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竹坪鼓樓的散文

竹坪鼓樓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W 次

竹坪村屬於黎平縣南部的巖洞鎮,距縣城黎平40公里,巖洞鎮9公里。步入竹坪,映入眼簾的是四面青山,完好的植被,潺潺的溪水,鱗次櫛比的木屋民居,特別是那5座造型各異、雄偉高大的鼓樓,巍然挺立、高聳於侗寨之中,古樸莊重的姿態,勾起人們無限的想象。

竹坪鼓樓的散文

鼓樓是侗族村寨的標誌和獨有的建築。竹坪鼓樓通體木質結構,講究遮風避雨,不用一釘一鉚,屋檐翹角,上下吻合,結構嚴密,採用槓桿原理,層層支撐而呈現寶塔形。並在瓦檐處描繪着山水、花卉、龍鳳、飛鳥、祥雲、古人物等圖案。鼓樓地面都鑲青石,石面刻劃有橫、直、斜紋路或圖案,既防滑,又美觀大方。最底層四方建有靠背長凳,供人閒聊、議事、對歌等,中央設有大火塘,作爲人們烤火取暖之用。頂層裝有一層厚厚的木板,上面放置長圓形的牛皮大木鼓。木鼓的.製作有講究,禁忌多,諸如擇日選材伐木備料,除夕鑿通,不許跨年。這天,寨中人家自備柴火送至鼓樓,把火燒得通紅,用松油燈高掛照明,從傍晚開始,集中人力,輪番施工,直至鑿通。鑿通時,在場老少高呼三聲,鐵炮三響,爆竹齊鳴,以此慶賀功成。其意是象徵一帆風順,財源通達,萬事如意。次日天明再修繕鼓內鼓外,蒙上牛皮,製作完畢,再選吉日吉時,舉行隆重的起鼓儀式,由德高望重的寨老司儀,設壇作法,頌讀疏文,焚燒奉送天庭掌簿主事。同時,男人彈奏琵琶,女人唱起踩堂歌,跳起踩堂舞,由青年男子將木鼓升至頂層。

鼓樓是竹坪侗寨權威的指揮部。鼓聲是指揮員發出命令的信號,鼓聲的輕重緩急代表着特定的含義,在局部區域內是統一的。爲什麼要將木鼓放置頂層呢?主要考慮是木鼓放置越高傳聲越遠,寨民熟知鼓點信號內容,若遇匪徒侵犯、牛馬被盜、攔路搶劫等重大事件發生,就連續敲擊大鼓,山上勞作和居家之人聽到鼓聲,就會自帶武器火速集中,聽後調遣。發現火警,急敲鼓聲,打一陣停一下,並高聲吶喊,指示失火地點,人們聽到鼓聲,就會自帶救火工具,直奔現場,投入救火之中。如遇集會,迎接賓客,活動安排,就會慢打鼓聲,告知事項,人們自然彙集鼓樓,聽從安排。除夕之夜,從雞啼一遍開始,有節奏敲打木鼓直至第二天巳時,人們稱爲辭舊迎新鼓。其次是出於對擊鼓人的安全考慮,若遇匪徒進犯,鼓手和助手極易受到攻擊,在頂樓上還要放置磚頭、石塊等作自我防衛,確保信號不斷傳出。

鼓樓是接待親朋好友的重要場所。逢重大節日,嫁出去的姑娘都要頭挽髮髻、脖帶銀項圈、身着紫黑色民族盛裝,腳裹繡花綁腿,攜夫拖兒帶女回家過節,飯後集中鼓樓,客主分坐,唱歌娛樂,有時是唱侗族大歌,有時唱的是踩堂歌。侗族大歌的演唱自成規則,不借助話筒,也不需要樂隊伴奏,先由一個人領唱,然後合唱,不知不覺中,歌隊又分成兩部,低聲部擔任主旋律,高聲部成爲輕聲復調,相互巧妙地點綴着主旋律。繼而,低聲部又派生出一部分拖腔聲部,不僅一直平穩地延續着,中間還加進模仿鳥叫、蟬鳴和小河流水等聲響。踩堂歌的唱法與侗族大歌大同小異,有時以歌伴舞,以合唱爲主,也有多聲部演唱,曲調韻律比侗族大歌要歡快激昂得多,有時還要輕微的扭動身軀,唱罷四句就是過渡調,如:耶耶耶囉耶、耶囉耶囉耶囉耶!每首歌都是如此過渡,非常悅耳動聽。倘若親臨其境,聽那悠揚的韻律,就會感受到這是人類情感的交融,浸潤着大自然美妙神曲的再現。第一天是主迎客,歌詞大意主要是歡迎客人的到來,招待不週請諒解方面的詞語。第二天爲客謝主,歌詞大意是感謝主人和衆親的盛情款待。在唱歌娛樂中,賓主一唱一答,唱到激情時賓主和聲齊唱,氛圍和諧濃烈。如你不懂侗語,你會陶醉在美輪美奐的天籟音韻之中。如你懂侗語,你還會感受到歌詞達意的更高境界。

遊竹坪,觀花橋,探鼓樓,賞天籟之音;串小巷,看民居,品油茶,陶醉侗家習俗;聽說古,開視野,釋疑惑,樂在其中。若能親臨竹坪,得到的答案是:一生不枉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