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關於立秋節氣的優美散文(通用15篇)

關於立秋節氣的優美散文(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W 次

歲月總是太過匆忙,瓦檐下滴答滴答的雨聲,一路送着掉落的光陰, 立秋一過,便快到了落葉紛飛的時候。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立秋節氣的優美散文,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立秋節氣的優美散文(通用15篇)

立秋節氣的優美散文 篇1

今天,立秋。按照我國農曆的說法,立秋是秋天的開始,雖然炎熱的天氣還將持續一段時間,但總體來說是一天涼比一天了。今年的立秋,是在早上,這時我想起了“早上立秋涼颼颼,晚上立秋熱死牛”的諺語來,心裏頗有些安穩,畢竟酷熱就要離我們而去了。前些日子,每天都是高溫。柏油路就像要融化了,腳踩上去,感覺鞋子被黏住了一樣。街道兩旁的法國梧桐樹,葉子無精打采的垂着,有的還趴在樹枝上。沒有一絲兒風,太陽是白花花的,空氣裏瀰漫着渾濁的味道和滾燙的氣息。我只能呆在家裏,坐在窗前,眺望着遠山。

其實,小時候的我,是喜歡夏天的。立夏那天,鹹鴨蛋是少不了的,雖然不多,但那時卻是我們的念想。拿上一個鹹鴨蛋,在鴨蛋內空的一頭,用筷子輕輕一戳,“滋滋”地冒着紅油,用手指一沾,放在嘴裏,那個味呀,真是美極啦。進入夏季,各種蔬菜水果擠滿了菜園。我家的菜園裏,母親種了幾畦黃瓜、菜瓜和梨瓜。黃瓜掛在綠葉掩映的架子上,水靈靈的,十分可愛;菜瓜、梨瓜匍匐在菜地上,正躲在翠綠的瓜葉下乘涼呢。每當我放學歸來,總要偷偷去菜地裏摘些瓜來吃,後來被母親逮着了,罵我嘴太饞,囑咐我小的瓜不能摘,小的摘了太可惜了。除了有很多好吃的以外,夏天還有一個好處,不用像冬天那樣穿着臃腫的衣服,我們甚至可以赤條條的跳到河裏去洗澡。我們就讀的小學後面有一條河,放學了,年齡小的幫我們拿書包,我們一幫大孩子沿着河一直游到家。現在想想,那時的我們真是太膽大了。

隨着年齡的增長,夏天的快樂,也漸漸地離我們而去了。也許是地球變暖的緣故吧,也許是生活在高樓林立的城裏吧,也許是天命之年的忐忑吧,現在的夏天似乎變得非常的炎熱。街道上,人流、車流,匯成了滾滾熱流。鹹鴨蛋,已經不是兒時的味道,沒有了“滋滋”冒着的紅油,沒有了吃蛋時的那份驚喜。西瓜、香瓜、哈密瓜,到處都是,可就是吃不出母親的味道。還有什麼冰淇淋,花色之多,令人目不暇接,但越吃越渴。大家都在忙忙碌碌,有的做生意,有的炒股票,有的打麻將,有的在參加各種聚會,還有的在玩遊戲搶紅包。浮躁、世俗、嘈雜,充斥着整個世界。所以,我現在不喜歡夏天,儘管有蟬鳴蛙鼓,儘管有荷葉蓮子。我向往秋天的到來,我希望快些告別夏天。

終於到了立秋的節氣,我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天氣預報說,今夜有颱風“蘇迪羅”來襲,我很期待。果然,晚上狂風大作,暴雨傾盆。我躺在牀上,聽着屋外“呼呼”的風聲、“噠噠”的雨聲,心裏十分 愜意,彷彿有一脈清流,在我的心田靜靜流過。第二天,風住了,雨也停了,天空上還飄着幾朵白雲。太陽不再像夏日那麼肆無忌憚了,變得柔和了許多。我想,再過些日子,就可以到蒙崗嶺去看紅葉了,踩着滿地軟軟的落葉,欣賞着滿樹的火紅的楓葉,那該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特別是,到了深秋時節,滿世界都是成熟的氣息。高遠的天空,白雲朵朵,偶爾有幾隻鳥兒掠過,我的心,一下子開闊起來。

然而,我又有些忐忑不安了。古人,對於秋天,有許多切身的感受。林黛玉有感於和賈寶玉的愛情前途渺茫,兼以窗外風雨淒涼,於是寫下了:“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淒涼。”的悽美詩句。窮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鄉的杜甫寫下了:“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的悲涼詩篇。秋天,是一個蕭殺的季節,是一個寂寥的季節,也是一個悲壯的季節。我的心,此刻也變得沉重起來。秋天雖好,可以賞楓葉,可以和菊花酒,可以遠足。但畢竟,秋天過後就是冬天了。聯想到自己,現在已是天命之年,我離生命的冬天還遠嗎?人生的四季,我即將走完了三季,留給我的時間也許已經不多了。想到這裏,我不禁加快了腳步。

立秋節氣的優美散文 篇2

已經立秋了,天氣還是悶熱的可以。唯一覺察到變化的,就是早上涼爽了些,白天的大太陽更加炙熱地燒烤着大地。絕少有風,就那麼熱辣辣地發散它的熱情,不管你接不接受。

所有的綠色好像更濃了,變成了蒼翠。嬌嫩的花兒在春天開過後,有些結成了小果子,羞答答地藏匿在繁枝密葉間。偶有一片葉子墜落下來,顯示着節令的變化。這時候的變化還是不明顯的,處在夏秋交界點上,用一如既往的悶熱來延續未過完的夏。

木槿已開,這種花期較長的花兒,不知是從什麼時間開始開放的,然後靜靜地陪伴你,用冷紫色帶來了視覺上的涼爽。還有道路兩旁的紫薇花,一叢叢花團錦簇,點綴在枝頭。那麼燦爛明媚的姿態,竟讓人有種春光倒流的感覺。可是,又覺得少了點什麼。是熱鬧?對,春天的花開時,總是惹得遊人流連忘返,花兒們也開得更加活潑燦爛些。就像剛剛走出閨閣的少女,新奇又充滿活力,用傲嬌的小姿態撩撥着人們的眼神。然而這些秋天的花兒呢?是因爲少了遊人的觀賞,還是它本來就是安靜的?紫薇,木槿,光聽名字就是沉靜的,這麼文藝範兒的花兒註定不會有桃紅梨白的妖嬈。它們長在庭院裏,就是末夏炎熱裏的一絲清涼;長在公路旁,就自成一個安靜的小世界,開的多燦爛也跟車水馬龍不沾邊,耀人眼,不惑人心。

又或者,這些推斷只是個人的自說自話,花兒始終有它自己的秉性,不爲外人知。想:春天剛從嚴冬裏甦醒,人們是多麼渴盼着有種溫度從心裏蔓延。這溫度,是從踏青時驚現的草芽開始升起的,直到遇到了河岸的柳絲、枝頭的花骨朵,一路升溫蔓延成火。所以,春花耀目迷心,很容易點燃人們的激情。夏季心煩氣躁,多明豔的花也引不起人們多大興趣了。所以這開在夏秋交界的花兒,就那麼靜默地開成淡然詩意。想來這大自然也是有情緒的,春有明媚夏有激情,到了秋天又演變成落葉的悲傷,一直蔓延到冬的荒蕪。

