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以記憶爲題的散文

以記憶爲題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1W 次

以記憶爲題的散文1

歲月是風,記憶是沙。

以記憶爲題的散文

風可以把沙吹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但收藏在我心中的那一粒塵埃,它卻無法觸及。

記憶,是我創作時的靈感,在我無奈屬文的時候,給予我文章;

記憶,是我回憶時舍淚的微笑,在煩悶之時,它是一曲快人的旋律;

記憶,是水墨淋漓的畫作,身臨其中,每走一步都會流連忘返......

微笑;眼淚;沉默;長嘯。

這些字眼,在記憶裏,即使是時光遷移,都不會淡化。

微笑之於今天,是無謂與歡樂;眼淚之於今天,是成熟與大方;沉默之於今天,是穩重與執著;長嘯之於今天,是自信與坦蕩。

清泉潺潺地流過沙石,汀汀成韻。正如昨天的記憶,有聲有色。

聲,不一定是玉宇瓊音;色,也不一定是五彩斑斕。記憶裏的聲色,微妙就好,至真至善就行。

今天的夕陽西下到明天的旭日東昇,是記憶的壘疊和新記憶的開始。在這樣的行程中,我不斷地夕拾着朝花,把它收藏串起,讓它散盡餘芳。

我斟滿一杯昨日釀製的美酒,只需一聞,便可讓我醉在往昔。

我輕輕地拾起一碾細土,慢慢地放在手心。望一望夕陽,風便把它吹散。唯一沒有吹走的,便只有我心中的那一粒。

殘陽的餘暉,映紅了那浮動的一朵雲彩。我將一杯酒痛快地灑向長空,寄予故往。

以記憶爲題的散文2

(一)

長沙又下了好幾天雨了,又是週末,出行不便。心情也因想起一些事而不痛快,在小商店一個人喝悶酒,最後吐得狼狽不堪。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那種感覺,就像突然匕首刺入胸膛的痛。又是母親節了,想打個電話,卻不知道我應該說些什麼。相對很多人來說,我電話打得是特別少的,除非有事,除非爸媽主動打給我。或許,潛意識裏在怕着某些事情。

(二)

一年前的記憶裏,有一件大事。

一直迷茫的自己,將手機放家裏正準備爲自己的決定而努力的時候,班主任找到我,說我家裏有事,要我趕緊回個電話給家裏。

最後卻是獨自乘車踏上回鄉的路,記得《因爲痛,所以叫青春》恰是那時候購買的,總覺得那是在預示着了。結果也痛的算是刻骨銘心了,站在那黑色的天空下,淚一滴一滴的滴落,默默浸溼一塊黃土。我源源不斷的抱怨着自己的愧疚和痛苦,這樣哭了一段時間後,身邊弟弟的一滴滾燙的淚滴在我的手上:你別哭了啊……

(三)

似乎我們總有一段日子,都會說:“唉,一年又過去了啊”。這樣的話每一年每一年都會聽到,我也總是在看下天空和身旁的人後,略帶疲憊略帶惆悵的這樣說。

離去年三月初五已經403天,離高考也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時間,過得讓人無奈,每一次對過去的回首,都像是再看一面黑色的大海,潮起潮落,像是坐電梯時候的失重感。

時間,它總讓我不由自主的回憶,回憶每一年的自己,回憶每一個過去的自己,死死糾纏,不依不饒。

(四)

也許,時光的意義就是讓我們不斷向前走,然後忍不住回看的時候,將現在與曾經一遍一遍比較,印證我們的成長。

(五)

一個人時光總是那麼的難過吧。雨淅淅瀝瀝的落着,落到了衣上,無聲無息。只是那份寒徹徹底底的侵入了心,滲入了骨。竹子彎了腰,是在向誰卑躬鞠膝呢?下雪吧!該有一次大雪與那寒風一同肆虐來證明生命的堅強。

我不是誰的信徒,但此刻,暫且容我帶着某種信仰,雙手合十來默默地祈禱一番:生命的道場該簡單與平靜些

(六)

時間彷彿回到了五歲以前,一條條小路清晰的印現在腦海。只是去向老屋的路早已被雜草荊棘掩蓋,無法前行了。我憶起五歲的梨花帶雨一枝獨俏,憶起五歲的櫻桃殷實甜美紅在枝頭,已經很多年了。而今人去樓空,朽木空望。時光留下了什麼,又帶走了什麼?

回家一趟,奶奶更顯蒼老,爺爺更是“調皮健忘”了起來。是心酸還是愧疚,我已無意去想,做兒女的已是那樣,可做爲孫子的我卻無法不聞不問不理不睬。子欲養而親不待,這種遺憾我不想再有了。情鑄就我的爲人。孝將貫穿我的一生。不孝不爲人!

以記憶爲題的散文3

已經離得好遠好遠了。

九月,我們初見。八月,我們離別。

記憶總是會朝着我們希望的方向演變,在歷經多年演變的記憶裏,你總是在對我微笑着,帶着深長的意味,好像在說,你什麼都不懂。

我什麼都不懂,這彷彿是我最後的希望。只因我什麼都不懂,不懂你其實喜歡我,只是無法對我說。而其實,不重要的喜歡,又何須對我說呢?

演變過的記憶總是像經過反覆琢磨的詞句,原本蒼白的語言、尷尬的照面、空無的表情,都被粉飾成了無力的深情、刻意壓制的慾望。經過歲月的消融,你的臉、你的微表情、你的話語都越來越能貼合我的心境,安慰着我的內心,彌補着我的缺憾。

你看,連記憶都在成長,你卻未能和我一起。

哪些是發生過的,哪些沒有發生過,也許再過十年,二十年,我自己也會淡忘。記得當初瘋狂思念你時,我曾想過,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我也不會再愛你。

再遠的未來,也正在到來,你早已走出我的世界,或者說你從未來過。那麼,我要怎樣走出我的夢魘呢?

