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理解爲貴散文

理解爲貴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3W 次

是什麼遙遠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什麼阻礙了心與心的想通?是什麼冷卻了情與情的交融?是彼此的不信任,不理解!

理解爲貴散文

------題記

理解,一個隨意,平和,又是很容易理解的詞彙,聽起來那麼簡單,爲什麼做起來就那麼的難呢?

理解,令多少人嚮往着,期盼的境界,也是古今中外文人墨客盡情謳歌的話題。

一次,我帶着自己的身份證和手機用戶資料到本地的移動分公司去重新補卡。由於人多,不得不排隊等候。因爲除了五個辦卡的工作點以外,其餘的全部是以賣手機和手機上戶爲主了。

等候真的要一種境界,那就是寬容。最主要的是你必須有空餘的時間前來纔可行,否則,你在忙碌匆匆趕來爲了補卡,等待可廢了你多少時間。補卡小姐對於不懂的地方還會去找主管小姐點撥。再回來把各個流程重新梳理對比補卡的資料。所以,寬鬆就在這裏。

看了一眼,補卡的位置離我還有幾個人的距離,只好百無聊賴的一邊排隊,正想一邊打量這裏的時候,被一個聲音制止了,同時也看出了這個工作員不懂理解。

“你來這裏做啥子嘛!”這是一個青年男子說的,聲音尖銳,年紀大概在二十多歲左右,純粹的四川口音,分不清是哪個地區的人,聽他的語氣有點不耐煩。

聲音吸引人,我不由得好奇看了過去。

在手機櫃臺前,一位身着樸素,灰色衣服,黑色褲子,穿草鞋的老爺爺。年紀大概有六十到七十左右,個子不高,偏瘦,黝黑的皮膚,粗糙得手,拿着一份好似手機卡用戶資料,正在低聲詢問這位櫃檯前青年男子。

而青年男子看就沒有看這位年老的爺爺,雙手環胸,看向門外,好像很受不了的那種。可是老爺爺耐心很好,再次詢問自己的手機卡是幾年前的,最近打不通電話,現在可否換卡?青年實在忍不住了,厭煩一句,就是沒報粗口了,“找別人去……”大步走出門外。

這就是作爲一個爲人民服務的黨員,還說什麼民求我應,民惑我解,民需我幫,一對一的解答,雷鋒精神在何處?

這位爺爺看起來不過來自農村鄉下的,衣服雖很顯舊,確實挺乾淨的。看來這次爲了進程才特意的打扮的吧!問題誠懇,禮儀周到,爲什麼還會用異樣眼光去看待。難道這位老大爺來自鄉下,作爲都市青年就被應該看不起他,應該鄙視他嗎?很了不起的是你,很高傲的是你,很自以爲是的又是你,但是你想過,你得到了這些的同時,自己失去了什麼了嗎?沒錯,那就是信任。你就這樣對待人家了,那麼,你的一切印象倒映在他人的腦海裏就是對你的不信任。你不想理解他,他人也會這樣不理解你,甚至不想理解你。每次提到你的名字時,用四川的話來說,“老子提起你,就死氣”。

每個人好比一面鏡子,你用什麼樣的眼光,心態對待它,那麼,鏡子也會用什麼樣的眼光和心態面對你。

假若你用異樣的眼光面對它,那麼,它也會用異樣的眼光,甚至更醜陋的眼光面對你。你現在看到的就是這樣的樣子,毫無疑問,在他人的心中,就是你對他人的態度的樣子。

青年這樣囂張態度的離去,老爺爺就在原地不知所措。望着來往的人羣,沒人工作人員願意去幫助。仰天長嘆,這個社會怎麼這麼冷漠無情,真心的對待一個人難道就要看他的穿着和家世嗎?那這樣的話,人人平等又從何而談?中國是歷史上文明古國之一,又是禮儀之邦的泱泱大國。今天,中國還在發揚傳承名族精神千秋萬代,還不忘教導我們吸取前輩的教訓,創造不一樣的新時代。而你的這種傳承文明就是藐視,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我只能誇談你,你在中國好厲害!

