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關於小暑節氣的優美散文

關於小暑節氣的優美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3W 次

小暑,是時間線路上的一個里程碑,提醒農人,現在要做好哪些農事,下一站還有多遠。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的關於小暑節氣的優美散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小暑節氣的優美散文

  【關於小暑節氣的優美散文1】

薄暮窗紗,阻隔着夏陽火熱步履,一聲悠揚蟬鳴,竟讓這步子飛進耳際,心底頓生出久違欣喜。

按說這般年紀,早沒了大驚小怪的好奇,沒了大悲大憤的憤世嫉俗,沒了“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撒盡還復來”豪情萬丈,亦沒了天真爛漫的幻想與稚嫩憧憬。今天卻例外,緣於這聲音的親切,正好暗合高山流水之意,“千古難覓是知音”!

季節宣言,記憶猶新的聲音,攪動心底一潭靜水。細柳,微風,夏陽,還有飄忽不定的白雲蒼狗,變得形象逼真,自由飛翔。小河邊,斜道旁,垂柳上,就這樣一聲嘶鳴,鄭重宣告一個盛夏隆重降臨。一聲接一聲,長聲更短聲,一下子走進三伏天一般,心潮起伏。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小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人熱得懶洋洋,巴不得離太陽越遠越好!生物家族卻如走進天堂一般得意快活。生命樂章,鳴蟲家族演奏會進行得正熱烈,鳴蟲蟻螻們熱戀的熱戀,發情的發情,交配的交配,繁衍的繁衍,各幹各的事情,各尋各的快樂,正好藉助翻滾熱浪,幹一番轟轟烈烈事業。

一聲長長嘶叫,劃破長空,穿越時空,犀利的音樂子彈,不偏不倚,正好射中心房,將記憶的妙曲亮包全部打開。蟬鳴時間之準確,速度之神速,音調之準確,還有那無形的步履,陡添不盡感動。鳴蟬守時,信譽,執着,適時而至,放喉歌唱,又一個生命季節,進行新的生命祭奠。不爲其它,爲的是一腔熱情,一世情緣,一生不了情!

城市綠樹,越來越成爲一種奢侈,大度的綠樹,在千方百計爲林立高樓騰出地方,任座座高樓橫空出世,四處稱雄。然美妙蟬聲,卻足夠思索一個下午。人在半睡半醒中,思緒卻如萬馬奔騰,那些平時沒有時間、確切的說,沒有興趣思考的生命話題,卻變得哲理深刻,生動趣味。

鳴蟬可貴之處,在於始終以自我爲軸心,是那麼的坦誠,那麼的直白,那麼的毫無顧忌。一腔熱血,放喉高歌,唱得整個夏日世界熱血沸騰;滾燙的地面,欲自燃一般,此刻,若劃上一根火柴,說不定會遍地熊熊烈火,不是星火燎原大地,也是鋼水橫流視野,波濤洶涌。

想必那小小生靈,正是從這浴火中涅槃重生?聽那聲音,非常喜歡熱浪的味道,繼續自己的吟唱,繼續自己的進行曲。

那一聲長鳴,悠揚而深遠,擊穿樹葉的阻隔,沖毀樹林籠罩,也衝破了城鄉間橫亙着的那一堵無形的牆。冥冥之中,鳴蟬也許早已知道,時間短暫,光陰似箭,真正屬於自己的生命極限,也不過那麼數十天。在數十天的光陰裏,作爲一個夏日演唱會的首席歌唱家,它的排練,它的演出,即使天天出場,能有多少時間可供自我支配呢?如果遭遇一個夏季的.連陰雨,屬於自己的時間豈不更少!

一聲長長嘶鳴,一個再熟悉不過的聲音,就這樣從今天開始了又一個夏天的吟唱。

夏風悠悠,夏陽熱烈,夏天的中午,熱浪滾滾又多含蓄,浪漫且壯懷激烈。不用頭頂烈日去山林或鄉野覓尋鳴蟬蹤跡,不用專門去河邊湖畔刻意聆聽那一聲聲長鳴。只要平得心,靜得氣,即使仰臥於牀,閒坐於廳,抑或徜徉於自家陽臺,傾心於小院林蔭下,這種天籟之聲,照樣光顧心房,與你產生強烈共鳴。

莫非此身前世正是一隻蛻化的鳴蟬?只是頑冥不化,蛻化得一時面目全非?全沒了前世敏感與銳氣,沒了前世毫無顧慮,而爲一個美麗的夏天放歌天天的執着?

  【關於小暑節氣的優美散文2】

有些漢字很有趣,“煮”字者下水蒸,“暑”字者上日烤,都表示蒸薰般的炎熱,故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小暑節氣僅是小熱,大暑中伏天才大熱(三伏40天大概分配:小暑頭伏10天,大暑中伏20天,立秋末伏10天)。小暑是季夏開始,它的標誌是出梅和入伏。“伏”即潛伏、藏伏之意,叫人儘量減少高溫下的活動,規避暑蒸溼熱之氣。

小暑三物候:溫風至,蟋蟀居宇,鷹始鷙。小暑日後,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所有的風中都帶着熱浪。蟋蟀逃離酷熱的曠野,躲藏到屋檐下樹陰處避暑。老鷹因地面炙熱而飛到清涼的高空盤旋覓食。