忘不了的痛

——爲了備份

江山綠水

爲什麼記憶這麼深

憶念永不斷

爲什麼傷的這麼深

靜下來痛就往心裏鑽

爲什麼痛如此深

是我愛的深

卻是已忘的表白

是你傷的痛

哪知刻在心裏的痕

還有你那時的冷漠

與彷徨

爲什麼記憶這麼深

廿五年前我對你說

爲什麼憶念這麼痛

頭髮白了

還沒有你的回答

別了以爲不再重逢

重逢何以不能相聚

只在夢裏重逢

只在銀河相見

只聽見手機裏你的聲音

只見你微笑的照片

遙想你還在那鼎山下

陽臺上花飄香

卻不見你的背影

你說我們不會有什麼事

爲什麼思念還是那麼深

痛還是那麼痛

以記憶爲題的散文4

記得,我們第一次說話的時候,我的臉很紅,後來你笑過我很多次;

記得,我們一起打羽毛球,你很厲害,但每次都會讓我;

記得,我們一起在圖書館,你叫我不要看娃娃書。但後來你卻要我陪你一起看那些車兒的圖片;

記得,我們一起去食堂吃飯,你每次都會拿兩雙筷子,而我只會拿一雙,只是還沒有習慣;

記得,我們一起走重大,路癡的我被你哄着走了好久好久,最後還是翻圍牆出來的,但是很開心;

記得,我們一起去歌樂山,走了很久很久。晚上的時候,我的關節炎也痛了很久很久。但我依然很開心;

記得,你帶我去直港大道,錯過了回學校的末班車,只能在網吧過通宵,但我並不怪你;

記得,我們四人一起去南山,在下雨,回來的時候,你帶錯了路,我們的鞋子都進了水,又很餓。你很內疚,但後來在車上我們還是有說有笑。

記得,我們一起去天賜溫泉,因爲我肚子痛,你心甘情願的陪我在那根凳子上坐了一下午;

記得,我們在學校後的山上,躺在瘋長的草叢上看天、聊天,我還記得你說過,不是因爲我,這種地方你根本就不會來;

記得,你第一次對我說:我愛你,只是因爲一首你並不知道的歌詞;

記得,有多少個夜晚,我都會強迫你在學校還沒成形的池塘邊的梯子上坐上很久,雖然你說過很多次要走,但最後都會等我一起;

記得,你不喜歡吃辣,但每次出去吃飯還是會跟着我一起吃很辣的食物;我很內疚,你卻安慰我說習慣是慢慢養成的;

記得,你帶我到水晶麗城的一個公園去,但因爲蚊子很多,只好剛進去就出來了;

記得,你帶我去參加朋友的生日聚會,向很多人介紹我。那次,你也知道了,我在人多的時候,是那樣的不善言辭;

記得,那天很早的時候就被你的短信吵醒,短信寫着:老婆,我一定會珍惜你。你不知道,當時的我有多感動,在我看來,你的一句珍惜勝過十句的我愛你;

記得,我們一起到峨公巖大橋下你爲我擺的那個心形,還有你對我說過的話,以及後來很多次都說要一起去看看它還在不在;

記得,我們到龍擡山的水庫邊耍,看見一隻很大的螃蟹,因爲我的打擾,你沒有捉到,很可惜;

記得,我們一起去山上摘桃子,我並不喜歡吃桃子,只是想和你經歷更多的事而已;

記得,桃子並不好吃,你嚐了一口都要騙我很好吃,然後,我就會咬上一口;

記得,你帶我到峨嶺公園看夜景,夜景很漂亮,但拍出來的照片卻很醜,不過我已經很滿足了;

記得,我們兩吃一樣口味的冰工廠,卻都要吃對方的一口,我咬很小口,你卻咬很大口,還說是在幫我減肥;

記得,我們一起走路去熙街,有很長一段路都是你揹我的,當我嚷着要揹你的時候,你卻只要我揹着走了一步;

記得,我們一起向你的朋友我的朋友宣告我們幸福的那天,你不知道也是在那天我就決定這輩子就跟你了;

記得,你帶我第一次去坐重慶輕軌的新鮮;

記得,你陪我一起回四川的體貼;

記得,我們一起走過鐵路的浪漫;

記得,你對我說,你想去見我爸媽的真誠;

記得,不管你手上有多少東西都會有隻手緊握我手的感動;

記得,我們一起穿着情侶裝招搖過市的幸福;

記得,只有我們倆的QQ羣的特別;

記得,我哭的時候你擁我入懷的溫暖;

記得,你會牽我走過每條馬路的習慣;

記得,我心情不好時,你想盡辦法逗我笑的滑稽;

記得,我無理取鬧時,你總會讓着我的包容;

記得,你給我講的那些聖經裏的故事的智慧;

記得,你對我說過,如果我們走散了,要我一定站在原地等你;

記得,我對你說過,這一次我們誰也不離開了;

記得,我好像還沒有親口對你說過,老公,我愛你;

記得,我很健忘,但和你在一起的所有我都記得,歡笑抑或是悲傷;

記得

記得

親愛的,我們在一起經歷了那麼多的快樂,我都已經相信了你就是我以後的未來。可是,現在的我們是怎麼了,我們的愛是怎麼了?曾經彼此支撐的夢是否還有我們殘留的溫存?那些記憶,你可曾還記得?是不是不在一起的時間少了,連心的距離也遠了?是不是在一起久了,你累了,對我厭煩了?

我知道,心會累愛會冷,這是愛情必經的過程,只是有人選擇放棄,但也有人願意再等,等一個發現,等一個感動讓愛在沸騰。親愛的,我們約定都選擇等好不好?雖然我知道,每條路都好難走。

以記憶爲題的散文5

早晨上班,公交車裏人很多,衆多的氣味充斥其間,令人有些暈暈的。坐在擁擠的一隅,望着窗外飛過的景緻,聯想翩翩,心緒起伏。驀然,一種淡淡的香氣襲來,是那麼的熟悉,又那麼的親近。在心情愉悅的同時,大腦在極力的搜尋、回味着它的來源和名字。

這香氣雖然遙遠卻始終沒有忘記。它不同於香水和脂粉的味道,也不比鮮花的清新。它淡淡的、純純的,很自然、很親切,這味道似乎已根植在心靈的深處。於是,想起了它的名字——香草,一種隸屬薰衣草類的草本植物。

薰衣草的種類很多,而記憶中只有家鄉的香草最好。

很小的時候,最喜歡打開母親的那口老櫃子。喜歡聞櫃子裏面散發出來的香草味道,因而也喜歡躺在母親的腿上,聞母親身上散發出的那種淡淡香氣。

在當時的農村,似乎有女孩兒的人家都有種植香草,每家的櫃子裏也必須有一包用牛皮紙封包的香草。很多時候,香草也是女孩子向男孩子示愛的信物。看過評戲《小女婿》的人們都還記得:楊香草送給田喜兒的荷包裏面,裝的就是香草。因而,在女孩子出嫁時,包裹裏、枕頭裏是一定要有香草的。

