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觀看王爾烈家訓觀後感

觀看王爾烈家訓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6W 次

王爾烈家族家規嚴謹、家風樸厚、家教嚴正,世代一直秉承着“謹言慎行、寬厚忍讓、抱誠守真、廉而不劌”的門風。先後有30多人考取了進士功名,多人入仕爲官。下面是小編收集的觀看王爾烈家訓觀後感,希望大家會喜歡!

觀看王爾烈家訓觀後感

  【觀看王爾烈家訓觀後感1】

修清廉之魂,盡廉政之責,是領導幹部官德的重要體現。貪婪是伴隨人生的魔鬼,也是官德敗壞的根源,貪腐之害“猛如虎”。爲官不廉,何以厚德?因此,講官德必然要求講廉潔,不廉潔就不可能有官德。清正廉潔成爲官德的底線。

清廉,意爲清白不污,純正不苟,是一個倫理學概念。清廉,是做人之綱,爲官之要,從政之基,是官德最爲直觀的倫理要求。永葆清廉,就要遏制貪慾。貪慾不除,猶如“水之滔天”。清廉折射貪腐的可恥,貪腐襯托清廉的高尚。清廉與貪腐,既關乎民心向背,也關乎民族安危,更關乎政黨存亡。因此,領導幹部必須襟懷坦白、公而忘私、清廉正直,以黨的意志爲意志,以人民的意願爲依歸。

子罕以不貪爲“寶”,精神上的“寶貝”比物質上的“美玉”更爲珍貴。屈原“寧廉潔正直以自清”,清廉如水,養一生正氣。周敦頤酷愛蓮花,以蓮寓廉,寫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不朽名句。王爾烈兩袖清風,“雙肩明月”,品格如玉聲天下。呂祖謙說,當官之法,惟有三事,一曰清廉,二曰謹慎,三曰勤勉,把清廉列爲官德之首。白居易杭州刺史三年,離任返鄉只取“兩片石頭”……這都說明,清廉從政,秉公用權,嚴於律已,知止不殆,一生清白,比什麼都重要。

領導幹部要保持思想上的敏銳和清醒、政治上純潔和堅定,必須堅守官德的清廉底線。首先,要崇尚節儉,拒絕奢侈。“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廉之根在儉,生活儉樸,甘於清苦,就不會以權謀私,就能取信於民,就敢較真碰硬,增加威信,增強感染力號召力,就能立於不敗之地。堅守清貧,不慕奢華,就懂得“奢靡之始,危亡不遠”的道理,不會蠅營狗苟、得隴望蜀,就能遠離災禍。非儉無以養廉,非廉無以養德。領導幹部要守潔如玉、以身作則、一身正氣,自覺抵制官僚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和奢靡之風,把崇尚節儉作爲一種美德追求,讓拒絕奢侈一種生活時尚,以清廉、清正、清心之風引領黨風政風,凝聚軍心士氣。

第二,要淡泊於名,不屑於利。“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金錢美色,權力地位,名繮利鎖,與其鋌而走險,戰戰兢兢,不如堂堂正正,閒庭信步,走好人生路。從經濟學原理解析,資源的稀缺性與慾望的無限性是一個永恆的矛盾命題,但人生短暫,不要把名利看得過重。身外之物,誰能帶進墳墓呢?貪慾,是一種“病態魅力”。貪念起,則禍害生。面對不可能,不是自己的名不要,不是自己的利不得,該放棄時不猶豫。領導幹部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金錢觀、名利觀,在自己的理想王國,修築一個無形的“桃花源”,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不負黨的信賴和人民的期盼。

第三,要親近賢人,遠離小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什麼樣的朋友,是人生一大課題。追尋一些領導幹部的違法犯罪足跡,發現與其交往的“圈子”有直接關係。一些唯利是圖的小人,不擇手段地與領導幹部套近乎,視領導的“權力資源”爲“財富資本”,拉其下水。一些領導幹部交“哥們”不慎、識“朋友”不準,面對五花八門的誘惑,守不住底線,成爲慾望的俘虜,受其控制,最終走上以權謀私、權錢交易、腐化墮落之路。殊不知,“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法網恢恢,自甘沉淪的結果是高牆鐵窗,一失足成千古恨。人之相識,貴在知心。交友不是交易,交友必須選擇。領導幹部要淨化自己的交往圈,多交肝膽相照、患難與共的益友,多交真誠寬厚、善良感恩的摯友,多交同心同德、志趣相投的諍友。

  【觀看王爾烈家訓觀後感2】

王爾烈(1727-1801),字君武,別名仲方,字君武,號瑤峯,遼陽縣賈家堡子人。以詩文書法、聰明辯才見稱於世,是乾隆、嘉慶年間有名的“關東才子”。他有才而廉明,博得“雙肩明月”的美譽,嘉慶帝稱他爲“老實王”。

