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尋根問祖行散文

尋根問祖行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8W 次

再有十來天,2015年就將成爲過去,“全國旅遊年票一卡通”也將結束它的使命,成爲紀念品。12月20、21日,果香爲發揮2015“全國旅遊年票一卡通”的餘熱,組織了最後一次“尋根問祖自駕遊”。

尋根問祖行散文

一.廣勝寺

廣勝寺位於臨汾市洪洞縣東北17公里霍山南麓,我們從洪洞明姜鎮出口下高速,就影影綽綽看到了廣勝寺飛虹塔,似夢似幻,若隱若現,陽光穿過重重霧霾疲憊不堪地照在塔上,濃重的霧霾奪去了七彩琉璃的光華,只能看到灰不流球的塔矗立在山巔上。

廣勝寺飛虹塔建於明代,是五座佛祖舍利塔和中國現存四座古塔之一,也是迄今爲止發現的唯一留有工匠題款的琉璃古塔。塔八角十三層,高塔身青磚砌成,外表鑲飾五彩琉璃,層層皆有琉璃出檐。各層檐下俱有琉璃花罩和垂蓮柱,以及屋宇、樓閣、亭臺、角柱、佛龕、門洞、枋心、花卉、人物、翔鳳、獅、象等琉璃構件,門洞佛龕內置佛、菩薩、童子像,門洞兩側鑲嵌琉璃盤龍、寶珠等飾物。下三層尤其精緻,上繪蓮花椅柱、佛像、菩薩、金剛盤龍臥虎、奇獸珍禽等色彩豔麗的圖案。塔檐挑角掛百餘個鐵鈴,在風中叮噹作響,似在將諧和的佛音傳向四方。塔身中空,內設"之"字形木質樓梯直通塔頂,樓梯陡峭,設計巧妙。

飛虹塔和趙城金藏、元代壁畫,並稱“廣勝寺三絕”。廣勝寺始建於東漢時期,分上下兩寺,飛虹塔位於上寺,元代壁畫藏於下寺。下寺在霍泉之濱,與山巔的上寺遙遙相對。下寺門外的霍泉還在日夜不歇的涓涓噴涌,滋養着洪洞七十多萬兒女。據說1958年建截流槽時,槽中大小泉眼108個,現在只有5個泉眼出水了,這5個泉眼的出水量也比前幾年減半。

泉邊是祖輩洪洞趙城兒女祭祀霍泉神的水神廟,主殿爲明應王殿,重檐歇山頂式,四周設圍廊。殿內有明應王像端坐神龕正中,兩側有四尊童男童女侍奉着,塑工極爲精美,衣飾合體,神態嫺靜,形象楚楚動人;龕下有四大臣泥像分站兩列,其氣色神態各異,面部表情傳神。“廣勝寺三絕”的元代壁畫,就在此殿內。導遊講壁畫有將近二百平米,東西兩壁有求雨圖和降雨圖,神話故事,想像離奇。除此還有幾幅很富有風土民情的賣魚圖、司食圖、司寶圖、打球圖、下棋圖等,畫面上還有園林、村舍、街市以及各種人物、民俗,猶如元代社會的一個縮影,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地方色彩。尤其一進廟門東側南壁上,有一幅反映元人戲曲的畫十分珍貴和有名,它是中國發現唯一的大型元代戲劇壁畫,畫面上部是一幅橫標,是書"大行散樂忠都秀在此作場",戲劇場面是一個戲班集體亮相,正中是班主"忠都秀"。十一個人物中,生旦淨末醜,都勾畫了臉譜,有的還掛了鬍鬚,有的手持笏板、刀、宮扇等道具,有三種樂器演奏,擊鼓、吹笛、拍板同登前臺。這幅畫反映了元代雜劇盛行時期的真實情景,是研究戲劇史的珍貴資料。水神廟山門是一座古代"過路戲臺",每年農曆三月三,這裏都要請戲班唱大戲祭霍泉神。

令我感到好奇的是與水神廟一牆之隔便是廣勝寺的下寺,可能是現在管理部門爲了方便,在水社廟與廣勝寺下寺的隔牆打一便門。參觀完水神廟從便門即可進入下寺,來到下寺前佛殿。殿闊五開間,懸于山頂。整個大殿使用了人字大爬樑,構造奇特,用材經濟。後殿是始建於唐開元年間大佛殿,現存建築爲元重修。大殿面闊七間,進深八椽,單檐懸山頂,殿內保存有元代塑像毗盧佛、藥師佛、阿彌陀佛,及文殊、普賢二菩薩,是不可多得的珍品。下寺的山門是天王殿,面寬三間,單檐歇山頂式,遠看重檐樓閣,檐下無廊柱,內陳設現代木雕十八羅漢及彌樂佛像等。

