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秋遊東湖散文

秋遊東湖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9W 次

立秋過後,天氣漸漸轉涼。清晨,微涼的風輕輕拂過臉龐,感覺很愜意,再也沒有伏天那種悶熱潮溼的感覺;天空也變得明淨高遠起來。我擡頭眺望藍天白雲,身上沐浴着絲絲涼風,一時心血來潮、遊興頓起,決定到東湖一遊。

秋遊東湖散文

車出城往東行駛,十幾分鍾就到了目的地,步行入景區,先是經過一處小園林,過攬月橋,即入陶社。陶社南向,屋面青山,門臨碧水。堂上“氣壯山河”四字爲孫文親題。室內陳列陶成章事蹟,是紹興著名的德育教育基地。仰視先生塑像,肅立片刻以表敬意。

出陶社前行,腳下是條沿着湖岸延伸的石板小路,沿着白牆黑瓦的圍牆向前行走,只見岸邊樹蔭掩映。湖面水波不興,清澈的湖水被對岸峭壁間、岩石頂上蒼翠的樹木倒影映成墨綠色,像一塊碧玉。低頭仔觀察發現湖底有幾條紅色的鯉魚在岸邊水草旁來回遊弋,看到遊人過來,忽然向遠處游去,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在和遊人逗樂。

繼續往前走,一座叫秦橋的古式小石橋橫跨在湖上,巧妙地把湖面隔開,讓人不能對湖景一覽無遺,而橋墩下圓圓的橋孔與湖水連成一片,又使人隔景相望。過了小橋,湖面漸漸開闊起來,近在咫尺的峻峭挺拔的的岩石矗立湖邊一側,擡頭望去對岸巖頂是一片蒼翠碧綠,巖面如皴裂斧劈,紋理清晰可見,有些巖縫中還盤根長出綠樹植草,湖岸邊的岩土中也是翠綠成蔭。這連綿一片綠褐色岩石壁立千仞、氣魄雄偉,與這寬闊平靜的湖面相映成趣,猶如一個濃縮了的氣勢不凡的巨型山水盆景,亦如一幅潑墨淡塗的立體山水畫卷展現眼前,看到這大自然與人工巧妙結合的傑作,不由得令人驚歎巧奪天工之妙。我觸景生情,眼前彷彿浮現出先民們鑿穿斧削、手拉肩抗深入到地下取石的場景,被先民們勤勞智慧創造的奇蹟所折服。

沿湖堤繼續邊走邊欣賞二岸湖光山色,亭臺樓閣,不知不覺中步行到一處叫稷壽樓的閣樓,進門挑一處幽靜的桌旁坐下,泡上一杯平水珠茶,一股淡淡的`清香吸入鼻中,沁人心脾。點一碟回香豆,一碟鹽水花生,邊喝茶邊吃點心。忽然附近揚帆舫戲臺上宛轉悠揚的越劇傳來,我被樂曲感染,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來,頗有“偷得浮生半日閒”的雅趣。

出稷壽樓,附近有座霞川橋,過橋走到湖的對岸,湖水山石中的岸邊又是一處乘烏蓬船的碼頭。乘舟泛湖又是別有一番樂趣。

我小心奕奕地上船,在船倉中的木頭隔板上剛坐下,小船便慢慢地離岸向湖中蕩去,划船的船頭腦坐在船尾,看上去年紀大約六十歲左右,精神矍爍,穿一件白布襯衫,黝黑的臉上戴了一頂草帽,我見他一手扶着夾在腋下的劃楫控制方向,兩腳踏在槳柄末端,兩腿一伸一縮,槳就一上一下地擊水推進小船前行。剛纔走在堤岸上看湖景是靜景,現在泛舟湖中看到的是動景。船在湖中前行,二岸的景物慢慢後退,很快小船來到一處洞口,船頭腦告訴我,小船已經駛到陶公洞了。只見陶公洞洞門很窄,只可容一隻小船進去,進入洞內才發現別有洞天,人坐在船上仰望上面洞口高數十丈,整個巖洞好似一口豎井,上面一束陽光射進來,有一種坐井觀天的感覺。船在洞中穿行,越行越窄,人身上感覺冷嗖嗖的,彷彿已是無路可走,正躊躇之際,忽見船身一轉,眼前已是豁然開朗,令人有“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出洞後繼續前行,我被一聲聲呼喊聲吸引住了,正在疑惑間,船頭腦告訴我喇叭洞到了。仰望喇叭洞下大上小,形狀象個倒放的喇叭,船一進洞,我就試着大喊一聲,固然是空谷傳聲,迴響不絕。出洞繼續前行數十米,小船又把我帶到了仙桃洞口,仰視洞口石壁上刻着一副對聯,字蒼勁有力,左邊上聯“水深三千尺不見底”,右邊下聯“桃樹三千年一開花”。剛纔站在岸上看仙桃洞,只是一座簡單的石框門,而現在人在洞口和仙桃洞零距離接觸之時,才發現石框門與倒影組合在一起確實像一隻巨大仙桃映立在湖中,堪稱仙境。

船出洞後不久,又回到了入口處的寒碧亭碼頭,船頭腦把我送回岸邊,才戀戀不捨地離船上岸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