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五年級作文 > 有關五年級參觀記作文合集八篇

有關五年級參觀記作文合集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4W 次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五年級參觀記作文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五年級參觀記作文合集八篇

五年級參觀記作文 篇1

在暑假裏的一天,陽光燦爛,媽媽帶着我一起去北寺遊玩。 剛進了北寺公園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什麼呢?當然是水!那水面積足有幾公頃大!這時,我的腦子裏不禁浮現出了朱熹的一首詩: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在廣闊的湖面上,漂着幾個遊艇,爲這美麗的景色添上了一朵美麗的花朵。

向園內走去有好幾個水塘。在我們右邊的水塘,吸引了我們的目光。爲什麼呢?因爲那裏有盛開的荷花!遠看,他們是一片綠色的海洋,近看,才知道哪裏有大片的荷葉。那一片片荷葉活像一把把大傘。這些‘大傘’有高有低,錯落有致。在傘柄上,有許多小刺。那些傘挨挨擠擠的,誰也不讓着誰,幾乎不留一點空隙。聽!隱約有幾聲清脆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原來是一些小野鴨。它們是黑色的,有幾隻站在貼近水面的荷葉上,互相嬉戲着。有幾隻在水下輕輕撥弄着它腳下的水,也許,這對它來說,也是一種樂趣。

在綠的海洋裏,有幾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它們像馬上要爆開似的,還有一兩朵稍展花瓣像一個美麗的姑娘。這時,一陣微風吹來,許多的花和葉都在風中翩翩起舞。快看,遠處的水中有一朵盛開的花,它像一個美麗的姑娘翹首盼望着遊人們欣賞着他那美麗的舞姿。這花兒是從泥土中長出來的,卻毫無泥土的污垢;它既有人間絕世佳人的美貌,又有飄然欲仙之感覺。這荷花,有一種超凡脫俗之感。正所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再向前走,我在路邊看到了一朵盛開的荷花。這次,更近了!我都可以看見它的蓮蓬!我甚至可以聞到它散發的陣陣幽香!我沉浸在這沁人心脾的香氣中了!

在一個岸邊有一羣鴨子正在叫喚。我走近一看,有十幾只鴨子。它在水中就像一個個小艇那麼悠閒自在。

欣賞完美景,我的北寺一行終於結束了。不過,我不會忘記這美景的!

五年級參觀記作文 篇2

鄭州地質博物館在鄭東新區一代,在遠處望去,好像一個很大很大的動物園,在外面,是由兩頭大象頭是向上擡起的造型。

進入正門的通道里,只見一個一個的劃分的小區,我們進入了水晶區。在水晶區裏我最喜歡的是一個在玻璃裏的紫色水晶,紫色水晶像一串很大的一串葡萄,讓人戀戀玉墜。和一個很美很美的一小塊水晶外表想一個小玉墜,這兩個是我最喜歡的水晶也是我最想摸摸的東西。

走過第一去,我們又來到了一個古代的用品區,在哪裏,我看見了漢武帝的“金冠”、“髮簪”、“玉碗金筷”等一系類用品。當我看到這些是,我就又彷彿會到了當時的地界,看到了漢武帝統帥的一隻只軍隊,真的是好壯觀,好壯觀。最後,我們來到了恐龍世界,在這裏,我看到了幾千多年前的樣子,看到了恐龍的生活習慣,也學會怎麼分辨恐龍蛋,看是草食還是肉食,看到了恐龍的恐龍蛋和恐龍時期的珍貴物品我就覺的恐龍就在我的眼前。

今天在這裏,我們看到的一切都是考古人員經過千辛萬苦一一找出來的,所以我們要珍愛這些東西

五年級參觀記作文 篇3

朋友,你知道燈的發展歷程嗎?今天,讓我帶大家去燈都古鎮的雙子星大廈參觀一下就一清二楚了,裏面以故事的形式貫穿古今,分別表現了不同年代的燈與人類之間的聯繫。下面,請跟我來吧!