下寺到上寺可以開車上去,也可以登臺階上去,還可以從荊棘叢中攀爬上去。我等是虔誠地順登級而上的。飛虹塔是現在廣勝寺真正的一絕,上寺還有一奇特景觀--幾株黃色的柏樹,那黃是佛教崇尚的那種明黃色,我以前見過的柏樹也都是碧綠的,唯在這裏看到了黃色的柏樹,莫不是柏樹日日受佛法薰陶也修成正果有了佛性?回來後在網上查閱資料,只找到2002年一則新聞報道:越南發現了新樹種--黃金柏,不知道與上寺的黃色柏樹是否同宗?

離開廣勝寺,到洪洞大槐樹舊址“到此一遊”。移民時的大槐樹已沒了蹤跡,現存的槐樹同我等一樣是當年的子孫輩了,爲趕着去故射山,沒進去尋那遙遠的祖先,只在園門外合影算是留念。

二.故射山

姑射山,屬於呂梁山脈,在臨汾堯都區境內。相傳爲堯王夫人鹿仙女誕生地,因莊子的《逍遙遊》中有“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之語而出名。走了好長時間纔看到路旁溝邊一堆殘垣斷壁,塵埃瓦礫,路另一邊有些洞窟貼了對聯,洞窟中塑有佛像,有香火供燭,但不見人影。在半山腰一洞中頌經之聲,嫋嫋悠揚,聽來應是有一播放機在洞中。此間廟宇由於道路需要怕是不會再修復了,公路從廟中過了。自此就算進入了故射山的仙洞溝,此洞窟可能爲北仙洞景點之一佛興寺。北仙洞景點還有云霧寺、王母閣等寺廟。站在佛興寺廢墟上,向溝對面望去,樓臺亭閣琳琅滿目、近在咫尺。

小時候聽大人講故事說,溝這邊的人家和溝那邊的人家每天閒話家常,但要到對面走個親戚得走上幾天。這回從北仙洞去往眼前的南仙洞,還真驗證了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我們開着車從攔腰斬斷溝的路上過去,都曲曲彎彎地走了挺長時間,在從前全靠騎驢步行坐馬車,從北仙洞繞過數百米深的深溝大渠到南仙洞,可不得走上幾天時間哦。

南仙洞的寺廟神像,遠遠多於北仙洞,有興隆寺、神居洞、碧巖寺、觀音閣和戲臺等廟宇寺觀,還有“洞房”的詞源“天下第一洞房”,傳說是堯帝與鹿仙女的洞房。南仙洞是姑射山仙洞溝的主要景區。這裏山勢峻峭、奇峯異洞、廟宇成林、蒼松翠柏。亭、臺、樓、閣,大小殿宇,多依山靠崖面溝就勢構築。這裏儒釋道三家不僅共居一山,還同處一室。觀音閣內主塑觀音菩薩像,兩側爲文殊、普賢塑像,兩壁四層懸塑有十二圓黨、閻羅、羅漢、二十四諸天等,精巧玲瓏,似從遠古飄然而來。閣中還塑有送子觀音、行年觀音、韋陀、金剛及道教中的真君和玄武大帝像,佛道和諧共處。

最令我眼前發亮的是大雄寶殿不大的院落中那一院綠竹,嫩綠嫩綠的,綠得讓人心疼,北方本少竹,在這寒冬深山裏看到嬌豔欲滴的翠竹,讓我的心情格外清爽。

三.臨汾古城

故射山探訪仙人畢,天色已晚,我們夜宿臨汾市內山西師大旁邊一不起眼的快捷酒店。一行十二人中,有三人曾是師大學子,住在這裏我們可以順便回母校看看。師大的校門像搭起來的積木,一進校門的平房都摞起來成高樓,空出來的地盤做了廣場,路兩邊高大的梧桐樹與合歡樹,換成了幾乎各地千篇一律的雲杉樹。三十年前的教學樓、寢室、教工宿舍、家屬樓依然在使用,只是早已物是人非,教室裏坐着的是介於我們兒孫輩之間的莘莘學子。可以佐證臨汾古城悠久歷史的'城牆即將消失,校區北面把原來的臨汾公園擴了進來,建了幾棟教學樓。在新舊校區之間居然還標本似的夾藏着一排平房。本想到學生食堂吃早餐,再體驗一回大鍋飯的滋味,奈何才八點剛過食堂已打烊。

