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風雲聚散,函谷雄關鎖峯間 散文

風雲聚散,函谷雄關鎖峯間 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5W 次

風雲聚散,函谷雄關鎖峯間

風雲聚散,函谷雄關鎖峯間 散文

育苑春泥

雨後,淡淡薄霧升起,模糊了眼前的景物和歷史的記憶,卻一下拉近了縈繞於夢的希冀和眼前所觀景物的距離。一條起伏的古道,穿過山峯,穿過時空,穿過夢境,被一個雄關鎖在了這裏。

在朦朧的霧裏,霧氣暈染着我腦海裏的記憶,正是“夢裏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關”卻在眼前朦朧處。崇山峻嶺,連綿起伏,一條小道蜿蜒其間,一座雄關拔地而起,扼其咽喉。崤函古道,從史書中延伸到夢裏,又從夢裏延伸到這裏,從巍巍崤山一路西行的古道,在此處被函谷關相切,攔腰鎖住,成就了赫赫有名的崤函古道。

函谷關,一個響噹噹而又沉甸甸的名字,一個以名關、名人、名著“三名”著稱於世的關隘,自古以來,人們盛讚其爲“千古雄關,道家之源”。曾經凝聚過刀光劍影的殺氣,也曾經凝聚了聖人智慧的紫氣,兩種文化氣流在這裏交匯,形成了一種呈現漩渦狀的文化磁場。一個雄關要塞,被刻上了影響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符號之印。

“天開函谷壯關中,萬古驚塵向北空”。函谷關位於靈寶市城北17公里的函谷關鎮,西依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面黃河,是歷史上著名的險關要隘。函谷關建於公元前1000年的`西周康王時期。因道路多在峽谷之中,深險如函而得名“函谷”,素有“雙峯高聳太河邊,自古函谷一戰場”之說。江統在《函谷關賦》中贊曰:“地險逶迤,山崗相承。深壑累降,修依重升。下杳冥而幽暖,上穹崇而高興。帶以河洛,重以崤阻。”

“樓上春雲雉堞齊,秦川芳草自悽悽”。登上巍峨壯觀的函谷關城樓,細細品味一番。此樓爲雙門三層樓,兩主樓頂端各飾一隻丹鳳鳥。憑欄眺望,但見高天流雲,雲捲雲舒,山河形勝盡收眼底,不禁感慨萬千。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函谷關就像是一座歷史文化寶庫,打開大門,不禁涌入“紫氣東來”,還有“老子著經”、“雞鳴狗盜”、“白馬非馬”、“終軍棄繻”、“玄宗改元”等等不勝枚舉的歷史典故,就會一股腦地大批涌入。歷代文人墨客絡繹不絕,紛至沓來,登臨題詠,懷古寄幽,只嘆往事越千年,盡成過眼煙雲。

“誰道崤函千古險,回看只見一丸泥”。據《戰國策》記載,“自潼津以東,皆爲函谷,古之桃林”。函谷關以西至潼關,相距120裏,號稱“百二河山”。由於進可以攻,退可以守,地形險要,史稱“馬不併轡,車不方軌”,號稱“丸泥可封”,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自古爲兵家必爭之地。昔日,秦國正是憑藉據有函谷之險,才掃平關東六國,建立了大秦帝國。

楚漢相爭之時,勇戰秦軍出力最大的楚霸王被劉邦擋在關前,項羽破關而入,怒而將關樓付之一炬。唐朝安史之亂時,哥舒翰在此關不遠處與叛軍大戰。明末的李自成也曾激戰函谷關,屢挫明朝軍隊。抗戰時期,中國軍民據守函谷關一線,與日軍展開殊死爭戰,使日寇終未能繼續西進。自古以來,函谷關就是洛陽通向長安的咽喉要道,就像是襟帶一樣,正如韋應物所言,“萬古爲要樞,往來何時息”,唐太宗也讚不絕口,“崤函稱地險,襟帶壯兩京”。

“湮沒了黃塵古道,荒蕪了烽火邊城”。在關樓上,我想到了烽火連天、刀光劍影的三國時代,想起了橫槊賦詩的曹操,捕捉崤函古道上的歷史煙雲,不能不想起這位英雄。其實,離我們現在登臨的關樓不遠處,還有一處當年曹操修建的函谷關,史稱魏關,崤函古道有一段也是曹操令人開鑿的。

“巍關屹立太河通,把酒憑欄回望空”。透過泥土中的鏽跡斑斑的箭簇,似乎還能隱約感受到那種慘烈的戰爭氛圍。不過,這裏除了凝固的戰爭氣息外,還有另外一種氣息,那是一團氤氳於天際的嫋嫋紫氣。在城樓上眺望,但見雙峯對峙,林木茂密,一條神祕莫測的小道蜿蜒而去,就像是承載着歷史的走向一樣。不過,此刻,我的心裏氤氳着另一種紫氣,於是,我的思緒飄向了另一條小道。

“紫氣氤氳捧半巖,蓮峯仙掌共巉巉”。我似乎看見,一團紫氣嫋嫋升起,一白髮老翁騎青牛緩緩而來。據記載,時任周守藏室守藏史、大學問家老子出洛陽而行,途徑函谷關,守關令尹喜仰慕不已,遂挽留老子在此著述,於是,老子就在太初宮潛心寫作,一部洋洋灑灑五千言的不朽之作《道德經》便在此誕生了。

《道德經》博大精深,被譽爲東方智慧的結晶,其內容涉及哲學、宗教、政治、文化、軍事、養生等方面,提倡“以人爲本”、“無爲而治”,主張無爲自化,清靜自正,對中國三千年傳統文化影響深遠,聲名播於海內外。

碧波盪漾的太極湖旁,巍然矗立着金色的、巨大的老子塑像,仰望着巨像,那句經典名言閃現在腦海裏,“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細細品味,細細觀看,不禁從心底油然而生出一種敬仰之情,高山仰止的感覺漸漸強烈起來了。是啊,凡是對中華文明做出突出貢獻的傑出人物,我們都需要仰視啊!如今,函谷關的太初宮,香菸嫋嫋,太陽光下,也猶如滾滾東來的團團紫氣,現在儼然成了“道家之源”。

“仙居懷聖德,靈廟肅神心”。當年,唐玄宗不但自己崇仰老子李耳不已,還親自注解《道德經》。“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古”。大詩人杜甫稱讚函谷關的神奇,宋之問也這樣說,“靈蹟才辭周柱下,祥氛已入函谷中”。在太初宮前,但見柏樹森森,香氣氤氳,老子當年著書的石桌尚在,睹景思人,“獨傷千載後,空餘松柏林”,感慨良久,唏噓不已。

函谷關內,廟宇巍峨,松柏森森,古道儼然,遂想起一首詩,“君不見函谷關,崩城毀壁至今在,樹根草蔓遮古道,空谷千年長不改”,如今的函谷關,經過修葺和保護,已經展現巍峨雄壯的姿影,散發出出迷人的韻味。門外,一面長長的牆上,書寫着《道德經》的全文,在芳草的襯托下,格外醒目。心中竊思,在函谷關舊地,軍事文化和老子文化這兩種文化在此相融交匯,頗有點意思。

“雄關百二氣佳哉,日落蒼茫拂曙開”。走出關門,沐浴在夕陽的餘暉下,想那昔日“山川函谷路,塵土遊子顏”的景象早已不復存在,細細品味,頗有感悟,遂情不自禁地吟道:“西風吹我度函關,古壑泉聲靜且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