首先,我們坐電梯上到雙子星大廈的四樓,一出電梯口,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眼球——原始人正在鑽木取火。原來,古代還沒有出現燈之前,火就是他們的有力工具,原始人靠火來驅趕野獸、烤食物,後來在晚上他們還用來照明。火的出現讓人類文明進步。有人說,火是燈的鼻祖,中國現存最早的燈具出於戰國,在《楚辭·招魂》中有“蘭膏明燭,華鐙錯些”的記錄,說明戰國時已出現“鐙”這個名稱了。

接着,我們繼續往前看,出現在面前的是西漢時著名的經學家匡衡,關於他的故事是“鑿壁偷光”。只見他的四周黑黑的,只有牆上的洞有光,據說在他的幼年時期,匡衡家裏貧窮,買不起蠟燭,每晚鄰家都會用燈照明,於是他找來鑿子,在牆上打出一個洞,藉着鄰家的燈光。他拿書就着光束去讀,一直到鄰家熄燈以後才放下手中的書。由於勤學苦讀,匡衡的學問長進很快,後來受到漢元帝賞識,被封爲安樂侯,當上了宰相。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燈的用處很大,不僅能照明,而且能助人成才!

然後,我們可以看到愛迪生。只見愛迪生正在他的工作室裏研究燈泡。1879年,愛迪生髮明瞭電燈泡,成就了光電學的奇蹟,給人們帶來了一個光明璀璨的世界。如今,我們燈都古鎮繼承了愛迪生的偉大發明,把燈飾演繹得光輝時尚、五彩斑斕。

五年級參觀記作文 篇4

“如皋水繪園,天下名園也”,著名園林大師陳從周曾這樣評價水繪園,我們40名同學和老師頂着夏日驕陽,在醉人的美景中徜徉。

一大早,我們從氣派的東大門進入了水繪園,第一眼看到的是冒闢疆的雕像,只見他衣帶飄飄,手持書本注視前方,彷彿在歡迎我們的到來,又好像在回憶往事。

沿着綠色掩映的小路前進,倚着典雅的小橋東望,便看到一片荷池,荷池裏密密匝匝的荷葉,葉子的間隙中還綻放着一兩朵荷花呢,池塘旁的一塊巨石又吸引住了我們的眼球,上面刻着金色的“天下名園”四個大字;再往前走一點兒,就到了洗鉢池,上面還停着“畫舫”——水明樓。

我們緩緩地進了水明樓,望着當年董小宛擺放瑤琴的古琴臺,我似乎看到了董小宛正輕撥瑤琴,指間流瀉出動聽的旋律。而才子冒闢疆呢,正和着琴聲吟詩作對呢!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紅木竹屏,它用整板紅木雕刻,那竹子葉葉清晰,刀刀分明,不由得讓我佩服古代匠人的好手藝。透過臨池漏窗向外眺望,真覺得“人在舟中,舟在水上”,多有意境啊。

我們繼續前進。突然,一顆高大的柏樹出現在我面前。“看!這棵檜柏已經有一千年的歷史了,它經歷了六個朝代,所以又名六朝鬆”,老師說道,“這棵千年柏樹旁有兩塊石頭,意思是祝你活到一百二十(一柏二石)歲!”同學們聽了紛紛排好隊,讓高老師拍照,大家都要沾沾這長壽的喜氣,帶走這美好的祝福。

走上一條小路,路的一旁,竹葉在風中“嘩嘩”作響,讓我想起了“名園依流水,野竹上青霄”的詩句。哦,鑽山洞嘍!我們跟着老師鑽進時明時暗的山洞,小心地往上爬,登上了園林最高處——懸霤峯頂。極目四望,風景盡收眼底。真可謂美不勝收!瞞目綠色,生機盎然,正如米芾筆下淡雅高潔,意境幽遠的山水畫。

水繪園的好玩之處還有很多哩,我多希望時光老人走慢點,好讓我們在這美景中多倘佯一會。

五年級參觀記作文 篇5

生活中,我們每天都會用到電:冰箱儲存食物、上網查閱資料、做飯使用電飯煲。可以說,如果沒有電,我們人類生活將無所適從。不過對於電的認識,我還真得很陌生。今天我們班的全體同學很榮幸,能跟隨學校大隊輔導老師和光明驛站的志願者叔叔阿姨們一起去特高壓蕪湖站。聽老師說特高壓蕪湖站位居蕪湖縣的紅楊鎮,距離學校有十幾裏的路程。大巴車帶着我們一路前行,窗外的美景也來不及欣賞,澎湃的心早已經飛向遠方。老師一聲令下,我們終於到達目的地。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門口綠牆上白色大字:特高壓蕪湖站!在青山綠樹的陪襯下顯得格外耀眼。特高壓蕪湖站號稱“世界八大之一”啊!講解員老師已經早已等候在門前的小廣場上。爲了我們的安全,講解員老師手把手教我們戴上安全頭盔。午後的陽光燦爛無比,我們參觀的隊員也都整裝待發了。