少時聰穎才志過人。王爾烈父親王縉學識淵博,王爾烈幼年在其父薰陶下開始了啓蒙教育。王家家風樸厚,家教嚴正,王縉雖常年不在家,但爲其子積存下兩室圖書。所以王爾烈精深於文字,更酷好詩詞。據史料記載,王縉與《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祖父曹寅私交深厚,曹家藏曆代典籍甚豐,也爲王爾烈提供了豐富的知識之源。王爾烈幼年塾師崔璨,拔貢出身,學富五車,爲王爾烈幼年的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相傳崔璨在授課中曾出過一聯:“天作棋盤星作子,朗朗乾坤誰個敢下?”聯出後衆學子無人敢對。唯幼小的王爾烈站起朗聲應答:“地爲琵琶路爲弦,煌煌世界孰家能彈!”老師隨口又出一聯:“野外黃花好似金釘釘地。”王爾烈沉思片刻,忽然看見窗外遼陽城裏的白塔,頓時文思泉涌,答道:“城內白塔猶如玉鑽鑽天。”大家聽了,都爲王爾烈的過人才華而折服。由此,王爾烈被譽爲“遼陽神童”。

爲民育君用心良苦。乾隆有17個兒子,最看重的是15子顒琰。顒琰14歲被祕定爲太子,王爾烈被欽點爲老師。

他不是“拴住”皇子耳提面命,生吞活剝那些經、史、子、集,而是給予皇子極大的自由。有一日,王爾烈給顒琰佈置一道作業,文題是《敲木魚石》。顒琰一看,馬上反問道,“老師,木魚怎能和石頭混爲一談呢?”王爾烈說:“我不是讓你紙上談兵,而是要你到大自然中尋找答案。”爲了交上滿意的答卷,顒琰便帶着僕人出宮尋找。但是他走遍了千山萬水,也沒有找到這個“木魚石”。整整三年仍然交不了答卷,顒琰回到宮中很是煩惱。於是,他便到乾隆面前說王爾烈有意刁難他。乾隆想了想說,你的老師既然出了此題,必然有他的道理。你應該盡力交出一份合格答卷。後來,顒琰終於在一個不起眼的山上找到了這塊木魚石,並在寺廟住持的指點之下終於敲響了木魚石。王爾烈啓發顒琰說:“這塊山石,其實一文不值,但不登泰山,不知山高;不涉滄海,不知水深;不於民間苦行,怎能分辨忠奸善惡。”有了尋找木魚石這樣千辛萬苦的經歷,顒琰成爲皇帝之後,對治理江山社稷有了更清醒的認識。

鑄錢三年兩袖清風。有一年,王爾烈從江南主考回京,嘉慶問:“老愛卿家境如何?”他答道:“臣家有茅屋三間,裏面半藏農器半藏書;還有薄田數畝,那是一望春風一望雨啊!”嘉慶歡喜地說:“老愛卿爲官清廉,朕是知道的。這樣吧,你去安徽銅山掌管鑄錢,在那裏任職三年,也許你就富有了。”歷朝歷代,掌管鑄錢最是肥缺。王爾烈上任一晃三年,任滿回京。嘉慶問:“老愛卿,這回可度餘年了吧?”王爾烈笑笑說:“臣依舊一無所有。”嘉慶說:“此言未必是真吧?”王爾烈也不爭辯,當即從袖筒裏甩出三枚銅大錢,個個磨得鋥亮。原來這是鑄錢的樣錢,他每天拿着它們去檢查鑄錢質量,時間久了,都磨得溜光。嘉慶見狀,稱讚說:“老愛卿清廉如此,真可謂老實王啊!”王爾烈告老還鄉後,嘉慶下令在遼陽爲他建了一座翰林府,但他把正廳作了義學,自己只住偏房。數年後,他的一位學生從京城來看望他,見他的夫人尤氏正在織布,又見室內空無長物,便問:“我老師家境爲何如此寒酸呢?”尤氏答道:“你老師一生非法不爲,非義不取。他那點俸祿不夠用,所以我就得織布,自食其力。”嘉慶得知後,降旨撥錢讓他贍養晚年,但他用這些錢辦了義學,直到去世。

公元1796年,乾隆皇帝讓位給十五皇子嘉親王顒炎,委任王爾烈爲內閣侍讀學士,並恩賜他千叟宴,御賜詩、《集古三星圖》、如意鳩枝等。清顒炎嘉慶四年王爾烈72歲時,官至大理寺少卿,因到了耄耋之年,卸任回到遼東,在盛京掌教瀋陽書院。74歲(嘉慶六年,公元1801年)病逝,葬於家鄉遼陽縣風水溝村的南山山麓。


更多熱門觀後感推薦:

1.《王爾烈》專題片觀後感

2.專題片《王爾烈》觀後感

3.觀看《王爾烈》專題片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