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漫步於什麼作文八篇

漫步於什麼作文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1W 次

篇一:漫步於老屋

漫步於什麼作文八篇

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個自定義的世外桃源,有些人的是高樓林立,有些人的是綠樹成蔭,有的是鮮花滿地。在我的心目中,也有一個屬於我自己的世外桃源——我的老屋。那裏綜合了綠樹成蔭和鮮花遍地,真是美麗至極。

我的老屋在山溝溝裏,那裏交通不便,但正因爲如此,那裏的自然環境得以保持,一點兒也沒有被污染。雖然這裏有不少人,但他們幾乎都知道保護環境,所以人爲所造成的環境影響很小。

現在正值春季,是一年中環境最美的季節,所有的花草樹木都穿上了綠衣裳,那種綠,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無法用畫筆來描繪,只能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那種綠,是獨一無二的綠。當太陽出現後,翠綠的樹葉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耀眼。當你漫步於這裏時,會感到到處都充滿生機,連空氣中也有了生命的味道,這裏簡直是人間仙境。

但是,近幾年以來,隨着社會的變化,每一個家庭都富了起來。有錢,按理說是一件好事,但在我的老屋,卻並不是。原來住的地方交通不便,現在有錢的,都把房子搬到馬路邊上去了,這樣一來親兄弟卻分離了,東一個西一個。鄰居是陌生的,環境也是陌生的,而且還經常掉東西,一不留神就掉了,不敢把東西往外面放。在以前,我們住在老屋時,即使晚上不關大門也沒什麼,

東西絕對不會掉。

現在,再往溝裏走,溝裏也沒有幾個人,但我的爺爺奶奶和我的乾爸乾媽依然還在,其他的就沒有什麼人了,只有在上香時纔會看見一些人,或者是原來溝裏的人來種地,感覺特別淒涼、悲愴,沒有以前好玩了。

其實有時候換個角度想一想,這樣也好,這樣的生活有利於這一片未被開發的地方,他就能繼續保持它的原生態了。

這就是我老屋的環境,無論他怎麼改變,它依舊是我心目中的世外桃源,不僅僅是因爲這兒美麗,還因爲這兒有我無數的童年回憶:快樂的、傷心的、憂愁的、煩躁的……

篇二:漫步於秋

深秋時節,村莊後的荒地上長滿了金燦燦的野菊花,淡綠色葉子襯着一顆黃澄澄的花心,韻致特別。微風拂過,散發出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鼻子忍不住湊上前去,輕嗅更顯幽雅宜人之感,令人心裏通透。我認爲她的幽香絕不亞於桂花,使我感慨。一朵花佇立於園中,若無香則無人嗅,若無味則無人近,若無色則無人賞,倘若三者俱全便會引人長佇,十里飄香。

此情此景怎能允許空蕩下去呢?趕緊抓住機會下載一首《牧羊曲》、《秋芙蓉》,在此秋景之下是多麼富有情趣。此時,黃花的映襯更顯秋的韻味。浮現在眼前的是你深秋時節揮舞着鞭,是你不屈的身影,雁聲提醒了你,秋天已被思鄉的情感侵染了,你的蒼顏白髮,你此時低吟:“馬遲遲,路漫漫幕雲蒼黃雁聲寒,高租秋風辭意,原見民生盡歡顏……”

此時你已離開,但後人爲你譜了曲子,並得到了傳承。我試圖追尋你的足跡,在秋景越發感慨,此時天空下起了綿綿秋雨。雨似蜜似酒滋潤心靈,此時《秋芙蓉》的音調已漸漸升高,我想秋天必然是這種情景,滿塘荷葉黯然,在時光更迭中獨守一截老根,海棠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菊花把荒地與門前都控制住了,雨停了,夜深了人靜了,月亮披着一件煙霧似的長袍像一位縞素的仙女,正在透過窗子凝視我微笑。

秋是一條美麗而曲折的幽徑,路旁有戀花的蜂蝶,累累果實香氣撲鼻,我獨自徘徊在這靜謐小道,欲語又停留。

篇三:漫步於古典長廊

中華五千年的文化的沉澱,博大而精粹,從唐詩到宋詞再到元曲無一不是唯美的,從結繩記事到龜紋問卜,從萬里長城到紫禁城,古人的智慧讓我們驚歎讚賞。

古典如畫,於是我漫步在文化的長廊,領略古人的風采與智慧!

