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蓉城喝茶散文

蓉城喝茶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W 次

我向來不喜歡喝茶的。說起“喝茶”,懂茶者必知我乃一粗人,《茶經》上注:茶,修身、泊性,故以“品”“飲”而謂之。豈可以"喝"來說!但喝茶之說,在蓉城的茶館裏是常聽說的,因本人是民間俗人,與引車買漿之流一般,所以以喝茶而稱。至於說到“品”和“飲”,因不知茶道,故說來總有些生硬,所以還是“喝”好!蓉城百姓多講喝茶,恐是鄉音俗語,難以改得雅聽了。

蓉城喝茶散文

陸績的《茶經》上記載:茶最先產於西南,現指四川和雲南、貴州一帶,因西南氣候溼潤,山丘居多,四季溫差顯著,爲茶葉生長提供了有利的環境,故爲茶之故鄉,所至漢代,由一和尚傳至日本,纔有日本今天的茶道。所以,我想,生於四川,不會喝茶,本是對不起這方土地的。

恰好,前兩天父母從廣州二弟那裏回成都,帶回一盒鐵觀音,我看包裝甚爲精美,不覺以爲好奇,才發現爲安溪上品鐵觀音。後在網上一查,此茶甚爲昂貴,竟上以千元計斤。本是想再去送人,一想這麼昂貴之物,何不一品試之。嘗後,果然一股醇香,飲後淡香留於咽喉,久久不肯散去;似清泉般在腸胃裏流動,頓生一種神清氣爽之感,於是感嘆:果真人間奇物,難怪千百年來,多少人讚歎之絕妙!

然而在巴蜀大地,喝茶一事,是十分稀鬆平常的事,無論你走在大街小巷,鄉村城鎮;無論是販夫走卒,達官貴人,都以喝茶爲一種生活方式,可以說,喝茶是川渝之地休閒文化的代名詞——與朋友相聚可以喝茶;談情說愛可以喝茶;商務生意可以喝茶,就連蓉城最流行的麻將,現在也時常講“進茶館”。

但四川的普通百姓喝茶,並不十分講究,更不要說什麼茶道之類,在人們看來,喝茶,坐茶館,打麻將,聽評書,本是蓉城生活的一部分,彷彿沒有這一事,這裏就不是四川的省府。茶具也比較簡單,一般茶館以一種有蓋的白色的陶瓷茶杯來盛茶水,這種茶俗稱“蓋碗茶”。

後來在一本書中看到,這普通百姓喝的“蓋碗茶”是特別有講究的,裏面包含着四川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中國本教(道教)的文化。就單說這種盛茶的蓋碗吧!這種茶具本名叫“三才杯”,三才指“天、地、人”,蓋指天,中間盛茶的杯身指人,杯座指地,這其間暗和着道家“天地人,道法自然”的道家境界。

茶作爲一種飲品,最初是道教和佛教教徒所飲食的,所以,茶的原始意味:修身養性,清心寡慾,淡泊世俗。中國的`本教——道教發源於四川,最先起源於四川大邑的鶴鳴山,繁盛於青城山,道教爲教導弟子修身養性,極力推崇飲茶——因茶產于山間,生於天地之間,吸天地之氣,環境不佳者不生長,故以爲聖物,所以才繁盛於民間,推爲佳飲。據說,在英國,僅有達官貴人,皇室才配飲茶;其尊貴可見一斑。

從現代社會上講,有許多的人把品茶當着一種高雅的享受,據說在潮州有種叫功夫茶的,十分講究,喝茶前甚爾要沐浴更衣,一般四人圍桌喝茶,從煮茶到飲茶都有整套動作。主人倒茶前先用熱水“溫杯”,再泡茶。倒茶時也有講究,先舉茶壺順時針倒進四個小茶杯,但不能滿,後再點滴進茶杯,直至四杯皆滿,前一動作叫“關公巡城”;後一個動作叫“韓信點兵”,頗有意思。而飲茶之人還得完成三個動作:先聞其香,再品其味,後才一飲而盡,大概是這樣,有點像日本的茶道,其實我也沒親見。只是覺得,這樣子比較有趣,至少展現了中國人喝茶的一種文化——追求淡泊、閒適的一種生活態度,同時也體現了對茶文化的一種尊重,也是對種茶人勞動的一種尊重。

然而,我還是更喜歡蓉城裏的蓋碗茶;喜歡老式茶館裏茶博士的一聲倒茶的吆喝;還有李伯清老師那眉飛色舞的一段“散打”。這些不僅代表了蓉城的一種生活方式,更代表了蓉城的一種文化,生在蓉城,日子就像這茶水一樣,每杯從濃到淡再到無味,一口一口地品味着它的味,也是生活的味,更是“道法自然”的一種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