小暑前後,除東北與西北收割小麥等作物外,其他地區農村主要是田間管理。早稻灌漿後期,要保持田間乾乾溼溼。中稻拔節進入孕穗期,追施穗肥,促穗大粒多。單季晚稻正在分櫱,及早施好分櫱肥。棉花開花結鈴,在重施花鈴肥的同時,要及時整枝、打杈、去老葉,增強通風透光,減少蕾鈴脫落。盛夏高溫是蚜蟲、紅蜘蛛等多種害蟲盛發的季節,適時防治病蟲。

“伏天的雨,鍋裏的米。”小暑節氣,江淮流域梅雨先後結束,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高溫少雨的伏旱,這時的降水對水稻作物生長十分有利。而華南西部則進入暴雨季節,地勢起伏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發,甚至引起泥石流,應採取防洪措施,儘量減輕危害。

三伏地煮天蒸,人出汗多,消耗大,食慾不振,比往常消瘦,故謂苦夏。酷暑休息,除了喝消暑湯,吃黃瓜、西瓜等水果外,還得吃好一點伙食補身子,“頭伏餃子中伏面,末伏烙餅攤雞蛋”,這叫歇伏。有些地方入伏吃羊肉,稱吃伏羊,“一碗伏羊湯,不用開藥方”。還有“小暑黃鱔賽人蔘”之說,那時的鱔魚肥壯、粗大、結實、味美。小暑時節,人們將新割的稻穀碾出米,做成飯祭祀穀神后稷,然後嘗新米、喝新酒,謂之“六六福”。山東地區夏天還有給牛改善飲食的習俗,伏日煮麥仁湯給牛喝,據說牛喝了身子壯,能幹活,不淌汗。

“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小暑氣溫高、溼度大,露天的木質椅凳經露打雨淋,含水分較多,表面上是乾的,經太陽一曬,向外散發潮氣,在上面坐久了,會誘發痔瘡、風溼關節炎等疾病,中老年人別長坐露天木凳。

“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暑天養生當以“心靜”爲最,平心靜氣,能使情緒舒暢、氣血和緩。其實,不光是對暑熱需要心靜,世上許多事情都需要淡然處之,惟有淡然,纔會淡定。

傳說,唐代高僧玄奘從西天取經回國,過河時不慎經文浸溼,上岸即在烈日下涼曬經文,這天是六月初六,變成了吉利之日,叫“天貺(讀況,意賜)節”。皇宮內定此日爲皇帝曬龍袍;寺院的經書也在這天翻檢出來曝曬;民間這天都曬衣服,稱“六月六,曬紅綠”,紅綠指五顏六色的衣服;“六月六,貓狗俗”,就連小貓小狗都沾了天貺節的光。傳說能篤信踐行是因有現實需求,小暑時節經過了黃梅天,藏在箱底的衣物確已黴潮,太陽又好,取出來曬一曬,確有必要,古稱“曬伏”。

野史記載,東晉名士郝隆,見鄰人皆曬衣被,就平躺在地上,掀起衣服露出肚皮曬太陽,旁人不解,問他幹什麼,答曰:“曬書。”“書呢?”“四書五經全在我肚子裏。”這是文人軼事笑談。六月初六天貺節,也是文人的曬書日,捧出家中書籍字畫曝曬,讓陽光祛潮去黴,驅殺藏匿在書畫中的蛀書蟲。蛀書蟲古文稱蠹(讀度)魚,因它像魚一樣身披銀色鱗片,藏在書中噬咬紙張爲食。謎語“蛀書蟲”的成語謎底,便是“咬文嚼字”。忽記起一則《蛀書蟲與蜘蛛》的寓言,頗有趣:

一條蛀書蟲從書裏爬出來,碰上一隻蜘蛛。

蜘蛛問:“你是誰?”

蛀書蟲笑道:“無知的傢伙,連我也不認識,我是世界上最大的學問家。”

蜘蛛奇怪說:“可是我聽說,只有人才配有學問呀!”

蛀書蟲大笑:“人怎能同我相比?他們拿起書,只是看一看,翻一翻,然後又原封不動的放回老地方。而我呢,鑽進書裏把每頁書,每個字都吞到肚子裏,年復一年,你想想我肚子裏的學問該有多少?”

蜘蛛羨慕問:“請教,我該怎樣才能成爲學問家呢?”

蛀書蟲趾高氣揚道:“當然得學我的樣,鑽進書裏,咬文嚼字吃書嘍!”

蜘蛛想了想說:“按照你的理論,我把你吃掉不就成爲最大的學問家了。”

蜘蛛說完,撲上去把蛀書蟲吃了。

這寓言諷剌眼前危險視而不見,還在誇誇其談的冒牌學者。

古代讀書人敬惜字紙書籍,爲防蛀壞,將芸香草放在書櫃裏驅殺書蟲,走進書房能聞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故詩書人家稱“書香門第”。

如果說,大雪節氣裏最宜飲酒,尤其是飲那種溫燙過的老酒,白雪紅爐,一尊佳釀,那是這節氣裏最溫馨的圖畫;那未,小暑節氣裏最宜品茶,尤其是品那種春色般的綠茶,蟬鳴蛙聲,一杯香茗,那是這節氣裏最涼爽的風景。不必講究得像西方的下午茶,非得來美味點心,紅袖添香;也不必如東方的工夫茶,非得用泥壺小盅,淺斟低飲。小暑飲茶,不是喝綠豆湯解渴,不是喝冰鎮啤酒消暑,而是在尋求一份平靜的心境,讓那顆皺巴巴的心,暫時舒展一下,感受安閒和恬靜。

每年7月7~8日是小暑節氣,寫回環詩《小暑》結尾:

入伏頭伏入,出梅黃梅出,苦夏炎夏苦,煮蒸復蒸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