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年俗文化作文

年俗文化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4W 次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年俗文化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年俗文化作文

年俗文化作文1

回到老家,心裏可高興了,農曆新年習俗總會讓我吃驚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個了:吃年飯,看晚會,午夜放煙花和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媽等親戚都歡聚一堂,外婆外公滿臉喜悅,開心地忙碌着。對,今天我們要吃年飯了!“噼裏啪啦”,一陣鞭炮聲響起,年飯做好了!當然,吃年飯總忘不了土地爺爺,敬幾根香,擺幾碗菜和一碗飯,求土地爺爺保佑,來年豐收。接下來,便入席了。吃罷年飯,大家都坐在爐子旁邊聊天。外公外婆這時候可就忙咯!吃年飯(也可以說是團圓飯),是農曆新年的重要習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兒,大家都會趕回來,和家人一起共享這美好的時刻。吃年飯時,大家總有很多話要說,說工作,說家庭,等等。吃年飯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只要家人都到齊了,想什麼時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農曆新年聯歡晚會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時候:收壓歲錢。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大舅舅一個,小舅舅一個,外婆一個……大家都忙活完了,該坐下來休息休息了,於是,我們便團聚在一起看農曆新年聯歡晚會。邊看邊聊,彷彿話總也說不完似的。總算熬到12點了,午夜煙花快燃放了!“轟!”一個禮炮打響了,天空頓時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斕的綵衣。隨着第一個禮炮的打響,各家不約而同地放出了各種款式的煙花,每一家的屋頂上都掛上了一個美麗的帽子。放煙花的聲音震耳欲聾,五彩的煙花使我眼花繚亂。我和大舅媽跑到樓頂上觀看煙花,我興奮得直跳:“我這次苦熬到12點真是沒白費,這真是太壯觀了!”午夜放煙花,有可能是每個地方都有的習俗,有可能是我們家鄉特有的.一種習俗,但都一樣,我見識到了,你們也聽說了!

這天,是初一,纔剛起來,就聽見門外一陣拜年聲:“給您老拜年了啊!”“哎!來了來了,新年快樂!”“新年快樂!”這時候,外婆正忙着做早餐,外公則正忙着招呼人。“坐一下吧啊?”“不了不了。”這樣的對話總會聽見很多次。我趕緊吃完早餐和小舅舅他們出門了。小舅舅的雙胞胎女兒紫依和紫芊各提着一個袋子,每到一處袋子裏的東西就會增加一點,可高興壞她們了。所謂的拜年呢,就是挨家挨戶地走動,有時候會在哪一家坐一會兒,聊聊天什麼的。而小孩子就提着個袋子去拜糖。聲明一下啊,我可沒有哦!

年俗文化作文2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對於中國人來說很重要,人們覺得過了春節,才意味着開始新的一年,我家這裏更是如此。

我的家鄉位於天津市津南區葛沽鎮。一進農曆臘月,人們就開始爲春節做各種準備,大街小巷也有了十足的年味兒,各家商鋪開始囤足年貨,眼花繚亂的年貨、年禮擺滿大街,供人民挑選。臘月初,人們會給家裏每個人買新衣服,等到過年的時候穿,意味着新年新氣象,從裏到外都是新的開始。大概從二十二這個集(葛沽這個地方按農曆每逢帶二、五、八的日子都是趕集的日子),人們就開始把過年所需要的乾果鮮貨、海鮮、蔬菜、雞鴨魚肉買回家,當然,更少不了葛沽特產的青水蘿蔔。年,馬上就開始了。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寫大字,二十五掃房土,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貼倒酉,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初三的盒子往家轉,初四烙餅炒雞蛋,初五剁小人,到這爲止,有的人可能會說:“過了初五,這個年是不是差不多結束了呢?”不,葛沽的年纔剛剛開始。

