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走不出的天山的散文

走不出的天山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3W 次

中學時代的地理課上,老師把新疆的地形概括爲“三山夾兩盆”,非常形象,也非常好記。這“三山”指阿爾泰山山脈、天山山脈和崑崙山山脈,“兩盆”指準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阿爾泰山山脈在西北端,是中國和俄國、蒙古國的界山,崑崙山山脈在南部,隔開了新疆和西藏,唯獨這天山山脈,橫跨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四國,東西橫亙2500公里,其中1700公里在我國,而且全在新疆。它橫貫新疆中部,將佔祖國六分之一面積的新疆版圖分成南北兩部分,人們習慣稱它們爲“南疆”和“北疆”。

走不出的天山的散文

天山山脈佔據着新疆總面積的三分之一,進入新疆,你便投入了天山的懷抱,隨你怎樣縱橫馳騁,天山始終伴你左右,你就好像是落入如來佛祖手掌心裏的孫猴子,不論你怎麼折騰,也是逃不出去了。新疆旅行,說白了,就是一次天山的遊歷。

這次的自駕遊,我有幸從天山東端的哈密市,沿天山南麓過達阪城進入北疆,然後從獨庫公路再翻越天山,到南疆的巴音布魯克草原,再由天山南簏一直走到我國版圖最西端的霍爾果斯口岸,而後又沿北麓走回中段的烏蘇市;返程時再跨天山,過吐魯番、哈密,直至駛出新疆。可以說,在廣袤的新疆版圖上,我用我的車輪子畫上了一個大大的“∞”,正好送給這無窮大的天山!

經過三天,近三千公里的長途奔波,我們終於從華北平原,在一個稱作“駱駝圈子”的地方,進入了新疆。天山,便張開雙臂,赤裸了赤色的胸懷,用它特有的,火一般的熱情,迎接着我們這些遠方來的客人。——從哈密到吐魯番,已是下午六點多鐘,豔陽已經偏西,而儀表盤上顯示,車外溫度47攝氏度——火焰山到了。據當地人說,在夏季,這個溫度已經是很涼爽的了。果然,返程再過這裏時,溫度顯示爲57度。

天山山脈的東段,是亞歐板塊的腹地,乾旱少雨的內陸氣候,將這裏的大山剃成了光禿禿的模樣;常年的風吹日曬,又將這裏雕琢成赤色爲主、間有五彩或七彩條紋的、形態各異的雅丹地貌。此時的天山,似一堵連綿起伏的赤色高牆,牆上或疏或密地排列着紋路清晰的彩繪圖案——那是偉大的造山運動結束後,給它們留下的岩石的皺褶——在陽光的照射下,大大小小的山巒閃着耀眼的光芒,遠遠望去,像一簇簇跳動的火焰,在天邊燃燒。火焰山因此得名。

不過,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這裏並不只是那位齊天大聖纔敢於挑戰的地方,因爲我們誰都知道,沙漠裏會有綠洲,這火焰山旁,還有一座吐魯番城,還有一條葡萄溝,還有享譽全球的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

公曆八月初,吐魯番地區50度高溫連續多日,整個火焰山區真的像點着了的火,人在其間,就像進入一臺巨大的烤箱,上有日頭毒花花的灼燒,下有路面幹嗆嗆燻烤,熾熱難耐。而20公里長的葡萄溝裏,卻是別樣的福地洞天。

一條小溪從天山腳下奔騰而下,蜿蜒曲折依村而過,清冽的天山雪水,灌溉着小溪兩旁的棵棵葡萄樹,棵棵葡萄樹相依成排,左牽右連,細密的葡萄藤蔓纏繞交織,組成條條葡萄樹的長廊,闊大的葡萄葉子交通覆蓋,層層疊疊,遮天蔽日,幽暗深邃,涼爽舒適。吐魯番的葡萄熟了。一嘟嚕一嘟嚕的葡萄串串,從這綠色的長廊裏的隨意一處垂掛下來,隨意一掛都有一二尺長,任何一串都密密匝匝擠滿了碧玉瑪瑙般晶瑩的葡萄粒子,鍾乳一般垂掛着。穿行其間,人也彷彿在桂林七星巖裏行走,不經意間,就跟這葡萄串子撞了個正着。早熟的“無籽白”熟透了。這花生米還小的、和田玉一般青白的顆粒,受內陸陽光的厚愛,得天山雪水的滋潤,經晝夜溫差的凝聚,再加上勤勞智慧的維吾爾族人民的精心呵護,才這般如糖似蜜的香甜!

