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董卿《朗讀者》第四期《禮物》觀後感

董卿《朗讀者》第四期《禮物》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W 次

人都會收到過禮物,也是最珍貴的禮物,即便是隻在世上存在數秒的嬰兒,即便是飢寒交迫的乞丐。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董卿《朗讀者》第四期《禮物》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董卿《朗讀者》第四期《禮物》觀後感

  【董卿《朗讀者》第四期《禮物》觀後感1】

禮物,是一個讓人心動的詞。

它涵蓋了太多的寓意... 就像節目開始,主持人董卿娓娓道來:

“在這個世界上,有多少種愛的表達,就有多少種禮物。

仰望星空,地球是宇宙給人類的禮物;

低頭凝望,一花一葉,是大自然給世界的禮物;

孩子是給父母的禮物;

朋友是陪伴的禮物;

回憶是時間的禮物.”

......

節目第一個出場的是大家熟悉的李亞鵬。

李亞鵬和他的女兒,當然,還有著名的嫣然天使基金,早已聞名遐邇。

在節目中,李亞鵬說了很多,他說起和女兒之間的點點滴滴...

我注意到,他似乎很少提自己對女兒做了什麼,他說得更多的是女兒對他的關愛...

情人節親手製作的巧克力,生日送給他的賀卡,提醒他應該戒菸了......

還有女兒的降臨給他帶來的成長,使他更努力地成爲更美好的自己...

他說,女兒就是上天帶給他的最好的禮物!

倪萍的出場真的讓我落淚了,就是現在碼字中,說到她我又忍不住熱淚盈眶...

是的',就像大家所看到的的,倪萍變老了,變滄桑了,連走路都有點步履蹣跚...

可是她曾經多麼美麗!

春晚舞臺,綜藝大觀,十幾年如一日,她是舞臺上最靚麗的那道風景。

端莊大氣的舞臺形象,揮灑自如的主持風格,她給她的觀衆們帶來多少歡笑和和快樂!

不幸的是,2004年,她的出身才四個月的兒子罹患嚴重眼疾。

作爲母親,她不得不暫別她那麼熱愛的舞臺,還有她的觀衆...

整整十二年,她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和經濟壓力,就這樣奔赴在來回國內外的求醫途中...

十幾年的艱辛和堅持,終於讓孩子的病穩定下來。

2014年,她回到央視,重新拿起了那支離別了十幾年的金話筒。

她說,她的觀衆就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禮物。

在這檔節目中,有一位最特殊的“嘉賓”和一羣特殊的朗讀者。

一羣孩子要將朗讀作爲禮物送給一位已經離世的"嘉賓"... 著名金融學家,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趙家和教授。

就是這位趙教授,當他得知自己肺癌晚期時,他決定將畢生的積蓄 ,一千五百多萬元,全部捐獻給了這些陌生的貧困學生。並留下遺囑,死後將遺體也捐獻給國家 。

他有兒女,有家人,可他說,我已經將兒女培養成人,他們應該自食其力。

董卿說,這是這期節目中最讓她感動的故事。

趙教授雖然已經離世五年...

但是他所播下的一顆真善美的種子,是留給這世界所有孩子們最珍貴的禮物!

董卿在節目開場白中提到過一位詩人,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切斯拉夫·米沃什。

這位波蘭詩人寫作過一首著名的詩:

《禮物》

如此幸福的一天。

霧早已散去,我漫步花園。

蜂鳥歇息在忍冬花上。

在這個塵世,我已一無所求。

我知道沒有一個人值得我嫉妒。

我遭受過的一切邪惡,我都已忘記。

....

董卿日有所思地說,這是詩人饋贈給自己心靈最美好的禮物。

是啊,看似簡單的詩句,卻是意味深長...

字裏行間,飽含着人生歷盡滄桑之後,所獲得的那份智慧與歡樂,還有力量。

這確實是一件饋贈給心靈的禮物...無論自己,還是他人!

  【董卿《朗讀者》第四期《禮物》觀後感2】

自《中國詩詞大會》後,又一次被央視的文化檔節目《朗讀者》深深吸引。

主持人董卿說,“朗讀”是一部分,“者”是一部分,“朗讀”有關文字,“者”與人相關。誰來讀,讀什麼……

董卿做這檔文化類節目的“心”很大。在多元視聽的當下,她選擇了“朗讀”這一最傳統的聆聽和表達方式,試圖以不同“者”的聲音,以不同“者”背後的故事,將那些散落在角落的文字,那些沉默於心的呢喃,那些久已生疏的情感,以這樣不同的聲音,走進了觀衆的心裏。

每一期,有每一期的主題,分享不同的朗讀“者”。“遇見”、“陪伴”、“選擇”……每一組嘉賓,每一種完全不一般的人生體驗,如清泉,如細流,如春天撲面而來的風,如湖畔剛剛沁枝的柳,如小河邊獨自搖曳的迎春,抑如青草地星星點點的“二月蘭”……你,只需要慢慢地停下來,去傾聽,細細地體味那些朗讀中、那些文字裏的氣韻情感,感嘆我們終於沒有疏遠了那份遇見,那種陪伴,時光裏無處不在的選擇和情懷。

朗讀,不僅僅在每週一期的節目裏。我知道,爲“朗讀者”而設的朗讀亭正走入不同的城市,走近紛繁的當下,走進匆匆的人流。

當朗讀亭抵達杭州的時候,《朗讀者》節目已播出了第一期。

2月22日,朗讀亭走進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那天,細雨、冷風,春天不期而至的寒流,凌亂了這個江南城市的淡定。朋友從現場發來圖,天下着雨,人們撐着傘,隊伍很長很長。

那天,我恰好路過浙江大學的玉泉校區,那個寫滿了歷史的老校區,每次路過,總是會放慢腳步。

老校區正對着大門的街角,築了一組紀念浙大抗戰時期西遷壯舉的雕塑羣像。“教育救國,科學興邦”,陋室棲身,儉餐淡食,一部偉大的“文軍長征”史值得銘記。正是在西遷途中,竺可楨校長倡立了“求是”作爲浙大的校訓。

老校長問學子們:諸位校友,有兩個問題應該問問自己:第一,到浙大來做什麼?第二,將來畢業了做什麼樣的人?我想,他不盡然是在問浙大的學子,他也是在向所有的學子作出叩問。

據說,紫金港校區的朗讀亭,直到晚上十點,還有許多人在雨中安靜地等候。遠遠地望去,靜默的的人們逶迤着,散發着溫暖和亮光的亭子,似有朗朗的書聲流淌着,燈光不滅,隊伍不散,雨中的燈色猶如冰心散文裏的“小桔燈”。這些普普通通的人們,爲何要“朗讀”,他們爲誰在“朗讀?

再度回想竺可楨校長的兩個“問題”,從過去、現在以至於未來,該給出怎樣的答案呢?或者,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永遠在更新、選擇中。因爲,《朗讀者》前三期節目的關鍵詞,由“遇見”、“陪伴”到“選擇”……

“朗讀”的書籍,發生的故事,留下的痕跡,遇見和陪伴的人,選擇帶來的影響,無時無刻地充盈在每個人的人生中。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歲月的腳步不容置疑,不曾停頓。那麼,何妨慢下來,朗讀給自己的內心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