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弘揚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徵文參考範文

弘揚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徵文參考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1W 次

工匠精神就算是一種溫和的勸勉,讓我們在高喊“躁起來”的時代“想靜靜”,“靜靜”是誰?“靜靜”就是那個敢於爲了夢想而努力沉潛的,你自己。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弘揚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徵文參考範文,歡迎大家閱讀!

弘揚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徵文參考範文

  【弘揚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徵文參考範文1】

動畫是藝術,但首先是一門手藝,當下的動畫專業高等教育以培養藝術家的態度教育學生,卻忽視了培養學生老老實實打鐵的能力與耐心,輕視了專業人才的“工匠精神”

從某種角度講,近年來動畫專業高等教育對動畫產業的貢獻並不如想象中大。動畫專業的大學畢業生眼高手低,缺乏團隊合作精神,很難融入業界,已成爲普遍存在的問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很複雜,人才專業性的不足是關鍵。而這裏的“專業”二字,包括兩層含義——專業的手藝與專業的心態。

國內的動畫專業學生如果畢業兩年後還在加中間畫(動畫中一個動作是由很多畫組成的,這些畫中的第一張和最後一張被稱爲“原畫”,其餘中間的部分稱爲“中間畫”)就會被人看不起,因爲他們的“人生規劃”是畢業一年後就做原畫師,兩年後當導演,三年後做製片人,四年後就開公司,並且公司規模要超過迪斯尼。而在“動畫強國”日本,一名優秀的中間畫師的待遇絲毫不比導演差,60歲還在加中間畫的大有人在,這樣的人才在中國卻會被視爲“不思進取”。

這一畸形現象背後有深刻的社會原因——我們的文化傳統中對“工匠精神”重視不夠。孩子們從小就被教育要做科學家、藝術家,而很少有家長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爲木匠。同理,在動畫公司,導演的地位與收入遠遠高於中間畫師,這也難怪學生們削尖腦袋都要做導演。動畫是藝術,但首先是一門手藝。我們的大學是以培養藝術家的態度教育學生,卻忽視了培養學生老老實實打鐵的能力與耐心,老師們往往在第一堂課就灌輸給學生“偉大的觀念”,而手藝卻得靠學生自己摸索,於是就出現了畢業生眼高手低,什麼都學了卻沒有一門精通,不能滿足行業需求的尷尬現狀。

缺失了專業手藝的動畫專業畢業生們以爲,只要有創意就所向無敵,寄望於“四兩撥千斤”的成功。對此,動畫導演於勝軍說,“四兩撥千斤”對中國工業有致命的打擊,我們老想着“四兩撥千斤”,殊不知世界上所有優秀的工業、好的項目都是一點一點地做出來的。不管是製造業還是文化創意產業,我們老覺得趕快學個殼兒,做個漂亮東西就可以了,實際上紮實的東西卻沒做到。以動畫爲例,如果沒有畫10年二維動畫的功力,就想去做動畫表演,這是不可能的。但誰又願意拿10年時間去踏踏實實地畫原畫呢?正因爲願意並且能夠“站碎方磚,靠倒玉柱”的動畫人才寥寥無幾,現在連在國內找一家有專業實力的動畫中期加工公司都非常難。

很多高校特別是名校都以“培養將軍而不是士兵”的說辭標榜自己。在這樣的教學理念下,本來就涉世不深的藝術類大學生更是容易眼高手低,不能踏實找準方向。不止一位動畫公司負責人跟我說過,很多名校的畢業生不像是來應聘的,像是來談融資的,他們常常是抱着拯救的心態進入公司。公司願意尊重學生們的才華,但學生們並不尊重甚至並不瞭解這一行業的基本規矩,真是讓人哭笑不得。姑且不論高校能否培養出將軍與大師,就算培養得出來,難道上戰場打仗都只靠將軍嗎?

有後輩曾問快板書大師高鳳山,爲何現在的快板書藝人沒有過去說得好了?老先生答曰:“因爲他們沒要過飯。”話糙理不糙。沒有一種對職業的敬畏,沒有踏踏實實的服務精神,幻想一夜成名,任何藝術都將只是空中樓閣。提醒中國的動畫人,還是先做好工匠再談藝術吧。

  【弘揚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徵文參考範文2】

“白色的小餐盤裏,放着4勺白米飯,這就是她請的飯。”兩會期間,有個“飯局”引來各方關注。坊間稱之爲“董姐”的格力董事長董明珠,請人品嚐4勺米飯,進行“盲測”,結果用國產電飯煲煮出的米飯完勝。儘管有人認爲這不過是場營銷活動,但還是給中國製造平添了幾分底氣,也讓人對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提升消費品品質”有了直觀感受。