那時,誰家的女兒出嫁,我們一羣孩子都要去看熱鬧的,順便幫助搬些嫁妝,藉以聞聞那香香的味道。邊搬嫁妝邊唱着那時的歌謠:

你倆好,你倆好,

你倆結婚戴手錶;

你戴戴,我戴戴,

慢慢變成老太太。

大姑娘,羞答答,

今天結婚要離家;

爹也哭,媽也哭,

大娘大娘你不哭,

你的閨女到我家,

鋪涼蓆,蓋花被,

麻花枕頭十六對兒(麻花是當時的一種繡緞)

………

歌謠裏,送走了一個個農家的女孩兒……

我家就姐姐一個女孩兒,母親便當然的要在有限的菜園子裏,爲其種上一畦香草。印象中的香草長的不高,大概在兩尺左右,要密植,不然長的粗了就很難應用了。到了秋季,香草成熟了,將其割下來紮成一束束的掛在屋檐下晾曬。乾爽後,摘下葉子和豆角,將豆角用木棒打碎,分出種子。然後再用一個布袋將豆角皮與幹嫩的葉子裝在一起,或做枕頭,或夾在衣服裏。而剩餘的幹植株也要用牛皮紙包好,壓在櫃子底下,經過一冬的重壓,變的平平整整。在春季打開,就會有那愜人的香氣,且能預防蛀蟲。

記得那時,晚上沒有電視,當然也很少有電影,於是,夥伴們就家家的竄。哪家有女孩子,就要在她的枕頭上貼一貼、聞一聞。因爲大多的女孩子都是雙層枕頭,其中一層裏裝的就是香草。

……

從古至今,我們知道,女孩子的身上都會散發出一種淡淡的香氣。有脂粉的香氣、有香樟的香氣,有花香、有奶香、有薰香……然這一切對於邊遠山村的女孩兒來講是奢侈的,是不可能擁有的。因而,依靠自然、利用自然,是我國幾千年來最底層百姓的智慧和創造。當然,隨着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科技的不斷髮展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過去的依賴已被各式品牌的香水所替代,這類靠勞動與等待創造的味道已無人問津,可那真真的香氣則是多麼昂貴的香水也無法替代的。

很多年過去了。忘記了很多,也接受了許多,而那淡淡的味道、記憶中的香草,我卻真的沒有將它忘卻!

以記憶爲題的散文6

初冬的夜,多了幾分寂寥,寒涼的風,吹來了一街的懷想,燈火闌珊處,掩映着曾經的歡愉,回眸,卻已是一地零落的記憶。光影的流年裏,山是水的故事,雲是風的故事,而你註定不是我的故事。情未央,花已盡,年華里最深的銘記,終是被山水阻隔,化作一縷惆悵,隨風倘佯。

坐臥風唳,又經清風吹起。太多無奈的心事,總是帶着煩亂的思緒,遊蕩在深夜的空洞裏,從不知如何縷清,任濃情起舞在指尖,疏影幾碎殘夢,輕訴,輕吟。

曾多少次,倚靠在夜的窗邊,獨自聆聽那首多年來,一直在記憶裏的曲子。每當思緒隨着旋律的跳動,總會想起很多關於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清晰的畫面,憂傷的故事,熟悉的似乎只有用悲傷的寫下的字眼!許許多多的心情對話,告白着人生的無數傷痕,太多的只是不喜歡去解釋或說明。也曾很多次,習慣了冷漠和無視的姿態,面對歲月靜好的物是人非。如果說爲心去做一次徹底的告白,我想我唯一能做到的,僅有最後的沉默。喜歡那句懂我的一直都不需要去解釋,不懂的也不必去解釋什麼。如果說,爲心再做一次無聲的告白,我依然選擇擁有一個寧靜的國度,那怕最後的繁華落盡,只守悲傷千尺,也不願去和誰傾訴或分享。塵埃裏的落定,有時剎那間成古今,人與人之間的故事,又會有多少是永遠。

聽說,我們不曾落淚。很多愛一直都沒有天意,或許上帝就是這樣,把我們殘忍的安排,在命運面前,無法去擺渡現實的宿命。你和我無數的別離與邂逅,時光將美好的一切記憶塵封。我們的故事,始終演繹着憂傷和快樂!如果生命中,你沒有遇見我,我是否會牽掛,那個回不去的天涯海角,你會不會也很快樂?很多次,也曾爲那心動的瞬間,傾盡我所有的真情。曾聽人說,晚霞染紅的天際是沒有輪迴的浩劫,可接近黃昏的那一刻,卻是我一度思念的孤獨。你不是我,怎會了解我全部的憂傷!如果沒有我,你的歲月是否安然無恙,我的時光會不會靜好如花燦爛。我們都沒有錯,時間中的地點,在相同的那一刻開始,把彼此之間的濃情起舞,只是我的錯過,註定無法遺忘。

那些在時光裏,被遺忘的笑容,似乎從來沒有去來得及去珍惜或留住時,歲月就已經走遠,而青春歡躍的步伐,在漸行漸遠的了生命裏,譜下了不可告終的段落!一度被風吹散的故事,殘留了一季憂傷的守望,戀上孤獨的往往是最深的想念,最後卻寂寞了悲傷,正如秋天裏的最後一片殘葉,飄零在肩膀時,才深深地頓覺,離開的,遠去了,再也不會回來。

當時光走了,留下了嘆息。其實,我們都在經歷自己的人生,用一生的光陰學着去生活,而生活的路,一直充滿着艱辛曲折和崎嶇不平,一輩子不如意的事,常常都會徘徊在生活裏,正如人們所說,明天和意外,永遠不知道那個先會來到。於是我們要學會順其自然,就算再多的無奈和不如意,能改變的,或許只有自己的心態和麪對生活的態度,很做事就算比別人想的再多,我們都無法改變現實的無奈。去走歲月的路,唱流年的歌,青春永遠只是一個沒有預約結果的過程,虛無縹緲,不羈成長!在不斷的經歷中,才能體會成長的味道。那些越來越多的成熟,漸漸地靠近的,只是滄桑。