大自然和人何其相似!新奇帶來的激情,激情過後的平淡,平淡引發的感悟和成長。在秋天,我總是會莫名悲傷,感嘆時光的流逝。玉米在開花結穗,清甜氣息總是在某個路段讓人如癡如醉,輕易迷失。我會想起自己的童年,好像總是瀰漫在一片玉米清甜的夢裏,什麼也抓不到,只能用心來觸摸。碰一下,會輕微的疼和甜,然後,用微笑來麻醉回憶,時光不再來。

可是,秋蟬還在高聲嘶鳴,在唱最後的離別歌。這麼賣命的演唱,惹得人們更加心煩氣躁。或許,該有一場秋雨來澆滅激情了吧。落葉也會配合地友情演出,那時,場景將變得無比蕭瑟。只有花兒,靜默地墮入泥土,準備來年又一輪枝頭的燦爛。

不如,多聞一聞瓜果的清香吧!無論多美或多醜的花兒,多苦澀或甜蜜的風雨,都會催結出甜美的果兒,掛在各自滄桑的枝頭。

立秋節氣的優美散文 篇3

在我的印象中立秋是有儀式感的,尤其是在農村。在城市我一直都沒有這樣感覺,以至於現在的好多時候我都以爲只有農村纔有立秋。而這種儀式感又是從七夕開始的。

“七月七,是牛郎和織女見面的日子。鳥兒都上天了,去搭鵲橋了!”外公擡着頭用老農民獨有的眼神望着村子裏灰濛濛的天空,用他滿是山東口音的語調慢吞吞地說着。我在旁邊一個勁地擡頭望着天空,尋找着外公所說的鵲橋,最終也只看到了村子上面灰濛濛的天空。

那個時候我大概是在讀小學二年級。那天夜裏我特別地想看到鵲橋,想看到一年只能見面一次的牛郎和織女。

想看看牛郎是不是挑着扁擔,是不是還有兩個籃子,裏面是不是還有他們的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扁擔是不是和外公挑水的扁擔長得一模一樣?扁擔挑着的籃子是不是村子裏人們用的荊條編的蔖?

還想看看織女是不是非常的美,飄着長髮穿着古人的衣服像神仙一樣踩着雲朵而來。織女見到牛郎時,會不會哭?是不是也像村裏的婦女一樣哭得唏哩哇啦。

那晚我就這麼躺在外婆家土院子裏的席子上,望着黑乎乎的天空,思緒就像是外公棗木製的土菸斗裏飄出的煙霧,清晰而悠然地散落在着無邊的黑夜裏。

天上連一顆星星也沒有。因爲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的記憶中“七月七”總是陰着天,有一些壓抑,自然也就不會有星星的出現,更不會有皎潔的月光,我也沒能看到牛郎星,也不曾見到織女星。他們是否在鵲橋相會呢?這是我多年來一直在意而未得求證的。

七夕與立秋,有時前後會相差幾天,有的時候竟是同一天。

立秋前後,我最在意的是會不會下雨。每年的這個時候我都會盼着天上的雨可以滿足我的期待。這樣我就可以去捉天牛了,還有些小夥伴會去撿地軟。

在上初中以前的每個立秋,我都會在外公家和虎子表哥一起渡過。

立秋前的一個星期,我們倆就開始用眼神期待着高高藍藍的天空可以下下雨來。雨不來的時候,我們臉上總會有着些疑惑而憂鬱的顏色,好像大人們的臉上也是這個顏色。也許他們也像我們一樣盼着天上有雨下來,也可以捉天牛;也許他們是在等着最後這關鍵的一場雨,給一個月以後秋收帶來無限的晴空,正好應了“立秋下雨萬物收,處暑下雨萬物丟”這句農諺。

還好,我們都是幸運的,雨多數時候都會來到。

我記得那時候的雨一般會在天還沒有亮的清晨開始下,時大時小。我和虎子表哥是被院子裏雨水擊打地面拍打樹葉的聲音和窗戶裏飄來的涼風驚醒的。一睜眼我就看到了外公,他一個人坐在小板凳上靠着屋門,悠悠地抽着煙鍋,煙霧在雨聲裏淡淡地飄着。我推醒虎子,下炕開始準備工具。去捉天牛。

一個裝麥子用的塑料編織袋,一個玻璃罐頭瓶,這是標配。

不對,應該是兩個,還有虎子表哥呢!

塑料編織袋中空疊折在一起就是一個小小的雨衣;玻璃罐頭瓶可以用來裝天牛,因爲天牛長着兩個大鉗子。我們倆就急忙忙地奔向屋外的荒地、荒溝裏了。

一個、兩個、三個…

怎麼這麼多人啊?我用手指數着前面的小夥伴,感嘆着他們起得可真早啊!心裏想着我還能不能捉到天牛啊?

他們和我們一樣:披着編織袋做的雨衣,提着玻璃罐頭瓶,在草地裏翻騰着,尋找着剛出窩的天牛,不放過每一顆草每一塊地面。

八點鐘左右,要是在晴天太陽早就升起來了。就是這個時候,天牛出窩的數量是最多的。天牛們沒等被捉就早早地飛了起來,一般飛得不會太高,我們就開始用編織袋撲打,直到一個個的天牛被裝到玻璃瓶中才算完了!

可是,不管怎麼折騰,我和虎子分別捉到的天牛數量總是保持在個位數,兩個人加起來最多的一次也就是十七八個。

後來,我就上初中了。只在初一的時候和本村一個叫二狗的發小捉過一次天牛。那次,我們依舊披着編織袋做的雨衣,提着兩個稍大點的玻璃罐頭瓶,在村外的土墚上、荒溝裏,走了整整一天,到傍晚時分才走到村子裏的柏油路上。臉上、胳膊上、屁股上、腿上、腳上,甚至頭上都沾滿了泥水,但是那次我們捉到的天牛不僅裝滿了兩個稍大點的玻璃罐頭瓶,還在塑料編織袋裏裝了幾十個。

回到家,清點數量:150多個,具體數字我已經記不清楚了。清理乾淨,油烹以後,兩人均分。

那次以後,我再也沒有捉過天牛,確切地說是到今天爲止沒再見到過天牛。但是,一到立秋就會想到這一幕幕的美好,久久沉浸於昔日美好童年的光景中。

想着“七月七”牛郎織女能否在鵲橋相見,期待着高高藍藍的天空下下雨來,盼望着在清晨被雨聲叫醒……

“別寫了,趕緊吃飯吧!”這時,愛人叫我吃午飯了。

就此止筆,這便是我記憶裏的立秋,也是今天的立秋!