師大隔壁是臨汾博物館,其實就是設立在大雲禪寺的文物保管所,當地人習慣管大雲寺叫鐵佛寺,因塔內有唐代鐵鑄佛頭而名。現存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金頂寶塔、藏經樓,另外還有南北配殿、廂房等。主體建築金頂寶塔方形六層,臨汾縣誌記載“塔頂常有光,傳有舍利子雲。”我們去得太早,工作人員還沒上班,展室未開,只在院裏轉了轉。

臨汾是一座有着4700餘年歷史的古城,是解放戰爭時期共產黨攻克的第一座城池,爲解放戰爭積累了豐富的攻城經驗。三十年前臨汾的街道兩旁種滿了各種果樹,是有名的花果城,如今果樹不知魂歸何處。臨汾更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是堯舜禹三代大帝的帝都。據傳堯是最早欽定九州,統一華夏民族的先祖,是他開啓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之門。爲了紀念這位偉大的先祖,後人至西晉始便在堯的故鄉臨汾立廟祭祀,即是現今中華兒女共同的祖廟--堯廟。

數千年的風霜雨雪,堯廟歷經蒼桑,毀了建,建了毀。新近建的華門,是迄今世界最高大的門,號稱“天下第一門”,華門廣場有縮小了的天安門、金水橋;有氣勢宏偉長城造型用花崗岩構築的千家姓紀念壁,有石刻堯欽定曆法二十四節氣圖,有高大的石雕華表。

“五鳳樓”算是堯廟裏最老的建築了,是唯一倖存下來的明清建築。“五鳳樓”亦稱“光天閣”,意爲帝堯之功德、光天下之明、兆萬民之福。堯廟裏另存的老物件,就是堯井周圍的四棵古柏了,西側兩棵爲“柏抑楸”和“柏抱槐”,即一棵柏樹中間長出楸樹,另一棵柏樹中間長出槐樹。每年四五月間,柏枝叢中盛開紅色楸花,白色槐花;東側兩棵古柏,一棵叫“鳴鹿柏”,一棵叫“夜笑柏”。傳說唐代在寢宮雕塑帝堯與夫人鹿仙女的聖像時,突然跑來一對梅花鹿在柏樹下歡蹦鳴叫,故稱此樹爲“鳴鹿柏”,至今它的枝丫樹杈,長相酷似梅花鹿角。“夜笑柏”傳言古時一僧人從印度移植而來,每年除夕夜晚,便發出沙沙之聲,頗似人的笑聲,故稱“夜笑柏”。

四.丁村民居

丁村隸屬於襄汾縣,因舊石器時代的遺址被發現而聞名於世,丁村民居是借了丁村遺址的光,走入遊人眼中的。

離村子還有幾千米遠,丁村的名片--上書“丁村”兩個大字的新建仿古大牌坊便映入眼簾,牌坊下是寬闊的旅遊大道。來到丁村,村民說遺址已沒啥可看的了,遺物大都被轉移走了,故沒去遺址遊覽。

丁村民居,是典型的明清民宅建築羣,列入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的有40餘座。最早的建於明代萬曆二十一年,最晚的建於民國年間,歷時近四百年。由於宗族的繁衍發展,民宅羣按族支羣呈東北西南向分佈,分北院、中院、南院、三片組成。這三大羣組以村中心明代建築觀音堂爲領首,以丁字小街爲經緯,分落於北中南三方,整個村的規劃佈局是一隻烏龜的形狀。這些民宅佈局合理,建築氣派講究、簡潔大方、橫徑曲巷、院院貫通、連接巧妙,在建築的風格上各有不同,雖具晉南建築特色,但本人覺得沒有晉中晉商民居高大上,沒有晉中民居厚重雄偉的氣勢,沒有晉中民居富麗堂皇的氣派。丁村民宅各院落建築佈局不同,造型雕刻各異。以兩層樓式四合院爲主體格局,有單進、二進之分。廂房二樓都是矮小的閣樓,只能用於放置雜物和用作保暖防曬,與晉中二樓都可住人的格局不同。一般佈局爲正廳、腰廳、廂房、觀景樓、繡樓、倒座、牌坊、門樓、牌樓等,在建築構件斗拱、雀替、博風板、欄額、門楣、窗櫺、影壁、匾額上,無處不點綴着浮雕、陰雕、陽雕的人物、鳥獸、花草、靜物,有單幅雕、組雕、連環雕,巧奪天工,多而不繁,精美大方。其中一處房屋欄額雕刻,不是二龍戲珠,而是二龍戲羽翅飛人,不曉得是失誤還是何意?丁村宅院大門多置“坎宅巽門”,門內築影壁,沒有晉中民居豪華的門樓,簡潔的大門上方,幾乎家家都刻吉語門楣,多爲“坦蕩”、“耕讀”、“凝瑞”、“耕圃”、“居易”、“積厚流光”類。建築物牆壁上釘滿了用來加固牆壁的鐵釘,有的兼做拴馬環。最具代表性是成爲“丁村民俗博物館”的丁坤一支的五個大院和丁村文化陳列館所佔據的大院。