走在古典的長廊中,我看見了一對悽美的情侶。上天註定他們無緣,他們廟裏求籤,願菩薩保佑他們,可惜天不隨人願,最終他們因種種原因陰陽相隔,但他們情比金堅。生不能在一起,死後便化爲蝴蝶永生永世長相廝守。噫!我被他們生不同寢,死不同墓的愛情所折服,他們又可曾想到,千年之後這段悽美的故事會成爲佳話呢?在宋朝我與蘇軾一同出獵,我們在樹林中痛飲一翻,在臨別前他發出了“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的嘆息,爲他感到惋惜,一個人才埋沒了。而在那時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才被淹沒了呢?無可計數,大多數都像范仲淹那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可卻沒人去當伯樂來發掘這些人才。

在繁雜的世界中我探訪到了,一處幽靜的世外桃源,這個地方彷彿是另一個世界,沒有車馬喧囂。沒有烏紗帽的重負。那裏南面有座大山,在山腳下依稀可見一戶人家,走上前去在房後有一叢菊花,而菊花叢中傲然佇立位老者,他在那些高潔的菊花中悠然自在,彷彿是爲仙人。他每天披星戴月,朝而往,暮而歸的辛勤勞作,無奈他不曾事農桑,在南山下中的豆子長的是草盛豆苗稀的一番景象,見我前來拜訪,老者接我到屋前的桌子前請我品嚐它的菊花茶,我們品着茶,話着桑麻,他說他曾爲過五斗米而棄官回鄉。來到此處,過着怡然自得的生活。我讚歎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不爲名利所累,不爲絲竹擾亂心神,美哉,靜哉。

在山間漫步行走,忽聽一聲“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尋聲而望,只見一中年男子,在蜀道上一手握一瓶酒,一手端着杯盞,在那飲酒作詩。我上前去聽他作詩,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爲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從詩中我彷彿感受到了男子對國家的憂慮與關切,讓我想起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句名句。我感受到了面前這位男子的愛國情結。於是,我上前與他攀談,我與他討論天下局勢,而他視我爲知己,我倆把酒臨風,吟詩作對,好不快哉,我聽他吟道:“與君歌一曲,請君爲我側耳聽。將進酒,君莫停。”我感到他內心的怒火與無奈,於是便勸解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願君珍重。最終我因不勝酒力,而昏睡過去,醒來時,那男子已不知去向何處。人已去,可他吟的詩彷彿還在我耳邊縈繞,無奈,只得感嘆踏上歸途。

漫步在古典文學的長廊中,我見到許許多多的人,他們有的爲情所悲;有的避塵隱世;有的懷才不遇而倍感憤怒與無奈。這一人人,一幕幕匯成了中華之精粹,民族的明珠。感古人的才情,憶舊人時節兒時明月,心生感觸,作此篇,聊慰吾心,願古典之花,永不凋零。

篇四:漫步於雨_600字

雨緩緩的來了,似乎戀上了這裏,停停歇歇,持續了小半月。拿起傘,準備去散散心。

打開門,映入眼簾的並非是想象中的積水過多,而是撲面而來的陣陣清風,風中的微微溼意柔柔的撫了撫臉頰,不帶滯重,反覺清爽。腳下雖生涼意,卻不足以抵擋對雨的好奇。

雨霧瀰漫世界,只能隱隱看到遠處靜默着的幾個山頭、樓頂。他們沉寂在雨中,彷彿無人可以驚擾酣夢。稀稀零零的車間或從路上駛過,卻沒了往日的疾馳,都是緩緩地,柔柔地,絲毫不願破壞了這難得的寧靜。

路燈漸漸地亮了起來,照亮了在他周圍旋轉起舞的雨滴,將他們那優美的弧線映在人的心中。順着雨滴向上望,想知道是誰將他們鍛造得如此迷人,卻只望到那隱天蔽日的烏雲。

撐開傘,邁出步子。恍惚間,一陣似箏般悠揚的旋律傳入耳中,遁聲尋去,原是雨滴不間斷得打在路旁車頂上,綻開一朵朵水晶花,恰是一頂頂銀色小王冠,也正是在加冕的同時,奏出了加冕樂。我的手不由得伸出傘外,也想擁有那樣的榮譽,卻只覺一陣陣清涼混着酥麻傳入心頭,激起層層漣漪……

在這個喧囂的時代,每天不是車流的鳴笛聲,便是數不勝數的噪音傳入耳中。耳也不知不覺習慣了這般嘈雜,倒是像今日這般的寧,反倒是不大習慣了。這個雨天讓我從耳至心,由外及內都享受了一次難得的洗禮,頓覺神清氣爽,只願沉浸於這夢境之中。