2016.8.7立秋

於太原

寫給時光

立秋節氣的優美散文 篇4

雨季過後,北方的天氣也像受到江浙高燒不退的傳染一樣,連續幾天都是35以上,真讓人徹底理解了溫水煮青蛙抑或鐵板燒是怎樣的一種感受了。

從前,我倒是不十分懼怕這種灼熱的,熱天出出汗也許對身體還有好處呢。今年卻不同,只要室外溫度一超過30度,我便匆匆躲進空調房裏,不願離開半步,不知道這是不是和人的年齡有關。

由於我們工作的特殊性,辦公室裏也好,廠區車間也好,到處都是純一色的爺們,大熱天的更沒有絲毫的顧忌。但凡感覺熱些,就把空調調到最冷,如果還不過癮,就乾脆脫掉上衣,讓性感的胸膛裸露在玻璃屋裏,浸淫在無限的涼爽裏。

窗外的陽光,像極甄嬛宮裏的女人,蒼白裏隱藏着內心的歹毒。柏油路軟軟的,遠遠地望去就像一面閃着光的鏡子。被車輛碾過的水泥路,攪合在塵埃裏也時不時冒着青煙。知了依舊瘋狂地聒噪着,想把整個夏天錘鍊成自己的絕唱。樹上的麻雀兒早已躲進濃密的樹蔭裏,小嘴張張開着大口大口喘着粗氣,城裏不單單是人類受不了這種難捱的灼熱。

其實,鄉下人也怕熱,只是鄉下的樹多,裏三層外三層的包裹着各個村落,讓股股燥熱不能痛快地侵襲浸透。鄉下的河溝多,夜晚那近乎於天籟之音的陣陣蛙鳴蟲鳴,帶給人們的是絲絲清爽。鄉下的野草也多,庭院旁,溝渠邊,一堆堆一團團的到處都是,哪怕是未抹縫磚牆的縫隙裏,都會伸出幾支綠色而柔軟的枝蔓來,令浮躁的心緒慢慢沉靜下來,便也緩解了不少被炙烤的感覺。

這樣的燥熱還能持續多久呢?蝸居在水泥森林的城裏人,顯然對這種天氣的忍耐似乎已經到了極限。

再堅持幾天吧,等立秋了天氣就會涼爽了,這好像是被大家高度認可的。實際上像今年這樣反覆無常的天氣,可能有很多的金規鐵律將被打破更改。所以熱與不熱,很大程度上也是人的心思病在作怪,當你覺得熱時,彷彿瞬間就感到大汗珠子就噼裏啪啦落下來似的;當你淡定這熱時,彷彿你心底裏都飄出絲絲的涼意來,正所謂心靜自然涼便大底這個道理了。

好在,這炎炎的燥熱裏,人們心裏都還有這樣一個念想,就像日常生活裏總還有一絲的追求和信仰一樣,這一天天的就有了一絲的慰藉和盼頭。

等等吧,立秋到了,這天氣就會涼爽了。

立秋節氣的優美散文 篇5

然而,這座被賦予魔性的都市,卻一點點都嗅不到秋的味道。依然是伏暑酷熱,天空被陽光曬得幾乎褪去了湛藍,一點點退向灰白的邊際;天空中大片大片的雲朵,一個個倦怠地打着卷兒,一任風兒輕輕推滾到這兒,推滾到那兒。這倦意也傳染給了地面的人們。瞧,公交站亭候車的人們,或站着,或蹲着,或坐在路牙上,眼神有意無意地瞄着瞅着雲朵兒,便呵欠連天起來,便擡擡手擦去眼角擠出的睏倦的淚水,順便拭去臉上,脖上,頸上的汗,眉頭緊皺着左右張望,翹首期盼着那能夠帶來清涼,帶來遠方的公交車。

一處小商業街區的路邊。午間吃飯的人們還在熙熙攘攘地穿梭往來,有附近寫字樓的,有對面公立醫院的,有來逛街購物的,還有很多放了假,聚集在一起嘰嘰喳喳,四處覓食嬉鬧的學生。熱情的日頭怕是也喜愛這熱烈的繁華,便把人間灼燒得更加酷熱。

路邊的一處樹窩裏,一個矮矮胖胖的大媽正在收拾東西。她是來此賣玉米的,聽旁邊的電瓶車管理員介紹,大媽是天剛亮不久,就來坐在這裏賣玉米的,玉米是她家裏自己種,自己摘的,是她自己蹬自行車,從二十公里外的,鄉下的家裏,運來這裏賣的。據說這個樹窩也是要搶佔的,因爲這個位置城管會不經意,而且附近過往街道的人們,都會路過這裏。大媽就指望着這人羣中的“多看一眼”來售賣自己的玉米呢。

此刻,那處樹窩裏栽種的,瘦嫩的小樹已無法用自己單薄的枝葉爲大媽遮擋濃情的陽光,大媽也半蹲起身子,開始收拾面前的玉米攤。說是玉米攤,其實就是一塊塑料白布鋪在地上,幾個綠皮的玉米擺在其中。到了這個點兒,那些晨起時還嫩綠綠的葉子,也早已被日頭折磨得枯了,黃了起來。大媽緊着把玉米都裝回到手邊的扁竹筐裏,再把圍在脖子上的半溼的毛巾取下來,蓋在玉米上,又撿起塑料布,用力抖一抖,再認真地摺好,放在籃子裏。這才慢慢地,用力地舒展下腰身,不時地把手伸到後腰處,輕輕捶打着。

大媽想要邁開步子走出去,又幾次不捨地站停下來,四下裏張望,希冀着能再偶遇人羣中那有緣的“多看一眼”,再多賣出去幾個玉米。然而,行色匆匆的人們都藏在太陽傘下,藏在遮陽帽裏,藏在低垂的眼神下。大媽終於無奈,終於放棄,終於臂上挎着竹筐,慢悠悠地,搖晃晃地走進了陽光裏,走到了自行車停放處,把竹筐綁紮在車後架上,卻又似沒了力氣蹬車一般,只慢慢地推着前行去了。

電瓶車管理員的眼裏滿是憐憫,也忍不住伸長脖子去張望大媽的背影,感慨着大媽中午一個菜餅的簡陋午餐,感慨着農人的辛勞和不易,感慨着如此的辛苦和不易,卻無法換得足夠的收益和收穫的滿足。

忍不住,心彷彿也被這陽光灼得刺痛起來。

必勝客的門裏擠出了一羣白衣少年,正一邊走,一邊大聲地聊着天。他們個個都是高挑的身材,白淨的模樣,戴着大大的耳機,揹着大大的雙肩包,聊着不知道什麼的話題,手裏捧着沒有吃完的披薩,沒有喝完的,大聽的飲料。連路旁的人們都不住投來豔羨的目光,那是對青春的豔羨,對朝氣的豔羨,對自己不再擁有的豔羨。

少年們同時並排站在了站臺邊,洪然有力,彷彿城牆般的力量,竟讓人們紛紛避讓幾分。

他們依舊大聲地聊着什麼,你爭我搶地聊着,又不住地探頭張望,張望着自己要乘坐的公交有沒有駛來。只幾分鐘的工夫,少年們顯然已經沉不住氣了,他們不耐煩地擡頭看看天,又趕緊眯縫起眼睛,揉揉那瞬間被刺痛的眼,再揮揮流下的汗,便開始大聲地嚷嚷起來,夾雜着充滿江湖味道的言詞,又掏出手機,劃來劃去幾下,便有出租車疾馳而來,少年們便依依告別着,分別鑽進了不同的出租車。車子揚長而去,留下了陽光裏苦苦等車的路人們,老的,少的,男的,女的,抱小孩的,拎着藥的,都是那樣的瞠目結舌,又是那樣的無可奈何。或許,都想要感嘆些什麼?至少,都有些觸動了心底那些脆弱的神經吧?

