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雜麪散文

雜麪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8W 次

雜麪是粗糧和細糧的融合。吃得最多的時候是冬季。不是每天都吃,而是隔幾天才吃一頓,美其名曰調禾飯。調禾飯,在我們那裏就是細糧飯,一般都要放一點油,將蔥或者蒜苗炒一下,而蔥或者蒜苗等我們叫它調禾。放有調禾的飯,叫調禾飯。其實調禾飯在當地指好的飯菜,一般指細糧做的飯。雜麪也算是調禾飯,實在是擡高了它。但那個年代,大家一致公認雜麪是調禾飯,沒有異議,並且用來招待親戚。人們將包穀、麥子、豆子混在一起磨面,用磨下的麪粉擀麪吃,味道居然還不錯。各家的雜麪所用的包穀、豆子、麥子的的多少不一,吃起來也有差別。大部分人家都是包穀多,豆子和麥子少,無論揉麪還是擀麪,都比較費勁。有的人家爲了好看,用的是白包穀,面很白,如果只看沒吃,還以爲是麥面。面煮在鍋裏,麪條比較硬。吃過後比較難消化,農村人說這耐飢。面裏有豆麪,有一股豆腥味。正因爲豆麪的作用,使雜麪吃起來口味比較特別,我認爲那是一道美食。

雜麪散文

雜麪有兩種吃法:一種是清水雜麪,一種是糊湯雜麪。根據個人口味做。糊湯雜麪的做法是:先炒一些菜,炒白菜、炒蘿蔔絲、炒酸菜都行;水燒開,面擀好,攪一點糊湯,放一點鹼,然後把面下到糊湯鍋裏;等面煮熟後,將炒好的菜倒入鍋裏,就可以吃了。清水雜麪的'做法是:水燒開,把面下到鍋裏煮熟,撈到碗裏調着吃。兩種做法,風味不同。

雜麪,在我小時候擔當了很重要的角色,使我長的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不聰明也不笨。後來,家裏的糧食多了,而且收的麥子也多了,就隔三差五地吃麥面,開始疏遠雜麪。又後來,麥面吃膩了,又想起雜麪的好處來,大家都想吃。家裏又合計着做雜麪。這次,我們改變了原來的搭配方法,將豆子和包穀放在一起磨,到擀麪時將麥面放入,隨意搭配。想吃清淡一點或是硬一點、豆味濃一點,就少放麥面,多放雜麪;想吃軟一點、豆味淡一點,就多放麥面,少放雜麪。我們細算了一下,吃雜麪比吃麥面還貴,原因是豆子價高,雜麪的加工費高。母親將雜麪給鄰居送了些,他們都說特別香。哥哥回家,母親問他想吃啥飯?哥說,沒胃口,啥飯都不想吃。母親又說,吃雜麪不?哥說,有雜麪,好,吃糊湯雜麪。那次哥吃了兩大碗。放下碗後,又拿勺子在鍋裏攪了幾下,說真香,肚子飽了,人還想吃。哥走的那天早上,母親又特意給他做清水雜麪,哥又吃了一大碗。臨走時還讓母親給他裝了一小袋雜麪,拿走了。

家裏給我捎來了一小袋雜麪,我自己做起了糊湯雜麪,一連吃了三碗,吃得我熱汗淋漓,心情舒暢。吃完就坐下來,寫出上面的文字。

我常年在外,每到吃飯時沒有胃口,爲此發愁,一頓雜麪,喜氣洋洋。雜麪情結,令人難忘。艱苦歲月我們用之改善生活;現在我們用之調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