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秋染車廠溝散文

秋染車廠溝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W 次

也許是近一個月秋雨的洗涮,初見陽光的大山顯的特別明朗溫潤。

秋染車廠溝散文

當我們遠離喧囂,走進萬般寂靜的車廠溝,內心的那份浮躁隨着清風飄灑的無影無蹤。看着滿眼飄動的紅葉,河流潺潺的聲音,山路上牛兒漫步的影子,鳥兒嘰嘰喳喳的歡叫,農田裏麥苗青青的朝氣,路邊野草野花蒿草落寂的身影,還有大山深處,那座孤獨的土坯房,瓦藍上空漂浮的嫋嫋青煙,點綴着大山的景緻。

看着這一切,內心是那樣恬暢。這些生命的音符也在每個人心裏掀起了陣陣波瀾,他們放下以往的矜持,撕去虛僞的面紗,讓人性和大自然融爲一起,去讀山的巍峨,閱水的飄渺,觀天的深邃蔚藍,賞雲的純潔,去認識世界萬物所有和大地脈搏跳動的生命,心也奔放、激越,或吶喊,或舞蹈、或讚歎,都傾注了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

當車廠溝的美還定格在春的蔥蘢之中時,不覺已進入深秋。我沒有見過車廠溝的秋景,但當我身臨其境時,我着實醉了一把,這醉到骨髓的美讓我炫目、陶醉。這個季節,雖然沒有春天的青蔥,但季節積澱的成熟美,讓車廠溝更加豐溢多姿。只見色彩斑斕的山巒、溝壑、樑峁被一片或紅、或黃、或綠、或藍,似彩霞豔麗,似錦緞奪目,它們互相糾纏着,依偎着,用萬般的柔情裝飾着山的景緻,讓大山更加豐潤飽滿。

車場溝的美,是由各種樹支撐起了讓人不可抗拒的美。能讓我叫上名字的有松樹、柏樹、樺樹、橡樹、楊樹、柳樹、杏樹、桃樹、栗子、核桃樹等上百種。不同的樹交織一起,葉與葉的`交錯重疊,根與根的盤纏糾結,像衛士一樣盤踞在這大山深處,形成了強大的屏障,庇護着我們的家園。喜歡深秋的樹:喧譁而不張揚,唯美而不嬌媚。面對蕭瑟,紅妝撲面,笑傲青山,用璀璨迎接喧譁後的落寞,也不失爲一種境界和凜然。雖然,隨着季節的轉換,這些樹會漸漸的消瘦,消瘦得只剩下枝幹在風中舞蹈,但它依然不卑不亢,用堅強迎接一個又一個寒風、凌霜、冰雪,這就是樹的精神、樹的性格,永遠不會因黯淡而消沉,也不會因孤獨而選擇死亡,它們會默默的堅守,用一棵棵樹的秉性,迎接更爲嚴酷的考驗,春天來臨的厚積薄發。

車場溝的美,是由一些再普通不過的荊棘樹、野花、野草組成。和朋友行走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路邊一叢叢結滿果實的荊棘灌木吸引着我們。那紅透了的沙棘,小而濃密,紅彤彤的結在乾枯的枝幹上,讓枝幹也蒙上了灼豔。這些果子,卑微的沒有綠葉襯托,但那誘人的紅色,嬌豔的如一個個出閣的新娘,當揭去蓋頭時的羞澀是最美的時刻。這就是車場溝最普通的植物,高不過兩米,卻結出了這個季節最誘人的果實。隨手摘下一顆果子,放在嘴裏輕輕的嚼,酸酸的,甜甜的,沁入心扉,頓然令人心曠神怡。聽說,沙棘也成爲山裏人的經濟收入,用它做出的飲料,酸甜可口,健胃消食。

路邊一蛛蛛羸弱的野草開始泛黃,但依然挺拔着身子,在荒野中隨風搖擺。這些野草曾經也是那麼青蔥,綠意盎然,它散發過誘人的清香,渲染過大山的素顏,也曾經能成爲大山的一份子而驕傲過。現在它們羸弱的身體經不住霜颯,率先走向死亡的路上,但它們不甘這樣過早的衰敗,它們在季節交替的路上徘徊、糾結、掙扎着,把一份生的渴望留在這個曾經讓它們炫耀的土地上。此時,我想起了魯迅《野草》的堅強,還有那“野燒不盡,春風吹有生”的野草,詮釋着野草的精魂。那野草的卑微、低眉、謙虛,堅強,不正是野草的氣韻嗎?此時,和野草一樣的我,無不爲這些漸漸枯萎的生命而讚歎。

大山深處的野花,樸素、唯美,它們用淡淡的清香,傳遞着大山的味道。那些色澤各異的野花陪襯了大山,給大山鋪上了豔麗的質感。野菊,就是大山深處最普通、最樸素的小花。它一株株長在荒郊野嶺,被人忽略過,踐踏過,也欣賞過,但不管怎樣的境遇,它依然不卑不亢,用溫暖的顏色,成爲萬祿叢中最爲耀眼的野花,即使到了深秋,身體的枯萎並沒有讓它沉寂,而是用花的果實,綻放出了一團團蒲公英。摘一朵放在嘴邊輕輕一吹,那潔白的花絮兒一下飄的無影無蹤,就像一滴滴淚珠兒,悽然的不知飄向何方?這也許就是野菊的歸宿。

突然,一陣“撲棱、撲棱”的聲音劃過寂靜,落在眼前的樹梢上。一到深秋,燕子一個個南飛,去過一種不一樣的冬天。唯有盤踞在大山深處的鳥兒們,是不會選擇離開,它們要用它們的方式,和大山同甘共苦,去抵禦更加殘酷的現實。它們是大山裏最弱小的羣體,也是最樂觀的生靈,它們用清脆的歌喉,詠唱季節的禮讚,它們用歡快的身影,喧譁了大山的寂靜。它們歡快自由的在林間穿越,或站在樹梢交頭接耳,或東張西望,活成雙成對,用它們的方式戀愛,互訴衷情,繁衍着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還有一隻小鳥,口裏銜着一根柴火,飛到一棵樹的樹梢上,原來它在築巢禦寒準備過冬。大山是這些生靈的避風港,也是它們賴以生存的家園,這些小鳥永遠不會因爲山的落魄而選擇遠離,因爲它們懂得感恩。

行走,山路更加崎嶇。站在山峯遠望,山巒靈秀,盡染絕色,遠看如黛,近視如畫。那渾厚、質感極強的輪廓,就像畫家筆下的丹青水墨畫,描摹出車廠溝深秋的厚重、大氣、包容、韌性。

還有那一地的落葉,被腳踐踏的刺啦、刺啦,那聲音是那麼的刺耳,心一陣陣被刺痛,深感生命的短暫,一瞬間,生命便魂歸大地。

此時,一抹陽光穿破雲端,暖暖的照在大山的每一個肌膚,熟透了的山、含羞,人亦醉,作家詩人們,開始醞釀與車廠溝有關的詩文,在一片搖曳中,他們做着一個又一個的文字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