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哈哥,我的良師摯友散文

哈哥,我的良師摯友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3W 次

認識他的人不論年紀大小,都喜歡稱他“哈哥”,他剛參加工作時在一所中學當英語教員。聽說剛參加工作的哈哥有點調皮,上課時曾穿着民國時期的長布衫給學生上課,還成立了文學社,讓領導感覺他有點另類。後來調到縣委宣傳部工作,他的才能纔得到充分發揮,名氣也大了,我曾兩次聽了他有關新聞寫作的講座,講的不僅有血有肉,而且談吐風趣,大家都聽得津津有味,才知道不是吹的,真的是有水平。

哈哥,我的良師摯友散文

本世紀初,哈哥得了腹部腫瘤,先後做三次手術,2014年又復發了,不能再做手術,只能化療,近三年幾乎是在武漢和長陽來回奔波,每次武漢化療結束後就返回當地療養,我每次去看他,說起創作的事,他眼睛就發亮,特別有精神。他說,雖然自己生病了,但腦殼還是好的。在醫院裏,與其說他是在住院,不如說是他把辦公室又搬到了另一個地方,好像比我們醫護人員還忙,他除了治療,就是工作。近三年哈哥基本上是在病牀上度過,上午在輸液過程中還要寫一首小詩,每天如此,到他病逝前已寫了一千多首,部分已發表,就在他病逝的前一個月已由市委宣傳部、市文聯結集將在近期出版,只是哈哥沒有等到出版的那一天。其實同時出版還有一位老師爲哈哥寫的傳記,可哈哥說,詩集纔是自己的東西.

哈林一生真正出彩的不是當教員或公務員,而是在文學上。主要是他對文字有天生的靈性。有人說他是怪才,說怪也不怪,主要是他對文字有特別的偏愛。

哈哥在文聯工作的十幾年,把工作開展得是有聲有色。近三年來,哈哥雖然躺在病牀上,但他的思想卻完全浸在文字裏,無事就用文字把有趣的事記下來,還不時在報刊雜誌見到他的新作。多年來,他對文學愛好者呵護有加,我有時發一張用手機拍攝的有關清江山水的照片給他,他也會給你配上幾句小詩,給人前行的力量。

我也是喜歡文字的人,平時寫了許多往日的記憶。一開始並無目的,只是想寫。有時在文學雜誌上發上一兩篇,也是石沉大海。不少網站,好像很沉悶,發上去了也很少有人點評。2014年,我請哈哥指點,他沒有擺出大家的架子,而是像老師教小學生一樣,就如何下筆才能既表達思想又能吸引讀者,從遣詞造句到起承轉合,從選材內容到銜接過渡,一點點引導我上路。現在來看三年前寫的東西,一比較才發現進步了很多。

哈哥常約一些文友來在一起喝茶、聊天、賞析,感覺是和老朋友在一起聚會,隨性自然和諧。偶爾也會在微信上交流文學及生活。記得有一次哈哥在宜昌住院還專門打來電話,說是病房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會講故事,你趕快找他把有趣的記下來,說這些草根的東西可激發人的靈感。後來經他介紹我參加了很多文學活動,認識了一大幫文學發燒友,點燃了我的夢想與熱情。

哈哥年齡雖然小我兩歲,但他那誨人不倦、刻苦勤勉的精神感染了我。有時我說寫散文是好玩的,哈哥聽了就不高興,嚴肅地對我說,要寫就認真寫。他說,你現在文字串連上已沒問題,今後主要是讓文字美化,用一個個鮮活的.故事,把正能量傳遞,而不是高喊口號。在緣分的牽引下,我的業餘時間就在文字的海洋裏遨遊。從他身上,知道了寫作還需要紮實的理論修養,需要一顆永不放棄的心,需要心與心的交流。

哈哥是個熱心腸的人,他用稿費資助貧困學生,加入英子姐姐助學團隊等等。他心繫本地發展,長陽的高山包白萊、“五個一”工程獎、全國少數民族文化先進縣等都有他的功勞;在住院期間,醫院的道德講堂請他講了一堂課,他不是應付,而且結合醫院的實際,他就診的經歷,用心、用情打動了所有的人;就是當地農民請他作一首詩,他也從不馬虎。因此他有很多朋友,每天都有人來看他,朋友給他送來祝福,他也回敬朋友溫暖,他不管走到哪兒,哪兒就會留下他的印記,哪兒就馬上充滿文氣,哪兒就有爽朗的笑聲。他說,他住院期間也培養了一批年輕的文學愛好者,其中有很多是醫護人員,我也跟着蘸了點文氣。其實他帶來的不是單純的文學,而是給年輕人帶來了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並用自己的行動激勵、鼓舞着周圍的人。

他在一首詩中寫道,“在我生前,把美好留下”,他做到了。哈哥雖然走了,但他的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