清簡如水日子,婉約了似水流年的情懷。獨處的時光,可以思考;可以遺忘,可以清掃心靈的塵垢,是靈魂修復的過程,生命的感悟就在這份靜好中得到領悟,靈魂就在這份靜謐中得以昇華,歲月如一條河,縱使是風平浪靜的湖面,偶爾會起點點漣漪,那些彷徨的心境,便能在這份獨處中得以慰藉,那些微風吹起的薄涼,就在這份寂靜中得以溫潤,時光,終是溫暖了記憶,沉澱了美好,一種清歡,講述着那光陰的故事。

以記憶爲題的散文7

年少時愛的是感覺,感覺他的憂鬱,他的勇敢,很純粹,當我們在歲月裏成長起來,那時的愛是份量,有些愛在時間裏越變越輕,有些愛與日俱增,越來越厚重。時間每一天會讓我們增加愛的份量,或減少愛的份量,愛在這時是可以衡量的。或多或少。或物質,或精神。於是我們學會了回憶,所有情感裏只有在回憶裏會沒有任何負重。__題記

柔絲輕斷,競惹一江水皺,那琉璃般的水瓣泛過你的身影,漣漪着水暈,輕送給碧浪輕沙,繽紛碎落。

那繽紛碎落的你,是在那少年的江湖,他無心無劍,幾許純真,幾許俠義,在青色白色的歲月踏歌而行,卻不知,鏡花水月中的你,用哀傷遮蓋起夜色茫茫,寂靜的撫着百轉千回的傷,無言的輕揉着,讓花落成冢,做成這一世的情劫!

少年拾歡,相忘江湖,月過涼秋,雪幽暮沉,幾度繁華落盡的輪迴。少年的江湖,湮滅在俗世的喧鬧,一身的塵埃,被寂寞洗滌着。驀然回首,在來時的路上。拾起你遺落的花瓣,只爲她如初的馨香!

落英繽紛,綠水依舊,剎那的芳華,搖着青春的扁舟劃過,紛繁如故,依然芬芳的陌上,只等回衣袂飄飄,曲終人散的孤單。

紅塵往事,如煙如夢,十指的溫柔,握不住孤芳清影的你,只握着今夜煙花的冷,穿不過的心情,在牆的那邊,窗的外面。詢着一個少年的江湖。

流年變幻着滄海桑田,星子依舊綴着夜的長髮,,酥軟的雲依在天空的懷裏,籠着月的清輝,你遺落的花瓣,散着如初的馨香,讓思念繞過心靈的塵埃,貪婪的嗅着,純淨的吸着。

那曾赤足青野的的少年,嗅着馨香,尋至江邊,在江的的那一岸,有你的身影,散着你的笑靨,可那擺渡的艄公,卻婉拒着說;這是佛的船,渡的是有緣的人,無緣的人上船隻會在江中徘徊,永遠到不了江的那一岸,只有回頭是岸,從此,在江的那一岸,留住一個曾經的少年,在那裏且行且吟。

雪幽暮清,不期的遇見,你在路的那一面,我在路的這一面,揮手間,那傾城的梨花白,迷亂着眼睛,再也看不見,那曾經的身影,從此,路的那一面,寫滿了我的記憶。

以記憶爲題的散文8

既然往事不堪回首,許多人便選擇了不回首。可將往事及其記憶在太陽下曬乾、撕裂、風乾拋向季風中,總有一些碎片揮之不去。在特別的環境、特殊的時間節點、相同的情景下、一樣的感受中那些碎片便在記憶的電波中連成一片,或苦或甜、或酸或鹹,在模糊的雙眼裏漸漸變的清晰,彷彿就是昨天

一生一世其實很短,可一生的經歷常常使人將時間和記憶拉長,而且極易在恍惚中感覺很長很長。那些揮之不去散落在記憶深處的碎片,慢慢地粘接成一段又一段有悔、有悲、有喜、有一切的整體,侵蝕着心靈,折磨着情感,拷問着良心!即使被風乾成粉末,也會瞬間凝結成塊狀打擊胸腔,帶來隱隱疼痛。

就這樣行走着、忘記着、感悟着、經歷着,身後一串串或深或淺、亦悲亦喜的腳印及往事記憶,始終縈繞心頭,時隱時現。很多時候誰也不願意觸碰那有些脆弱且有些痛的過往。但是,內心那根記憶的神經極易受外界引誘,從而引發記憶碎片的自然粘接,使往日重顯,這也許就是人生。

不知道爲什麼要寫下這些話。

更不知道有什麼意義。反正就寫了,也許就是記憶碎片散落後的又一次粘合吧!

也許是爲自己療傷吧!

呵呵人生很奇妙!

呵呵品味纔有味!

記住:撕裂成碎片的記憶即使被風乾也會重現過去!

以記憶爲題的散文9

你腦子有坑啊?—坑裏面有你啊!

你揹着我重嗎?—當然重了,想象一下,你背上背整個世界的感覺!

—關於那些回憶

243天,短暫而又浪漫的戀愛時光。

似亂非亂的心情,用真心吐露關於那些回憶。

很喜歡作爲知心朋友的那種感覺,肆無忌憚的聊天,打鬧。

失魂落魄時,可以在電話裏泣不成聲地流淚十分鐘,一聲不語,卻懂得彼此。

欣喜若狂時,可以彼此相擁旁若無人地狂喊十分鐘,就連自己都聽不懂自己喊什麼,卻懂得對方。

當純真的友情驀然間沾染愛的氣息,我們都迷茫了,甚至陌生了。

爲什麼?

爲什麼那些心有靈犀,此刻卻聽起來虛假得可笑,

爲什麼那些爲夢想拼搏,頃刻變成因夢沉淪,

爲什麼那些愛的誓言,也隨即也淡化得無影無蹤。

此時,我夢境一般地想起,揹着你走在湖畔的小路。

那天晚上,湖畔如詩般靜謐,天空唯有一顆星星,路盡頭恰有一棵小樹,面前也僅有一個身影。

看似單調,彼此卻看透了這“一”的意境,說出最浪漫的話,一生只愛你一人。

如此浪漫,此刻,爲什麼又心如刀絞般撕心裂肺。

也許,在自己最靜的時候,都莫名傷感,覺得彼此好像不存在,

都曾想過,你適合我嗎,或者我適合你嗎?