那一刻,我的腦海裏,只跳動起兩句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的,哪朝哪代,貧富之差,都是世人不可逃避的落差。然而,比貧富落差更可怕的,該就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吧!

遠去的白衣少年們,我無法指責什麼,我只想趕緊回家,去跟我家的白衣少年好好聊聊,聊聊所謂惜福,聊聊所謂關愛,聊聊蒼生不易,對的,更應該聊聊一個詞,那便是責任!少年之責任,於己,於家,於國之責任!

萬萬不願,下一次,路邊苦苦等車的身影裏,有我;而瀟灑揚手,瀟灑離去的身影裏,有我家的白衣少年!

立秋節氣的優美散文 篇6

豐子愷說,人過了三十,就如節氣過了立秋。

可是現在全不是那麼回事兒,“八十不稀奇,九十多來兮,百歲笑眯眯,茶壽(108歲)樂滋滋,七十小弟弟,六十睡在搖籃裏。”

聽聽,六十還睡在搖籃裏呢。108歲還樂滋滋呢。

也不怪豐子愷,他的人生,幾乎都在兵荒馬亂之中度過,那時候人的平均壽命也就三四十歲。

好在豐子愷自己有着樂觀、豁達、恬淡的心境,與同時代人相比,他77歲離世,絕對算是高壽了。

老杜杜甫說:“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在老杜那時的社會大環境裏,七十歲,是絕對的高齡了,七十歲,稀少得如同六月雪臘月花。

可而今的七十歲呢?

那天帶着女兒芮芮去社區圖書館去讀書,圖書館附近就是社區老年活動中心。剛到圖書館,我們就被一陣陣悠揚悅耳的樂器合奏聲吸引了過去,嗬,真熱鬧啊,一大屋子滿面笑容的老人圍在一起快樂地彈唱呢。

旁邊的一個大廳是舞蹈廳,一羣神采奕奕的伯伯阿姨們正在跳着熱辣的拉丁舞,那一舉手,一投足,一扭腰,一昂頭,哪裏與“老態龍鍾”這幾個字沾得上邊兒?鏗鏘激越的鼓點聲讓人忍不住興起一種對生活的熱望。

再往前走,是多媒體以及數字影院,老人們在裏面可以看電影、上網、打遊戲、查資料。

樓下就是一個規模不小的活動中心飯廳,老人們中午可以方便地在裏面用午餐,非常實惠又好吃。

再往前一點,是社區醫院,老人有個小頭疼腦熱的,幾步路就能看得上病。

……

經常晚上出去散步,經過那個廣場舞池的時候,我都會停下來駐足一會兒。那個舞池裏每天晚上六點半時,準時響起音樂,慢慢地跳舞的人越聚越多,人頭攢動。

慢三、快三、慢四、快四、倫巴、恰恰……舞者之中,老年人居多。男士女士都衣着得體,有些男士還身着燕尾服,有些女士還高高挽起髮髻。隨着音樂的節奏,他們翩翩起舞,臉上一臉幸福的陶醉。

我不禁感嘆,如今的老人,真是幸福啊。

那天在社區老年活動中心,聽朋友說,這裏已經有好幾位老人快跨過百歲門檻了,依然個個耳聰目明!老人們對自己的身體也格外注意保養,老人們說,亂世人命賤如草,年輕時吃過許多苦,捱過餓受過凍,現在日子過得這樣舒坦,誰不願多活呢!

有老人笑言,我們現在活得比過去的皇帝都好啊,不說那些幾歲或十來歲就沒命的皇帝了,單說超過七十歲的就極少,最長壽的乾隆也只不過活了89歲,還頂了個史上皇帝“長壽之最”!

想想也是,89歲,在現在算什麼?看看大街上有些健步如飛的老者,說不定就超過89歲了。

豐子愷有三十“立秋”之感嘆,而我周圍這些幸福的老人們,當七十、八十才“立秋”吧。

這些幸福的老人們,他們秋心老練,參透生死榮辱,頗得劉夢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真義。

秋,本是感傷的,但在如今那些快樂、達觀的老人眼中,看到的不是感傷,而是幸福、豁達、成熟與洞察。

立秋節氣的優美散文 篇7

日子真是過得越發糊塗了,要不是妻的提醒,我還真的不知道已經悄然進入秋季了。

這一日,出門在外,妻打電話對我說:“已然立秋了,夜裏注意秋涼。”

我說:“還是一副盛夏酷熱來襲的樣子,哪有什麼秋涼呢?你是不是看錯了?”

妻說:“怎麼會錯呢?日曆上寫的清清楚楚。立秋伊始,便是秋季了,還是注意些吧,着涼了可就不好了。”

我連連應諾。放下電話,翻了翻日曆,確實是立秋了,這才發覺自己過的是那樣的渾渾噩噩,就連季節的轉換也忽略了。這也難怪,本來就工作忙碌,加上現在的天氣依舊是驕陽似火,哪裏能感覺出一絲秋的韻味呢?

順手翻閱了一下資料,據資料顯示,立秋,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每年的八月八日或者九日立秋。立秋,意味着一個開始由暑轉涼,由生長轉向豐收的節氣。

毫不隱瞞,在一年四季中,我對秋是情有獨鍾的,因爲我覺得秋是一年四季當中最美麗的一個季節。春的滿目芳菲,奼紫嫣紅固然讓人美不勝收,但那一份刺透肌膚的倒春寒意卻是讓人不勝煩惱;夏雖說荷香氤氳,綠樹婆娑,但炙熱的夏火足以讓人無意流連美景;冬就更不必說了,頹敗蕭條,冰冷刺骨,彷彿沒有半點生機的跡象。而秋就不同了,儘管秋風蕭瑟,落葉飄零,但遍地的金黃,目及難盡,與蔚藍的天空相映成一幅曼妙的畫卷;再有南飛的羣雁,其引吭的高歌,與秋蟬之鳴及秋水潺湲流動的聲音,足可共譜一曲意蘊悠長的交響樂;即使是代表生命終結的落葉,其於空中隨風蹁躚而劃出的優美弧線,伴着葉脈散發出陣陣的清香,足可成爲文人墨客的素材,據此揮毫成詩;而夜裏輕舞的流螢,閃爍的繁星,皎潔的朗月,更是一個不老的童話故事。“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秋之美,縱是千古佳句堆疊,亦是道不盡,說不完。

我愛秋,更因爲秋是代表着豐收的季節。記憶中的鄉村,每到濃秋,男女老少,競相雀躍,鄉親們便與大地一起歡騰。那果樹枝頭上搖搖欲墜的碩果,田野裏飽滿殷實的稻穗,還有那莊園裏一串串紫色的葡萄,俱是盛滿了人間最富足的笑容,成爲流年裏最亮麗的一道的風景。“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猶記得辛棄疾在《西江月》裏的描寫,簡簡單單的一筆,就將豐收的喜悅情景,勾勒盡然。

仔細想來,其實,若以四季喻人生,那麼,春就是事業的起點之時;夏便是事業如火如荼的發展時刻;秋,既可以代表人生中最好的光景,也是事業上盡情收穫自己豐厚果實的時段;而冬,大概是代表着生命即將謝幕的一刻了。若此,秋更是生命年華里那一段最值得潑墨臨摹的華章。而立秋,便是從事業的發展,自然過渡到收穫的階段了。因此,立秋,也是代表着人生中鞏固成果、憧憬收穫、規劃未來的一個“節氣”。