每年正月初六,葛沽的花會表演就陸續開始了。大家聽說過葛沽花會嗎?讓我來爲大家介紹一下吧!聽老人們說:葛沽花會可是有着悠久歷史的,他其實是葛沽媽祖文化的一個延伸,最早出現在明代永樂年間,清朝乾隆年間最爲興盛,到現在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了。當年的葛沽鎮居民多以漁業爲生,常年出海,爲保佑平安都信奉海神娘娘。到了春節,當地的富商和官府就把海神娘娘的塑像放入官轎,用人擡着沿街觀燈,有時,就會有漁民前來進香禱告,祈求海神娘娘保佑家人出行平安。時間一長,越來越多的漁民前來禱告,逐漸形成了寶輦盛會。後來由各個職業的人們扮演的以水滸故事爲背景的高蹺也盛行起來。

幾百年過去了,葛沽花會一直延續至今,每年正月初六開始,就會有高蹺、竹馬、旱船、龍燈、大頭娃娃等耍樂會隊伍和大輦沿街交替表演,尤其是正月十六“接駕”這一天,從早上一直表演到晚上十一、二點鐘,鑼鼓喧天,燈火輝煌,人山人海,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們和我們一起度過一個熱鬧的新年。

過了正月十六,該上班的上班,該上學的上學,迴歸正常生活,年,結束了。

大家是不是也對葛沽的花會有所期待呢?那麼,歡迎大家正月十六來我們葛沽看花會。

年俗文化作文3

回到老家,心裏可高興了,新年年俗總會讓我吃驚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個了:吃年飯,看晚會,午夜放煙花與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媽等親戚都歡聚一堂,外婆外公滿臉喜悅,開心地忙碌着。對,今天我們要吃年飯了!“噼裏啪啦”,一陣鞭炮聲響起,年飯做好了!當然,吃年飯總忘不了土地爺爺,敬幾根香,擺幾碗菜與一碗飯,求土地爺爺保佑,來年豐收。接下來,便入席了。吃罷年飯,大家都坐在爐子旁邊聊天。外公外婆這時候可就忙咯!吃年飯(也可以說是團圓飯),是春節的重要年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兒,大家都會趕回來,與家人一起共享這美好的時刻。吃年飯時,大家總有很多話要說,說工作,說家庭,等等。吃年飯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只要家人都到齊了,想什麼時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節聯歡晚會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時候:收壓歲錢。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大舅舅一個,小舅舅一個,外婆一個……大家都忙活完了,該坐下來休息休息了,於是,我們便團聚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邊看邊聊,彷彿話總也說不完似的。總算熬到12點了,午夜煙花快燃放了!“轟!”一個禮炮打響了,天空頓時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斕的綵衣。隨着第一個禮炮的打響,各家不約而同地放出了各種款式的煙花,每一家的'屋頂上都掛上了一個美麗的帽子。放煙花的聲音震耳欲聾,五彩的煙花使我眼花繚亂。我與大舅媽跑到樓頂上觀看煙花,我興奮得直跳:“我這次苦熬到12點真是沒白費,這真是太壯觀了!”午夜放煙花,有可能是每個地方都有的年俗,有可能是我們家鄉特有的一種年俗,但是都一樣,我見識到了,你們也聽說了!

這天,是初一,纔剛起來,就聽見門外一陣拜年聲:“給您老拜年了啊!”“哎!來了來了,新年快樂!”“新年快樂!”這時候,外婆正忙着做早餐,外公則正忙着招呼人。“坐一下吧啊?”“不了不了。”這樣的對話總會聽見很多次。我趕緊吃完早餐與小舅舅他們出門了。小舅舅的雙胞胎女兒紫依與紫芊各提着一個袋子,每到一處袋子裏的東西就會增加一點,可高興壞她們了。所謂的拜年呢,就是挨家挨戶地走動,有時候會在哪一家坐一會兒,聊聊天什麼的。而小孩子就提着個袋子去拜糖。聲明一下啊,我可沒有哦!

