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無限風光在險峯散文

無限風光在險峯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6W 次

秋高氣爽,是很適宜出行的。約上好友,帶上家人,偶爾出外遊玩一次也特愜意,尤其是遇上點喜事,心情自然舒爽了許多。

無限風光在險峯散文

一行人浩浩蕩蕩,歡笑着坐上了崆峒山景區的遊覽車,十來分鐘就到了半山腰上的中臺三皇樓,從這兒開始就得步行上山了。沿着木板鋪就的廊橋一直上去,便到了秦皇漢武西巡紀念碑。一行男女便爭着借光照相。過了朝天門就是登天梯了 ,兩尺多寬的石頭臺階一階一階直竄雲霄,擡頭望去,幾萬臺階像軟梯一樣懸在山崖上,還沒起步,腿先軟了。懸崖邊上僅有幾根綿延的鐵鏈充當扶手,戰戰兢兢的跟在別人的身後,慢慢地往上爬。十三歲的小兒子早就等不急了,看着我們膽怯的樣子,他一副捨我其誰的神態,蹬蹬的往上竄去,我們也忙不迭地的追喊着跟了上去。

第一個平臺便是軒轅黃帝向廣成子問道處,一座鑿在山崖邊上的古色古香的道觀。守觀的道士懶懶的倚在竹椅上打瞌睡 。大家都忙着上香拍照,我獨自轉了出來。對廟觀自然是懷着敬畏的心情的,可我更加傾心於站在絕壁處的攬雲亭上觀景。看着白雲在腳下升起又飄散,尋覓着雲霧間山峯的影子若隱若現,人也就有了一種飄飄然的感覺。

崆峒山自古以來就有西來第一山的美譽。奇巒雄峙,危崖矗立,凝重典雅的八臺九宮十二院四十二建築羣七十二處石府洞天,及其豐富的人文文化,總讓人流連忘返。相傳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曾在此山問道廣成子,秦皇漢武 、司馬遷、杜甫、白居易等等皆登臨此山,多有筆墨讚譽。

一路摸着石刻,踩着祥雲,過了恓雲寺看見懸崖邊上聳立着一塊紅色砂岩構成的數十噸重的圓石。三面懸空,只有底部尺許大的地方跟山崖連接,遠看去像隨時要滑落的樣子,感覺有一陣風或是指尖輕輕一戳就有滾落懸崖的危險,這便是所謂的搖擺石了吧!走近些看見石頭與地面接觸的空隙間撐滿了長短不一的樹枝木棍。大概是有心人憐惜這搖擺石站的讓人揪心,拿些木棍支撐以助其安穩,其他人紛紛仿效吧!不說這樹枝木棍能否真的能支撐起千萬斤巨石的瞬間崩坍,但我想只要人人都心存善念,心存美好,何愁這美好江山不會永固呢!正如這這石頭由於有了愛心支撐便有了生命,常讓人惦念於心中!走遠了還是忍不住回頭,他像個飽經風雨的老者用慈祥的微笑送我們上路。

走不多遠,前面一條林蔭小道 上有一石碑,上撰:善待自然也就是人類自珍自重!我扶着石碑合了個影。其實一路上游人如織,景區也少見有防火的'警示,卻看不見一個抽菸和亂扔垃圾的遊人。更多的是在偶爾有水土流失的地方捧些沃土,再幾腳踩實,走在後面的也不忘補上一腳,所以鮮見有破壞的地方。

山色空濛了起來,難得的下起了濛濛細雨,青石小路便難走了些,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的。周圍的景色也朦朧了許多,登上磨針觀我們便頂着小雨向天台山爬去。景區有多處服務檯。每人撐起一把小雨傘,穿行於山間林蔭小道上,平添了許多浪漫的氣息。遊玩的情侶是最豁意這種情景吧!倆人頂一把小花傘,便摟肩搭背的徜徉在這雨林霧海之中了。

崆峒山已經着眼可及了,遠遠看去幾座寺廟座落在孤峯之巔。百米寬的兩座山峯之間幾根鐵索吊成了一座橋,兩岸的山崖是獨特的丹霞地貌奇觀,橋下是望不透的雲海。火紅的岩石,氤瘟的溼氣,悠然的雲層,人不在畫中,便也是在仙界了。

對岸飄過來陣陣木魚聲和悠揚的梵音。懷着虔誠的心情向梵音飄渺處尋去。走到橋中間風大了些,手裏的雨傘似要騰空升起,連忙一把手抓緊了鐵索,生怕被雨傘帶離橋面,心瞬間懸到了嗓子眼。妻已嚇得閉緊了雙眼,不敢挪動半步了,我摟緊了她的肩頭。一個挑水的僧人走了過來:“施主,不敢走?” 顯然是我們擋住了他的去處。他幫我們收起了雨傘“該抓緊的抓緊,該放手的放手,就輕鬆多了”他接着說。隨着師父的腳步慢慢地走了過去。

哎,崆峒山不是道教名山嗎,哪來的和尚?哦,古語說:“世上好話書說盡,天下名山僧佔多”如此美妙的地方,如來佛祖怎麼會捨得放棄呢!

站上崆峒山,古塔託鬆,蕎頭疊翠...便盡收眼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