接着老師將我們的隊伍分成三大組進行依次參觀,我在第一大組。在講解員安東叔叔的帶領下,我們興高采烈地走向高聳若天的第一臺機器旁,安東叔叔告訴我們:“這是小型變壓器,它的作用是電壓變換,後面還有個大型的。”我們仔細地聽着,我不解地問講解員:“叔叔,大型的變壓器和小型的作用一樣嗎?”安東叔叔解釋說:“是的。”他繼續指着右邊一旁,“諾,這一帶都是110千伏。”我們大家點了點頭,認真的用筆記在隨身攜帶的小本上。老師帶領我們繼續走,叔叔講解說:“這個和前面那座是電容器和電抗器,作用分別是充電作用和調節電壓,電抗器和變壓器的作用是一樣的,它們都是110千伏。”“哦。”我們繼續走,看到了一個帶有紅色“彈簧”的機器旁,我搶着說:“叔叔叔叔!這個紅色彈簧是啥?”叔叔眯着眼睛:“這不是彈簧,是絕緣體。它可以防止下雨時觸電。”我們邊聽邊記,不知不覺又來到了一座機器旁:“這是避雷器吧。”叔叔微笑地說:“是啊,它用來防止電擊,另外也可以吸收電力。它的構架長45米,避雷針和避雷器共長73米。”我們看見一片空地,就問叔叔:“這是用來幹什麼的?”叔叔回答說:這以後還要擴建,暫時先空着,但你們不能去踩,因爲它底下也有電器設備。

一路上,我們還蒐集了很多用電安全的警示語,如:居安思危除隱患,預防爲主保安全;拒絕違規操作,保護生命安全;幸福是棵樹,安全是沃土。

參觀了一圈過後,時間也不早了,老師帶我們到門口小廣場,把頭盔放置到原來的位置上。我們向志願者叔叔們致禮,之後,班長舉起校旗,我們只好揮手,依依不捨地走向停靠在路旁的大巴車。

第一次參觀,去的竟然是我們平時只能遠看不能靠近的特高壓變電所,讓我增強很多用電安全知識,還對我們國家的電力資源發展充滿濃厚的興趣。今天的收穫可真大啊!

五年級參觀記作文 篇6

董府,位於小壩鎮東南24公里景色秀麗的任橋村。今天,我校組織二到五年級師生去董府一飽眼福。下午一上課,我們就舉着校旗和少先隊旗興高采烈地向董府出發了。走到大門前,先看到兩尊用石頭雕成的威風凜凜的雄獅,雄獅兩旁有兩塊石碑,上面分別寫着董府的簡介及建築時間。董府的外形是長方形的,每面牆邊放了四口烏黑髮亮的大缸,裏面盛着一缸清水用來防火,西南角有一個地下水牢,專門懲罰爲非作歹的人。四面高大的城牆牢牢地圍住着古老的董府。

步入宮保府,我們觀賞了“會客廳、董福祥居室、祖先堂、侄孫居室、夏季寢室、四合院......”一應俱全,建築最精美的是四合院,四合院分上下兩層,都有主房,分別是:祖先堂、客廳、臥室、書房、學房院等。四合院的房屋的地板都是用長方形的木板鋪成的,房頂有三層橫樑構成,每個橫樑有一個長方木盒一個圓木組成,愈往上愈短,做工精巧。

但每屋的.窗戶形狀和花紋是別具一格,有的是圓形套長方形的,有的是圓形套棱形的,有的是正方形套棱形的......參觀完四合院,我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然後,老師又帶我們上又高又大的城牆,城牆階梯共50個,上去後通過老師講解我們知道了東南西北各有18個射擊口,它的作用是設計、掩體。城牆高8.4米多,寬3.4米多,總長444米多,上面用青色的小方磚鋪成,非常平整,足夠一輛小轎車行駛。站在城牆上俯視裏面的房屋有大有小,有高有低,高低錯落,參差不齊,房屋很有特色。有的是拱形,像一座拱橋;有的是三角形的,像一把大傘;有的是平頂形的,像一張牀在那兒擺着,我真想上去睡一睡。站在上面俯視四面,春姑娘大地披上了一條綠油油的地毯,給樹伯伯披上了綠袍。