不是親到吐魯番,你絕對不會吃上那成熟到十足的葡萄。四五元錢一公斤,絕對的足斤足兩。花上十塊錢,你就可以在任何一家的葡萄架下,在一串串的.葡萄簇擁之中,在鋪着民族特色花紋毛氈的牀榻之上,或坐或臥,盡情享用這天下美味,體會一把“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的美意。——那“無籽白”葡萄,早熟無籽且皮薄,你儘可以省去吐籽吐皮的繁瑣,儘管盡情享用去。

翻越天山達阪進入天山北麓時,白皚皚的雪峯,就在層層疊疊的山巒背後時隱時現了。先是烏魯木齊市北的天山天池的盡頭,藍天白雲之下,一泓碧水之上,綠草青松掩映之間,白雪覆蓋的山峯,以它獨有的姿態,屹立於羣山之巔。雪峯是天山的標誌,即使是炎炎的夏日,它也不曾消遁。在獨庫公路上,那白皚皚的雪峯一直在召喚引導着我們,翻過層巒疊嶂,穿過深壑幽谷,直達冰川達阪,與那常年的冰川,皚皚的白雪,做親密的接觸——我們幾近天山之巔。然後,這雪峯又目送我們進入森林,駛過草原,並一路伴行到伊犁河谷,到祖國的邊境線上。

雪峯,前年夏天,我曾在祁連山脈見過,從卓爾山上西南望,高聳的牛心山山頂,就像是誰不經意給奶昔上留下的一抹奶油,稀缺而新奇;去年夏天,在西藏,雪峯林立,比比皆是,要翻越的每一座山口,幾乎都有風雪相遇,稀鬆而平常;唯有這天山雪峯,自東向西,綿延數百上千公里不絕,而且,適宜遠望,守候相伴,只合遠觀,絕少近玩,不即不離,若隱若現。或於溝谷險壑之上,蒼茫巍峨;或在碧草青松之外,俊秀婀娜;倒映一泓碧水之中,掩映層疊青山之間;巍巍乎,不知其高下;悠悠然,難料其深遠。在新疆,天山雪峯,就在你不經意間遙遙相見。恰如陶潛所說: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從伊寧市向北,天山山脈分出一支,稱作西天山。西天山在新疆西部由西向東劃了一道弧線,像是天山隆起的小肚腩,一下子讓天山腹地增容不少,據說,天山的厚度,在這裏可以達到800多公里呢。就在這天山的腹地,著名的果子溝,就孕育其間。我不知道這果子溝是不是碧野先生在《天山景物記》裏描寫的那醉人的野果子溝,但那座橫跨于山谷之間的斜拉索大橋,跨度700米,橋面距谷底200米,雄偉壯觀,堪稱奇絕。果子溝北端有座賽里木湖,湖面廣闊,平坦如鏡,湖水清澈,倒映遠山,也讓這巍峨險峻的天山山脈平添一段鍾靈毓秀。

在獨庫公路最險要的老虎嘴,還有一條瀑布飛泉,從天山山巒的轉彎處猛然越出,一頭撞向對面的崖壁,瞬間被猙獰的巉巖撕了個粉身碎骨,頃刻變作漫天的飛雪飄絮,傾瀉飄飛下來,而後,又化作一地的碎瓊亂玉,絕望地嚎叫着,瘋狂地撞擊着,從亂石的縫隙,跌跌撞撞,滾下山崖。巨大的硃紅大字“天瀑”,在瀑布涌出的懸崖崖壁之上,格外醒目。

天山成就了新疆的博大與壯美,新疆賦予了天山神聖與靈秀。到新疆旅遊,誰也不可能不到天山,在天山上游歷,誰也不會輕易走出天山。1700公里的長度,800公里的厚度,成就天山山脈的博大;海拔7800米的高峯,低於海平面150米的窪地,造就天山山脈的精深;火焰山的熱烈,雪峯冰川的冷峻,豐富了天山山脈的情感;草原森林,溪流飛泉,叫天山山脈靈秀俊美;牛羊成羣,瓜果飄香,讓天山山脈譽滿人間。

哦,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