年俗文化作文4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

臘月,是迎春的前奏。

臘八粥,拉開了新年的序幕。唱着喜氣洋洋的歌謠,有一個熱鬧的新年向我們走來。在滄海桑田的變化中,在歷史長河的更替中。年俗文化也隨這時代在變遷,但我們仍然固守的是兩千年來的文化傳統。

走向大街,滿滿的一股年味。這邊的糖果、乾果。那邊的窗花、對聯,也伴隨這陣陣叫賣聲,年的氣息在漸漸逼近。我也在期盼着它的到來。再看看挨家挨戶,年貨都辦好了。有得忙活着整理,打掃屋裏屋外的衛生。得精心的進行掃除。寓意則爲想去除一年的晦氣,來迎接來年的風調雨順。打掃完後,貼窗花、貼對聯兒。

伴隨着臘月二十三小年的到來,人們請來竈王爺,預示着一年的紅紅火火。然後接着開始蒸肉、做菜、包餃子,準備着過年的食材。挨家挨戶飄着陣陣年味的氣息。一切都準備就緒,就等着年三十到來。心情也是無比的激動。人們開始放鞭炮,準備年夜飯。全家人坐在一桌,圍着一桌飯菜,而孩子們欣喜的穿戴上新衣新帽,或者陪着夥伴們出去玩兒。一家人其樂融融,品嚐着年夜飯。計劃着未來的光景。等到十二點,最令人激動的事就是長輩們把準備好的紅包分發給孩子們,雖然現在長大了,但這也是我最期望的事情。

年真正的味道在於,無論路途多麼遙遠。一聲真摯的問候,家人的陪伴纔是最真實的年的味道。即使大富大貴、山珍海味,都替代不了家帶給的溫暖。家是溫柔的.港灣。

年真正的味道在於我們對美好生活的體驗和享受。年聊會了你向善。年讓人趨向美。各地方區域的不同,年俗文化也各有千秋。但是年承載着多少億人情感,帶給人濃濃的家的味道和親情的品味。無論今年、明年,還是以後的任何一年。伴我成長的是家鄉濃烈的年味,有散發着年味的美好回憶,也有傳統地域文化風格。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生生不息的發源地。

四溢飄香的是年的味道,在每一個人的心裏。在匆忙趕回家的腳步裏,在和親人團聚的期盼裏。年追趕着時間,踏着腳步,伴隨着臘梅獨俏枝頭的喜慶,攜着春的氣息,它撲面而來,我們要做的就是張開雙手迎接它的美麗,迎接它的光芒。

年俗文化作文5

“過年”是中國人經幾千年流傳演變、積累豐富的年俗文化,被人們視爲一年中所有節令中最隆重、最喜慶的節日。各個地方過年的習俗、講究各不相同。

我家鄉的農曆新年習俗到了農曆十二月二十四開始籌備過年的東西,家家戶戶把家裏的每一個角落打掃得一塵不染,家裏變得煥然一新;用物和被帳都行清洗,謂之“採囤”。人們便忙碌張羅備辦各式年貨了:買雞、鵝、鴨、魚肉;添制新衣飾;新購傢俱、器皿;選購年畫、春聯等。尤其要買柑桔、青橄欖等水果作象徵吉祥如意和迎送親友的佳果。舊俗過年前,男必新理髮,女必“挽面”,現女子多爲剪髮美容。到了年三十(除夕),清晨時,在門口掛上紅紅的大燈籠,貼上新的'對聯。主婦們便忙着準備做一年之中最豐盛、最富意義的團年飯。團年飯,顧名思義,是一家在過年時歡聚在一起吃飯,連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記的。一家人團團圍堅,這是每個家庭大團圓的美好時刻。一家人不論平時天各一方,或者平時有多少疙瘩,這個時候也應該歡聲笑語,不能說傷心事或吵鬧。將至新年的鐘聲,每家每戶把掛着的衣服都摺好,免得日掛夜掛。然後趕着熬糖水,每條小巷都飄着糖水的香味,讓人直流口水。深夜十一點時,鞭炮聲逐漸響起,人們爭先恐後地去寺廟,看舞獅表演。每個小孩爭着摸龍頭,象徵在新的一年裏龍精虎馬。大人拿着美味佳餚,誠心拜祭廟裏的大王,託他保佑全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整個寺廟人山人海,擁擁擠擠,鞭炮聲日夜不絕。正月初一,不許掃去鞭炮紙。以免掃去財氣,因爲農曆新年期間燃放鞭炮,人來客往,地上紙屑、垃圾特別多,不打掃一下的確有礙大雅,因此,人們從外面掃到裏面,把財氣掃進屋來。我去衣櫃拿新衣服準備換上去拜年,因爲新衣服肯定有線,所以我拿剪刀,但是我怎麼也找不到剪刀,我恍然大悟——因爲年初一不能動剪刀,免得口舌之爭。去親戚家拜年時,要說一些吉利的話,千萬別說“破”、“壞”、“沒”、“死”、"光”、“鬼”、“殺”、“病”、“痛”、“輸”、“窮”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說出口來。正月初二,人們買一條鯉魚,用來拜神後,就帶鯉魚到大海放生。正月初五,人們放鞭炮迎接財神爺。正月十五,是農曆新年最後一天。家家戶戶都煮元宵,老人家吃一碗長壽麪。鬧元宵,吃元宵,骨肉團聚滿歡喜!

