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中秋明月夜散文

中秋明月夜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1W 次

在生命的旅途上撿拾起那一朵朵曾經盛開的絢爛小花,芬芳馥郁的清香叫我沉醉至今……

中秋明月夜散文

——題記

又快過中秋了,說不上爲什麼,近幾年,每逢佳節到來之際,便總會憶起往昔歲月中的成年舊事,星星點點,不需要刻意的追尋,自然而然的,獨自一人,迎着沁涼的晚風,在僻靜的鄉間小路上踽踽行走。深黛的山坡上,那一縷縷丹桂的芳香濃烈而持久;銀杏樹枯黃的葉子,悽美中透着歷練後的成熟,象一隻只翩翩彩蝶,飛旋着在碧藍的晴空中舞蹈,隨後又舒展着身姿靜靜飄落。緩緩地,不經意間,許多離去多年的親朋故交就一一浮現於眼前,那一瞬,確是最叫人回味和悵惘的。

其中,白髮蒼蒼,滿臉溝壑,善良慈祥的老外婆尤令我緬懷!打從記事起,就認爲外婆的命苦!聽母親說,外公一直從事着地質勘探的工作,尋常的日子,總是風餐露宿,四海爲家,在祖國的崇山峻嶺中尋找礦源,平時極難與親人們在一起廝守。通常,都是我和外婆,還有爸爸,媽媽在一起生活。

六歲那年,父母親要去貴州平壩一個叫菜花峽谷的地方搞三線建設,我人長得瘦小,又總愛生病,再說,留下外婆一個人過日子也未免太孤單了,這樣,便被留在了上海,——主要是給沒有工作的外婆解解悶。

直到現在,我都以爲,在我們弄堂,就三個節日和咱們老百姓最貼近,一個是春節,一個是端午,再一個就是中秋節了。過完大年,吃罷糉子,就天天盼着中秋節。好不容易,到了八月十五這一天,傍晚時分,外公風塵僕僕地回來了,我內心裏有說不出的激動和高興!……當深藍色的幕簾漸漸垂下大地,終於,那一輪皎潔瑩潤的月亮升起來了,它又大又圓,像一個透明冷豔的白玉盤恬恬地懸在空中。周圍是幾縷淡淡的雲彩,似片片輕盈的細紗繚繞,包裹着它。一陣風起,月亮倏地露出了真容,跳躍着在浩瀚的蒼穹上歡快地遊動。銀色的光輝頓時將地上的房子,樹木,還有我們家的小院,映照的如夢如幻,於朦朧中透出一絲不易叫人覺察的神祕,隱隱約約,充滿着不盡的詩意和童話。外婆讓我和她一起把飯桌放在院子的正中央,這時,月亮就掛在東南方的樓頂上,我的身影一下子被溶溶的月色拉的好長好長,外婆和外公的身影也被這溶溶的月色拉的好長好長。

都市的夜空一片靜謐,四周黑黝黝的屋影,高低錯落,參差迷離,不時會傳來蟋蟀“唧,唧,唧”的鳴唱,激越,蒼勁,愈加顯得寂寥。那時候我還不知道什麼叫鄉愁,我只是覺得若是有爸爸媽媽在身邊該有多好。外公每頓飯都喜歡喝一點老酒,中秋節尤愛喝外婆親手釀製的桂花酒。在我們家小院的.臺階前,每年的九月中旬,天高,雲淡,金風送爽,那豐茂葳蕤的木樨樹,一枚枚油亮深綠的橢圓形碧葉間,會綻開一團團,一簇簇細碎繁密的小花來,俏麗燦燦;又象鮮玉米般潤澤,精巧馥郁,惹人心醉。我知道,外婆馬上就該採摘桂花了。找一領草蓆,置於大樹底下,用竹竿輕輕擊打枝椏,似小雨淅淅瀝瀝,不一會兒,地面上像被鋪了一張金色耀眼的絨地毯。細膩雋永的花蕊芬芳飄逸,色澤悅目,散發出沁人心脾的幽香。將敗葉,殘枝剔除乾淨,並不用水清洗,而是把收集好的花瓣在陰涼處晾乾,裝在一個特大的陶瓷瓶裏。外公嗜好甜食,外婆便在那瓶裏放了大塊大塊的冰糖。去集上打兩斤當地老鄉親手釀製的包穀燒,立馬就仔仔細細封了瓶口。這會兒,桌上擺的桂花酒,便是去年外婆用愛心釀製。晶瑩剔透,金黃泛綠,果真是秋天的色彩!醇厚,綿甜,有桂子濃濃的芳香。每回,外公微醺,便像待嬰兒般,用筷子杵到瓷瓶裏使勁蘸了酒水往我嘴裏送,一次次,到底辛辣得難受,我不願品嚐,單單就只盯着月餅。

