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我眼中的端午節800字作文精選示例

我眼中的端午節800字作文精選示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6W 次

導語:在大家眼中,端午節是一個怎樣的傳統節日呢?下面是我眼中的端午節800字作文,歡迎大家的閱讀和參考。

我眼中的端午節800字作文精選

  我眼中的端午節作文【1】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來到了,這個節日是我盼望已久的,因爲在這天我可以吃糉子、系五彩線……

小時候常常聽太姥姥講屈原的故事。屈原是戰國時楚國人,他非常忠誠於楚王,但屢遭排擠,被流放,最後投汩江而死。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爲賽龍舟。百姓們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糉子的習俗。這樣一來,大家用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來紀念屈原。聽了太姥姥的故事,我常常猜想:是什麼樣的人物才能贏得這麼多人的敬佩和愛戴?從那時起,屈原這個英雄般的人物就走進了我的心底,我開始對端午節有了一種特殊的感情。

聽太姥姥說,在傳統的端午節裏,人們有舉行划龍舟比賽、吃糉子、系五彩線、掛蒿草,配戴香包習俗。端午節有這麼多的習俗,真是太有趣了!真想親眼一見。

“媽媽,快來!你看,那就是賽龍舟!”“在哪?”同樣對端午癡迷的媽媽趕緊放下了手裏的報紙,同我一起聚精會神地看電視上那精彩動人的畫面:船是狹長、細窄的,船頭裝飾着龍頭,船尾裝扮着龍尾,再着上紅、黑、灰等鮮豔的顏色,龍舟栩栩如生,彷彿真的游龍一般在水上穿梭嬉戲。船上三五十個撓手齊心協力、動作一致,一時間,鼓聲陣陣,號角響亮,一時間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龍舟比賽真是熱鬧而激烈啊!

糉子是我最愛吃的了。糉子個頭較小,爲斜四角形。多以紅棗、豆沙爲餡。因爲在北方,每年吃的都是蜜棗糉,但今年不同了,媽媽和姥姥親手給我包了蛋黃肉糉、鮮肉糉和梅菜肉糉,實在是太好吃了,讓我吃個肚子溜圓。

端午節系五彩線、戴香包更是我的最愛。太姥姥在世時,每逢過端午節,她都會提前給我做好五彩線和香包。香包呈小葫蘆型,裏面裝的香草,香包的面是用紅色提花的緞綢做成,非常漂亮。端午節早上一起牀,太姥姥就給我的胳膊和腳踝處系綵線,把香包帶在脖子上。太姥姥說,這樣可以防止蚊蟲咬,又可以避邪。這個香包至今我還保留着。雖然,太姥姥已離開我很久了,但每當我看到那個精緻的小香包時,她那慈祥和善的笑容就浮現在我的眼前。現在太姥姥不在了,做香包這個任務每年端午節就由姥姥來完成了。雖然,姥姥做的香包沒有太姥姥做的那麼精巧別緻,但我一樣喜歡。這是老人對孩子的真摯牽掛。

在國家已經把端午節列爲文化遺產進行保護了,同時這天也列入國家法定節日。我非常喜歡這個節日,因爲它帶給了我對美食的鑑賞和對古人的追億之情……

  我眼中的端午節作文【2】

太好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快要到啦!我又可以系五彩線了,哦耶!衆所周知,在我國有着許許多多的豐富多彩的傳統節日,如:元宵節,中秋節,臘八節......在衆多的傳統節日中,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那歷史悠久的端午節喲。

