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走進孟廟散文

走進孟廟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6W 次

1

走進孟廟散文

一次偶然的機會,陪同幾個文友前往汝陽,參加那裏的孟廟祭拜儀式。可惜的是,我們抵達的時候已入午時,盛大的祭祀活動剛剛結束。那些還沒有完全散去的人羣,滿地的紙屑,飄揚的彩旗,以及空氣中瀰漫的濃濃的硝煙味兒,都讓我們覺得有些遺憾。

來不及細細參觀,就到了午飯時間,主人早已準備好熱氣騰騰的大碗燉菜。入鄉隨俗,我們也和鄉親們一道端着大瓷碗蹲踞在地,或者站立一邊,啃着饅頭,就着稀飯,吃得津津有味。那半湯半菜、酥爛渾厚的鮮香味兒,那若有若無的煙火味兒,那曾經熟悉的鄉村味道,讓我們大快朵頤。

2

孟廟坐落在孟腦村後公路邊的高岡上。從公路上仰視,廟門倒也氣勢不凡。看那門楣上題寫的名字,古樸雅緻;門柱上的楹聯,大氣端莊。

登上幾級臺階,踏入廟內。從一塊長長的紅地毯上走過,前後左右不過數十步,正面的亞聖殿高高在上,兩邊兩座廡殿,左右對稱。亞聖殿,綠琉璃瓦覆頂,雙層歇山飛檐,雕樑畫棟,莊重威嚴。兩旁的廡殿,也是重檐斗拱,富麗堂皇。正殿前有一道長長的廊檐,廊檐下立有兩塊功德碑,密密麻麻刻滿了捐獻者的名字。院子正中有一個神龕,聚寶盆裏積滿了厚厚的香灰、錫箔紙屑。院子四角還有新植的柏樹、桂樹等,生機盎然。這裏昨夜剛下過一場大雨,院子裏卻沒有太多的泥濘和積水,沙礫的土質,踩上去鬆鬆軟軟的。

這裏的孟廟佔地並不大,方方正正的院落,只有三座建築,不論規模、氣勢和名望,都不比山東鄒城的亞聖廟。小院雅靜秀麗,稱爲孟氏宗親的族廟似乎更合適一些。但廟不必論大小,只要能寄託情感、表達虔誠、承載信仰就可以了。

傳統的廟宇似乎大同小異,凡是廟內該有的,譬如建築、雕刻、鑄造、繪畫、香爐、燭臺、蒲團、泥塑、幡帳等,這裏也一應俱全,不必再詳加贅述。但是很明顯地可以看得出來,這座剛剛落成的廟宇,還沒來得及更多更好的佈置。一些石碑、拓片,一些地契、家譜等珍貴的史料,沒有來得及條分縷析;還有一些匾額、楹聯、橫幅、條幅等書法作品,也沒有來得及懸掛張貼。

一種思想,一種精神,一種信仰,加上隆重的宗教儀式,便會顯得莊重而神祕。這座由孟氏宗親戮力籌建的孟廟,維繫着他們的血脈與親情,承載着他們的寄託與信仰,展示着他們的榮耀與自豪。而這種樸素的文化追求,又何嘗不是我們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動力?

3

從旁邊的`側門出來,踩着鬆軟的沙礫路,順着一道田塍,來到廟後的麥田中。麥子已經秀穗,長勢喜人。遠處都是一望無邊的田地,再遠處,連綿的羣山隱約可見。羣山環繞,幽靜如畫。

孟廟前方正臨一個小湖,水面倒映天光樹影,樓宇房屋,如搖晃的墨玉一般。湖水並不深,可以看得見半池蒲葦的根莖。沿湖邊小路向上有一道長長的湖汊,溪流潺潺,清澈見底,細蝦、游魚往來嬉戲。兩岸水草豐茂,綠樹蒼翠,青藤纏繞。湖對岸的高岡上,正是孟姓後裔聚族而居的村落。他們已經在此地居住了數百年。