“製造大國怎麼造不出讓人心動的產品?”當不少國人去海外搶購保溫杯、電飯煲、馬桶蓋時,這樣的“拷問”也接踵而至。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早已成爲製造業第一大國,“MadeinChina”隨處可見,但給人的印象,似乎就是低端產品和廉價產品。這從消費者的“用腳投票”,也可看出。商務部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境外消費1.5萬億元人民幣,其中至少7000億至8000億元用於購物。如何在國內激活這樣巨大的消費力?一個最簡單的道理是,誰能提供高品質的產品,誰就能贏得市場。消費能力上去了,產品質量、性能和用戶體驗,就變得更加重要。

不過,正如此前中國遊客在日本搶購的馬桶蓋被證實是中國製造的一樣,此次“董姐飯局”的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一方面,我們需要加快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生產出更多高技術含量、高品質的產品;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強品牌推廣、品質宣傳,讓我們已有的國產優質產品能被消費者認可。

從這個意義上講,產品的比拼、質量的比拼,到最後都是精神與文化的比拼。“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工匠精神”,可謂一個關鍵詞。

其實,中國並不缺少技術精湛的工匠。給導彈鑄造衣服的“大國工匠”毛臘生,“39年,他只做了一件事——讀懂砂子,鑄好導彈”;胡雙錢在35年裏加工了數十萬個飛機零件,沒出現過一個次品。然而長期以來,爲了追求速度和規模而導致的粗放型生產,使得技術條件難以提高精度;“有供給就有需求”的賣方市場,也在看不見的層面上損害了追求質量的態度。培養“工匠精神”,仍然任重道遠,需要一代又一代企業家和工程師的賡續接力。

“工匠精神”也包括着創新的內蘊。工匠的耐心堅守與創新的彎道超越,本身就是一體兩面。產品的升級換代一方面在於“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另一方面在於把“匠心”融入生產的每個環節,既要對職業有敬畏、對質量夠精準,又要富有追求突破、追求極限的創新活力。有人說,“手藝人往往意味着固執,緩慢,少量,勞作;但是這些背後所隱含的是專注,技藝,對完美的追求。”抓創新,要在抓住技術突破的同時,抓住一絲不苟的態度、精益求精的精神、“認真做事”的品質,這樣才能真正“佔領先機、贏得優勢”。

有人說,對未來越有信心,對現在就越有耐心。大國匠心、卓越品質,是一種製造業的耐心,更是一種發展的信心。一個“飯局”可能說明不了太多,電飯煲技術的高下也自有市場來檢驗,但用工匠精神開啓一場品質革命,才能真正“讓世界愛上中國製造”。

  【弘揚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徵文參考範文3

聽說朋友從一家國有銀行離職,我甚感驚訝,細問之下不免感慨。原來朋友在這家國有銀行風險控制部門就職,負責對全轄授信項目進行風險審查。按理說這個部門應該屬於銀行的核心部門,員工屬於高精尖人才類型,應被單位重用纔是。但事實上,朋友就職的這個部門人員跳槽頻繁,老人留不住,新人也不願來。細究之下,不外乎三方面原因。

首先,收入不高。按理說作爲銀行的核心部門,收入至少應達全行的中上水平,但據朋友介紹,這家國有銀行的風控部門不能參與授信項目的獎勵、基層網點的存款獎勵等,每月的工資基本是死工資,每年也只能和全行員工一起拿到一些平均的年終獎,沒法與業務發展部門的人比,甚至連前臺櫃員的收入都不如。

其次,權責不清。按規則,風控部門對授信業務具有較大的發言權,但多年來在全行業務爲先的績效考覈體系下,風控部門基本淪爲擺設,加上這些年業務發展順風順水,更沒有人把風控部門放在眼裏。朋友雖然收入不高,也樂得清閒。但最近授信業務部不良項目增多,板子卻打在了風控部門身上,風控部門不僅要負責起訴、追償等一系列任務,關鍵是要扣工資。授信項目的獎勵沒有資格分享,卻要承擔項目不良的懲罰,如此做法,怎不讓人寒心?

最後,晉升通道不暢。朋友所在的分行是一個二級分行,一級分行對其有嚴格的管理層人數控制,雖然人力資源管理辦法上有各種專業技術職稱的晉升辦法,但基本淪爲虛設。已經跳槽的衆多老人都是因爲多年提拔不上去、也無法通過評定高級經理等來提高收入和級別,最終被其他股份制銀行挖走。因爲無法在風控部門獲得業績,新人也不願意來。

培育工匠精神,要靠內在動力,也不可忽視外部環境的影響。作爲把控金融資產安全的風控部門的員工,卻被一套不適應的績效考覈體系給淘汰掉,着實可惜。

培育工匠精神,首先要有相應的發展環境,尤其需要一套合適的員工激勵體系。工匠精神需要慢工出細活,需要精雕細琢,需要時間的積累和實踐的沉澱,這都需要一定的成本和付出,如果這個成本和付出沒有合適的環境給予承擔,想要培育工匠精神也是一句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