那麼,若將生命裏的每一日當作立秋,就可以從中得到許多啓迪。

我們常說:生命無常。確實,在漫漫塵生中,見證了太多的悲歡離合,有時候,生命並不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裏。試想,自古至今,多少突如其來的自然災禍,掠奪了多少原本還鮮活的生命。他們,往往還沒來得及走進人生裏最美麗的華章,便已煙消雲散。也許,在他們當中,有人在災難來臨之時,便悲觀不已地放棄了求生的慾望,坐而待斃。如此,若果將浮生中的每一日當作生命中的立秋,便可時刻懷揣着一份如同對深秋美麗的憧憬,即使災難來臨,也可轉變成爲一份求生的渴望,從而增加生存的機會。

人生苦短,譬如朝露。人在短暫的生命裏頭,歷經艱難險阻,無非是爲了體現人生的意義所在。在經過一番奮鬥之後,昨日是成功也好,是失敗也罷,都不必因成功而沾沾自喜,也不必因暫時的失敗而喪失鬥志,否則,定會因滿足於現狀而固步自封甚至貪圖享樂,或因消沉蹉跎而一蹶不振。因此,若將每日當作生命裏的立秋,便是將日子悄然歸零的一種生存智慧,也是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處世藝術,那麼,無論昨日是成功或者失敗,都因爲時刻保持着清醒而不渾渾噩噩,繼續保持着一份如同對深秋收穫的期望,便可從容應對一切紛繁,在昨日成功的基礎上再次規劃未來,再攀高峯,再獲豐收;也可以在昨日失敗之後,能夠迅速重整旗鼓,重振雄風。

作爲一個飽滿的季節,秋也可以比喻成豁達的人生態度。生命是一個輪迴,生命中的選擇與放棄也是一個輪迴,如同葉落化泥,大地誕生萬物,再呈生機一樣,人生中的某一次放棄,便是爲了下一次的得到。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且將每日當立秋,便是要求自己在每一日的伊始都要醞釀下一步的選擇與放棄,如此纔會有一個循序漸進、不違背事物發展規律的收穫過程。

于丹說:“一個人的視力本有兩種功能:一個是向外去,無限寬廣地拓展世界;另一個是向內來,無限深刻地去發現內心。”且將每日當立秋,便可以有更敏銳的視角,更深邃的目光,時刻正視過去、審視未來,生命便可以閃耀着永恆的希望光芒。

立秋節氣的優美散文 篇8

雖然還不見葉的黃,雖然夏的熱還沒有盡數隱去,這個點的定位,天地已翻開了另一頁的閱章。幾度蒼茫,幾度情傷,人生幾淚滴在人生的路上。

幾時許,幾分幾秒,界定了夏與秋的交替,那未完成的記憶,抹不去的痕跡,怎樣在熱的熔爐裏,澆築成秋的清涼,像一個熟透的散發香氣的蘋果,或者像一個黃澄澄的溢出甜味的柑橘,懸在枝上,炫着顏色,透着誘人的嫵媚,像那太陽還是月亮,在那蔚藍的天上,亮了一顆星。

燦在蒼穹之上,掛的那麼高,映亮了一方土地。

你是瓊樓玉宇走出的女人,成熟豐盈的女人,體態嫣然,俊俏的臉龐散着月亮的柔光,晶瑩的草尖的露,是你出浴時酮體上的水珠,滾動着你的肌膚,誘人的心裏道不明的滋味,被你吸引的魂牽夢繞。是誰將夢抹在樹皮之上,誰的夢被清風吹頌,搖盪的枝寫下了怎樣的狂草情事。你那迷人的嬌軀,款款走來,撒一路風情萬種,籽粒張滿眼睛的視野。

月上西樓,月舔西窗,月剪的清夢,風撫的亭臺,明豔着你的端坐,瀑發垂肩。彈撥的琴絃,蹦飛音律婉轉,纏綿。你清柔的身軀,散發着讓人慾侵佔的雌性嬌柔。你是亭亭玉立,你是懷孕的母倉,風蝕的日月,雨潤的懷想,沒有門庭的封鎖,任誰誰都可以採摘的希望。

你邀我入夢,邀我入席,也邀我入戲,高腳的琥珀的酒杯,盛滿了月光和日光,沾滿了日月香氣的脣,讀懂了世態的滄桑。何處是家的溫馨,何處是路上風雨下的蓬勃奔波。雨潑和日麗是醞釀酒醇的料比,提純的清澈和殘渣都是陽光下的歸屬。雲的裁剪,夢的衣裳,雨水洗面,風動了秋色的面容。遠山的毅定,穩固了澎湃的家園,守護着沃土的疆界。

立秋了,秋天到了,溪水漸涼,秋風爽了肌膚,浸了心房。

立秋節氣的優美散文 篇9

壎音,是古時的留殤。一位詩人說過一句話:“寧爲春季的一隻蜂,不爲歷史的一尊塑像。”那麼,壎算是歷史的一尊塑像吧?聽着壎曲《追夢》幽悠的韻律,我深深屏住呼吸,彷彿被帶入了遙遠的空間,充滿着一種縹緲不定的思緒。

我國古書上對樂器壎的文字記載並不多。《詩經》雲:“伯氏吹壎,仲氏吹篪。”《舊唐書?音樂志》說:“壎,立秋之音,萬物曛黃也,埏土爲之……”唐代鄭希稷在《壎賦》中說:“至哉!壎之自然,以雅不潛,居中不偏,故質厚之德,樂器壎聖人貴焉。”壎,是中國迄今所發現的最早的一種吹奏樂器之一,大多由泥土製成,音色優美、典雅、有韻味,綿長不絕。壎音歷經幾千年,寄託了人們對時光,流逝如斯的一種無奈、惘然,地老天荒中,縈繞在泛黃書頁上空,又像在講述一段段古老的故事,藉着今世的吹奏,尋回遺失的歷史。

壎音,帶着秋的氣息,擁有它,彷彿擁有大自然的樂章。

這原始、古樸的聲音,讓我想起高廣無邊的藍天,孤獨的飛鴻,綿長深幽的丹林,清涼的碧水;而壎音落於大漠,曠野,秋草,樓蘭,胡楊……這是讓人沉醉的感覺。蒹葭蒼蒼,伊人在水一方,我的腦海裏浮現出一名白衣如霜的男子,月光下,吹奏着一份無法割捨的情愫,壎音伴着羈旅的憂思,在渺渺水波上千回百轉,婉約流連。壎不同於平常樂器,不同於浮躁的流行音樂,含蓄的聲音,卻讓人心裏有一種無法抑制的悸動。所以對壎的理解,絕不能只用表面的淺薄,而要從心靈的深度判斷:很多樂器是用來娛樂的,惟有壎,是用來沉思的。

對於壎的喜愛,我曾在鬧市裏尋覓過它的蹤影,終於在一家不起眼的樂器店找到。小店位於巷子裏,門前人來人往,絡繹不絕,沒有人注意擺放的物品。旁邊有燒烤攤子,風味小吃,水果飄香,小店掙不到多少錢。壎的幾近失傳,也是有原因,重獲新生,不能不說是個奇蹟。店主人是一名老者,櫃檯上擺了本舊書,說是自己編的,介紹壎的有關知識。我見到幾個孩童,穿的花紅柳綠,在老者地教授下,鼓着腮幫,臉蛋子通紅學吹壎。如此認真賣力,不過是爲了得到好吃的酥糖,這可是買不到的美味,孩子們沒有誰關心音準、音量、音色。