那麼,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從媽媽的口中知道了端午節是爲紀念偉大詩人屈原而定的傳統節日。傳說,當年的屈原被權貴排斥,被貶之後,還寫完一本著作《離騷》後,於農歷五月初五投江自盡。當地人就把飯糰等食物丟入江中,讓魚蝦吃飽,是爲了不讓屈原的屍體被魚蝦吃掉。當時的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也是爲了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的屍體免遭傷害。後來,人們怕飯糰被蛟龍水獸吃掉,就想出用葉子包飯,也就是現在的棕子。就這樣,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這天,人們就有了吃棕子,喝雄黃酒......的習慣,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說起端午節,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在四川時過的端午節。在端午節的早上,我還在睡夢中,我的奶奶在太陽還沒出來之前,就上山去採草藥了,說這也是一個端午節的民族習俗。奶奶把上山採的草藥煎成水給我們洗澡,說能驅蚊蟲,不長瘡;奶奶還會在門框上方掛菖蒲和艾草,說能避邪驅瘟;奶奶還會親手給我們小孩兒做小香包,裏面裝的是菖蒲,艾草......小香包佩帶在我們小孩兒身上,說能保平安,除晦氣;奶奶還會在屋子裏灑雄黃水,說能殺菌防病......好多好多的習俗,我就不一一細說了。總之,我覺得過端午節,我們小孩兒是最開心的啦!因爲,在端午節那天吃的玩的應有盡有,大街小巷都呈現着傳統節日的氣氛。在端午節這天,我的家鄉四川成都不但要吃棕子,還要吃新鮮的水果——李子。而這所有的習俗都在反應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我現在身在北方,雖然,在北方也有過端午節的習俗,在北方的大街上也都是五顏六色的線,也有各種各樣的小香包。可是,我總覺得還是我們南方過的端午節更能表現出端午節的特色,總覺得南方比北方更有意思,更有氣氛,習俗更濃郁。總感覺南方和北方不一樣,因爲我們南方的棕子是隻有糯米,沒有餡的,就煮熟後涼了沾白糖或蜂蜜吃,而北方的棕子是火腿餡的,蜜棗餡的。而且,我們南方手上戴的,脖子上掛的都是大人們用菖蒲和艾草自己做的小飾品,而北方沒有菖蒲等草藥,所以北方纏在脖頸,手腕,腳腕上的都是在大街上買的五彩線,因此,北方的小香包也沒有我們家鄉的香草味。因爲我現在身居異地,所以我好想我們南方的棕子和李子,小香包......

說到這兒,我好像又看到我的奶奶在泡糯米,洗棕葉,包棕子,買李子......哇!我好饞呀!

  我眼中的端午節作文【3】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提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由於當時社會的腐敗他的策略不但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攻擊排擠最後逐出都城,流落漢北。屈原生性耿直,不願委曲求全,看破紅塵,跳進了汨羅河以死捍衛正義。當地的漁夫知道此事後非常痛心,划着小船把竹筒裏的米撒向汨羅河餵魚以保全屈原的屍首。後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爲包糉子,把劃小船改爲賽龍舟,逐漸形成一種儀式。以後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人們吃糉子,划龍舟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我們全家人都非常敬佩屈原的人品和才智。因此,我們家每年都很重視端午節,一定要包糉子以此紀念屈原。

端午節的習俗是吃糉子,賽龍舟。糉子分兩種形狀:一種是牛頭糉,一種是尖尾糉。媽媽是我們家包糉子的能手。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糉子。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包的糉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葉來包糉子。她在包糉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葉子放在溫水裏泡一泡,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花生分別洗完後伴在一起。等蘆葦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糉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錐體,然後先放一粒棗,接着在裏面放上糯米,花生,中間再夾幾片棗肉,包好後再將草繩捆綁好大功告成了。媽媽包的糉子又大又結實,像一個個包袱,又像一個個秤砣。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三十分鐘後,再泡在湯水裏一個小時左右使其入味,然後就可以吃了!媽媽包的糉子香味撲鼻,讓我直流口水,有時一口氣竟能吃上好幾個然後腆着大肚子那憨態惹人笑。

過端午節除了吃糉子,還要賽龍舟喲!

我最喜歡看賽龍舟了,幾十個水手都握着船槳動作協調、齊心協力地奮力向前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用力地敲着鼓,“加油,加油!”場外的拉拉隊 ,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此起彼落,使水手們更加鼓足了幹勁,勇往直前……每年賽龍舟的場面都非常壯觀。

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不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而且傳承着中國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