收回手,攥緊傘,我想緊緊留住那份清涼,使自己也融入於這一片雨霧之中。

篇五:漫步於歷史長河中

我漫步於大千世界中,我看到了這樣或那樣的事,使我感覺到人間的溫情與冷漠。

回瞰歷史,我們古老中華民族也不斷地傳承着那悠遠的民族古韻。不信,你看!我漫步於歷史長河之中,看到了這樣或那樣的人,他們有的身上籠罩着榮光,幾千年受人民的敬仰,有的雖受排擠與欺壓,我們也仍記着他們。漫漫五千年的華夏文明,使中國註定成爲了一個不平凡的國家,涌現着一批又一批傑出的人。

勾踐,是堅忍的代表。面對“勝者王侯敗者寇”的境遇,他勇於說不,是他甘於作階下囚嗎?不,他在夫差身邊卑躬曲膝十年之久,爲的是有朝一日重興越國。江心的獨木舟,承載着他在江邊招賢納士;一張薪牀,上面早已沒有他的愛妾,有的只是父老對他深切的期望,在那堅毅的眼神中閃爍,有的只是他復國的堅定決心。一枚苦膽,呼喚他莫忘將來,莫忘屈辱,更提醒他時刻銘記自己的信念。臥薪嚐膽,成就了“三千越牢可吞吳”的神話,成就霸業。

司馬遷,是毅力的代表。爲將軍袒護,卻招至牢獄之災,面對即將到來的腐刑,他想去自己撞,他寧受腐刑。憑着“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信念,收集無數史書,整理各地材料,爲王侯將相諸子百家列傳,忘卻了自己,把整個生命獻給《史記》,終於成就大業。無人知曉當時的皇帝,人人卻都知道史家之絕唱的作者,那麼,他的生命一定是“重於泰山”的充滿毅力的代表。

漫步於歷史長河中,我看到了無數人傑,看到了他們身上淵源流長的中華精神,孝、義、信、堅強……這些精神在他們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體現。同時,我們也記住了他們,記住並弘揚他們身上的精神。

篇六:漫步於陽光般的花海

花,有的可愛;有的嬌豔;有的高貴華麗;有的樸素自然。花的美不在於外表,而在於本質的情誼。

——題記

漫步於花海之中,採一朵最美麗的風信子,送給我親愛的朋友,讓他來見證我們永恆的友情。伯牙,子期,因爲伯牙的一首《高山流水》而相識。伯牙的琴曲婉轉悠揚,是那麼的動聽,而在他的琴聲中又隱藏着的那種知音難尋的寂寞,又有誰讀出、聽出了呢?唯有他——子期,他聽出了伯牙心中的寂寞。他們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伯牙彈,子期醉,又是多麼的美好。只可惜,幾年後,子期命薄。而伯牙是那麼的悲憤,只有摔琴絕弦以應知音好友……

漫步於花海之中,採一朵最溫暖的康乃馨送給我最愛的母親,讓他來見證現在點點滴滴的小事上,母親對我的關懷。我的母親是一個最普通、最平凡的母親,她除了上班就是把家打掃乾淨、做飯。每天早上,早早叫我起牀,他對我的關懷與愛,總讓我無法忘記……

漫步於花海之中,採一朵最天真的雛菊,送給我走過三年時光的初中同學,讓這種純真與頑強展現我們的成長的頑強拼搏。初中的同學,是一杯苦咖啡,濃濃的苦,浸漫在初三的每個角落裏。初三的我們不再有初一、初二的那種輕鬆,爲了中考,我們變得沉默,變得被壓力所困。但是,初中的生活又如一杯果汁,酸酸甜甜,我們變得豐富多彩,與同學在一起攻克難題,與同學一起打打鬧鬧,總是那麼的開心,我珍惜我的初中生活,因爲是那麼美好……

我想漫步於陽光般的花海,我的最美的花送給我最愛的人……

篇七:漫步於似水年華

漫步於小河湖畔,望盡遠方情調;漫步於似水年華,看盡了,漫步於亭臺樓閣間,看盡世間滄桑;漫步於菊花叢中,讀懂世態讀懂了,望盡了……。

漫步於似水年華,擷一株記憶,看他讀懂人生,讀懂悲涼。“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這是在贊詩仙李太白的玉口。“桃花漂水成千盡,不及汪倫送我情”道盡感恩;“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說盡豪邁;“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解讀正氣;“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看似簡單詩句,卻成就了他的孤獨。“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豪邁的他也只能愁心寄予明月。他。千百年來鼓舞民族誌氣,振奮中華人心。