村莊在前,廟宇在後,是守護,也是依託,更是支撐。這裏清幽,肅然,神聖,莊重。這裏不僅有渾厚的歷史遺韻,更有孟氏祖先的在天之靈。村民們喜歡來到這裏跪拜、傾訴、祈福。這種行爲已經成爲一個生活習慣,一次思想洗禮,一種心靈寄託。

也許,他們只有來到這裏,才能更好地找到心靈安慰,找回文化自信。

午後,喧囂的人羣漸漸散去,這裏開始變得沉靜與肅然。再一次仰視孟廟,靜靜地感受那份不容褻瀆的神聖。這裏雖然沒有太多的古柏蒼蒼,卻也古意凜然。這裏有幾株剛栽種的幼柏,卻是生機勃勃。我們來的時候,從村裏中央穿過,可以看得出村子並不富有。但看到功德碑上鄉親們自發捐助的款項,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一種信仰的力量。

站在孟廟中央,再一次仔細品評門楣上的題字,門柱上的楹聯,還有院中的碑刻,以及正殿中懸掛的書法作品,我們陶醉在濃郁的傳統文化氣息當中。這些是有形的、看得見的景象,而那些無形的、只可意會的氣場,以及從人們樸實的言談舉止中流露出來的尊崇和敬畏,更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鄉親們可以省吃儉用,可以不計得失,可以放下宿怨,爲了共同的目標,自發地凝聚起來,出謀劃策,捐款捐物,出工出力。這樣一種信仰,不是虛幻縹緲的。這樣一種信仰,貌似唯心的,卻又是實實在在的。這其中既有對祖宗的追思懷遠,也有對傳統文化的承前啓後。

的確,信仰的力量是不可比擬的,它可以自覺或不自覺地激發人的意識能動性,驅使人們完成許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正是因爲這樣一種信仰,正是有了這樣一種力量,即使在這樣一個僻陋的鄉村,鄉親們也在用繽紛的色彩和宜人的芬芳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裝點自己的生命旅程。

面對越來越多的荒蕪的農村,我曾經感到悽然。但在這裏,我再一次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就像我在其他地方看到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和美麗鄉村建設一樣,哪怕日漸凋敝,哪怕偏僻落後,只要文化不滅,只要信仰不失,只要精神存在,就會枯木逢春,否極泰來,重新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4

關子孟子,我們都知道他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與孔子並稱“孔孟”,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仁政”、“民貴君輕”以及“性本善”等觀點,給後世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然而我們更熟知的則是有關孟母三遷擇鄰、斷杼教子等典故。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懿行淑德的孟母,就不可能有“功不在禹下”的孟子。

自然,這座孟廟不僅供奉亞聖,而且祭祀孟母。這裏,不僅會成爲孟氏宗親團結族人、聯絡感情、凝聚力量的地方,也會成爲弘揚母愛、重視家教的載體,更會成爲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紐帶。

孟母“三遷之教,炳彪天壤,子之聖即母之聖”。近些年,有不少學者提議以孟母爲形象代表設立中華母親節。這不是簡單的仿效,而是爲了維繫中華血脈,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需要。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但那滿院香灰,一川菸草,漫天風絮,倒是給我留下了一些深刻的印象。那不只是孟氏宗親的祭拜祈福和慎終追遠,更是千年儒家文化的思想洗禮與心靈滌盪。

孟子不會被人遺忘,孟母更不會被人遺忘。這一天是農曆的丁酉年丁巳月戊申日,再過兩三天好像是西方的母親節,朋友圈裏刷屏的大多是關於母親的話題。回來的路上,我們再一次品評歐陽女士特意爲這裏撰寫的楹聯:

育聖一人,浩氣流傳千古;卜鄰三度,懿行垂範九州。

最後,還要借用歐陽女士詞作《西江月》結尾:

庭內長碑寂寂,風前古木蒼蒼。殘篇斷句字幾行,欲話一人行狀。

斷織懿行傳世,卜鄰高義流芳。信知教子有良方,萬世後人仰望。