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北汝河以北散文

北汝河以北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5W 次

這時,在河南郟縣寬厚的土地上,北汝河畔龐大的雁陣已整裝待發,發出秋天遼遠、優雅的叫聲,把古中原濃厚的氣息帶向遙遠的南中國。下面是潔白無邪的羊羣,穿過多眼睛的楊樹林,嗅着秋色的安然,逐步靠近北汝河以北,在斑斕的古渡口飲水、停頓,精心攜帶一個季節儲存下來的心得和財富。它們細緻地看看對岸的青草,看了一眼身後的村莊,然後跟着頭羊逆流而上,透亮的空氣中留傳着久遠的羶香,像人類最初瀰漫大地的氣息。在千里河道,季節的風聲吆喝着優雅的叢林,銘記樹葉落地的時間,然後喊醒它們各自的旅途。我看見時間的鞭子掠過廢棄的渡船,喜鵲在枝椏間不緊不慢地建設着鳥類的村莊。我看見人類構築的光輝居舍,在靜謐的平原上安穩而臥,裏面是一代代的人民,以最虔誠深厚的心情依靠它、仰望它,彷彿面臨宗教最後的審判。看來村莊是多麼美好和實在的一個靈魂集聚地,像一個叫做家園的名詞,被北汝河以北的子民所追尋,並且生老於此。

北汝河以北散文

北汝河以北,一些石頭已經圓滑的不知所措了,沒有形體,失去了光華。它們是一羣死亡的積澱,或是死亡的永生呢?我從哲學上找不到答案。精美的汝石越來越少,難以找尋。在郟縣,尋找美好石頭的人越來越多了,他們的眼裏閃爍着敏銳的光芒,準確地發現大地優秀的品質,看着小小的汝石紋理逐漸清晰起來,像雲彩,像老佛爺,像郟縣紅牛、像村裏的小芳或小霞。然後成爲類似圖騰的東西擺放在書案、牀頭,失眠、困頓了,瞅上幾眼、摸上幾把,一直酣睡至黎明大天亮。我相信那位身患癌症的郟縣作家姚金奎,已經翻遍了北汝河的大小石頭,他似乎認識每一顆平凡的石頭。這些誕生在遙遠年代的神祕物質,經過流水的浸淫、光陰的打磨,鉛華散去,只剩下重量和堅硬。它們供奉了全部宇宙的溫度,拋棄了歲月的浮躁和雲煙。他呢喃道:“每塊石頭都滿含心酸和苦累!”。所以在奔騰不息的流水、孤獨的浩瀚裏,草叢發出輕聲的吟唱,盪漾出美妙的旋律和期望。我相信那一刻我進入到了石頭深處,走進了自己默默無聞的靈魂裏,走進了一個又一個時間的堡壘。

現在,我在百度尋找一個叫“思藤”的人。他是鄭州的一個老知青。當年他們鄭州七中15個稚氣滿臉的學生來到一個叫做“廣闊天地大有作爲人民公社”的地方插隊,把年華栽種在北汝河寧靜的記憶裏。我看到他寫的《汝河靜靜地流》的系列隨筆,質樸的文字瞬間顛覆了我。在一個個下午,我反覆去了他文中提到他插隊過的板場村,站在他曾經住過的瓦房前,撿拾着他們曾經熱烈的日子,感慨一個時代的`流逝。他提起那些叫福昌、石頭隊長、殿卿叔、套娃兒哥和蔥妮的人,像是提到了多年前的親人,像是需要在家譜裏記載的一些人。他把更多的帶着美麗色彩的詞彙,統統披掛在他們身上,把他們描繪爲恩人,並且毫不掩飾自己熱淚盈眶的衝動。這個多情的人這樣描述他曾經生活的知青園:“我們的汗水已經滲透在她的每一個磚縫裏,我們的歌聲已經溶進她的每一根檁條裏,她的每一片瓦礫上鑲嵌的都是不可磨滅的甲骨文,銘刻着我們的青春!”。他然後用郟縣話說:“每次回來,心裏頭是美咧哞點兒!”。

還有南大窪叢林。這些花朵有點羞澀,濱臨着北汝河的秋色,點綴在屬於未來的日子裏。她們留下風情萬種、寄託和源源不斷的思想。我知道了,這個平凡的如我們祖輩留下的窗戶,那麼多的老人途經過並看到了,在皺紋裏埋藏了多味時光,而後交給我們。南大窪叢林始終散發着潮溼的傳說,給小小的城市帶去想法和關切。或許有一天,你可以從浩瀚的圖書館裏看到一本署名“桑地”的泛黃詩集,北汝河剛剛流過,這些花朵剛好被印在了它的扉頁,訴說着他、包擴着這個年代不滅的夢想。

也許,這就是歷史的叢林。包括生長在這個時代的詩人高春林,記載了蘇軾、蘇洵、蘇轍浩瀚的一生,在他繁華的記憶裏描寫着農民繁雜的日曆,抒情的眼光爲他們流淚並枯竭。而桑地,這個苦難的詩人在北汝河放牧自己、放牧自己的千年。年輪記載着時間的色彩和進程,像我們看過的萬花筒,一個碎片就是一個完整的日子,就是起伏不定的歲月。而北汝河停停走走,走到淮河,路過一個、兩個光榮的省份,匯入無邊的大海,帶去小城的問候,滿園質樸的果實,囤滿了整整絢麗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