喜氣洋洋的農曆新年,雖然各地的風俗各有不同,但是中國的五十六個朵爭奇鬥豔的鮮花,心連心,開心度過一個有一個的農曆新年。因爲農曆新年正是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

年俗文化作文6

“過年”是中國人經幾千年流傳演變、積累豐富的年俗文化,被人們視爲一年中所有節令中最隆重、最喜慶的節日。各個地方過年的年俗、講究各不相同。

我家鄉的新年年俗到了農曆十二月二十四開始籌備過年的東西,家家戶戶把家裏的每一個角落打掃得一塵不染,家裏變得煥然一新;用物與被帳都行清洗,謂之“採囤”。人們便忙碌張羅備辦各式年貨了:買雞、鵝、鴨、魚肉;添制新衣飾;新購傢俱、器皿;選購年畫、春聯等。尤其要買柑桔、青橄欖等水果作象徵吉祥如意與迎送親友的佳果。舊俗過年前,男必新理髮,女必“挽面”,現女子多爲剪髮美容。到了年三十(除夕),清晨時,在門口掛上紅紅的大燈籠,貼上新的對聯。主婦們便忙着準備做一年之中最豐盛、最富意義的團年飯。團年飯,顧名思義,是一家在過年時歡聚在一起吃飯,連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記的。一家人團團圍堅,這是每個家庭大團圓的'美好時刻。一家人不論平時天各一方,或者平時有多少疙瘩,這個時候也應該歡聲笑語,不能說傷心事或吵鬧。將至新年的鐘聲,每家每戶把掛着的衣服都摺好,免得日掛夜掛。然後趕着熬糖水,每條小巷都飄着糖水的香味,讓人直流口水。深夜十一點時,鞭炮聲逐漸響起,人們爭先恐後地去寺廟,看舞獅表演。每個小孩爭着摸龍頭,象徵在新的一年裏龍精虎馬。大人拿着美味佳餚,誠心拜祭廟裏的大王,託他保佑全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整個寺廟人山人海,擁擁擠擠,鞭炮聲日夜不絕。正月初一,不許掃去鞭炮紙。以免掃去財氣,因爲春節期間燃放鞭炮,人來客往,地上紙屑、垃圾特別多,不打掃一下的確有礙大雅,因此,人們從外面掃到裏面,把財氣掃進屋來。我去衣櫃拿新衣服準備換上去拜年,因爲新衣服肯定有線,所以我拿剪刀,但我怎麼也找不到剪刀,我恍然大悟——因爲年初一不能動剪刀,免得口舌之爭。去親戚家拜年時,要說一些吉利的話,千萬別說“破”、“壞”、“沒”、“死”、"光”、“鬼”、“殺”、“病”、“痛”、“輸”、“窮”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說出口來。正月初二,人們買一條鯉魚,用來拜神後,就帶鯉魚到大海放生。正月初五,人們放鞭炮迎接財神爺。正月十五,是春節最後一天。家家戶戶都煮元宵,老人家吃一碗長壽麪。鬧元宵,吃元宵,骨肉團聚滿歡喜!