壎,安靜地如一枚枚守望的頭顱,上面的孔洞,是它們眺望的眼睛。

經得過風雨,經得起平凡,如此態度,是它們的真實表現。

想起古人做的樂器極具奇妙,土鼓、骨笛、葦哨,石磬……壎也是智慧的凝結。吹土爲聲,給了我們返璞歸真、迴歸自然的效果,精神得到慰籍。壎聲,不僅有遠古的蒼涼,穿過秦時明月漢時關,唐風宋雨,歷經多少晨昏。《廢1都》是賈平娃寫出的一部小說,有一位倚着城牆根吹壎的周敏,是一名落魄的文人,給我留下較深印象。他早晚都去吹一陣子,手裏的壎,似乎讓他體會到樂與哀,鬧與靜、入世與超脫,繁雜與冷清。這是不是周敏身內傳統意識的流露呢?是他尋夢一般的精神寄託呢?我知道“壎”,最初不是讀過小說,是源於壎曲,有了自己的“壎”,卻無法吹出曲子,只能放在書桌上當擺設。閒暇時,好友來玩,幾個人聚而觀之,欣欣然開心罷了。

子期遇伯牙,千古傳知音。壎是這篇文章的主角,我只算是附庸風雅。清代文學家張潮在《幽夢影》中寫到:“菊以淵明爲知己,梅以和靖爲知己,竹以子猷爲知己……香草以靈均爲知己。”我不想擡高自身評價,擺弄知識顯得太過於矯情:“山不可以無泉,石不可以無苔……喬木不可以無藤蘿,人不可以無癖。”

清秋季節,不論其他,月下醉壎音,情意益篤。

立秋節氣的優美散文 篇10

今夜月色真好,一輪皎潔的明月鑲嵌在明淨清澈的夜空裏,冷冷的清輝把大地渲染成一片乳白色。晚風習習,沁涼如水,輕輕地從眼前拂過。浩瀚的夜空點綴着點點星星,灑落銀河兩岸,閃爍着微弱的光芒,像夕陽下河水映照的粼粼波光,像夜空中飛舞的絢麗螢火。

因爲剛下過雨,今天又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秋,所以,朦朦朧朧月色裏多了一絲涼爽溫馨的氣息。沐浴在月色中,整個人都沉靜一如通徹透體的白玉。

遠處池塘中傳來連綿不絕的蛙聲,低一聲,高一聲,聲聲成韻,合着這蟄伏在草層中的嘶嘶蟲鳴,構成了初秋夜色中獨有的一景。它們是季節的產兒,是寧靜夜色的守護者,是人們鼾聲中的搖籃曲,真想,真想伴着這優美的小夜曲,在月光中沉沉入睡。

我喜歡這夜色,也享受着這無邊的寧靜。夜幕中的我默默佇立,仔細聆聽,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廣袤的夜空裏。此時,如果我能有一雙翅膀,我想我會盡情地飛舞;如果我能有一雙透徹夜色的眼睛,我想我會看盡這人世間的繁華美麗;如果我有詩人的心靈,音樂家的耳朵,繪畫家的手筆,我想我定會譜寫一篇天地間華麗篇章。

遙遠夜空劃過一道弧光,那是一顆流星在快速地飛過,它是這寧靜初秋之夜裏的過客,只匆匆一瞥,就變成了永恆,消失在時光隧道里,卻永遠定格在了心靈裏。

漫步在月光中,我輕輕地數着夜空裏的星星。遙遠夜空中的星星眨呀,眨呀着眼睛,一顆,兩顆,三顆……玩着童年時的遊戲,樂此不彼,內心依然是那麼執著。那時的我呀,喜歡躺在露天的席子上,任憑沁涼的露水打溼我的身體,一直玩到很深很深的夜裏,然後慢慢入睡,沉睡在夜的臂彎裏。只是,只是今夜我無法入眠,我要好好看夠這被月色籠罩着的夜空,這被聖潔月光包裹着的一塵不染的天地,它就像一位娉婷無瑕的女子,在寧靜中獨守着一份清白與從容。

在寧靜之中感受月光,心也變得非常清澈明淨。久經塵世濡染的心靈,此時像被揭去了一層淡淡的霧靄,直視無礙可以看清周圍的一切,清晰明亮,超凡脫俗一般,感覺整個人都飄渺於瓊樓玉宇,聖潔不可侵犯。

月光來自一個遙遠的地方,是一種反射的光輝,這些都是我們後來從書本上學到的知識,月亮本身並不是一個發光體,但,我還是願意把這一切都看成真實的存在事物,來自月亮。月,在佛教中被用來比喻人的自性真如,因爲自性本來就清淨圓滿,皎潔如明月,可一旦自性被迷惑,就猶如月被事物矇蔽一樣。如《佛說月喻經》曰:“皎月圓,行於虛空,清淨無礙。”在月光中,人的心會變得非常真實明淨,非常的柔軟寬容,此時,如果能有一個話題去導引,我想很多人吐露的都是心聲。所以說,月,是一個人精神皈依的所在,是一種性情的真實反應。

月光帶給人們的是心靈的虔誠與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在月光中可以感受到白日裏所無法感受的心情,看到白日裏無法看到的景色。在如水的月光裏漫步,心就像在無邊的曠野中找到了回家的路,充滿了喜悅與幸福。溶溶的月色有一種超然的力量,足以使一個浮躁不安的心情沉靜下來,足以使一個狂徒放下屠刀。

有月的夜晚是美好的,其實更美好的還是擁有一種心情,能夠在這如水的月光中想着一些快樂的事情,心如潺潺的流水,流動自如,纔是一種真實光輝的再現,哪怕烏雲遮月,朗朗明月依然映在心頭,感受明月清風。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明月懸於中天,秋風徐徐吹過,又是一年的秋天來了呀。

立秋節氣的優美散文 篇11

你如約而來,

驚落樹葉一片,

別離的清苦,

化作相思雨漫天。

你款款而來,

輕歌曼舞衣袂翩,

爲赴大地之約,

催離酷暑傷情斷。

你隨風而來,

掀開氤氳之簾,

讓清涼迴歸,

風清雲淡人悠然。

你踏雨而來,

潤物無聲溢清泉,

爲踐前世約,

玉蕊香來月滿天。

想你的三百六十五天,

換來的只是與你擦肩,

就在你轉身的那一刻,

思念又開始漫延……

立秋節氣的優美散文 篇12

這雨從昨天下到現在,沒日沒夜,天空已經暗淡的不像話。立秋之後的傍晚總覺得多了幾分寒意。好像還沒感覺到夏天最深刻的熾熱,他就這樣悄然離去,記憶中的夏天都是綿長的,而今年的夏天顯得有點短促。或許還沒結束吧,只是想襯托一下立秋這個節氣,話說後面還有秋老虎的威嚴不可小覷。