不知道我是留守孩子的緣故,還是與隔代相處久了的原因。反正我每次看到比我父母高一代的,也就是我外婆外公的輩分的老人,總覺得和他們能感到一種親切感。每次看到小區裏的奶奶或者爺爺,看到他們我都會與他們微笑的'打招呼,好像在他們那裏能找到我外婆外公不在老家,就在我的身邊一樣。每次看到的是我的父母那一輩,我自身排斥太厲害,在他們那裏找不到那種長輩的親切感,反而很是陌生的,更不用說打什麼招呼。

同此,這位老爺爺恨不得是我的外公,因我在他的身上找到了想幫助他的那種親切感。我看不慣身邊的人影,每天戴着傳承文明的面具,生存在這個宇宙的空間。嫌宇宙太小,要是大一點的話,我寧願單獨存活在一片淨土,不受世事紛繁複雜。

前面只剩兩位人就到我補卡了,不知當時的我是受到青年人對老年人的不尊重,不理解而憤怒。還是對衆人的蔑視漠不關心的態度。當時的我只有一個想法,補卡是小事,得問這位老爺爺我能幫的忙是大事,補卡時間錯過了大不了再排隊,就辦。把自己拿在手裏的資料往包裏放,還沒有拉好方便包的拉鍊,一陣詢問聲傳來,有點威嚴。

聲音不是青年這個年紀的,是中年人的聲音,有點蒼老,有點尖利。拉好拉鍊,是要看看。擡眼望去,一位身穿警服的中年人,很高,很瘦,是這裏的保安,手臂上帶有保安二字。走到來辦事的老爺爺,說了幾句話,老爺爺微笑的就跟着保安走進一邊的單獨的主管辦公室,想必是辦事可有落處了。

我心中的疑問終於落下了,既然沒有我的事,回到原來的排隊位置等待補卡。

補卡小姐辦理效率真高,沒用多少時間補辦了新卡,收拾好後,出門前,望了一眼主管室,那位老爺爺的事情終於辦理,帶着高興的心情走出公司大門,擡眸,陽光刺眼,感覺身邊的很溫和,但不及我心裏的陽光,是那樣溫暖,耀眼……

這個世界還是值得有我們理解,信任和被理解,信任的人。那不,剛纔那位威風凜凜的保安大叔就是理解,信任的代言人。因爲那位大叔他一直在一邊,當事見證人。看到沒有人伸出援手,而他不嫌棄不鄙視不厭惡,告訴了老爺爺帶着他到該辦理此事的地方……

寬容和理解是並生的姊妹,寬容是理解的表現,理解是寬容的內涵。保安大叔,我爲你的品德高尚點贊!

理解是一種換位思考,它是相互的,世界上沒有純粹的理解,也沒有純粹的被理解,要想被人理解,首先要理解被人。

理解他人,就是對他人的尊重。

平等寬容=理解。

理解不需要太多的言語道斷,他只需要時間來消除矛盾,化解尷尬處境。也不需要金錢衡量,它是一種干戈爲玉帛,以事實爲依據,不逃避,不退讓,不畏懼,是給你獲得平常心,友誼橋更好的解惑者,得到獨一無二的理由和解釋。

不要總是埋怨別人對你的不解,你還問問自己,你對別人有多瞭解?不要抱怨別人對你的才華,成就漠不關心,換個角度想一想,愛迪生沒有得到世人對他的理解,也許我們現在還生活在落後的煤油燈時代。牛頓沒有得到大家對他的辛苦的理解,也許我們現在還不知道爲什麼每次走在蘋果樹下卻被蘋果把頭砸了一個包。

我們生存的宇宙萬物都需要理解和被理解。可是有時候,現實卻阻礙了我們的溝通,那位身穿樸素來自鄉下的老爺爺處於尷尬,我們不是給予同情就足夠了,我們更需要我們的理解,需要我們的尊重與平等對待。

給靈魂一個理解,讓自己變得更加高尚。

給心靈一個理解,讓自己的胸懷變得更寬廣。

給自己一個理解,讓自己的變得更充實。

給生活一個理解,讓每天的生活更充滿快樂。

給朋友一個理解,讓每天的生活更充滿微笑。

給世界一個理解,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幸福。

給自然萬物一個理解,我們的星球一定是充滿自信,陽光照耀,溫暖常在。

推薦:我們對待每件事情爲什麼要理解?

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不可能近乎完美,總會有那麼一點錯誤,人與人之間也劃不出一個清楚的界限,當我們不管是面對高貴還是低賤,偉大還是平凡,奢華還是樸實,都應當懷着尊重,帶上溫和的笑容去體會,去領悟,這種尊重,便是最好的理解。

理解是幸福的前奏,理解會給別人帶去幸福,被人理解會讓自己感受幸福。在相互理解中,彼此心靈沒有束縛,相互的回憶沒有愧疚,那便是幸福的開始吧!

在人際交往中,可悲的不是理解,也不是不理解,而是所謂表面上的理解,口頭上的理解,實際上沒有一點真正的理解。

架起心靈的橋樑,因爲理解就是快樂。

架起心靈的橋樑,因爲理解就是愛。

理解,是我們生活的希望。

我就要做一名生活的理解者,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