但是,當返回這個殘酷的現實,當一切名利氾濫,虛榮蔓延,我們都沾染的難以自拔。

曾一同風雨同舟的我們,又感覺到了彼此真實的存在,和存在的意義。

愛情,真的如人所說,像撿貝殼一樣,直到見到擁有珍珠的貝殼,纔算是愛的延續?

還是另有其說,每個人都有擁有珍珠的權利?

我寧願相信每個人都有這種權利。

那些美好的記憶,總是令人回味無窮,如癡如醉般戀戀不捨。

那些永恆的誓言,也總是那麼刻骨銘心,似信非信般的無法釋懷。

可那些傷痛,也依舊痛徹心扉,如刀子利刃刻於內心的無底洞。

我們不要抱怨彼此,我們總要經歷。

你的一句話不經意可能傷的是一顆心,或許痛一輩子。

你有想過,你的一言一行,考慮過對方的心情嗎?

你文靜,我沉默;你不問世事,我愛管閒事;你總很規規矩矩,我卻是壞壞的有點耍瘋。

你總會說,我可以裝傻,但別以爲我真傻。

我會打趣說,你是真傻,只是不想承認。

我沉默不代表我思維空白,只是我有自己瘋狂的思想。

有句話說“與其看透這個社會,不如活得明白”。有點杜撰的感覺,我想這個“活”就是實踐的意思,說得再多,看透的太多,以把這些講給別人滿足自己的空虛,不如自己去活個明白。

我對愛,亦是如此認爲。

不想太多的甜言蜜語,華而不實,我想用行動讓愛擁有彼此溫暖的小屋

這就是我沉默的理由,你懂嗎?

我不想讓生活的平淡沖蝕美好的誓言。

我只希望你調皮一點,會偶爾撒撒嬌,偶爾發發脾氣,鬧鬧性子。

不是彼此要求太高,是我們不會試着去了解,

想把愛延續,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想想那份愛,沒有多轟轟烈烈,沒有多驚天動地,

可我們真的愛了,確確實實愛了,並且愛的如漆似膠。

對於那些回憶,我已不想再言語,

只是希望彼此能夠再次牽手,重拾這份愛,在記憶變成回憶,回憶變成懷念之前。

我想,這個243是一個轉折點。

轉折之後,我想擁有一百個243,甚至更多。

當然,與你一同幸福度過。

話已至此,我想,我們該去明白地“活”了。

以記憶爲題的散文10

上高中是1981年的事,那年是我們這裏實行生產責任制的第二年,實在的收成,溜尖的糧囤,使農村人的生活開始好轉,上學都能帶上白麪鍋盔了,有的還帶上自家醃製的青椒、蘿蔔等鹹菜,用油潑過了。大家都認爲,再不好好學習,首先對不起的是白麪鍋盔。適逢中國女排首奪世界盃冠軍,國人的民族自豪感陡然提升。“振興中華”是報紙廣播裏最常聽到見到的字眼。那年中學校園裏開始流行一句話:爲振興中華而學習。於是,挑燈夜戰,刻苦勤奮的學習氛圍瀰漫了校園。

語文老師姚翰林

語文老師姚翰林他家的祖上是否出過“翰林”,我不知道,也沒聽他說起過,但他的語文課是大家最愛上的,儘管他很苛刻。

新學期的第一節語文課,是一個下着大雨的午後。每個人都早早端坐在座位上,興奮、緊張、期待,交頭接耳,唧唧喳喳。走廊上只留下一坨一坨的泥巴。

伴隨着預備鈴聲,一個高高瘦瘦的老頭出現在教室門口,戴一頂帽檐耷拉的草帽,褲腿高高挽起。他一邊不慌不忙地在教室門口的磚沿上颳了刮鞋底上的泥,一邊摘下滴着雨水的草帽掛在教室門扇的角子上。就在大家和我一樣納悶是不是那個不適時宜的家長來找學生時。他已徑直登上了講臺,手裏竟端着兩個粉筆盒,自信的神態,讓教室裏頓時鴉雀無聲。“我叫姚翰林,是大家的語文課老師。”說着,在黑板上寫下“姚翰林”三個大字,算是介紹自己吧。

我坐在教室第一排,清清楚楚看見姚老師穿着一件退了色的滌卡布中山裝,沒有穿襯衣,敞開的衣領裏面,縫上了一條用白線鉤成的襯領。中山裝的前襟佈滿了火星燙出的小洞,背轉身在黑板上寫字時,胳膊肘上兩塊新打的補丁亮給大家,藍的醒目。

視乎剛有點走神時,姚老師宏厚而不容制疑的聲音把我拉回了課堂。把課本翻到第233頁,我們來學習‘《詩經》—伐檀、碩鼠’。又是一驚。本來翻好的第一課,美麗的《荷塘月色》,又被翻了回 去,這姚老師上課也跟別的老師不一樣,我暗暗想。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幹兮。河水清且漣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姚老師一遍又一遍領讀這篇拗口而又晦澀的《詩經》來。領讀了數遍後,又讓大家自己出聲朗讀幾遍,然後纔開始逐字串講,老師淵博的文史知識和精彩的聯想常常引領我走進遙遠的南北朝時代。多少年後,我常常想:姚老師爲什麼先不從第一課散文《荷塘月色》開始呢?是要提醒大家,高中課程不像初中那樣輕鬆,必須抓緊了才行嗎。

就在大家出聲朗讀的時候,姚老師把我的筆記本輕輕掉個個,微笑着翻到最後一頁,折了折,仔細地撕下一條,從粉筆盒裏抓起一撮旱菸葉,熟練地捲起一根菸,有滋有味的吸了起來。

後來,聽幾個插班過來的留級學生說,姚老師其實只有四十來歲。一個人的工資,五口人花,一個大男人,帶了兩個孩子上學,過重的家庭負擔,讓姚老師日子過得很緊巴。後來,我去過他的辦公室,既辦公,又駐家,顯得異常替他。

姚老師的授課很有特點。

開始,他要求我們每人每天背誦一首《唐詩三百首》中的詩,早自習到他房間盯背,每次背誦都詳細做了記錄。後來又把從初中接觸文言文開始,常見的文言虛詞基本意思,在某個特定的語言環境下或句子裏的意思,系統羅列在一起,要求每天翻閱記憶。對學過的文言文每一篇都能夠流利的閱讀並熟練翻譯,對於像《岳陽樓記》等經典名篇要求全文背誦。