總有那麼一段時間內心是不安的,亦如現在,在一個季節更迭的時刻,心中便多了些許惆悵。讓曾經暫時平靜的心再起漣漪,鬥志終歸是沒有被環境完全磨滅,潛意識裏還是充滿排斥。對現實的無奈,總想表達出來,卻發現沒有那個承載物。昨晚看到一個朋友的發的東西。她說,從日記本里翻閱過往和經歷,初春到初秋,日暮煙霞,堇色安年,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原來在光陰的渡口尚未出發,就已經坐老了歲月。總希望可以和一些人一生相隨,愛和溫暖可以一路相伴,想等着一起看最新的電影、等着一起去旅行、等着一起運動學舞學游泳,幾個月,電影已下屏,很多地方沒去,很多東西沒學......原來等待是最浪費時間的習慣,雖然和人羣在一起是快樂的重要來源,但又必須理解,陪伴有時候是奢侈品,親人、朋友,甚至戀人都沒有時刻陪伴你的義務,學會動靜皆宜,學會自我沉澱,獨處其實也可以曼妙和多彩。人生若只如初見,當時只道是尋常,任浮華萬千,內心獨守一份美好,安於自己的一簞食、一瓢飲。不管是否有人同行,身體或心靈,要有一個在路上,自找快樂......瞬間便被感動得一塌糊塗,感覺她就是在說我,那些話猛烈地戳中我的`心。臨睡覺之前,回想跟室友的聊天,又翻到了這麼一段說說,思緒萬千。帶着各種的愁緒,內心在嘆氣,在微信朋友圈裏寫了句:荒廢了所剩無幾的青春。今早打開微信,見有朋友回覆,青春就是用來荒廢的。反覆的默唸這句話,便覺得說的也不無道理,很想回一句:那你荒廢了多少了?打出了幾個字又迅速按了返回鍵,突然覺得好像沒有回覆的必要。放下手機起牀,一切照常進行。

等了好久等不到你要的風花雪月,盼了好久盼不到你要的良辰美景。生活的軌跡無跡可尋,生命的年輪逐次遞增。也許青春就是用來荒廢的,荒廢的那段時光便是青春。

我想我缺乏的永遠都只是行動力。且歌且行地吟唱生命的宗旨。

立秋節氣的優美散文 篇13

立秋,夏日盡頭。涼爽伴隨着秋的來臨,又走過了一季。夏天的多姿多彩,在秋季裏沉澱出了金黃色的樣子。秋天來了,再也沒有懶惰的理由。夏天因爲炎熱可以放任自流,可是這注定收穫的秋天裏,勤勞依然是最美麗的身姿。那就用我們的滿腔熱情,付出,收穫,去擁抱秋天。

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着秋天的開始。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穀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一葉知秋,沉甸甸的季節裏,唯有懂得,落地生根。

秋天裏,寫滿了童話。七夕在立秋之後來臨,有情的人們,在這個季節裏播種愛情。奧運會在如火如荼的進行,體育健兒們在這個秋季,揮汗如雨,爲夢想拼搏。秋天裏,到處都有情懷。落葉,稻香。秋天裏,不再張望,而是紮紮實實的,在秋季裏認真對待。

我們總是不斷的奔跑不斷的跌倒,卻依然沒有放棄心中執着的夢。用愛去塗抹着夢想的顏色,用執着去兌現夢想的謎底。受傷過,也想放棄過。回到最初的地方,才發現,再也回不去的是這一路走過的四季風情。只有,向前。

人生之秋,格外沉重。肩上扛着世界的希望,心裏裝着家人的期望。不能停留,不能閃失。累了,就站在山頂,或凝眸遠眺,或放聲嘹亮。苦了,就默默的在安靜的地方,不想被人安慰,自己一個人療養。就連笑容,也少了張狂,更多的是穩妥的,走着餘生。

我熱愛着每一個現在,過去的也許很值得留戀。可是,每一個現在,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前方,纔是我們追尋的方向。點亮,心中的燈塔,在汪洋中,一如既往。等到了生命的彼岸,回首處,但願我們還會熱淚盈眶。

秋,內斂也。當我們經歷了年少輕狂,青春躁動,壯年索求,來到中年之秋。學會了藏起尖銳,學會了圓通溫潤,學會了不去斤斤計較,學會了包容生活。於是,雲淡風輕,月白清明。正如這秋天的來臨,秋高氣爽,月明星朗。在飽滿中,執着而勇敢,安靜而內涵的,綻放。俯首拾得,滿地金黃。

立秋節氣的優美散文 篇14

8月8日,立秋。天氣陡變,不是變涼爽了,而是變得更加炎熱了。靜而一想,也不奇怪,秋後還有“一伏”嗎。

立秋,給人的第一感覺便是白天晚上一個“熱熱熱”字。

渴望立秋,盼望立秋,等待的就是一個“涼”字,如今事與願違。也不是沒有想到,誰不知道立秋以後還有十八天“地火”,只是這地火讓人有些招架不住,熱得讓人忘掉了氣節,忘掉了立秋離涼爽還很遠呢!

動也好,靜也好,你都會滿頭大汗、渾身是汗、大汗淋漓、汗流浹背,總之一個“汗”字。擦擦臉、洗洗澡,也只是暫時的舒服,不一會兒就汗水就滲過皮層暴露出來,不是溼漉漉的,就是汗水成珠,順頰而下。索性沉下心來,讓它熱好了,讓它流算了。呆在空調屋裏也不是事,弄不好憋住汗,變成感冒,可要抗熱抗寒了。

地火,顧名思義就是來自地下的火,沒有幾場大雨是冷卻不下去的。立秋一個星期,太陽依然如昨,綻開美麗的笑臉在空中,沒有絲毫隱去退去的意思。霎時,晴空一聲霹靂,雨水嘩嘩而下,越來越大,越來越急,不一時慢車道上便積滿了水,非機動車走上了快車道,路中央機動車與非機動穿梭而行,此時也沒誰抱怨指責誰佔了誰的道,都圖個方便,敢緊走過去,辦自己該辦的事好了。大約過了半個小時,快車道上也積上了水,最高處見不到路面了,行人道上的水與路中央的水平齊,分不清哪裏是人行道那裏是快車道了。車輛越來越少,膽大的非要在這水中行駛,僥倖的衝了過去,不幸的在路中拋了錨,無可奈何望着擦肩而過的飛車,只有嘆息再嘆息了,後悔又後悔了。

剛剛還雷雨交加,轉而晴空萬里。太陽仍然綻放着它美麗的笑臉,沒有一點點變化,炸開的雷,撒落的雨,都與它無關,發光發熱便是它的本職工作。世間萬事萬物都有它各自的作用,只要各自做好的各自應該做的,自然界就會平衡,雷雨不也是在做着它們的本職工作嗎。

秋後的第一場雨過去了,氣溫好象沒有什麼變化,熱還是熱,汗還是汗,地上如此,地下也許就不是這樣了吧,那地層深處一定有所改變,我們又怎麼能感受到太深太遠的東西呢。

遠的不是不可及的,只要有耐心,時間會說明一切。

三四天一過,第二場雨在人們的睡夢中來臨了,閃電象探照燈一樣左右閃爍,響雷一個接着一個,雨聲跟着雷聲,雷聲伴着雨聲,吵吵嚷嚷一個晚上,清晨卻不見點滴昨夜雨水的痕跡,晚上的雷雨彷彿是夢中的雷夢中的雨。第三、四場雨,第七、八場雨,記不清是第幾場雨了,也就是點點地撒落着,沒有固定的時間,說來就來了,說走就走了,不是大太,也不是太小,慢慢地滋潤大地,大地也默默地接受秋雨的撫慰,灼熱的氣息漸去漸遠了……