漫步於似水年華,回顧歷史,看李太白“對飲成三人”的氣質;漫步於似水年華,回顧流年,看李太白豪邁成就他的一生。

漫步於似水年華,抓一把回憶,看她“人比黃花瘦”讀懂秋天,讀懂菊花。他的情,詮釋幸福的憧憬;他的話,訴說心境;她的物,寄託感情,她的愁,造就了那似水年華中最美的風景。“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在黃昏中,留下一絲快樂;“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讓她不知樂爲何物”;“捲簾西風,人比黃花瘦”。愁的他逝去了紅顏,失去了歡樂與歡快。她看浮生,道盡人生間的恍然若夢;她看流年,娓娓道於信件的故事;她看生命,撥動琴絃尋找最初的夢想;她看人生,一個人獨悲傷,暗自流淚。她,是清照。

漫步於似水年華,抓住時間,看清照的愁詮釋她的人生,漫步似水年華,回想往事,看清照面對世間的無態。他不能像岳飛一樣殺敵報國;他不能向朝廷重臣一般,上奏請命。她,只能獨自一人愁。看似水年華從指縫中溜走。

漫步於似水年華,看李太白惹盡滿園唏噓。漫步於似水年華,看清照在深鎖院門中,暗自流淚。漫步於似水年華,看時間似水滴進大海便找不到身影,漫步於似水年華,看盡世間繁華。

漫步於似水年華,回顧歷史……

篇八:漫步於林蔭感受別樣的美

遊人如織,一片片人的浪花斑斕地翻滾在一個個著名景點,儘管已是日光灼人的正午,人們卻連汗水也顧不得擦,只是拼命的擠啊擠,給無數個相機的閃光燈創造與陽光對抗的機會。我卻不然,挎一個簡單輕巧的數碼相機,戴一隻鮮豔美觀的遮陽小帽,獨自一人漫步在竹樓後不知名的闢徑,品味純淨的自然氣息該是最好的享受吧。

一大塊綠色的絨毯被幾條大理石板砌成的小路分成幾塊,雖然不是整整齊齊的方格狀排列,但卻分佈勻稱,宛如幾縷蜿蜒的銀色飄帶悠然墜落在地上,錯落得極其別緻,向各個方向延伸。從遠處眺望,好像純淨的翠色正在蔓延開來,企圖淹沒整片陸地。我不由自主的蹲下身去,觸碰腳邊的嫩草,它們是那麼柔軟,那麼令人憐惜,我趕緊挪開腳,生怕傷害了它們。

向前走去,逐漸聽到了樹葉沙沙的歌聲,看到了陽光窸窣穿過葉的間隙投下的靈動剪影。過了一會,樹高了,葉子密了,斑駁的剪影頓時變成了陽光與陰影的分界線,我邁入陰涼的世界,一陣氤氳着花木香氣的微風拂過,拂走了身上所攜帶的騰騰熱氣,拂走了我燥熱的心境,只留下一片無瑕的靜謐。

忽然,我的眼前晃過一道彩虹,也扇來一陣蒸騰的水汽,一片迷濛中,我終於睜開了雙眼,原來,給我帶來一陣彩色眩暈的,是一隻正在撲扇翅膀的彩蝶——兩條細細的觸角分成節狀,纖瘦的身子幾乎藏在翅膀裏看不到了。兩隻輕薄的翅膀好像一對眼睛,鵝黃色中包裹着一圈黑,層次鮮明,色澤豔麗,每一次晃動都好像眼睛在眨。翅膀末端有一對流線型的墜,黑白條紋相間的鋸齒線條是它的點綴。一曲華爾茲結束,它停在路旁的雛菊上,不再伴隨着微風翩躚起舞了。安靜得好像一個臉上泛着緋紅的羞澀姑娘,亭亭地立在雛菊上,不時地輕扇翅膀。真是別有一番“動時翩翩體量纖,靜時淺暢惹人憐”的別樣美感。

一路欣賞,或是形態各異的葉子搖擺着身體奏樂,或是小巧玲瓏的雀鳥嘰嘰喳喳在地上嬉鬧啄食,又或是如同一朵朵小傘般綻開的蒲公英在空中亂舞,都給我帶來了獨特而令人回味無窮的視覺體驗。此時,我已走出林子,回首眺望那片厚密的屏障,心中突然遐思無限:這或許就是大自然的庇護吧,綠色的屏障護衛着林蔭地的和平和寧靜,它不會讓遊人隨意進入,更不會讓他們傷害這片神聖的綠地。

太陽累了,減弱了中午火爆的勢頭,變得溫柔、潔諍、細碎,地面也浸染了一層黛色的流光,我踏着幽徑,享着幽靜,思緒卻流連在那美景裏回不來了,“彩蝶兒現在飛到哪兒了?”我問腳下的路,回答我的,只有寂靜。

美在碧綠,美在靜謐,美在幽邃,美在生命,美在林蔭,美在大自然,美在別樣。

漫步於林蔭,感受別樣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