對於現代文,老師又是另外一種講授方法。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秦牧的《土地》、孫蓀的《雲賦》、碧野的《天山景物記》等,老師先簡單講講作品的寫作背景,然後讓學生自己去閱讀、品味,引導學生進入作品所創造的意境,然後再進行行文的結構、寫作特點、寫作技巧等方面的提問。不是那種填鴨式的灌輸,着意培養學生的自我閱讀能力,提高鑑賞水平。

可惜的是,這種基礎的砌築和知識的積累只持續了一年多,後來的學習,完全轉入爲了高考而進行的應試教育。儘管這樣,我後來的工作、人生,還是受益匪淺。我常常這樣想:如果在初中就遇上這樣的好老師,說不定我會走進我夢寐以求的大學中文系。

待學生十分嚴厲。

三年中我很少見過他有笑容,當然也可能是生活的壓力使然。

有一回,姚老師提前佈置了作業:預習魯迅的小說《祝福》,下節課要提問。

第二堂課,老師提問了《祝福》中的一句成語叫“沸反盈天”,讓解釋其含義,結果全班同學都站起來,沒一個能回答準確的。一氣之下,全班同學都被趕出教室,站在窗外。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用老師的話說:讓清醒清醒。

正是這種嚴厲,讓姚老師經歷了一次徹骨透心的傷害。

那是一堂和平時沒有什麼兩樣的語文課。那天,姚老師的興致很高。一開始就講的滔滔不絕,中間自然有好多提問。同樣有許多男女同學因提問站了起來,回答不上問題的,依然站着,這其中有一個我們英語代課老師的姑娘,好像是從高二畢業復讀了兩年的。也許是出於對同事孩子的負責吧,這個英語老師的姑娘當然也受到更嚴厲的批評。

順便說一下,我們這一級,高二畢業,剛好趕上設高三,當年沒有考上大學、中專的,繼續上高三,其實就相當現在的補習班。我們班有一個叫童慧雲的女同學,高二畢業第二天就嫁人了。剛好在我們上體育課時,坐着貨架上包了紅毯子的自行車上,十幾輛自行車陪着,從操場旁邊的馬路上緩緩駛過。這在當時的農村算是婚禮的最高禮遇了,這話很快就成了同學中的新聞。

姚老師批評沒有回答上問題的同學,自然講到了這個例子。

再學不好,就像那個童慧雲,早早嫁人算了,別費你爸的“香火油蠟”了。

“自己的孩子連高中都上不了,還好意思教訓別人。”這個叫王芳的'英語代課老師的姑娘,竟然當着全班同學回了這麼一句。教室裏突然死一般寂靜,空氣視乎在膨脹。幾隻不知趣的蒼蠅凌空劃過,撞在燈管或窗玻璃上,啪啪的響聲大得嚇人。膨脹的空氣最終並沒爆炸。姚老師半開玩笑的臉色一下嚴肅起來,“就是,就是,連自己的娃娃都沒教好,還要求你們,慚愧,慚愧,你們都坐下吧。”,姚老師像做了啥錯事似的,竟然有好幾次斷了思路。這堂課的後半截在一種很奇怪的氣氛中結束了。

姚老師的兒子那年上初三,沒有考上高中。我常在校園裏看見他,高挑的個,很像姚老師。兩隻手插在褲兜裏,挑着一擔水,不偏不倚,很輕鬆的樣子,水一點也不向外濺。

再說說這個代英語課的王老師吧。王老師是文化革命前蘭州大學外語系的畢業生,由於家庭出身地主,在xxx中遭到批鬥,一直在家務農。1978年恢復高考,外語納入了考試範圍。全縣xxx前的師範畢業生中,粗通俄語的較多,就他一個人懂英語。於是,落實政策,恢復公職,他就成了我們二中也是全縣唯一的一名英語教師。儘管豁牙漏氣,發音不準,但英語語法據說是全地區最好的。

習習涼風帶走了一天的悶熱。姚老師躑躅的腳步挪進了王老師的辦公室。一根菸燃盡,終於鼓足勇氣,吐出了心中的憋悶。“女娃娃大了,要顧臉面的,你咋能說那樣的話來?”姚老師的溝通,並沒有換來心理上的寬慰,而是以王老師尷尬的詰問結束。姚老師無奈地理了理凌亂的頭髮,高挑、瘦削的身軀默默地走回了黑魆魆的暗夜裏。從此,再也沒有見到姚老師嚴厲的訓斥過學生,或者是攆到教室外面讓清醒清醒。

其實,姚老師並不總是一臉嚴肅。他的手風琴拉得棒極了。那是一個冬天的夜晚,上晚自習遲到了,姚老師正在教室裏拉琴,我只好站在教室外。那晚,姚老師一連演奏了《喀秋莎》、《三套車》、《紅莓花兒開》、《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幾首蘇聯歌曲,教室裏的掌聲一陣高過一陣。那時候,我已經閱讀了《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妮娜》、《復活》等幾部蘇聯文學作品,對蘇聯的歷史稍有了解。姚老師激昂、優美的琴聲把我帶到了遙遠的俄羅斯大草原,也啓開了一個懵懂少年偷窺外面世界的一扇窗口。那個晚上,望着遠處樓頂上的白雪,我竟然忘記了寒冷,思緒飄到了遙遠的異國他鄉,鼻涕結成了冰碴也混然不覺。

有時候,看大家學習實在太累,昏昏欲睡的時候,姚老師會把大家召集到教室外,手拉手站成一圈,他站在中間,拉着手風琴,帶大家邊唱邊跳,活動一陣,然後再回到教師繼續學習。《金梭和銀梭》、《年輕的朋友來相會》等流行歌曲,就是在那個時間學會的。

20xx年,我出差路過西安,順便回了趟老家。在縣城的街道上,遇上了一高中同學,說姚老師病了,正住院。幾個同學便相約一起去看姚老師。姚老師得的是呼吸道疾病加肺氣腫。還沒說上兩句話,便是一陣撕心裂肺的咳嗽。一頭白髮就像大冬天牆頭上落上疑霜的冰草,戰戰巍巍。白色的病房、白色的牀單被褥,一米八九的姚老師躺在上面,竟顯得十分瘦小。看護姚老師的幾個護士,也是他的學生。

