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閃爍的燭光散文

閃爍的燭光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4W 次

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是渠縣教育發展中濃墨重彩的一頁。從20世界80年代到跨進21世紀,渠縣各級黨委政府、全縣中小學師生,爲之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曾記否,有這樣一羣人在三尺講臺上,閃爍智慧的光芒,播灑愛心的陽光,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執着精神和堅忍不拔的頑強毅力,爲渠縣普九增添了靚麗的色彩。

閃爍的燭光散文

最近與苗冰先生幾次面晤,話題涉及到了由已故隆炎先生主編的《渠江校園》,這是一份與普九同行的學校師生閱讀的報紙,當時在全縣中小學的發行量達到10多萬份,深受廣大師生歡迎。該報“園丁之歌”欄目,以一篇篇短小的散文,記錄下了這羣普九年代激情燃燒的教師。

我作爲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親歷了渠縣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全過程,對這批像紅燭般燃燒的教師有着深厚的感情。苗冰是當時《渠江校園》報的編輯之一,他非常細心地把這些寫教師的散文收集在一起,他很珍惜這批寫教師的散文,他很尊重這批在普九年代有着崇高追求,甘爲人梯、樂於奉獻的教師。於是,苗冰、連渠我們三人議定把這些散文彙編成書,爲渠縣的普九留點可作資料的東西,爲年輕教師留面可學習借鑑的鏡子。

我拿起這些短小散文一篇篇閱讀,回味當年的普九,感受這份穿越時空的力量,一個個優秀教師的面影浮現在我的眼前。

用愛心塑造學生心靈的蔡改,渠江一小教師羣星中最閃亮的一顆,黨的十六大代表,全國師德標兵。從一個下鄉女知青成長爲優秀教師,她在教研教改中不斷提升自己,形成了獨具特點的教學風格。面對鮮活的生命體,她以滿腔的愛生之情,播灑愛的陽光。充分尊重學生,引導心靈的溝通,使教育通過心與心的(碰撞)接觸,生命與生命的交流得以滲透、內化與強化。探索出變告訴德育爲生命德育的育人模式,激發學生情感,震撼學生心靈,讓學生的生命情感在滔滔的心靈河流中流淌,在生命歷程的體驗中感悟人生真諦,深受師生家長歡迎,人民羣衆讚美。

校園“拓荒牛”張仁國,一位傑出的農村中學校長,當年達川地區先進教育工作者,在渠縣最邊遠的'文崇中學任職,僅有10個教學班,500餘名學生。他大膽進行管理體制改革,率先在全縣中小學實行教師掛牌招生,引起廣泛關注。渠縣最偏僻的文崇區;地上無工廠,地下無礦藏,是有名的貧困地區,不能拿出許多的錢來建校和(改善學校環境)。張校長以“爭取上級撥款,尋求社會資助,負債經營,超常前進”的思路,來改善辦學條件。他發動教師捐資,多方奔走爭取資金,爲改善辦學條件把自己兩個多月的工資全貼了進去,還把年邁的父母給他餵養的一頭肥豬也派上了用場。在他的努力下,文崇中學的教學樓和教師樓拔地而起。

傾灑愛心甘露的美術教師朱敬,四川省“優秀園丁”。在兒童畫這塊園地裏傾灑愛心甘露,開出絢麗的花,結出豐碩的果。他抓住兒童活潑好動、富於想象的特點,培養他們的形象思維。他十分重視作品的選材、構思,引導農村孩子把對農村生活的感受,用小畫筆充分表現出來。他指導的兒童畫在第五屆、第六屆四川國際兒童畫展中,獲金獎兩枚,銀獎六枚,銅獎七枚,佳作獎七枚。他指導的作品在東歐、西歐、南亞等地區巡迴展出。

讓學生展開翅膀的教師孫小平,當年達川地區德育先進工作者。以一顆母愛的心從學習上、生活上關心學生,學生成爲她生命的琴絃。她仰慕葉聖陶,學過魏書生,嘗試過李江遊的教學法,看過特級教師教學錄像片,將那些成功的教學方法(結合本地區、本班學生的實際)用於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形成了融“情景、情感、情商”爲一體的“三情”(“三注重”)教學風格。她注重發展學生智能、注重發揮學生個性特長,注重訓練學生創新思維、創造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因人施教,重視開發學生潛能,培養學生自信心,幫助學生展開騰飛的翅膀。所教班學生髮展全面,教學成績顯著,深受師生家長愛戴。

民辦教師黃明輝,當年在溝壑縱橫,山戀起伏的東安鄉七燕村小學任教,一顆對教育赤誠的心,在大山中的三尺講臺上熠熠生輝。他20年如一日,每學期都爬坡上坎,跨溝越嶺,奔走40公里路,親自下山到中心校挑書、挑副本。爲之摔殘了腿,卻堅持在三尺講臺上書寫教書育人的詩篇。每遇山洪暴發他要護送孩子過河溝回家,身帶一根粗繩索,先背兩個大同學過去扯繩索這一端,自己扯另一端,架起一座“索橋”,讓孩子們扶繩而過。用自己的慈愛,爲孩子們在那荊棘叢中,在那彎粗糙的山道上灑下一片燦爛的陽光。

山鄉教壇寫人生的宋家鄉教師李永龍,曾憲梓教育基金獲獎者。愛學生,如愛自己的孩子。愛學校,如愛自己的家。在雞山村當主任教師。他組織師生守護好校產,帶領師生挖地、育苗,自己出錢買化肥、農藥。育出粗壯桑苗餘株。在教學上不斷探索,精益求精,創連續十年統考成績居全鄉第一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大膽嘗試“四步教學法”,抓住重點訓練項目,按單元組織教學。他教的學生興趣廣泛,思維敏捷,摸仿能力強。參加者縣首屆小學優質課比賽獲一等獎,出席地區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

像這樣的優秀教師無需我一一列舉,他們代表了在普九的年代裏,渠縣教師的整體形象。正是這些閃爍的燭光,燃燒起渠縣教育的熊熊火焰;正是這些閃爍的燭光,喚起了孩子們探索奧祕的求知熱情;正是這些閃爍的燭光,點燃了孩子們創新創造的心靈智光;正是這些閃爍的燭光,鋪就了孩子們成人成才的金色道路。

特級教師李鎮西說:“教育是心靈的藝術,燃燒着激情也燃燒着思想”。這些優秀教師他們之所以能成就事業,是因爲能夠從同樣的素質中釋放出特別感人的愛心,砥礪出技高一籌的能力。重讀《渠江校園》上的這些寫園丁的散文,我的心融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