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端午節的作文錦集七篇

端午節的作文錦集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2W 次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的作文錦集七篇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我過端午節每年家歷五月初五爲端午節,是民間傳統節日。

賽龍舟,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傳說龍舟競渡是爲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據說往河裏投糉子,讓魚、蝦、蟹吃飽了,它們就不再吃屈原的'身體了。

端午節前夕,我家中便熱鬧起來,媽媽張羅着爸爸淘糯米,自己在一旁洗糉葉,外婆呢,把煮好的糉葉疊齊,準備包糉子。我湊上去一看,用料是又大又肥的豬肉,晶瑩錫透的糯米讓人不能不“口水直流三千尺”。

“饞貓!還沒開始就想吃啦?”外婆笑咪咪地說,“沒事來幫忙,不要閒着!”

我向外婆吐吐舌頭,搬來椅子坐下包了起來。外婆又發話了:“糯葉疊成漏斗形……”“知道知道,您包時我瞧得可仔細呢!”

沒等外婆說完,我就搶了話,一邊又忙活着包了起來。拿起幾張糉葉,我反它們疊成漏斗形,放一勺糯米,再放幾塊豬肉,剩下的又用糯米裹了起來,繞了幾下,終於吃到了自己包的糉子,這個端午節真有意思!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今年的端午節也不例外,最重要地是,今年我要趁這個機會,跟祖母學習包糉子。

首先我們要準備的東西有:糥米、精肉、花生、細繩、糉葉和調羹等,東西準備好了,我們就開始包了。

只見祖母先拿起一張糉葉,熟練地將糉葉捲成漏斗形。我認真地觀察着,簡直太簡單了嘛,還沒等祖母教我,我就急不可待地包起來了。可是等我自己卷的時候,看似簡單的事情,無論我怎麼卷,就是不成樣子,我有點不耐煩了。祖母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做一件事情,要認真地去做,剛開始做不好,這是正常的,只要你堅持下去,就一定有好結果。”聽到祖母的話,我非常羞愧,臉紅得好像蘋果。我重新坐到餐桌邊,祖母又耐着性子對我說:“天豪,彆着急,左手拿住糉葉,用食指和中指夾住糉葉,再用右手把它捲成一個漏斗形。”祖母一邊講解一邊示範。在她的再三指導下,我終於把糉葉折成漏斗形了。接着,開始放糯米、精肉,最後,祖母教我把糉葉層層包裹、穿過糉子,用細繩打成一個結,這樣,一個不太像樣的糉子終於在我手中“誕生”了,我興奮不已。祖母還告訴我其他糉子的形狀和品種,在祖母的鼓勵下,我又接二連三地包了好幾個。

接着,祖母把糉子放進鍋裏開始煮,等到屋子裏飄滿了糉子的清香時,我知道我們包的糉子新鮮出爐啦。我迫不及待地找到我包的糉子(祖母給我做了記號),津津有味地吃着,感覺有一種成就感。

今年的.端午節,我不但學會了包糉子,還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恆、不能放棄的道理。真是一個讓我快樂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這天裏,人們有包糉子、吃糉子、炸糕的習俗。

端午節的早晨,我來到奶奶家,看見井邊放着許多糉葉,綠綠的,兩頭尖,中間胖胖的。糯米白白的,已經被奶奶洗乾淨了。只見奶奶先取兩張葉子,把葉子捲成圓錐形,然後把糯米和餡放進裏面,最後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糉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個老佛爺在睡覺。包好後,放進鍋裏煮個透,使其入味,就能吃了!我剝開糉葉,啊!真是香氣撲鼻。咬一口,回味無窮,讓人永遠忘不了!糉子軟軟的,糯糯的,一會兒工夫,三個糉子被我“消滅”了!我砸砸嘴說:“可真好吃”

端午節的大街上,小孩子們都戴着很漂亮的香袋:有的是愛心形的,還有的是五角星形的.……顏色鮮豔,香氣迷人。

我在電視上看見了賽龍舟,幾個選手奮力地划着船。“加油!加油……”場外的拉拉隊發出了雷鳴般的喊聲。

端午節這一天真快樂,真希望天天都可以過端午節呀!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端午節的一大早,我和弟弟就趕到河邊,不想河邊已是人山人海,我和弟弟憑着靈活的身手,又擠又鑽,終於在最前面找到了一塊立足之地。

“撲通!”哪來的聲音?我循聲望去,哈哈,有一艘龍船還沒出發就翻船了!落水的人有的抱着鼓浮在水上,有的.拼命往岸上游,還有的已經被人拉上岸去,渾身溼淋淋的。“咚咚鏘!咚咚鏘!”“爺爺贏嘍!”我和弟弟興奮地叫起來,轉眼間便到了中午,龍舟賽還在繼續,可火辣辣的太陽當空照,我的汗水不斷從臉頰上滑落,肚子也有點餓了,我和弟弟便決定回家吃糉子。一回到家,我馬上拿了一個糉子,想要祭祭我的“五臟廟”,哪知這糉子太燙,燙得我哇哇叫。好不容易等到糉子有些涼了,我連忙撥開那個糉子,狼吞虎嚥的把給吃了。

端午節就是這麼熱鬧,讓我不得不愛。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今年的端午節即將來臨,這讓我想起了去年的端午節,那天,老師爲我們組織了一個別開生面的端午節。

記得端午節的'前兩天,老師說,端午節當天,請家長來包糉子,一起過端午節。聽了這個消息,我十分開心,回家告訴了媽媽,媽媽說這是一次難得的鍛鍊機會。

經過兩個不眠之夜,我終於盼來了這個學期最期望的日子——端午節。上午,我們上完課之後,取出了特殊的“學習工具”,有電飯鍋、糉葉、糯米餡兒的,我們還別出心裁地帶了50個花繩的線。

等家長到齊後,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班主任武菁老師宣佈活動開始,我們16個小組開始包糉子,一開始,我們每個人都不會包糉子,不是掉米粒就是不會綁繩子,過了一會兒,連餡兒也掉了出來,我在思考:爲什麼?why,What?不過,沒一會兒,我們就都會了,因爲有媽媽呀,媽媽手把手地教我,我由剛開始的手腦不協調,也能熟練地包了,而且,我還連包了五個呢!