從醫院出來,幾個同學商量把老師轉到蘭州好點的醫院就醫,有人提到了一個高中同學,他現在是蘭州醫學院附屬醫院的副院長。就聯繫他。事情很快辦妥。吃飯時,又傳來消息,那個叫“王芳”的同學也去看望了姚老師。看完姚老師,她還帶着她的老公來參加了同學聚會。那個王芳也當了一名老師,就在附近一所鄉鎮中學任教。她的老公原來是縣糧食系統的職工,後來下崗經商,現在擁有幾百萬資產。吃飯間,王芳的老公自告奮勇要開車送姚老師去蘭州,考慮到路途太遠,姚老師體質又差,大家拒絕了,僱120送去,有一個當護士的同學護送。

後來聽同學說,王芳花3000多元專門爲姚老師買了一臺氧氣呼吸機,姚老師從此不用上醫院,在家就可以吸氧,這對他醫病很有好處。

20xx年,姚老師去世了。前去送行的學生把縣城姚老師所在的那條街圍得水泄不通,黑色、白色、棗紅的挽幛從樓下一直掛到大街上。

一篇作文寫完一個作文本的孫贇

高一我和孫贇是同桌,他語文課很好。

升上高中的第一次作文,是以反映農村生產責任制以來的變化爲主,題目自擬,題材不限。孫贇寫的作文名叫《田豐收》,寫的是一個叫“田豐收”的農民,在農村、農業政策變化前後,爲了過上幸福生活,屢遭批鬥,幾次改名,最後終於盼來農村實行生產責任制,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寄予了幾代農民“豐收”願望的“田豐收”最後終於通過自己的的雙手辛勤勞動過上了幸福生活,小說題目寓意深刻。孫贇的文采還真好,洋洋灑灑,下筆如神,剛買的作文本一篇作文就給寫完了。

過了幾天的作文課上,孫贇的作文被整整點評了一節課。孫贇的作文本在全校傳閱,等到我這個同桌看到時,作文本兩個角捲起來,每一頁都留下了黑黑的指紋。孫贇一下成了全校聞名的“小作家”。

孫贇除了語文課成績很好外,其它科目成績平平。孫贇的爸爸在我們二中旁邊的一家彈棉花、織棉絮的廠子上班,他爸多數時間回家住了,他的單身宿舍成了我倆晚上學習的好去處。高一第二學期,開始分文理科。老師給了兩天的時間考慮。我倆找全了高中的歷史、地理課本,在他爸的宿舍溫習、試驗了一個晚上。先找來一段文章看,看完再互相提問,考查。折騰了一個晚上,最後都沒有選學文科。都想早日金榜提名,儘快跳出農門。

高三最後一個學期,我兩基本就常駐他爸的宿舍。哪兒少人干擾,而且喝開水方便。每天上午到外面的麥地、樹林背誦英語、政治和生物(我兩都對語文充滿信心,認爲已經足夠好了),下午就關在宿舍突擊數、理、化,因爲我兩的數、理、化成績都不好。

有一天從外面背完書回來,一進房間,一股特殊的香味撲鼻而來。桌上放了一碟炒洋蔥,用一隻碗扣着,我倆已經長了毛的饅頭被溜熱了,盛在一隻大點的碟子裏。哇!一頓好豐盛的午餐。

是誰做的呢?該不會是“田螺”姑娘降臨了吧。我和孫贇開着玩笑,甚至想到了神話《聊齋》中美女暗中幫助窮秀才的傳說。“吃吧,別瞎想了,肯定是我那姑姑。”我纔想到孫贇有個遠房的姑姑也在織絮廠,我們每天出門都交給她暖壺,回來時常常灌得滿滿的。

那頓素炒洋蔥的味道讓我永難忘記。也許是每天見不到一點油腥的高中生活所致。後來參加工作,我吃了好長時間的炒洋蔥,有和了粉條的,還有和了肉片的,無論怎樣,也沒有吃出當時的那種滋味來。

高三畢業,孫贇參加高考沒有被錄取,但被錄用爲鄉鎮幹部。後來轉到政法系統工作,成了我們縣法院一名出色的律師。20xx年見過一面,老練、穩重地找不出當年的一絲影子。他的兒子大學已經畢業,姑娘正讀大三。我問他還寫東西嗎 ,他說,早不寫了。有時偶爾動動筆,也是爲了領導發言或是評職稱等等一類的“八股”文字。他還幽默的說了一段子:一手好文章讓領導講成話了,一筆好字讓電腦廢了,一個好稱呼讓“小姐”廢了。說完,不露牙齒的笑了,這讓我多少看到了當年那個“小作家”孫贇的影子來。

杜鄉長

“杜鄉長”原名杜興科,“杜鄉長”的名怎麼叫起的,我不知道,反正跟他熟悉,關係較好的人都這樣叫他。在學校的元旦聯歡晚會上,杜勤科出演過摺子戲《血淚仇》中的王仁厚。我後來還專門查過,王仁厚與鄉長無關,《血淚仇》中似乎也沒有鄉長這個角色。

杜興科不是班幹部,可他在班上卻是絕對的精神領袖,也許是他肯主持公道,點子多,班上的學生都願意聽他的。那時我們的學生宿舍在一個廢棄的小學教室,窗玻璃早都不見了,用廢報紙糊着。幹牀板,鋪了麥草的大通鋪,晚上凍得睡不下,早上被窩熱乎乎,外面冰冰涼,不想起。真是傻小子睡涼炕,全靠火氣旺。那是一個北鳳呼嘯的夜晚,下晚自習後,凍得不能入睡,不知誰吼了一聲,“找校長去”。一呼百應,連旁邊的女生也加入,呼啦啦全出去了。正好杜興科剛從教室回來,手裏提溜一煤油燈,準備晚上用功的。問清緣由後,他勸大家,這時候別去了,打擾了校長休息不說,一大幫人,嘈嘈嚷嚷,反倒不利於問題的解決,不如我們明天派兩個人去,反正也不在乎多凍一晚少凍一晚的。大家就又擠擠遭遭回了宿舍。不知誰喊了聲“杜鄉長,來段秦腔,驅驅寒吧!”好!杜鄉長像模像樣清唱了一段《血淚仇》選段:

