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畫鄉鼓散文

畫鄉鼓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3W 次

很少有人不知道戶縣的農民畫,很少有人知道戶縣的鼓。我這裏的"很少"是相對而言的。"很少"不是幾個、幾十個、幾百個、幾萬個,而是相對於中國或者地球而言的。你去過中國的大江南北,一提起戶縣,他們就會說"噢,戶縣農民畫。"似乎農民畫成爲戶縣的代名詞或替身。戶縣農民畫漂洋過海,足跡遍及二十七個國家和地區,地球上三分之一左右的國家都有人來戶縣參觀過農民畫。一個五十萬人口的縣農民畫家竟然多達數千人。戶縣被稱爲"繪畫之鄉",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爲"中國現代民問繪畫之鄉"。目前,戶縣農民畫浩浩蕩蕩地進京展出,讓京城人轟動。

畫鄉鼓散文

戶縣的鼓相對於農民畫來說,名氣要小得多。名氣小卻不見得就不值一提。對於戶縣人來說,農民畫的輝煌彷彿是非常遙遠的事了。而鼓卻近在咫尺,似乎一睜眼一豎耳就可看到聽到。那百人組成的鑼鼓方隊以及變化無窮的鼓姿舞姿讓人們在眼花繚亂的同時賞心悅目,那鏗鏘激昂而又悅耳動聽的鼓點令人們感受到遙遠的古代三國對壘、赤壁鏖戰的壯懷激烈。

如果你在春節過後的元霄節來戶縣,你一定會目睹到鑼鼓大賽的宏偉場面。你當然懂得什麼叫振奮人心,什麼叫耳目一新。但當你真正置身於其中時,所有這些生動的詞語便會黯然失色。

留南村的鑼鼓歷史悠久,雄壯激烈,如猛虎下山,蛟龍出海;

蔣村鑼鼓氣勢宏大,鼓點急驟高昂,似萬馬奔騰,千軍出征;

大王西的鑼鼓如宮廷演奏,鼓點明快,節奏張馳,韻味無窮;

索家莊的鑼鼓配以鈴聲,叫"鈴鼓舞",鼓聲、鐃聲、鈴聲融爲一體,像百鳥歡唱,悅耳動聽;

爐西村的鑼鼓雜以方旗,稱"旗鼓舞",鐃旗飛揚,鼓聲悠揚,彷彿燃燒的火焰,飄逸的戰旗;

沈家營的鑼鼓縈繞在錦裝繡裹的仙女的舞蹈中,既有天女散花的婀娜秀姿,又有壯士搏擊的嬌健豪邁。

這些僅是畫鄉鼓中的點綴。你再揉揉發酸的脖頸,顧不上鬆馳緊張的神經,後面的鼓隊接踵而至。孝義坊的"十樣景"敲過來了,圍棋寨的"圍棋鼓"圍過來了,白龍村的"龍鼓"飛過來了,喬家莊的"背鼓"晃過來了,西街村的"女子鑼鼓隊"蹦過來了,晉侯村的"腰鼓"飄過來了畫鄉的鑼鼓隊之多,花樣之豐富是難以一一表述的。戶縣村村有鑼鼓,幾乎有多少個村子就有多少個鑼鼓隊。我曾經誕生過這樣一個想法:將戶縣的鑼鼓全部搬到西安城牆上敲,浩浩蕩蕩的鼓隊中再裝點以戶縣的"社火",那會是一幅怎樣的'景像?繞城牆一圈絕對沒有問題,讓渭河水倒流也絕對沒有問題。那氣派足以讓秦皇漢武們嫉妒,那雄壯足以讓並不遙遠的兵馬俑汗顏。

這將無疑是一個創舉、壯舉!

如果我是西安的市長,我一定要做出這樣的創舉!那不是擺什麼威風,是展示黃帝的子孫們的智慧,是凝聚三秦兒女的藝術精華,是西安人、關中人以及整個陝西人向全世界的宣言:我們向古老的中國挑戰!

追溯戶縣鑼鼓的歷史是非常愜意的事情。《山海經》說,鼓是中華民族的祖先軒轅黃帝與蚩尤大戰中產生的。到堯時已將鼓樂與金、石、絲、竹、匏、土、木一併列入"八音",《書。堯典》中有:"四海遏密八音"之記。《淮南之務修訓》有過一段形象的描述:"今鼓舞者,繞身若環,曾繞摩地,扶予阿那,動容轉曲,使絹似神,身若秋藥被風,發若結旌,聘馳若驚。"《舊唐書音樂志》講到:"自《破陳樂》之下,皆擂大鼓,雜以龜茲之樂,聲震百里,動盪山谷。"

當然,以上文字難以證實鼓樂文化在戶縣的發展史。根據比較令人信服的分析資料,鼓樂文化在戶縣的誕生是源於"百戲"的。"百戲"是我國古代對樂舞、雜技表演的總稱。它上承夏代樂舞,周代的"散樂"和"講武",下啓魏、晉、隋、唐以至宋元明清各代的戲曲、樂舞、雜技藝術。歷史悠久、文化發達的古長安,是"百戲"的搖籃和演出盛地。而戶縣作爲古長安的京畿重地,豐富的"百戲"自然在此留下的深遠的影響。我們僅從蔣村的鑼鼓說起。蔣村的鑼鼓表演又稱"蠻鼓舞",從表演中可以看出"百戲"的痕跡。蠻鼓舞在表演中,鼓樂喧天,旌旗飛揚,燈籠輝煌,隆重的"拜官"、"遊官"、"出宮"儀式,戎裝披掛、前呼後擁的衛隊,騎兵戰車,各式兵器軍械,羅帳傘扇,獅子龍燈等,幾乎與漢唐時宮庭的"百戲"盛大演出場面類似。