二十分鐘後,放眼望去,每個小組已經包了不少糉子了,教室裏瀰漫着一股糉葉的味道。老師下令:“開火,蒸糉子。”我們挨個把糉子放進11個蒸鍋中,現在,我們就等着糉子熟了,大飽口福呢!

這時候,我們開始搓花繩,老師先爲我們演示,用五根顏色不同的繩放在一起搓,搓好再打個結即可。然後,一個個“手工藝人”上崗了。

剛搓完,一股清香撲鼻而來,哇,真香!是糉子熟了。我們每個人都分到了兩個糉子,糉子的香氣直往我鼻子鑽,再澆上一勺蜂蜜,我咬了一口,糯米又香又甜,真是太好吃了。

在大家的歡聲笑語中,我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6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聽到這熟悉的童謠,我的腦海中便浮現出端午節的熱鬧,似乎已經聞到了艾葉的清香。

端午節是每年的五月初五,在這個節日裏,人們都要包糉子、賽龍舟,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老人們要用五顏六色的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者足踝上,稱爲長命縷。

我小的'時候,每到端午節,姥姥總會早早用五彩繽紛的絲線編成漂亮的手鍊,還串上小鈴鐺系在我的手腕上,編成網兜掛在我胸前,裏面還裝着一隻熟雞蛋。這一天,姥姥總是坐在家門口的小椅子上,面前的一隻盆裏浸着碧綠的糉葉,一隻盆裏裝着白胖的糯米,還有讓我垂涎欲滴的蜜棗、紅豆,只見姥姥的手靈巧翻飛,不一會,一隻小巧可愛的糉子就誕生了。端午節的早餐是最豐盛的,姥姥說“吃五黃,不生瘡。”我卻撅着小嘴無可奈何的吞下本不喜歡吃的鹹鴨蛋黃。

現在,我們住在城市裏,過節了,媽媽帶我來到超市,只見冰櫃裏的糉子琳琅滿目,令人眼花繚亂,有三角形的、六角形的,有水果味的、火腿餡的。但是,我總覺得吃不出記憶裏的那份清香。

端午節的作文 篇7

在家鄉,端午節的前幾天,婦女們便成羣結隊的去採箬葉,採回來的箬葉洗淨後,平整地鋪在竹篾上,待曬乾後,整整齊齊的收起,用細白線將其捆成一疊疊,一部分自己家用來包糉子,另一部分則拿到集市上去賣,補貼家用;端午節的前一天,家家戶戶都開始準備包糉子,淘糯米,備餡料,各家都有自家獨特的餡,有火腿,有紅豆,有紅糖,有花生,琳琅滿目。包糉子一般都是婦女來包,因爲婦女心靈手巧,包出來的糉子也就精巧,小孩子好奇,總喜歡來湊個熱鬧,插上一手,不過常常因爲笨手笨腳,被婦女嬉笑着驅趕開,孩子們又嘻嘻哈哈地去打鬧。端午節這一天,一些家庭會在家門前,掛上艾草,祈求平安,但最重要的還是吃糉子,前一天包好的糉子被連成一串放入沸水滾滾的鍋中,小孩子嗅着香味而來,揭開鍋蓋,向裏邊望,大人此時就走過來,把小孩子拉到身邊坐下,讓他們慢慢等,小孩子總待不住,迫不及待地去看。

在城市,吃糉子依舊是最重要的事情,對於一些家庭包糉子卻不屬於其中。城裏人直接到超市買包好的糉子,只用煮就可以完事。吃糉子也只是解一下饞,應付一下高高興興過節的小孩子。但煮的過程依舊讓人期待,嗅着香味,坐在電腦前垂涎三尺,眼珠盯着屏幕,心卻早已飛到鍋中去了。

一片糉葉,寬大墨綠,味道清幽,在外婆手中被捲成圓錐形,圓錐形的尖底不能漏,再盛入已經與火腿拌勻的.糯米,一片墨綠的糉葉包住紅白餡料,封好圓錐形的底,最後用棕櫚葉一圈又一圈紮緊。一個有四個小角的尖頭糉子就包好了。一片片糉葉在外婆手中翻飛,糯米餡爭先恐後地跳人葉中,棕櫚葉飛快奔跑着,外婆如變戲法般變出一個又一個的糉子。我把五個糉子劃爲一家,連成一串,放入沸水翻騰的鍋中。然後坐在旁邊,聽着水的咕嘟聲,嗅着糉葉的撲鼻清香,閉上眼睛,唾津潛溢,飛流直下三千尺。

我最喜愛的糉子餡還是純糯米。用剪刀剪去棕櫚葉,剝開糉葉,香氣四溢,忍不住大大地咬一口,咬的那一刻,感受到的是糯米的爽滑和彈牙。要是再沾上蜂蜜就更完美了,滿口香甜。

端午節,糉子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