喜氣洋洋的春節,雖然各地的風俗各有不同,但中國的五十六個朵爭奇鬥豔的鮮花,心連心,開心度過一個有一個的春節。因爲春節正是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

年俗文化作文7

新年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爲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壓歲錢

新年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爲“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牀腳;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衆賞給,也可在春節夜孩子睡着時,家長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

民間認爲分壓歲錢給孩子,當“年”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用這些錢讓它化兇爲吉。壓歲錢牽繫着一顆顆童心,而孩子的壓歲錢主要用來買鞭炮、玩具和糖果等節日所需的東西。

現在長輩爲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壓歲餞的數額從幾十到幾百不等,這些壓歲錢多被孩子們用來購買圖書和學習用品,新的時尚爲壓歲錢賦予了新的內容。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新年,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爲門心、框對、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新年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爲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俗文化作文8

一年一度熱鬧非凡的農曆新年眨眼間就過去了,每個地方的農曆新年習俗都各具特色。你想知道我家鄉的農曆新年習俗嗎?那就和我一起重溫那美好的時光吧!

臘八,似乎就是農曆新年的前奏曲,一到臘八,媽媽就會用大米、糯米、麥仁、小棗、豆子、小米等熬成香甜美味的臘八粥,喝了臘八粥,人們就會知道年就快要來到了。

臘月二十三,在我們家鄉是祭竈的日子。在這一天,大人們會拿着麻糖來到廚房的竈臺前祭祀竈王爺,據說這是請他回到天庭後,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多美言幾句。祭祀過後,我們就會分享又酥又甜的麻糖。

臘月二十三彷彿吹響了農曆新年開始的號角,臘月二十三過後,家家戶戶都會忙碌起來,在除夕之前,我們都會把房子打掃的一塵不染,然後購年貨、蒸花糕、貼花花……

到了除夕,年貨都準備得停停當當,家家戶戶的門上和窗上都貼上來紅紅的對聯和窗花。在這一天,不管你是什麼時候吃的午飯,餃子包好後,人們就會早早地把鞭炮掛在樹上,餃子一入鍋,就開始放鞭炮。這在我的老家這叫做搶福,誰家放鞭炮越早,誰家吃餃子越早,就意味在下一年中誰家的福氣就越多。餃子煮熟後,還有一個更有趣的習俗,那就是盛出第一碗餃子,先要祭祀祖先,祭祀完畢後,把餃子重新放入鍋裏煮一下,重新撈出後,全家人才圍在一起品嚐這餃子的美味。吃完了年夜飯,全家人坐在電視機前,愜意地等待着觀看農曆新年聯歡晚會。這一夜除了比較小的`孩子,人人都得一晚上不睡覺,這叫做守歲。

新年終於來到了,正月初一,雖說新年,卻不如除夕的熱鬧。早上,人們要早早地起牀,放鞭炮,吃餃子。孩子們跟在大人的身後,來到長輩家磕頭拜年。在這一天,最開心的就要數我們小孩兒了,我們會收到很多的壓歲錢,拿着壓歲錢的我們,盡情地去購買鞭炮和零食。

眨眼間,農曆新年的又一個高潮——元宵節到來了。早上,人們早早地涌上街頭,興高采烈地觀看着舞獅子、耍龍燈、踩高蹺……到了晚上,全家人一起去賞花燈,看禮花。街道上,各個商店的門口都掛滿了紅紅的大燈籠,每個招牌上都圍着五顏六色的彩燈,在這樣的禮花,這樣的花燈連在一起,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呀!

怎麼樣?我家鄉的農曆新年習俗很有趣兒吧!明年的農曆新年,歡迎你到我的家鄉來做客,感受一下我家鄉的農曆新年習俗吧!

年俗文化作文9

農曆新年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爲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壓歲錢

農曆新年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爲“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牀腳;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衆賞給,也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時,家長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

民間認爲分壓歲錢給孩子,當“年”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用這些錢讓它化兇爲吉。壓歲錢牽繫着一顆顆童心,而孩子的壓歲錢主要用來買鞭炮、玩具和糖果等節日所需的東西。

現在長輩爲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壓歲餞的數額從幾十到幾百不等,這些壓歲錢多被孩子們用來購買圖書和學習用品,新的時尚爲壓歲錢賦予了新的內容。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農曆新年,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爲門心、框對、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農曆新年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爲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俗文化作文10

說到農曆新年,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可你們知道農曆新年的來歷嗎?

