聽我再把這個故事講一遍,然後我們一齊來說說這個“關於寓言的寓言”,再接着我們的“教育智慧遊戲”。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

光滑的牆壁上,一隻螞蟻在艱難的往上爬。爬到一大半,忽然滾落下來,這是它的第七次失敗。然而過了一會兒,它又沿着牆角,一步步往上爬了……

第一個人注視着這隻螞蟻,禁不住說:“一隻小小的螞蟻,這樣執着頑強,真是百折不回啊!我現在遭到一點挫折,能氣餒退縮嗎?”他覺得自己應該振奮起來,來勇敢地面對他在生活中的那些困難。

第二個人注視着這隻螞蟻,也禁不住說:“可憐的螞蟻,只要稍微改變一下方位,它就能很容易爬上去;可是,它就是不肯看一看,想一想……唉,可悲的螞蟻!我正在做的那件事,一再地失利,我該學得聰明一點,不能再蠻幹一氣了——我是個人,是個有頭腦的人。”果然,他變得理智了,他果斷地放棄了原先錯誤的決定,走上了新的道路。

第三個人也一直觀察着這隻螞蟻,他聽到這兩個人的話,就去問智者:“觀察同一只螞蟻,爲什麼他們兩人的見解和判斷截然想反;他們得到的啓示迥然而異。可敬的智者,請您說說在他們中間,哪一個對,哪一個錯呢?”

智者回答:“兩個都對。”

問者感到更困惑了:“怎麼可以都對呢?對螞蟻的行爲,一個是褒揚,一個是貶抑,對立是如此的鮮明,您是不願還是不敢分辨是非呢?”

智者笑了笑,回答:“太陽在白天放射光明,月亮在夜晚投灑光輝,它們是‘相反’的,你能不能告訴我,太陽和月亮究竟誰是誰非?”

是的,所有的意義就全在這裏:我們的這一百個寓言只不過是那隻在光滑的牆壁上艱難的往上爬,爬到一大半滾落下來的螞蟻。我們的解讀,也不過是第一個的褒揚和振奮,或者是第二個人的貶抑和反思。但是,我們希望你是那個智者,能夠看到這隻寓言螞蟻中全部的奧祕,而不要成爲那第三個人,他不能自己從故事本身中得益,而只能聽從他人的解釋。

也就是說,我們試圖在爲每個寓言打開一道門,讓亮光透進來。但顯然,這裏並不只有一道門,它可能還有更多的窗戶,更多的門。你可以也應該看過這道門後,找到你自己的門和窗戶,進入那寓言的智慧深處。

譬如這個故事,有一個人打開的窗戶裏透入的是這樣的光亮:教育,也不過是在“執着”與“變通”之間尋找一條最合適的道路。我們該教會學生堅持到底,還是靈活變通呢?

而另一個人,也許他會這麼說:第三個人的錯誤,正在於他採取了過多的思考而不是行動。行動,無論是第一個人的朝一個方向前進,或者第二個人的選擇一個新的方向,他們都將尋找到所需要的新的奶酪。我們不要停留在原地一味地苦思冥想,徒勞地討論哪一種教育最有意義,卻白白地錯過了孩子們受教育的黃金時間。討論一個月的識字教育有沒有意義,不如用一個小時去教他識字,或者選擇讓他繪畫和唱歌……

是的,他們誰是對的誰是錯的呢?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打開了自己的窗戶,讓自己智慧照亮了一個死的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