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讚美臘八節的散文

讚美臘八節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2W 次

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下面我們用英文來記錄一下臘八節吧。

讚美臘八節的散文

  讚美臘八節的散文範文一:

大凡北方人都愛喝粥,炒上三兩個菜,熬上一鍋粥,再吃些鏝頭、花捲、大餅之類的主食,這樣的一頓飯,對剛從外面出差的人來說,最是能找到家的感覺。

說到粥,便不能不提藥粥。春夏秋冬,季節變幻,人的身體也會隨着天氣變化而有所不適,你儘可隨着時光流轉去吃各種時令粥。

春季陽氣生髮,萬物萌生,你可以今天吃紅棗粥,明天吃首烏粥,後天吃山藥粥,再後天吃蘿蔔粳米粥,只要你不嫌麻煩;炎炎夏日,暑熱悶溼,用梨、冬瓜、絲瓜、西瓜皮、薏苡仁等做粥,自會讓你食慾大增,暑氣盡消;秋季燥邪侵襲,在煮粥時,適當加入梨、蘿蔔、粟子、芝麻等藥食,起到和胃健脾、潤肺生津、養陰清燥之功效;冬季麼,還有點遠呢,你先備下些枸杞、龍眼、胡桃便是了。

當然,吃粥還是不加帶味的中藥爲妙,假如天天吃飯如吃藥,還不如等病了將罪集中起來受幾天,好在上面提到的入粥皆好吃,你儘可敞開胃吃。

鮮花也可入粥。南方多梅花,不妨將梅花花瓣與粳米同煮,保你神清氣爽;三月桃花爛漫,五月月季吐香,六月百合盛開,七月荷花亭亭,九月菊花清麗,當是入食的好時節,或曬乾研末,或切開成條,加蜂蜜或白糖與米同煮,那味道,嬉,不說了。一年吃下來,四大美女看見你也要學阿拉伯女子,拿塊布遮面了。

有專門賣粥的,名曰粥屋。簡單幹淨,種類達十多種。放着音樂,一碗粥,一份小鹹菜,經濟又爽口。

以前天天盼着臘八。上大學時一到那天如果不早起,便吃不上飯。如果趕巧在家,母親會早早起來熬,那香味,讓貪睡的我會一咕嚕爬起來。現在爲人母了,雖常有早上來不及做,去外面吃的舉動,但到那天,可是一定要早起做臘八粥的。

據說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鉢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呵,吃了這麼多年的臘八粥,管它保佑不保佑,反正臘八吃粥的習慣是改不掉的。

昨晚睡前本是想着泡上豆子的,睡到早上5點半,忽然醒來想起忘泡了,趕緊起來洗豆下鍋,又眯了會,然後洗漱,炒菜。

我這一鍋粥,放了小米、大米、薏米、綠豆、蓮子、紅棗、麥仁、花生仁、黑豆、姜豆等十來種,還沒打開鍋,那香味已經溢滿了我的小屋。

清晨,因了這粥香而愈發迷人了。

  讚美臘八節的散文範文二:

冬日的鄉村像冰面下的黃河,流淌着壓抑的熱情,看似靜謐的每戶院子裏,時時冒着一股股隆重熱烈的水汽,數九寒天裏總讓人心生歡喜,頓覺暖和。

一進臘月,窗玻璃上的水珠白天就沒有停止滾過,在水珠滾過的軌跡處晚上就結成了壯觀美豔的冰花,白白的,猶如雕刻過,甚是好看。初七那天太陽剛露頭,母親說水甕裏沒水了,父親便架起了騾車,帶好了錘子、斧子一些掏冰的工具出門去尋冰,到村外的一條小河裏,大約一個來小時,父親便拉着一車冰塊到了村口,在太陽的照射下,整個小平車上光芒閃閃,弟弟穿着厚厚的開檔花棉褲迎了上去,小手扳着冰塊要坐到冰上去,父親呵斥着告訴他危險要他下來,他本來就被凍得有紅血絲的臉蛋愈發紅了,在晶瑩剔透的冰塊映襯下,像倆個精緻的紅蘋果,弟弟不情願地跟在騾車後面,一蹦一跳的就像個小駒子,父親把車趕到院子裏吃力地卸下了冰,把牲口拴迴圈裏,便開始鑿冰,直到剛好可以放到水甕裏的大小,家裏有兩隻陶瓷水甕,黑黃相間的條紋,被母親揩得油光滑亮,深長的窯洞因有了它而容光煥發,等兩水甕放滿了冰,父親便把剩下的冰放到竈臺上一大一小的兩鍋裏,我和弟弟搶着吃細碎的冰塊,咬冰的感覺真好,咯吱咯吱的清脆聲音像嘴裏藏了一隻百靈鳥,尤其是從頭到腳的冰涼感,真叫人精神抖擻,母親燒旺了爐火,紅紅的火苗一竄一竄的,爬上了冰冷的油漆過的牆面,那供着竈君的後牆上,有父親親手油過的圖案,一個怪怪的圖形,此時在火苗中像活了般躍動着,火苗也用力地舔着鍋底,直到鍋熱,冰塊越來越小隱匿在一鍋漸熱的水汽裏不見了蹤影,而此時父親好像在一堆不大的冰塊裏認真得挑選着什麼,我和弟弟則自顧自吃,沒有人管我們。快中午的時候,母親往水開了的小鍋裏放了一升紅豆子,父親則已選出了一塊冰,只見他拿個小錘子,左修修右砍砍,我看着越來越像個小小的人形,父親刻好後便把它放在高高的窗櫺上,好像生怕我們夠得着,很快,豆子濃郁的香味便傳到院子裏,薰得人直想流口水,薰得父母的臉上滿是紅暈,他們看起來很神祕,很認真,也很嚴肅,像在迎接一個隆重的時刻,更像是在準備着一些禮儀,我看見爺爺拿着一把長長的掃帚,在院裏重複掃了好幾遍,連石縫裏凍着的雪花也被他生硬掃了出去,大門外窄窄的街道被他掃了那麼遠,幾塊磨滑的青石板上更是能照得見人影,整個村裏似乎比往日更乾淨整齊,每戶人家大門外的牲畜糞堆都拍打得圓圓的,村子的上空飄着幾朵如雲的霧氣,那是從窗格里飛出的豆香瀰漫……

