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四年級歷史作文300字集錦5篇

四年級歷史作文300字集錦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W 次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歷史作文300字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四年級歷史作文300字集錦5篇

四年級歷史作文300字 篇1

1937年8月28日下午2時,日本侵略軍數十架飛機在上海火車站南站的上空嗡嗡盤旋,像雨點般投下罪惡的炸彈,瘋狂地進行轟。頓時,火車站濃煙滾滾,天橋被炸塌了,鐵軌被炸彎了,房子倒塌了,站臺被炸成一片廢墟。數千名難民被炸死,地上滿是血跡,月臺上橫七豎八躺滿屍體,哭聲,慘叫聲,呻吟聲亂成一片,慘不忍睹,這是日軍故意屠殺百姓,罪不可恕。

一個稚嫩的小男孩孤獨地坐在月臺上,渾身沾滿了灰塵和血跡,他伸開雙手拼命地哭喊着“爸爸——,媽媽——”。可是他的爸爸媽媽再也聽不見兒子的哭喊聲了,他們雙雙被炸死了。一位記者憤怒地拿起照相機拍下了這張真實的照片,來到了孩子的面前,流下了同情的眼淚,抱起這個可憐的孩子,帶回了自己家中……

戰爭,從古到今,就是一個恐懼的詞句,它給人們帶來多少痛苦和災難。和平則是每個善良人們的心願和嚮往。我們要記住歷史,用歷史來說明,落後就會遭到欺負,我們一定要讓自己的祖國強大再強大,珍愛和平,反對戰爭。

四年級歷史作文300字 篇2

王羲之吃墨

朋友,你知道王羲之嗎?王羲之是東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有“書聖”之稱,他寫過很多作品,最有名的是《蘭亭集序》,他的兒子王獻之也是書法家,世人把他們合稱“二王”。但是你知道王羲之還吃過墨嗎?下面就聽我娓娓道來吧!

一天中午,王羲之在練書法,書童端來了午飯,並催促王羲之趁熱快點吃。

但是王羲之因爲在練字,像是沒聽見似的,繼續練字。書童沒辦法,只好請王羲之的媽媽過來喊他吃飯。

當王羲之的媽媽過來,看到滿嘴黑漆漆的王羲之,很奇怪。又看他仍然手拿饅頭,往墨水裏沾了沾,看都不看直接送到嘴裏,這時媽媽才知道王羲之吃墨了,頓時忍不住大笑起來,而王羲之看到媽媽哈哈大笑的樣子,卻不以爲然的對媽媽說:“媽媽,今天的午飯真好吃呀!弄得媽媽哭笑不得。

王羲之看着哈哈大笑的媽媽,又看看自己手上剩下的饅頭,也跟着笑了起來。

我平時總是大大咧咧,做事三心二意,寫字時要不就給一個筆畫來個隱身術,要不就是把字寫成“甲骨文”。

當我看完王羲之的故事,我覺得我應該學習王羲之專心致志的精神。以後我可千萬不能這樣,必須認認真真的'做每一件事。

四年級歷史作文300字 篇3

我一直很好奇:爲什麼猿猴走路時手腳一起用,而人類只有腳走路?

後來,通過看書查資料等,我知道了幾個故事。

有一個故事是這麼說的——從前,有一場大火把大樹、小樹全都燒掉了,猿猴只好在地面上生活。因爲後來在地面上生活,所以就用腳走路。

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以前猿猴會生吃小動物,但在着火那天,它們吃了烤過的動物肉,發現它更好吃,後來就慢慢改成吃烤熟的肉了。

第三個故事的說法有點搞笑,它說:“因爲猿猴的尾巴是用來跳的,樹沒有了,它們自然就不能跳了,所以猿猴的尾巴也從此消失了。”

還有一個故事記載說:有一天,下了一場大雨,猿猴就搭了一個大草房,它們在大草房裏避風躲雨,所以就有了我們後來住在房子裏了。

歷史源遠流長,歷史和未來都很神祕。每一個問題背後都有好多個故事,好多種解釋。當我看到以上故事的時候,我心中的疑惑被慢慢解開。

我還想知道——地球起源的時候太陽會爆炸,如果太陽爆炸了,地球無法生存的時候,我們能逃到哪裏去呢?是逃往另外的星球嗎?

四年級歷史作文300字 篇4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其中的風雲,誰能說清!華夏河山壯美秀麗,其中的風景,誰能看盡!朝代更迭,文人墨客,鬥才鬥勇;大江大河,煙雨小橋,賞風賞月。古詩是它們最好的證明。

古詩的演變標誌着歷史的變化——四言、五言、七言,直到今天的文章,都是在不同時期的歷史變故所造成的。

我曾對古詩沒有興趣,可後來我改變了以前的想法。爲什麼呢?原來古詩中也有這麼多歷史事件和祖國大好河山的風情景色啊!

《已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裏一青螺。我讀了這兩首詩,既被《已亥雜詩》的作者龔自珍的真情所感動,又被《望洞庭》中那美妙的山水景色所吸引。

老師告訴我們,寫詩也有盡界,比如這首《風》: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詩中沒有出現“風”這個字,卻寫出了風的特徵,這就是一個很高的盡界。

祖國的文化多麼豐富,詩中的奧妙有多少?沒有人能說清。讓我們瞭解歷史,欣賞詩中那美麗的風景!

四年級歷史作文300字 篇5

從小我就看過不少歷史典故,其中一個我最喜歡,印象最深刻的典故就是《曹衝稱象》。

曹衝很小的時候就善於觀察,人人都很喜歡他。有一天,孫權給曹操送來了一頭巨象。曹操見那頭巨象身強體壯,四肢粗壯,十分罕見。爲了想知道這頭巨象的重量,曹操特地聚集了衆大臣一起來商議,大臣們紛紛各抒己見,有的說:“拿個稱來稱一下。”有的就說:“這要造個多大的稱,還是把它宰了切成塊兒稱吧”。當大家都在絞盡腦汁,爭執不下的時候,曹沖走了過來。他彎腰低頭靠近曹操的耳朵,輕聲細語地說了一通。只見曹操聽了點頭稱是,連連叫好。

曹操按照曹衝說的方法,叫家丁們準備好一條船,把巨象帶到了河邊,趕上船,當船下沉穩定後在船舷齊水面的地方劃上一條線。然後宰把巨象趕下船,再往船上裝石頭,直到船下沉到那條線的位置才停止,最後用稱稱出船上石頭的重量,這樣巨象的重量就測算出來了。

曹衝的這個辦法不僅不用宰大象,而且還很輕鬆的量出它的體重。這個辦法“嘖嘖”讓大家稱讚,衆人們立刻豎起大拇指直誇曹衝的聰明。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歷史典故,它告訴我們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冷靜地分析,多動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