農曆新年有很悠久的歷史呢,傳說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它頭長觸角,兇猛異常。每年除夕“年”都會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十分可怕。據說“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所以每年除夕,人們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以驅除“年”;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訪友道喜問好相互慶賀平安度過了“年”關。這風俗越傳越廣,便成爲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農曆新年”。

一直是個小書迷的我,今年早早地就在盼着這個隆重節日的到來了,一則我喜歡熱鬧,喜歡看天空中五彩繽紛的煙花綻放出的美麗,二來我不僅可以享用美食給我帶來的盛宴,更可以享用書本給我帶來的盛宴了!因爲我早已和媽媽約好,今年的農曆新年,我的.新年禮物由新衣服改爲一套“兒童文學套餐”了!

過年放煙花爆竹已經成爲了一種風俗,愛熱鬧的我當然不會錯過這個放煙花的好機會。年三十,我和媽媽買了許多煙花和爆竹,有“吉祥如意”、“蝴蝶”、“火箭”等好多種類。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來到樓下,找了一塊空地,盡情地放煙花。我先放了“吉祥如意”,一朵朵燦爛的煙花在空中綻放了,猶如一朵朵花兒,漂亮極了。接着我又放了“蝴蝶”。看!淡紫色的煙花在空中綻放後,立即分散開,形成了一隻美麗的蝴蝶圖案,可惜這隻“蝴蝶”只在天空中持續了4秒鐘。在我的強烈攻勢下,不一會兒,一大堆煙花便化爲了無數碎片和塵埃……我們本該放完煙花就回家的,可我仍然戀戀不捨,想在樓下繼續欣賞天空中煙花那別樣的美麗。瞧!那邊的煙花在空中綻放後,像流星一樣落下來,漂亮極了!這邊的煙花雖然不是很大,但也十分漂亮,淡紫色給人一種高貴的感覺,很吸引人。漸漸地放煙花的人越來越少了,我們也興高采烈地回家收看農曆新年聯歡晚會了。

午夜零點的時候,隨着趙本山爺爺小品的熱播,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我們迎來了最讓我興奮的一天——兔年農曆新年!只見媽媽爲我端來了糖水,寓意我的生活從今天開始一年都是甜的。爸爸拿出給我買的玩具——一個彩色彈力球,祝我的生活越彈越高、越彈越美。最激動人心的一刻,是媽媽拿出了我的最愛——兒童文學套餐!新年禮物一到手,我的眼皮就開始打架了,不知不覺間我枕着心愛的讀物睡着了,我知道醒來後還會有美食帶來的快樂。

不出我所料,今年的餃子特別美味可口,我真地饞涎欲滴嘍!農曆新年快樂,快樂農曆新年!美哉,我的快樂農曆新年!

年俗文化作文11

一年一度的年俗文化節又到了,聽說街上張燈結綵,賣什麼的都有,我和媽媽決定去一睹風采。

來到街上,一眼望去,是琳琅滿目的鋪子。有賣小吃的,有賣首飾的,還有賣我最喜歡的手藝品的,都是當地的一些特色產品。

一走進去,就看到一隻舞龍的大老鼠,大老鼠手裏還拿着一副對聯:五鼠迎新福,傾聚莫干山。鼠年出生的我迫不及待地和它合了一個影。突然,我眼睛一亮,看見了一些深綠色的小動物:鳥、青蛙、烏龜、蟋蟀……還有籃子,原來那是一些竹製品。我拿起一隻烏龜細看,許多根竹片交織在一起,密密麻麻的,形成了一個烏龜的殼,在殼裏又插入淡綠色的頭和四肢,不仔細看像真的一樣。邊上,老闆叔叔的手像有魔法一樣,一根根竹蔑條在他的手中變成了一件件手工製品,一桌子的竹製品,個個都做工精巧,惹人喜歡。