臘月初八早上我努力睜開眼的時候,家裏已是白霧繚繞,飄飄渺渺如同仙境,我推了一把身邊的弟弟,發現父母親已不在炕上了,隱隱約約看見竈臺前的母親,她正舞動着一把黑色的大鐵鏟,在那口深幽的`黑色大鍋裏攪動着,她看起來是那麼弱小,卻又那麼勇敢,父親站在母親的身後手裏端着碗,母親從鍋裏舀了一些湯放入碗裏,父親便出去了,他關門的瞬間,我覺得院裏還是一片漆黑,甜濃甜濃的味道一陣陣逼近我的鼻子,弟弟也醒了,嚷嚷着要起來,母親趕緊從竈臺邊過來,示意我們不要吵,說你父親用紅湯殺撻子去了,別驚動嚇跑了撻子,我們雖然不知道母親嘴裏這個“撻子”是什麼,但看母親莊重的神色,便悄悄地自己穿衣服了,父親很快就回來了,他好像在母親耳朵上竊竊私語了幾句,倆個人便會意得微笑了一下,母親很快用大鐵鏟攪了幾下,一股要糊的味道掠過身邊,她悄悄對我們說要開飯,吃臘八粥,叫父親給爺爺奶奶端了一大碗紅粥過去,家裏的霧氣也慢慢消失了,我纔看見母親做了一大鍋的粥,那粥紅得鮮亮誘人,絲絲濃郁的味道熱熱的撲來,好香的粥,我和弟弟都等不及了,母親也忙着給我們盛粥,邊盛邊說,要在天明前把粥吃了,再去睡會兒,我用勁挖了一勺白糖放到紅粥碗裏,因爲平時是很難見到糖的,雖然攪拌了好一陣,但吃着還甜中帶點苦,沒敢跟母親說,她會罵我們浪費的。

我和弟弟又飽飽地睡了一覺,好像那天村裏學校放了一天假,反正起來的時候,太陽真的照在屁股上了,我已經看不見那一鍋粥了,後來才知道,母親已經把它“藏”了,然後等哪一天我們吵着要吃的時候,就給我們“改善”一頓,解解我們姐弟的饞,那天,天真的很藍,而且是離地面那麼高,那麼遠,風是刺骨的寒,出來院子裏,感覺風跟刀割一樣擦過皮膚,太陽又是那麼的萬丈光芒,直晃得睜不開眼,大門外似乎有很多人,在談論着什麼,我捂着要凍紅的耳朵跑了出去,原來他們在看各家門外的冰人,不知父親什麼時候把我家的冰人放出去的,大概是昨天夜晚吧,此時的冰人,確實狼狽,通體被紅色汁液澆注,我好像有點懂母親的話了,人們在比着誰家的冰人更殘,更象撻子,並且在高興的說,撻子再也不會翻身進犯了,爺爺在和幾個老人靠在向陽的牆角坐着,他們的嘴角都深一道淺一道殘留着紅粥的紅,看起來很滿足的樣子,爺爺正卷着一棒旱菸,他的手已凍得黑青,但他好像不在乎,眯着眼,眼裏滿是喜悅……

如今的臘八粥,已經沒有那麼多講究,人們吃不吃都隨性,也不是非得在臘八那天天明前做,天明前吃,更不需要澆冰人,臘八節吃碗紅粥更像是一種時尚,而且都是六零前的媽媽們做好的。但我更喜歡那種神祕、莊重、嚴肅、喜悅的感覺,那種美妙的如臨重節的氣氛和傳奇色彩,時時喚起我細膩而綿延不絕的鄉愁,讓我對生活充滿了敬畏與熱愛,更激勵着我不斷去追尋人生的美好!臘八節又到,向生我養我的那個小山村致敬,向善良勤勞忠厚的親人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