手拖孫女好悲傷

兩個孩子都有沒娘

一個還要娘教養

一個年幼不離娘

娘死不能在世上

怎能不兩眼淚汪汪

廟堂上空坐龍王像

枉叫人磕頭又燒香……

剛剛唱罷,“好!再來一個”一牆之隔的女生宿舍那邊喊了起來。這男女生宿舍本身僅一牆之隔,而且房樑以上是敞開的。

這一回,杜鄉長唱的是秦腔《斬李廣》中的“七十二個再不能”。

我今天犯在賊的手,難免得鋼刀割下頭。

再不能習文演武學禮數,再不能考古論今別情由。

再不能去見文武午門首,再不能到班房把本修。

再不能議事廳前待朝臣,再不能爲國多出頭。

再不能朝王見駕九龍口,再不能動本與民除害爲國家來分憂。

再不能當殿掛帥軍中爲領袖, 再不能領兵耀武揚威出京都,

再不能校場講武傳檄衆將來聽授,

再不能操演人馬訓練兵丁一十八般武藝練精熟,

再不能東殺西砍南征北剿除外寇,

再不能兵扎軍陣與賊鬥春秋。

再不能殺賊爬山走,再不……。

他一口氣唱了十多個再不能,就再也不唱了,說是忘了詞。我後來才知道,這是一段最能體現秦腔演員功力的唱段,一般的演員光唱詞都記不下,能整段唱下來的只有專業演員。

到了第二天,他和另外倆個同學去找了教務處,問題很快得到解決,窗戶封閉不說,還加了泥的火爐,每天下晚自習前,住宿的學生輪流去籠火,到下了晚自習,宿舍暖烘烘的,一個冬天很快也就過去了。

高三畢業,“杜鄉長”考取了甘肅農業大學。那年,甘肅農大從武威黃羊鎮遷往蘭州,正在動遷期間,他們開學報到到第二年開春。這段時間,一直在家勞動,他和我是鄰鄉,假期常見到他,扛着鐵杴或是推輛架子車下地,吼一路秦腔收工回家。穿件棉襖,外面的罩衣褪得發白,打着補丁,衣襟敞開着,有時還卷一棒旱菸,直抽的煙霧騰騰。村裏人對他的評價是能吃苦,爲人處事公道,樂觀、豁達。

從甘肅農大畢業,原分配回了本縣,再很少聯繫。大約十年後的一天,我在甘肅省《黨的建設》雜誌上看到了一片記者採訪他帶領全鄉人種植藥材的報道,他成了名符其實的鄉長,在我們鄉任職。每次回家,村子裏的人都交口稱讚這個“父母官”,有魄力,處事公道,肯吃苦,幹實事。我們鄉各村的鄉村公路,是全縣最寬的,而且在20xx年就開通了,我查了一下,這比20xx年國家信息產業部《關於在部分省區開展村村通工程試點工作的通知》早了三年。而且他在任期間的“自來水進戶”、“沼氣聯網進家”等惠民工程,着實解決了祖祖輩輩“人挑畜馱”的吃水難題,同時把婦女從煙熏火燎的廚房勞作中解放了出來,讓同學們不得不佩服他的能幹,佩服他那與生俱來的“領袖”氣質。

大概是20xx年,“杜鄉長”又升任市財政局局長,轉身成了“財神爺”,但願他能辦成更多“惠民、利民”的實事來。

大辮子的童慧雲

童慧雲來自百里鄉的山區。個不高,黝黑的臉龐上,一對毛絨絨的大花眼,愛笑。笑起來就像樹林子裏的野山雀。走起路來風風火火,地動山響。她從教室的前門進來,坐在最後一排的同學也會感覺到教室地面在動。若不是一對油黑髮亮的大辮子和齊眉的劉海,別人准以爲她是個小子。

高二時,我和孫贇坐第二排,童慧雲坐第一排,我倆正好在她的後面。有時上課正聽得入神,突然,“啪”一下,大辮子掄過來,眼睛被打的痠痛,好久都睜不開。那時正在上映一部武打片叫《神鞭》,影片中的主人公“傻二”留一條長長的辮子,靠着這條被稱之爲“神鞭”的辮子,參加義和團,殲敵無數。於是,我和孫贇私下叫童慧雲“傻二”。

捱了好多次“神鞭”後,孫贇便想出了一個鬼主意,將一枚小釘訂到桌沿上,辮子再掄過來,辮稍掛在小釘上。下課了,一聲起立,頭髮被很很地揪了一下,童慧雲一聲慘叫。從此,童慧雲的大辮子總是小心翼翼的被守護在懷裏。我們再也沒有捱過“神鞭”。現在想起來真有些好笑,那時候,男女同學之間互相不說話,三年同學下來,竟然沒說過一句話。相互間的交流,竟然通過這種極端的方式。我曾向正上高中的兒子說起這事,兒子回給了我一句“神經病”。

童慧雲是學體育的,準備考體育專業。打從高一開始,她就參加了學校的射擊隊,練習射擊。每天下午,常常會看到她扛着槍、胸懷靶在校園和操場間進進出出。不知她的射擊成績怎樣,聽參加過全縣中學生田徑運動會的同學說,她的鉛球成績全縣第一。每次上體育課,童慧雲常常會帶大家做各種課前的準備活動,而且都是單雙槓動作的示範者,她的動作規範、徹底。大冬天,當我們極不情願的從被窩裏爬起來,筒着雙手,縮着脖子去教室的時候。常常看見童慧雲一身運動衣褲,在鋪滿積雪的操場上跑步,操場上的積雪被踩出一個大大的圓圈。童慧雲的長辮子盤起來,滿頭滿臉的汗。

我們學校臨街,逢集的一天,爲了防止學生上街,校門口專門有人值守。可這一切難不住童慧雲。我們班的教室側面的山牆,緊靠校園的圍牆,圍牆外有一顆歪脖的棗樹。 她會一腳蹬着教室的山牆,一腳蹬着圍牆,翻牆而出,買個柿子什麼的一吃,用衣袖擦擦嘴,沿原路翻牆回來。有一回,我親眼看見她從牆上跳下來,長長的辮子凌空飄曳,就像穆桂英頭頂的兩根野雞翎,胸部像兩隻跳躍的兔子。

高二剛一畢業,童慧雲就嫁人了,聽說是換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