董府不但是名勝古蹟,而且還拍過許多電影,如《汗血寶馬》《飛天》《大敦煌》《征服者》等許多電影。啊!董府是多麼的宏偉壯觀、多麼的令人嚮往哇,它不但精巧,而且堅固,是我們家鄉的名勝古蹟,反映了我國燦爛的歷史文化。

五年級參觀記作文 篇7

你去過南京博物館嗎?我去過,而且還讓我受益匪淺。

一進南京博物館,我先去了玉器類展廳。我看見一個約一尺長的黑色玉如意,是十八世紀雕刻的。它的旁邊展出了一個乳白色的雕花玉如意,比黑色的稍微大些。繼續往裏參觀,我看見了一個很長的模型長廊,它展現了製作玉器的11個步驟:撈玉、研漿、搗砂、開玉、剖玉、成型、掏膛、上花、鑽孔、拋光和品玉。看過這個模型長廊後,遊客就能瞭解昂貴、漂亮的玉器,是經過如此繁瑣的程序製作成功的,也會更加愛惜它們。接着,我又看見了南京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銀縷玉衣。銀縷玉衣的外形差不多和一個成年人的外形一般大小,全身用銀絲線將一片一片的玉片連接起來,非常精緻、漂亮。這件銀縷玉衣象徵着權利、地位、富貴,當時只有皇帝才能享用。

清代玉善於借鑑傳統做工及歷代藝術風格之大成,又吸收了外來藝術影響並加以揉合變通,創造與發展了工藝性、裝飾性極強的玉器工藝,有着鮮明的時代特點和較高的工藝造詣。

我又參觀了青銅器、雲錦、美術、瓷器和漆器展廳。讓我見識到了美輪美奐的珍寶,手工藝術極品,心裏非常興奮。這些珍貴的古代文物,都是我們祖先智慧的結晶啊。我們應該好好保護它們!

五年級參觀記作文 篇8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爸爸媽媽帶着我來到了河南省博物院參觀。

進入大廳,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那一尊巨大的金色塑像。一個人手撐兩頭大象。我一直不明白這尊塑像的含義,這時只聽講解員說道:“我們河南省的簡稱是‘豫’,這尊塑像是河南簡稱的有來。”看完這尊塑像,我在心裏暗暗讚歎:只是一尊塑像都這麼雄偉,這麼精緻,裏面的文物一定會更精緻,更美麗的!

接着,講解員開始帶領我們參觀博物院內存放的古代多個時期的文物。其中最讓我驚歎的就是博物院的鎮館之寶——蓮鶴方壺。看着蓮鶴方壺,我一直讚歎不已。講解員詳細地介紹着:“踏出塗鴉1923年河南新鄭李家園。高117釐米,口長30.5釐米,口寬24.9釐米。壺上有冠蓋,器身長頸、垂腹、圈足。這個壺造型宏偉氣派,裝飾典雅華美。壺冠呈雙層盛開的蓮花瓣形,中間平蓋上立着一展翅欲飛的鶴;壺頸兩側用附壁回首之龍形怪獸爲耳;器身滿飾蟠螭紋,腹部四角各攀附一隻立體小獸;圈足下有兩個側首吐舌的卷尾獸,傾其全力承託重器。其構思新穎,設計巧妙,融清新活潑和凝重神祕爲一體,被譽爲精神的象徵。”聽完後,讓我覺得目瞪口呆。其他的遊客也是嘖嘖讚歎,無不佩服古代人民的智慧。

接下來,講解員又帶領我們來到了展覽彩陶雙連壺的地方。雙連壺也給我流星落深刻的印象。它雖然沒有蓮鶴方壺那麼精緻美麗,但雙連壺也有它的絕妙之處,那就是它的色彩與條紋。它的色彩不豔麗,但看上去卻很柔和;而它的條紋畫得很均勻,整個給人的感覺是樸素的。講解員說:“雙連壺是在1972年河南省鄭州市出土。高20釐米,以泥質紅陶做成兩壺並連狀。連腹處有一圓孔相通,兩壺體近似橄欖形,通體施紅衣繪黑彩平行線條紋。”

參觀完,我感覺河南省博物院是我們這兒的象徵,我倍感自豪。看裏面的文物,我再一次讚歎我古代人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