處暑後的秋天,帶着幾分熱,又帶着幾分涼。清晨和傍晚已沒有了灼人的熱氣,大多是清風伴着幾絲涼爽,給人幾分愜意幾分舒暢。中午卻不盡然,摻雜着夏日的餘熱,但是再也不會灼灼逼人了。

秋天的風是涼爽的,秋天的天是湛藍的,秋天的葉是碧綠的。這時的秋,是夏日的秋,是雨後的秋,風吹過後零星地飄落幾片樹葉,不見成堆,不見枯萎,這時的天氣又豈止用一個“爽”字能表達完整的呢,真可謂“天涼好個秋”啊。

立秋雜感

早上,一友發來消息說:今天立秋,頓驚。

曾經,爲捱漫漫酷暑,爲避炎炎夏日,總是盼着立秋,因爲立秋預示着酷夏炎暑將是秋後的螞蚱,猖狂不了幾日,肆虐不了幾時了,而今,驀然聽到這個詞:立秋,竟覺有些悲涼、有些無情甚至於殘酷的意味,彈指之間,光陰竟如此匆匆?獄不及防地讓人有些疑惑,有些驚慌,有些悲嘆:任憑如花美眷,也敵不過似水流年。

雖說,立秋之後,炎熱不會迅速消逝,但是總會在不知不覺中漸漸轉涼,滿樹的碧葉將漸漸萎黃凋落,之後,一個收穫的季節將毫不遲疑地闊步而來,當辛勞的百姓們在黃土地裏揮灑着汗水時,那是一種滿足的汗水,一種喜悅的汗水,一種收穫的汗水,那是收穫,而我,收穫的又是什麼?

漸漸被生活磨蝕的棱角?漸漸被現實侵吞的嚮往?不想傷悲卻傷悲,不願回首卻回首,歲月賦予我的,只是沉甸甸的回憶,只是璀璨燦的嚮往。

秋風起,秋葉黃,想起曾經,心悲涼。

今日酒,今日醉,哪堪塵世,一抹傷。

莫道人間苦難深,閻王也非一帆順。

人行世間爲哪般,更深人靜細思量。

立秋節氣的優美散文 篇15

昨日午後的暴雨,一度澆滅了盛夏的猖狂,地上泛起的朵朵水花,把夏秋交替的消息欣喜地告訴了時節。

歲月總是太過匆忙,瓦檐下滴答滴答的雨聲,一路送着掉落的光陰, 立秋一過,便快到了落葉紛飛的時候。最怕那種秋意深濃的景象,片片繽紛在蕭瑟的秋風中凌亂的飄舞,徒留枝椏在聆聽敗落的滄桑,那也有我曾經蔥鬱的一抹青綠,在暮雲淡去,秋光老盡中無可奈何。

將萬千心事寄放天涯的年齡早已過去,真的已經到了淡看風雲的時候。青梅時的青澀雖已漸漸成熟,心懷的萬丈豪情卻也被流年腐蝕得蕩然無存。夢,依然美麗,像是融入天邊的一抹晚霞斑斕多彩,彷彿伸手便得,卻又遙遙難及。當鐮刀割倒隴上一片金黃,收穫的不只是成熟,還有陌上空曠的寂寥。這種寂寥是秋意渲染成的憂傷,是金黃未曾割倒之前那些等待的時光,是鳥語婉轉唱過的一曲花事。

花事已過,象立秋後的蓮褪去荷衣,一如我無數次無端錯過的花期。總以爲那些折採過後不再回頭的繽紛,是流轉在愛中最美的遺憾,是對走過年華最深的銘記。直到立秋之後,倦累爬滿了枯葉堆積的心窗,再也找不出殘存的一絲青綠痕跡,方纔悟明瞭,那些愛恨,那些情仇,那些臉龐,那些誓言,都一一還給了流光。

看那樓下巷子裏走來打着花紙傘長髮飄逸的女子,只覺得離我如此之遠,心倦累到不再有如少年的衝動,甚至懶得去奢望會有一場美麗的邂逅。我清楚地明白,那只是走過我眼前的一道風景,任這風景如何秀麗,終究不是我可以駐留的地方,只是視覺上短暫的一瞬,只是曾經遭遇過然後便模糊不清,哪怕曾經回頭,也就如此而已,時間終會帶走一切,一程山水,一個路人,一段漸遠的故事,註定要離去之時,誰也不必給誰一個交代,我走我的山道,你行你的水路,山水之外不再相逢,紅塵旅途,各自安好。

又立秋了,爹孃再度老去。娘用木梳慢悠悠的梳理着滿頭白髮,那絲絲掉落在地上的銀髮,是娘寸寸走過的時光,娘說老了,以前的日子都回不去了。幾十年的四季交替,娘該遭遇多少個立秋的日子,可娘又還能再過幾個立秋?爹卻把漸漸老去的炊煙,夾在食指與中指之間,薰黃了季節的顏色,裝點立秋的日子。爹的目光有些呆滯,迎着那門前往來的行人,爹的眼裏還很深邃,笑看到樹上落下的光陰。那是洞悉世情之後凝聚的光芒,不慌不忙,不驚不異,似乎一切都在他掌握之中,包括悲歡,包括生死,無不淡定從容。

爹孃就這樣攙扶着走過歲歲立秋,每一片落下的葉兒都是他們相愛的故事,平平淡淡從從容容,這一世也未分開過。看他們有時相互叮嚀,天涼加衣了,該吃藥了,有時候也吵鬧幾句,象小孩一樣發脾氣,過後又哄着對方,真的是百感交集。什麼是愛,什麼是相濡以沫,什麼是白首到老?爹孃用他們一生的時光詮釋了答案。

秋水無塵,秋雲無心,山河盛世的立秋季節沉靜無言。有道是人生短短几個秋,哪怕芳華已經落盡,也無須刻意地去收拾殘留的風景,因爲時光依舊要向前行。生如夏花之絢爛死於秋葉之靜美,那何嘗不是一種境界?

四季景色予以我們的都是各種別樣的風景,春之草,夏之花,秋之葉,冬之雪,展現着季節不同的風采,而今立秋之時的殘荷缺月也是一種美麗,懂得欣賞,便能通透,何苦枉自嗟呀?

立秋,是赴一場與時節的盟約。往事就像山巒上的點點秋紅,終將伴隨落葉匆匆的落地,燦爛擁有之後,如果可以潔淨相忘,那也是一種領悟。四季的更替,是自然循環的規律,我們無法阻止也無法挽留,阻止不了時光且住,還我們一個如夏的燦爛年華,挽留不住行將老去的父母以及那些走着走着就不見了的故人。如何才能從容的笑看立秋之後凋謝的落花,如何才能淡定這秋光老盡?就做一株草木,生長於自然,懂得去遵從宿命,方可以離合不驚,枯榮隨緣,就那麼隨性隨意的踏上旅程,不辜負一世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