不單蔣村鑼鼓,留南村、大王西、梧村、康村、孝義坊等縣北影響較大的鑼鼓表演中,都夾雜着文武百官以及"肅靜"、"迴避"等字樣,從中可以戶縣鑼鼓的發源在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即隋唐時代。

戶縣的鑼鼓表演真正引進舞蹈是近幾年的事,但在唐代,鼓樂與舞蹈藝術形式的結合就形成了。其舞蹈形式吸取了陝北秧歌的特色,又揉進了現代舞蹈和古典音樂的特點,使其表演更具魅力。典型的有索家莊的"鈴鼓舞"、爐西村的"旗鼓舞"和沈家營、中原寺、獨莊等村的"宮庭舞"。而白龍村的"龍鼓舞"、西街村的"獅鼓舞"和戶縣人民劇團的"船鼓舞"等則是借鑑了中國民間文化和神話傳說,把鼓舞文化同人民羣衆征服自然的願望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人領略到的不僅僅是一種藝術享受。

戶縣鼓樂一般由鼓、鑼、鐃、鈸、號、傢什、梆子七種樂器組成。前三種講究大、厚、重、亮,後四種則相反,表演時鬆馳有致,輕重搭配,節奏感極強。鼓分堂鼓、扁鼓。堂鼓過去用牛拉,現在用小拖拉機拉,通稱"牛拉鼓"。堂鼓半人多高,直徑一至二米,兩三個鼓手輪流擊打。扁鼓懸掛於人頸部,邊走邊擊打。鑼有道鑼、馬鑼。道鑼大如鐵籠蓋厚足三毫米。鐃象草帽鍋上麻穗染紅,隨着鼓點上下翻騰,如彩龍搖滾。鑼鼓表演的陣式,大體分爲三種,即"對臺式"、"圍圈式"和"方陣式"。其中以"方陣式"最普遍。此種陣式適宜於行進中表演。陣爲長方形,前爲儀仗隊,繼爲堂鼓,即"牛拉鼓",堂鼓後爲正式表演的主隊,中間爲一字形的扁鼓手,扁鼓手兩邊是舞蹈隊,舞蹈兩側是鑼手和鐃手,前中後夾雜號、傢什、鈸和梆子,最後面仍是一面堂鼓壓陣。整個隊伍少則五六十人,多則上百人,嚴密組合,井然有序。堂鼓手的表演最富激情。頭高仰,胸前挺,立如鬆,動如風,雙桴飛舞,左右開弓,正擂反擊,上鼓下點,時而"白鶴亮翅",時而!二龍戲珠",熱情洋溢,揮灑自如。堂鼓一般只點重拍,不刻劃細繁動作,而扁鼓手的表演才令人眼花繚亂。扁鼓手由一旗手指揮,項系綵帶,鼓縛腰前,坐馬勢,背後傾,雙腳挪動慢行,手執短錘擊鼓,時而重敲,時而打邊,時而繞空,時而盤頭,一氣呵成。梆子手二人對擊,一進一退;對對傢什,一弓一退,滑稽活潑;鑼手、號手相隨鼓調,忽而翻上手掌,忽而翻上頭頂,陽光反照,尤如萬隻彩蝶,齊簇飛舞。鼓到高潮時,聲沉音厚,如雷轟鳴,似濤擊岸,聲聞十數裏外;鼓到低潮時,嘈嘈切切,如梭織錦,似鳥奏嗚,音伴觀者心跳

鑼鼓譜,俗謂"鼓點",又稱"鼓札子"。長期演變,五里不同。南部既有蔣村的"戰鼓調",又有龐光鎮的"緊三敲",還有宋村的"風攪雪",再加雜以"五雷震"、"滿跑"、"狗咬三氣子"等。北部多以"太平鼓調"和"宮庭調"、"出征曲"、"慶功曲"等爲主。總之南部緊,北部緩;南部輕柔,北部深沉;南部鼓點變化快,北部鼓點變化慢。

我徜徉在畫鄉鼓的氛圍中,感受到的是一種民族文化在淚淚流淌。我所感到驚異的不僅僅是鼓樂表演的複雜多變,人心震撼,而且是戶縣人對敲鼓的"瘋狂"和迷戀。"一年不敲鼓,白坐十年牢。"不等豐收的鐮刀放下,未等新娘下轎,報春的鐘聲還未敲響,戶縣人就迫不及待地抱出鑼鼓着裝表演了。豐收、喜事、過年其實都是他們敲鼓的契機,他們所奏響的是自己的心聲,是時代的音符。堯舜、秦皇、漢武以及則天女皇,在這裏立下舉世功業,鳩摩羅什、王重陽在此傳經講道,杜甫、白居易,岑參在此泛舟賦詩,漠陂湖,清涼山、望仙坪、圭峯山、高冠瀑布、九華秀峯、紫閣晚月、草堂煙霧點綴着畫鄉的秀麗而這些,都爲戶縣鼓樂文化罩上神奇的色彩,編織出一條錦帶。而名揚海內外的戶縣農民畫也陶冶於鼓文化的渲染之中,一幅"豐收鼓曲"被一位外國友人收買珍藏時,曾說過一句發人深思的話:

"戶縣的鼓文化同農民畫一樣,必將被載人世界文化的長廊。"

果真會如此嗎?我們有理由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