忘不了啊,那時候,月餅的品種沒現在這般豐富,但也分蘇式和廣式。廣式的個大,褐黃鋥亮的外表,那花紋圖案特別耐看。記得有豆沙,還有椰蓉,我就吃過這兩種。豆沙油潤甜美,鬆脆爽口;椰蓉則軟糯溫婉,有一種淡淡的奶香,這是以前所從未吃過的新品,不知該怎樣形容。而蘇式月餅要簡單得多,似更加古樸,因而也就記憶深刻!五仁,水晶就挺合我意,可說是承載了對月餅最初的記憶。那是用麻黃紙包裹的,最外面早已滲出片片油跡。細細的線繩將點心捆紮得結結實實,上方另有一張紅花紙做的標籤,紙片上用毛筆端端正正書寫着“月餅”倆字。三,四十年過去了,現在回想起來,就這普通實在的包裝,讓我倍感親切!白色酥脆的外皮,裹着冰糖,花生,核桃,或芝麻,好像還帶着青紅絲呢,掰一坨扔進嘴裏,會發出“咔、咔”的響聲,甜,真的叫甜!直來直去,張嘴入喉,一下子就甜到了心底。卻不敢下狠勁吃。一包月餅,就四小塊,許多人家,處在物資匱乏的艱苦年代,每人便只能分得一小牙兒。但因了這難以忘懷的甜蜜,讓我們的童年,有了對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和嚮往。我想,人生,也恰如這中秋的月亮,有缺,有盈,這樣纔是真正的圓滿!

許是外公的老酒喝得高興,話,一下子變得多了起來,絮絮叨叨,沒完沒了,於是,便纏着他給我講有趣的神話故事。像“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都是那會兒聽到的。自然,悲情,有一點點難過。雖說酸楚,卻給清貧,單調的日子帶來一抹生機,也的確是我幼年歲月中最難以忘懷的歡樂時光。外婆這時候便不再言語,她只默默地看着我們爺孫倆笑,有時,會把桌上的蘋果削好了放在我和外公跟前,嘴裏輕輕呼喚着爸爸媽媽的名字,我知道,外婆是想他們了……

李白說,“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也說,“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東坡居士還說,“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小時候,讀這些名作,完全找不到感覺。而今,看這些詩文,果真用心血寫成,每個字都飽含着深深情懷。

到了13歲,我小學畢業了,外婆也老了,滿頭的白髮,如霜似雪,臉上有好多條深深的皺紋,體力也大不如前。她既要照顧自己,更要安頓好我的生活,爲此,爸爸媽媽讓我到他們那兒讀初中,我知道,我就要離開外婆了。

那些天,我一下子變得懂事起來,擦玻璃,拖地板,不停地幹家務。然而,不管做着怎樣的努力,分別的日子,終於還是來了,我都是個男子漢了,眼淚卻止不住地往下淌,分離的苦澀,第一次深深地刺痛了我……

那以後,每逢中秋,望皓皓朗月,便會想起外婆,同時,也會想起外公講的那些雋永神話。都說,中秋佳節,月圓之日,親人們都會團圓。其實我明白,歲月匆匆,征途漫漫,至愛親朋相聚相會實在是一件很難很難的事情,也正因爲此,每當月圓的那一天,東西南北,海角天涯,纔有了炎黃子孫濃濃的思念!

如今外婆早已作古,而她的音容笑貌卻時常浮現在我的眼前,特別是八月十五這一天,我會仰望明月,告訴外婆許許多多有關我自己的故事,於是,我和外婆會在心的旅途中相會,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