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鄉村的脈搏散文

鄉村的脈搏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9W 次

通向一個村子,總有一條最繁華的村道。有多少鞋底踏過,有多少車輪碾過,誰也不知道。只有春去秋來,歲月如梭。村子,彷彿一隻斑駁古老的行船,歷經風雨,擺渡着人生的滄桑。在年輪的渡口,有人上岸,有人等侯。

鄉村的脈搏散文

村子是祖輩的圈,這個圈子裏誰都認識誰,不像城市的鴿樓,上下住着,心裏也忐忑。即使對視,還得貓眼裏觀色。而閱讀一個村子,就簡單了。

一個村子是有脈搏的。小店,就是那紋跳躍的波。有村就有店。其實,也算不上商店。招牌不掛,貨品不全。人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城市的超市裏,這七件大事,那是正兒八經上了貨架的,且一般安置在一樓最顯擺的地方,招眼的很。進了,隨趟,捎了就走。小店裏,常有的三樣:鹽、醬、醋。總是不缺。柴、米每家都窩藏着,取之不盡。至於茶,這種雅緻的享受,店裏根本不會進貨。莊稼人,更喜歡涼白開,那種平平淡淡的口感,纔是日子的味道。

小店的位置一般不講究。老百姓講究的是方便。超市開在最熱鬧的地方,小店開在鄉親們的心中。店址一但選定,一定會是一個村子最熱鬧的'區域。往往被冠以一個時髦的雅稱。我老家旁邊的小店就是以“香港街”來命名的。沒有豪華,人多了,就是繁盛。年輕的,打工出了門,擱在家裏的孩童,婦女,老人,不約而同地會聚攏來。離得近的,端着碗,或站,或坐,或蹲,用筷子夾着你的句,我的言,飯就扒進了肚裏。一頓飯,閒散的打發了。這種吃飯的方式,在城裏你是見不到的,這是鄉村獨有的一種餐飲模式。

每天來報道的都是熟臉。人一多,話非多,事自然就多。從嘴角冒出來的家長裏短,葷腔素調,可是過日子的經典。咀嚼中,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翻着,這本書,被鄉親們寄放在小店裏,誰翻,翻幾遍,翻多久,都會不斷更新,因爲,寫書的人太多了。我的鄉親哪個不是一個劇作家。

店老闆的嘴巴是最醉人的。超市的門庭小姐,臉上堆着厚厚的微笑,見人就說:歡迎光臨。我聽着就感覺假。腰彎下來,我也不會把自己當作上帝。但小店就不同。它認得我,看着我長大。小時候老往它懷裏鑽,父母給的一點零花錢統統交給了小店。大了,每次回老家,第一拜訪的還是小店。它在那個地方,靜靜地等着,等着我這個離家的孩子。店主見到我,總是遠遠地招呼:回來了!親切,隨便。嗯,回來了!我於是就被目光掃描,硬拉着坐下去。小店再一次被我攬在懷中。

去小店不一定要買東西。去超市,不買東西你會有一種負重。兜裏沒有人民幣,我是不敢邁進超市的。小店就不一樣,你去,就是竄門,有人和你說話,都是臉面口的人,即使你好久不回,哪怕一生,暮年,老了,往那裏一站,你就會成爲焦點。你在的時候,它在,你不在的時候,它依舊在。一個小店就是一塊生活的調色板,沒有生命的晦暗,沒有生活的呆板,沒有心情的壓抑。它爲你而存在。

回故鄉,回到小店,回到鄉情的港灣。小店遠遠比超市溫暖,因爲,家就在不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