1985年建立的丁村民俗博物館擁有民俗文物近萬件,是中國第一個反映漢民族民俗風情的專題性博物館。館內以節俗、婚俗、禮儀、民間藝術等爲主題,展示晉南地區漢民族的歲時節令、衣食住行、人生禮儀、婚喪嫁娶、民間書畫、民間剪紙、民間木版年畫、民間刺繡品,還有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丁村花饃、皮影木偶、宗教信仰等文物。

還有兩處特殊的院落,一處是乾涸的水池旁,帶有類似陽臺的大院,從外觀看是一座兩層樓房,二層也是可以居住的,二層後牆伸出一雕欄平臺,可惜院門緊鎖,不能進去看個究竟。還有一處大門上有門樓,遠觀樓閣上似神閣或祖祠。

丁村民居羣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然而保護並不盡如人意,有不少院落只留下了臨街的一面,內裏早已坍塌毀壞,貌似現在好多創建文明城市的形象工程。

丁村人居住習慣與晉中人不同,晉中人居住以正房爲首選,丁村人不住正房住東西廂房。丁村村民還在使用比較原始的鼎式泥爐燒柴做飯,走訪了幾戶人家,都只有老年人在居住,家中昏暗髒亂,身上的衣服油光發亮,這種穿着改革開放前在農村很多見,因爲那時窮,一身衣服要從春穿到冬,改革開放後還是第一次見到。村民這種生活狀態,與村外氣派的旅遊廣場和氣勢雄宏的大牌坊,極不相諧,好像不在一個時代。

五.汾城古鎮

汾城古鎮唐初爲尉遲恭的封地鄂公堡,唐貞觀七年縣城由古城遷於此,名爲太平縣,民國時改稱汾城縣,解放後汾城縣與襄陵縣合併爲襄汾縣時,撤縣建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多虧降格爲鎮,纔會保留下來這麼一個原汁原味基本完整的明清縣治標本,讓我們有幸欣賞到明清縣城的模樣。我們到來時正趕上汾城鎮廟會,大街上商賈雲集、熙熙攘攘,高低不同長短有異的叫賣聲此起彼伏,刺耳的汽笛鳴叫聲從被人流擁堵如蝸牛爬行的各色汽車裏傳出,我們一步一挪費了好大功夫才騰挪到古鎮中心的古樓附近。

汾城保存較完好的古建築還真不少,竟然還有專門的文物管理部門,這在鄉鎮一級是少有的。在城隍廟周圍轉了一圈,也沒找到可以進去的地方,正當我們在廟外嘰嘰喳喳品評大街上所能看到的建築物的瑰麗秀氣、工世卓絕時,街上過路的大哥給我們提供個信息,城隍廟的鑰匙在隔壁文物保管所的人員手裏,感謝保管所的管理人員,略一交涉挺痛快地給我們打開大門,讓我們盡情觀賞。城隍廟山門對面,一座團形麒麟雙龍紋琉璃影壁斑斑駁駁,兩側依稀可辨“生了死死了生生死不息,人化物物化人變化無窮”。一幅對聯道盡了人間哲理。影壁外兩邊各立一雙鬥石質旗杆,山門側立一過街牌坊,牌坊一面刻“監察坊”,另一面刻“翊鎮坊”,提醒路人城隍爺坐陣在此,輔佐官員監督着你的一言一行。城隍廟內現存建築山門、戲臺、獻殿、大殿、鐘鼓樓、廂房、配殿等均保存完好。七架五間牌坊式山門,一進去頂頭就一座過街戲臺,戲臺木構華麗別緻,戲臺對面大殿前出廡廊,廊前亭子的構造奇巧精豔、美不勝收!

過了橋就看到了社稷廟,廟臨街的兩面被新建的鎮衛生院包圍,內裏都已經修繕完畢,但社稷廟還沒有正規入口,要從衛生院住院樓的縫隙進去。現存主要建築有獻殿、大殿、鐘鼓樓等,建築雖不多,但層層飛檐勾連重疊、錯縱交橫,可謂玲瓏奇秀、別有風味!

……

匆匆兩日尋根問祖臨汾行,探古尋幽,體味着不同時代的風格,領略了不一樣的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