隨後,我們又逛到轉角處,那裏有一個專門賣桃核手鍊那小攤子又吸引了我。各式各樣的桃核手鍊串加在一起,整齊地擺在桌子上,讓喜愛小飾品的我愛不釋手。經過一番精心挑選,媽媽挑出了兩串比較好看的'桃核手鍊。一串由紅色瑪瑙和桃核串編而成,一串由銀珠子和桃核串編而成的。我試戴了一下,兩串都很合適,媽媽見了也很是喜歡,便問老闆:“一串多少錢?”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一串小小的手鍊居然要一百塊錢。聽聽價格我頓時便有點捨不得買了,但我看着那精巧的桃核手鍊又有點渴望,很糾結。媽媽望着我,問:“你喜歡哪一串?”我很難抉擇,一下子想這條一下子又想那條。媽媽看了看後決定兩串都買,於是和老闆討價還價。媽媽說:“老闆,都是本地人,便宜點。”“賣一百一串的,給你八十。”老闆說。“買兩串便宜點。”“已經很便宜了,我這些都是純手工製作的。”“兩串一百五。”“好吧,好吧,賣給你了。”最終,一百五十元的價格買了兩串核桃手鍊。戴上手鍊,我們又逛了其他的攤位,又買了很多小禮物。

年年逛年貨節,年年帶給我不一樣的感覺。今年,我們又買了許多東西,滿載而歸,真開心,滿心期待下一次的年俗文化節快快到來!

年俗文化作文12

泱泱華夏,盛開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

白族,是我國西南邊疆一個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民族,白族主要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白族也有自己十分好看的服飾,因爲是“白”族,所以衣服是白色的,有幾朵粉色的小花繡在白衣服上,顯得格外漂亮;還有那頭飾,頭冠以風、花、雪、月爲題。白族的語言跟我們截然不同,白族人稱女士爲“金花”,而男士則爲“阿鵬哥。”

有一次,我去雲南大理玩,導遊帶我們家一大夥到一家茶館品茶。到了包廂,我看見兩位白族阿姨正在泡茶,“第一杯是苦茶,是用土罐烘烤的綠茶泡製而成,味香苦;第二道是甜茶,是以紅糖和牛奶製作的乳扇衝開水泡製而成,第三道茶是回味茶是用蜂蜜泡開水而成的,味道很甜。”一位阿姨說。另一位阿姨補充道:“這是三道茶,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說法。這三道茶也是我們白族待客的禮物,代表我們白族對客人的尊敬與熱情。”

這就是白族,雖然他們人數不如漢族的多,但他們的熱情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雪頓節是每年藏曆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傳統的節日。在藏語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頓”是“吃”、“宴”的意思, 雪頓節按藏語解釋就是吃酸奶__的意思,因此又叫“酸奶節”。雖然酸奶我們都吃過,但藏族人民卻還是把這個加入了民俗的.行列中。

“雪頓節”是藏族人民最快樂的一個日子,在這天大家都在吃酸奶,還在一起比賽呢。瞧,這擺放酸奶的桌子一眼望不到頭,大家都爭先恐後地來到桌子前,每個人都有三十個碗,碗裏盛滿了酸奶,看誰在最短的時間裏喝完這麼多酸奶。來參賽的人有老人、中年人、青年人、小孩,各色各樣的人都有。大家來參加比賽並不是爲了吃的,而是爲了使場景更熱鬧點,讓別人更開心一點。

終於,扣人心絃的比賽開始了,大家拿起碗,拉開了嗓子,“咕嚕咕嚕”地喝着。開始,大家不分上下,時間長了,許多人因喝不下而退出了比賽,在一旁給別人加油。其中有一位強壯而有力的中年男子取得了勝利,大家一起開心的爲他祝福。

比賽好了以後,江嘎爾、香巴、覺木隆這後期新派藍面具四大團體,輪流在羅布林卡戲臺上,演出一整天自己拿手的,也是傳統劇目整本戲,有《迥布頓月頓珠》、《諾桑王子》、《文成公主》、《白瑪文巴》等。大家一邊吃酸奶,一邊看戲,真是不亦樂乎。

藏族有着自己各具特色的節日習俗,一直在慢慢的盛開着,散發着淡淡的香氣,一直吸引着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